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稻田里的守望者初中作文)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稻田里的守望者初中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10 12:40:01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稻田里的守望者初中作文)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一】

出门的时候正好遇见外出的同事,给我指了一条看起来比较安全的乡间小道。无奈我向来有探险精神,于是绕进那条巷子之后没多久就又绕出来沿着公路往前走。

走过灰尘铺天的马路,也一度被挖土机的黑色尾气熏蒸,骑三轮车的大哥疑惑的扫过我这奇怪的姑娘,不过,为自己的快乐努力而已,与他人何干?

就在心中那一点点希望的灯火快灭掉的时候,一片纯粹的绿色跳入眼帘,心之所向,于是奔着那翠绿而去。最初只念着绿色保护视力,而这一片绿又是那么让人心旷神怡,不禁沿着稻田边的公路往前。远处一辆红色的轿车似拨开绿浪般往稻田深处驶去,仿佛是稻田的呼唤,引着我走进她的幽深奇境。再也抑制不住的喜悦促使我快速奔跑起来,越过一旁小憩的村民,我径直冲向了红色轿车走过的道路,一条乡间小水泥路,路面平整,偶有小草探出头来,昭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已经到了稻田中央,停下脚步欣赏这自然和人类共同筑造的美景,天不蓝,有点灰灰的,但阳光很暖,褪去了夏日午后的炽热,它似乎也在享受一个宁静的下午。我来了,刚好。

金黄的阳光懒懒的躺在稻田铺成的绿色大床上,摇曳着我们共同的休闲时光。微风阵阵扶过杨柳,掠过小径,摇晃着稻田床,似是催眠,更似爱抚。田鸡的阵阵咕咕声和着风的舞步,翩翩然调戏了一下微醺的我。呵,好调皮。

几个孩童从旁边的农家跑出来,小小的身影嬉戏打闹的声音为这幅唯美动图添上了悦耳的.和弦。

绕着稻田走完一圈,装了一下文艺青年,从指缝里流出阳光,45度的位置,刚好抓到了彩虹色的光晕,一圈又一圈,恍惚中好像进入童话故事醒不过来了……

终于走进了这一排杨柳,深绿色的成熟叶子里,一颗颗嫩绿色的小脑袋冒出头来,那是柳树的新芽,深深浅浅的绿在风中摇曳着自己的圆舞曲。

快绕完稻田了,留恋这翠绿的唯美,转过身再次远眺,呼吸着田野的自然气息,感受着生命的顽强和伟大。对呀,周而复始的生长,却从来没有厌倦过这种平凡而注定的命运,活得依然那么用力,那么认真。或许你可以认为,因为每一颗种子就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那我们呢,我们不也只有一次么?可能有轮回,但就目前为止,我们活过的每一分钟,不都从来没有重来过么?我们何曾如此认真的活过?每一分翠绿都是一样的,但也都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或许,真的有一点点区别的,不过因为每一份都向着最佳的色彩来努力,所以最后才会长成这么一片纯粹到骨子里的绿。那我们呢?

就像路边随手摘下的蒲公英一样,只需一点点风,她就可以浪迹天涯,永不回头,找到自己的归宿,然后又周而复始的完成繁衍生息的使命,扎了根,又换上另外一幅姿态来面对世界,在不起眼的小角落绽放着自己的美好。从不浪费,从不埋怨,义无反顾,恬静美好。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二】

月3日,尚志市抗战老兵、烈士遗属、现役军人、预备役军官、民兵、中小学生和机关干部代表500余人来到尚志烈士陵园,在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前奏唱《国歌》,向革命烈士默哀,向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敬献花篮和鲜花,开展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集中纪念活动。

尚志市是全国四个以抗日民族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一,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原名珠河县。半个多世纪之前,赵尚志、赵一曼率领抗联将士与日寇在在这里殊搏斗的英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1946年珠河县更名为尚志县,1948年原苇河县并入尚志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抗联将士所体现的“百折不挠、勇为人先”的“尚志精神”,成为今天尚志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依托。

据了解,该市“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尚志精神”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还分别在市区赵尚志将军塑像、赵尚志纪念园英烈群雕、赵一曼纪念园、赵一曼牺牲地和革命烈士碑、墓等地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少先队入队仪式、祭扫烈士墓等纪念活动。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三】

秋收季节,忙于生计没有回去参加田间作业,心里矛盾之余,甚是激动,农村生活会立即填满记忆。

记得春耕时分,父亲总是带上烟袋,牵着一头黄牛,扛着犁耙下田去了。看着一行一行新翻的泥土,我便开始漫长的想象。父亲挥鞭的动作,是他一生最美的姿态,还有那斥牛的声音,就响透我的童年……

当家乡的布谷鸟叫醒沉睡的春雨后,父亲就开始将发芽的谷子均匀洒在泥床上。同时,也洒下了希望。

三月的阳光躺在父亲的背上,有种说不出的温暖。插秧季节,父亲一手抓秧苗,一手蜻蜓点水般将秧苗插入田里。水里冒出一个泡一个圈,弄碎父亲弯曲的身影。

蛙声四起的暑假,父亲将粗壮的稻穗挥镰收割,脱粒,肩挑搬运至家,几乎每个步骤都是那么稔熟,在我眼里,父亲挑的是汗水与尊严。

一季的农忙,如一场甘甜的夏雨,又快又短。过后父亲又要开始计划将收割后的稻田翻土,插秧……

每次大风吹过稻田,金黄色的稻浪就是我记忆里最美的画卷。因为,这里会让我想起父亲。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四】

秋天到了,稻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我来到稻田边,低处的稻田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是谁在地里铺上一层厚厚的金子。秋波摇晃着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节奏地波动着,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好似一曲动人的乐章。

