川菜风味作文(介绍川菜的作文400字)

川菜风味作文(介绍川菜的作文4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09 17:47:31
川菜风味作文(介绍川菜的作文400字)

川菜风味作文【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英德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食品,如角子、粽子、擂茶粥等。可是我最爱吃,最独特的就得数“灰水糍”了,又俗称“糯米糍”、“水糍”。它味脆嫩,性清凉,能解暑解毒,健胃消食,生津化淤,极富药膳功效、味美合胃,据说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老少咸宜,是人人喜爱的风味食品,在我们家乡每逢年过节都少不了那美味的灰水糍了。

这种糍粑的做法是:先将选好的瓷白糯米浸泡碾成粉,再把黄爽干净的糯禾秆烧成灰,用上等的山泉水将糯臼禾秆的灰冲泡,一两个时辰后用布将灰渣滤出,取灰水烧沸晾温与糯米粉搅拌做成面团。再将大面团分成几个小面团,揉成陀螺型,这时利用拇指及食指的力量在陀螺顶开个小洞,最后将事先准备的馅放入小洞中,糍粑就完成了。现在剩煮了,糍粑放入水中煮上五分钟。或是蒸上十分钟,或是用油煎一煎就可食用。随个人的喜爱可蘸上或甜或酸或咸或辣的馅菜食用,增加口感与效用。花样翻新,品位不同,味道各异,吃起来自然就会别有一番风味了。

说起那灰水糍还有个传说呢:远古时有一年山里的人得了一种怪病,肚子发胀高凸如鼓,吞下的食物无法消化,高烧发热浑身起毒包,无论用什么样的药物皆不能治好。后来观音菩萨为了拯救患病的乡亲们而特意托梦给乡亲们,说这是节日的一种恶鬼作祟,大家只要用糯米粉与灰水做成面团,煮熟用木臼冲成糍粑食用,就能驱妖除病,消食健体,确保平安。乡亲们依照菩萨的吩咐,在节期间做灰水糍吃,果然治好了病。自此,灰水糍便作为一种农家的风味食品。

爱上这灰水糍了吧,那就赶紧来英德做客吧!

川菜风味作文【二】

四川省质监局已制定了12项川菜的标准。除了经典菜肴烹饪和面点制作,对川菜的规范还包括了火锅调料底料、豆腐乳、豆豉、香肠调料、川式泡菜等10余项食料。同时,随着市场口味的变迁和卫生标准的提升,川菜的地方标准也在与时俱进,每3年就要更新一次。

川菜这项国家行业标准对各类菜系的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水煮类的菜肴,要求采用郫县豆瓣;清汤要用喂养一年以上的母鸡来炖。

12项地方标准则对具体的菜,比如回锅肉等进行了规范,其中的《中国川菜经典菜肴制作工范》,共收录了49道川菜代表作,涉及畜肉、禽肉、水产、蔬果等常见的4类,回锅肉、咸烧白、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这些家家户户能做、路边餐馆也常见的特色川菜成了《规范》里量化的标准。川菜四川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宋毅表示,四川省是农业大省,积极推进川猪、川茶、川果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尤其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以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第三产业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所以,制定川菜标准,是为了避免老百姓“病从口入”,同时也是为了规范市场、提供技术依据、倒逼生产企业修正其行为。

川菜风味作文【三】

我住在四川成都,那是有名的“天府之国”。这里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地灵人杰,四川人大多心灵手巧。

奶奶和爷爷在我五年级以前都和我们分开住,我和爸爸妈妈几个星期去看他们一次。奶奶很会干活,虽然上了年纪,可手脚麻利得很,家里的衣服裤子破了,都会给她补;她也很会做菜,我会的第一道菜就是她教我的。那天是除夕,我们去时已是傍晚,奶奶正在准备饭菜。我缠着奶奶教我,奶奶一开始不答应,后来便由得我看,只不允许我出声。

