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板栗作文小学(糖炒栗子作文500字初中)

炒板栗作文小学(糖炒栗子作文500字初中)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07 11:05:04
炒板栗作文小学(糖炒栗子作文500字初中)

炒板栗作文小学【一】

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特产,比如说,百草岭的野坝子蜂蜜、三台的核桃、石羊的小土、凉粉……其中我最喜爱板栗。

白露过后,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

如果这时候,你到我的家乡大姚地区去跑一趟,就能看到山上山下,村千村后的板栗树上,都挂着一颗颗刺栗子,像一个个全身长满刺的球,又像一只淡绿色的刺猬,蜷缩成一团挂在树上,有趣极了!

此时,栗树的主人举起长竿,对着栗子敲打,把它们全打下来后,一个个捡起来装进箩筐,并细细地挑拣。外壳裂开成十字形缝的,是老熟的`栗子,只要用脚轻轻地在上面踩踏,栗子就会脱壳而出。嫩的毛栗子,主人就用一把弯刀,把它剖开,一颗颗油亮光滑的淡淡黄色嫩栗子就“嗒啪嗒啪”地落在脚下,捡起一个,剥去壳,放到嘴里一咬;一股新鲜可口的桂圆香味立刻灌满口中,直溜肺腑。难怪行家们从皮色、香味的特点,为板栗取了两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珍珠栗”和“桂圆栗”。

板栗吃法可多啦。生吃、熟吃皆可以,炒吃、煮吃都行。村子里哪家新炒了栗子,便会满巷满村飘香。大人小孩,你抓一把,他咬几颗,香气满嘴跑,仿佛令人闻到了那浓郁的香味!夜晚,舌头尖上还留着栗香呢!清代,炒栗子被叫做“灌香糖”,还有一首咏“灌香糖”的,把当时的风情写的很传神: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地,门前高喊“灌香糖”。

板栗烧鸡或烧肉,用板栗、冰糖,糯米做成甜食,都是人们最喜爱吃的。它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一直为盛销不衰的绿色食品。你要是想品尝板栗,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来。

炒板栗作文小学【二】

甜甜的味道,带着糖甜滋滋的气息,入嘴便变成软软绵绵的酱,仅仅是在街上闻见别人翻炒的香味,就足以让人口水直流了,这就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板栗。

亲见板栗之前

但是生长在城市里的我,根本没有见过板栗原来的真实样子,一直都以为板栗就是看见的样子,是棕色硬硬的外壳,有些油光发亮。在书上,在电脑上,渐渐地知道板栗的真实形状:绿色的外衣,蓦地一看,像是软软的球,其实有着绿色的小刺,照片上,这些绿色的外衣开着十字形的口,里面露出饱满的板栗,新鲜的板栗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发。然而今天我才真真实实的近距离观看了它。

亲见板栗

田间的小路让人感觉多了几分亲切,沿路的树倒影下斑斑驳驳的树影,阴凉的树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行走。一棵平常到不能在平常的`树下,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板栗树!”爸爸呼唤我过来看,原来这就是板栗树。扁圆形的叶子,棕色一节一节的树枝,上面的花似乎已经凋落,没有看见一朵花,又高大有粗壮的树干,树下是长长地狗尾巴草,在树枝稠密的地方,交叉着几个又圆又大,上面带着短短绿绿的刺,没有照片里那么诱人,有些发暗,上面并不像照片里还露着口,爸爸说那是没有成熟的板栗,成熟后,它才会自己裂开。地上有几个自己掉落的绿色球球,我和妈妈开始近距离观察。

刚刚伸出手去想要拿起,“哎呦”我没有防备,不知道那样的短刺居然威力这么大,被板栗上的刺扎了,于是小心翼翼的拿到光亮处观察。爸爸用小刀切开,可以看见刺是一丛一簇的有一点像缩小版的松针,但是异常的坚硬,稍不注意就会扎住手,这样奇妙的武装是植物天生的“特异功能”呀,刺猬不也是这样吗?仔细的拨开外面厚厚的一层绿色,三、四颗小小的板栗安静的躺在里面,像是睡在一个大大的摇篮里,似乎能感觉到他们熟睡时丝丝的气息。