稻田旁边还有一块玉米地。啊!玉米长得真好。一个个玉米棒子打扮得像活泼可爱的胖娃娃似的。它们脱去了绿袄,换上了黄色棉袍,还争先恐后地探出那黄色的小脑袋,仿佛在对我微笑呢。

这边的大豆也成熟了,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有的豆荚裂开了,大豆从里面蹦了出来。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秋天的菜园又是一番景象。我来到菜园,走进一看,真是品种齐全。有西红柿,有辣椒,有茄子……西红柿披上了红纱,个个像羞红脸的小姑娘。呦!你看,那些可爱的小辣椒;红得似火,藏在碧绿的枝叶下,像一个个漂亮的少女拿着扇子在遮挡太阳呢。紫色的茄子穿着大紫袍挂在枝干上,远远望去,多像一位傲气的学者呀!

啊!秋天的稻田真迷人!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五】

碳红的心,一点一点炽热;澄澈的水,一阵一阵荡起。湖畔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有些刺眼。路边的野草,岸边的浮萍,随风而摆,似是在欢迎我的到来。通往稻田的路上,有农民们自己盖的水泥房,前面还有看家护院的狗,时不时有从田里回来的人,骑着自行车经过或者抗着铲子从密林的那一头走出。于是,湿润的泥土上就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和一个个脚印。纯朴的乡间气息随处可见。我拍下了照片以便日后回忆,遂匆匆往我的目的地跑去。

到了。这里,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田地。右边是绿油油的橘树,左边则是我朝思暮想的稻田。稻穗已微微垂下,但要再过一个月才可以收割,因为每一粒稻谷里还只是米浆,所以仅仅是黄中略泛金,和稻株的绿色互相映衬,显得是那样地可人。我悄悄地蹲下,不愿惊扰这沉睡的稻子们,再过一个月,它们就要开始另一段旅程了,让它们好好休息休息吧。起身,缓步走在田埂上,扭头看着身边的稻田,有几十株可能是在台风来的时候禁不住“侵袭”而倒下了,如同一张床,又厚实,又暖和,让我有了些许睡意。伸出手,轻抚一株稻穗,稻皮磨得我手心痒痒的。凑近一些,用鼻嗅,无味。可是我并不沮丧,因为恰巧有一阵风吹过,那风儿,将东面的稻香吹来,沿途还收拢着其他稻子的香,于是,到我跟前的时候,便不再是空空如也了,清纯的稻香混着泥土味儿,直钻进我的鼻,我不自觉地站起,张开双臂拥抱这似有似无的稻田之香。待到这风过去,我缓缓地睁开眸子,眼前的稻田,好像比之前愈发地迷人了……这一望无垠的稻田啊,正漫天卷地地向我袭我,我有一种晕眩,却是幸福快乐的晕眩。已是晌午,我偷偷地看着四周围,见老农们纷纷往西面的农舍走去,是要赶回去吃饭吧?趁这个机会,我蹑手蹑脚地爬到那倒下的稻床上,翻了个身舒舒服服地躺下,双手交叉放在脑后,看着那晴空中飘过的云彩……

那没有纷争的净土啊,我多想再一次目睹你的柔情。在你收割的时候,我会回来。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六】

今天,我阅读了《英雄人物》这本书,书中有一篇故事叫《赵尚志》,文章描述了赵尚志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一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赵尚志出生在农民家庭,11岁开始,当过佣人、信差、学徒工,尝尽了种种艰辛。17岁那年,他接触了书本,并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加入了共产党。数度被捕,还被同志们误会而开除党籍,但他从不放弃抗日,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党的忠诚,带着他自己的小游击队进山帮共产党打仗。

看到这,我心里在想,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啊?而我平时在学习上总是半途而费、“绕道而行”,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就要掉“金豆”,干什么事都缺乏钻的精神。心里真是惭愧。

随着故事一步步发展,我的'心情也起起伏伏。赵尚志被捕了,敌人想从他口中知道共产党的情报,无论敌人怎样审讯,如何鞭打,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就是不肯说出一个关于我党我军的字,视如归,最后被敌人残忍地害了。这是书中最感人的一幕。

以前的生活很艰苦,条件很差,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但这样革命志士们总是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着。而我们生活的时代,真是像掉进“蜜罐”里,平时想要什么有什么,有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亲切的老师、慈爱的父母,多么幸福啊。

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做一个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人。

缅怀稻田守望者作文【七】

秋天凉风习习,我们又来到了农村,远远望去村边都是稻田。稻子成熟了,金黄的一片。

我们沿着村边的水泥路。两边都是稻田,我低头近看,可以看见稻穗弯下了腰,稻穗一排排,一簇簇的。有的低下了头好像被老师批评过似;又像是在考虑着问题,有的你挤我推像小女孩在闹别扭一样。微风一吹这些稻穗就开始摇摆,就像金色的波浪在翻滚。如果你去触摸稻穗上那些毛茸茸的细刺,不管碰到脸上、手上……都会让你痒痒的,笑个不停。

你们看稻田里出现了一辆红色的收割机。它一边奔跑一边把稻谷收进“腹”中。割稻机轰鸣着,从稻田的一头一直跑到尽头。尾部喷出一股股短短的稻草。稻田里弯腰的稻子好像被割稻机剃了个光头,只留下一片光秃秃的稻杆子。坐在车上的农夫用袋子接住割稻机肚子里倾泻而出的稻谷,然后用绳子扎好袋子往田里一推,一会儿稻田里四处堆满了一个个鼓鼓的袋子。那些农民看着收割完的稻子都乐呵呵的,忙着背着、抱着沉甸甸的谷包,装上手拉车满载而归。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