最后一道菜是回锅肉,回锅肉是川菜的招牌菜之一,讲究不油不干,不嫩不老。太油让人心闷,太干让人口干,太老费嚼,太细又没嚼头了。上乘的回锅肉,每一片肉都肥瘦均匀,大小正好,最重要的.是要炒成小碗形状(灯盏碗碗儿)。这就不仅要求猪肉必须好(最好是二刀肉),而且厨子的刀工要好,火候要佳,时间要恰当。所以不是浸淫已久的厨师不会轻易烹调。

奶奶把肉摆在案板上,一刀一刀,菜刀切肉的声音像节拍一样有规律,和音箱里《常回家看看》的歌声相得益彰。她把切好的材料逐一倒进锅里,“噼噼啪啪”的油珠迸溅声与窗外的炮仗声相互应和,平添了许多新春喜气。小碗似的渐渐成形,最后,放盐,起锅。

端上桌的回锅肉色泽鲜亮,气味甜香,入口又香又辣。奶奶上菜时骄傲地宣布:“我好几年没炒回锅肉了,今天你们一来我就炒出‘灯盏碗碗儿’来了,说明我的手艺没退步嘛!”她说话的语气是那么自豪,仿佛天下最好的回锅肉也不过如是。确实,那盘回锅肉犹如一盘艺术,每一个“小碗”里都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奶奶是个好厨师,桌上的每道菜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所以我一个劲地吃,肚子胀得比我家装糖的糖罐还大。

作为一个没有经历太多离别的初二学生,我自然不太明白什么是思念。但我知道我羽翼渐丰后终会离开亲人和故乡。所以我把这种味道写在纸上,记在心里,让我在以后的旅途上回味品尝,难舍难忘。

川菜风味作文【四】

酿豆腐的制作材料很简单,只是炸豆腐皮、青菜、炸肉和一些调味料。制作酿豆腐的第一步是制作馅料。首先把洗净的青菜和炸肉一起放到一个大盆里,剁成七分碎,之后撒上适量的玉米粉,加上水,把三者揉成团,再配上一些你喜欢的调味料,馅料就大功告成了!

第二步是把馅料装进豆腐皮里,使其成型。我们通常先把豆腐皮的一边用小刀划开一个口子,把豆腐皮弄得跟个口袋似的,再把馅料装进“口袋”里,这样一个挺着“大肚子”,头长翠绿的“胖将军”就诞生了。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如果馅料太多,把口袋撑破或划口子的时候把豆腐皮划破就会影响它的美观。

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蒸。蒸酿豆腐的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刚开始的时候用较大的火,然后用适中的火,最后用小火,直到出锅。当酿豆腐出锅时,一口咬上豆腐里面的馅和汁,热乎乎的,从喉咙流到你的胃里那叫一个暖呀!再告诉你一个蒸的'小秘密,蒸的时候削几块苹果放在豆腐里,削几片放在水里。这样蒸出来的酿豆腐还有一股淡淡的苹果香和甜味儿呢!

酿豆腐还有几种吃法,一般时候会有三种,第一种是醮着辣椒酱吃。第二种是醮着酱油吃,第三种是伴着蒜蓉吃,逢年过节时还会有番茄酱,酸辣青瓜一起吃,很合人的口味,更令人喜欢的是,我们吃着豆腐时还能听酿豆腐的来历呢!

清代时期,客家人还是居住在北京,华北一带的。后来成吉思汗入侵中原,将客家人逐出北京,客家人只好移居南方。因为客家人还带着吃饺的习惯,而当时南方还不生产小麦,客家人弄不到麦粉。于是有人根据包饺子的方法变通一下,以豆腐做面皮,把馅料塞进豆腐皮里,做成形似饺子的酿豆腐,后来便在民间传开。家乡酿豆腐和北方的饺子一样是节日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过年过节全家围着桌子吃豆腐,一片欢声笑语,它变成了南方团圆的象征。

我爱家乡的酿豆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