品尝嫩板栗

我熟练的拨开壳,迫不及待的塞进嘴里,想享受那独特的味道,这还是没有成熟的板栗,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刚刚如嘴有些滑滑的,凉凉的,轻轻咬开,有点点的汁液,又感觉挺爽口。如果成熟的板栗是又酥又糯的,那么嫩板栗就是又滑又新鲜的,似乎在里面还能感觉到露珠的新鲜气息。

装好的板栗我们带回了家,希望可以将慢慢的甜美带回家,今天真是满载而归。

炒板栗作文小学【三】

到了一片种植着板栗树的山坡上,那就是捡板栗的`地方。我禁不住吓了一跳,这个地方杂草丛生,像荒野的森林似的。不过看到农田,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我拿出一个袋子,和妈妈一起在地上寻捡了起来。我们也幸好都戴了帽子,否则,风一吹来,万一有一个毛栗球从树上吹落,我的头还不被扎成刺球了呢。

包着板栗的是一种刺圆球,上面布满了细细的针刺,刺很扎人,但我没戴手套,后悔不已,因为没戴上手套,遇见吹落在地的毛栗球,捡起来的难度很大。那刺球儿很小,平均约有半个一次性塑料杯那么大。一个刺球儿里有1个至4个板栗果子,平均一个刺圆球儿里藏有两个半板栗。

午后,阳光强烈,我们不怕热,沿着板栗林探寻着板栗子的踪迹。我拨开草丛一看,竟看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大刺球儿。我随手捡了一块石块,先砸开毛球,再用一根棍子,将那刺球儿撬开里面的果实。哈哈!我居然白捡了一个又白又嫩的大板栗,它有五分之一香蕉那么大。

地上的果实不多,我们继续向前边走边探寻。一路又看见零零落落一些大大小小的板栗果子被风吹落掉落在草丛中,我们都把它们一一捡进了袋子。我们两个人都汗淋淋的,感觉有些累了。辛苦了两个多小时,只捡到几斤板栗子。

虽然收获不多,但看着自己午后的劳动果实,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因为毕竟是亲自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炒板栗作文小学【四】

来到外婆家的第一天,外婆给我们打了几个板栗,让我们尝尝。

板栗外壳圆圆的,绿绿的,还有刺,就像一只小刺猬。这让我们没法下手,我们拿剪刀剪开,可我们不会剪,板栗老滚来滚去,妈妈说:“要用脚踩,板栗才不滚。”我们按着妈妈的话去做,不过我的力气太小了,只剪开一点,就让老妈剪了。我们终于把板栗全部弄开外壳,看到里面的板栗,我们剥开内壳,迫不及待地准备吃,结果里面还有层皮,当剥开后,里面的板栗小小的、黄黄的,味道甜甜的、嫩嫩的、香香的,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外婆见我们爱吃又打了很多个板栗给我们吃,妈妈也去帮忙剪开板栗,我也去帮忙,可是忙没帮上,脚却先扎上刺了,害的妈妈半天才弄出来,我真是帮倒忙。走的时候,外婆不听妈妈的话把一些板栗炒熟了,给我们带走,并把所有的板栗给我们带走。

下午,到了家,我吃了许多板栗,真好吃,好吃的原因是因为外婆家是板栗之乡金寨,漫山遍野都能看见板栗树,希望下个暑假我还能去。

炒板栗作文小学【五】

栗子是一种干果,长在高大的树上。栗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是躲在栗子果球里面的,栗子球像一只只小刺猬,挂在树上。

今年,我们在一个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的日子,去采栗子和捡栗子。

在栗子果园里,外公眼明手快,转眼就给我采了两个栗子球。一个是绿色的,一个是绿色中还泛着红;一公分多长的尖尖的刺,和刺猬身上的刺真是如出一辙。外婆把栗子果球扔在地上,用鞋底踩住来回滚压,哈哈哈,果球张开了嘴,里面躺着胖胖的栗子,是浅栗色的呢。外公说,完全熟透的栗子是深栗色的,那个树上的果球会自己裂开,栗子就自己掉出来,落在地上。

吃过午饭后,起风了,吹得高大的栗子树的枝条摇摆不停。外公带我来的树下,不时地听到四周有“噗、噗”的声响;外公说,那就是栗子掉在地上的声响,果然,在草丛中、石头边,我们先后捡到了满满两裤兜的栗子。

嫩的栗子,吃起来比较甜,有些与莲蓬相似的味道;老的栗子,只有一丝丝很淡的甜味,像生吃红薯的味道。当然,中午时栗子烧肉的滋味是最香的,粉粉的,外公说这可是时鲜菜肴哪。

回家的路上,我的肚子胀鼓鼓的,仿佛在说“主人啊,我饱了,可不能再吃栗子啦,否则要撑破喽。”

今年秋天的栗子,吃得真过瘾。

炒板栗作文小学【六】

板栗在树上时,穿着绿色的军大衣,还长了一身刺,这身刺的用途可大了,它是防止偷食物的专家用的'。

他们在军大衣里,三五成群地挤着,有些板栗探出了脑袋,好奇地看着美丽的世界。

如果把板栗摘下来,我们能看见它那椭圆形的形状,和巧克力色的颜色。它的大小刚好就是我们的大姆指那么大,如果你用手摸,能摸到板栗的表面很光滑,硬硬的,像穿了铠甲一般。你用手摇,就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你再用鼻子闻一闻,就会闻到一股十分甜美的味道。

轮到我们小朋友最爱的,那就是吃,先用手把板栗的铠甲剥开,会听见“咔嚓”的一声声音,黄黄的果肉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金黄的颜色,一看就要口水直流三千尺。用舌头舔一舔,又香又脆,而且还像吃了一桶蜜一样甜。

板栗不仅好吃,而且还有助于健脾胃,补气补,还能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有板栗饼,还有板栗酥,还有我们最爱吃糖炒栗子。

这就是板栗,我喜欢用它做美食,喜欢它的用途,还喜欢它那椭圆形的外形,总之,我就是喜欢你,板栗!

炒板栗作文小学【七】

妈妈说秋天是板栗丰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的板栗是最甜的。

由于今晚就要吃板栗,所以我和妈妈开始动手剥壳。板栗有三层护盾,第一层是最难剥的。第一层壳呈柠檬黄色,非常的厚,也非常的硬,还带有刺,虽然刺没有毒,但是谁见了都会望而生畏。

一个大护盾里面包着三个板栗,因此,里面板栗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呈大半圆形,并且侵压着其他居民,有的'由于被其它板栗推挤,所以非常扁……剥开板栗护盾之后,我们又开始剥板栗的贴身护甲。

板栗护甲是棕色的,底部有一块暗黄色的板,还有一些小黑点,上方还有一缕毛,是它的红樱 。妈妈教我剥这层护甲:看好! 妈妈刀起刀落,把板栗剖开一个口子,然后用手小心地剥开护甲。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可总是不够力气,我气极了,用尽力气一刀斩了下去,结果斩到了砧板。妈妈狂笑,我喷。

当我看到最后一层保护层时,简直想砸了它,怎么那么久一个板栗都没有剥成啊?虽然这只是一层绒毛,但却非常难剥,一次只能剥一点儿,所以过了很久,新鲜的栗子肉才出炉。

金黄色的栗子肉散发出淡淡清香,咬一口,淡淡的甜味浸透到心里,剥栗子时的劳累立即烟消云散。

对于剥、吃栗子这件事,我的评价是:只有苦尽,才能甘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