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的雪景作文(冬天的雪天作文)

寒假里的雪景作文(冬天的雪天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5 21:32:48
寒假里的雪景作文(冬天的雪天作文)

寒假里的雪景作文【一】

2月4日傍晚,我们一大家子游玩回来去了海边烧烤场,这里是自己租炉子、买炭, 自己动手烤着吃,因为是事先商量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准备得非常充足。一大兜子海鲜应有尽有,小章鱼、鲍鱼、大虾、秋刀鱼……都是我和剑桥、西西弟弟一起动手洗的。我用小刀把章鱼切开,天啊!我叫起来,里面都是墨汁,看着真恶心。

海鲜洗好了,我和弟弟们分别递给各自的'父母,一起在炭火上烤起来。不一会儿,烤肉的香气飘进鼻子里。我涂上烤肉酱,咬上一口,又香又嫩,真是美味可口!海风轻轻地吹拂,皎洁的月光给海岸披上了一层细纱。大家欢声笑语,幸福的时光让我心里也美美的。妈妈给我拍下了这幸福的瞬间,这个春节我过得可真高兴!

这次新春旅游其实还有很多想要与大家分享的,但是作为“小吃货”的我,唯独对这次烧烤久久不能忘怀!

寒假里的雪景作文【二】

年复一年的寒假,看似简单的重复,其实年年都不同。今年的寒假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呢?今年寒假的最大特点是下不完的雪。

寒假里的这场雪下了整整十天。持续不断的下雪给我的感觉,先是兴奋,我出生到现在上海总共才下了两场大雪,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想想可以堆雪人了,起初的兴奋当然是免不了的。后来时间长了就厌烦了,因为下雪不能出去玩,而且这雪是湿漉漉的,不好玩。再往后就有点恐惧了,爸爸开车带我出去,因为下雪影响视线,又因为路面结冰容易出事故,所以他不敢开快。我也很紧张,坐在后排座椅上还偷偷系上安全带。

下雪会带来很多麻烦,有时候害处还真不少。

今年,我国发生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把许多高压电线压断,把高压电线铁塔压塌,很多地方断电了,火车也开不了了,因为现在的火车都是用电的,没了电,自然就开不动。大雪封路,很多车都停在高速公路上不能动弹。

下雪了,飞机也飞不了,因为机场跑道上都结上了冰。路面上也结冰,车子容易打滑,一直在发生交通事故。其实,下雪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下雪了,农民开心了!为什么呢?爸爸告诉我,积雪可以把躲在田里的害虫冻,今年一定会有好收成。

啊,雪啊,你让人欢喜,又让人讨厌! 

寒假里的雪景作文【三】

我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往事,但在我的脑海里有着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在冬天里我们可以尽情玩耍。在我记忆中有这么一段美丽往事。那是一个雪花飞舞的冬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抽冰尜和冰爬犁。我们玩的非常愉快,突然听到一声“救命”。我们飞快的向声音方向跑去。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了一个冰窟窿,我们急忙从远处借来了一根绳子,齐心协力的想把他拽上来,可是冰面太滑,我们无法拉他上来,如果拉他上来的话,我们就会掉进去的,我就找来了渔民伯伯,让他用渔网,把他捞上来,只见叔叔把渔网一扔,就把小朋友救上来了。

我们几个急忙把他抬到医院,医生说没什么事,只是水喝的太多了,随后我又把他的妈妈和爸爸送回家,他的病好后,他说:“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说不谢,他高高兴兴的身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那时我如果不救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啊,多么美的冬天啊,我好喜欢。

寒假里的雪景作文【四】

放寒假了,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小学课程的增多,我逐渐认为自己的知识丰富了,但是有一件事使我看到了自己的愚昧与无知。

放假第二天,爸爸买回来了一只大龙虾。它红彤彤的身躯可爱地蠕动着,十分惹人喜爱,于是我没事就把精力集中在它身上。做完作业就去喂食或逗它玩,把一只木棍放在水中摆动,它就夹来夹去,那笨拙的模样常使我忍俊不禁……

突然有一天我像往常那样给它喂食,却见它一动不动地趴在缸底,挑逗它也没反应。难道它了?当“证实”了这一点后,我把它放在木盒里含泪埋了它。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好。

过了几天,我写完作业闷得慌,找出了爸爸束之高阁的一本课外书《人与自然》。忽然我发现一篇文章“龙虾的休眠”,上面清楚地写着:“龙虾在冬季中遇冷就会进行休眠,在休眠中它不吃不喝,外界的任何情况都吵不醒它……”看着这信息,如同晴天霹雳把我劈昏了,大龙虾还没!我不顾一切跑现家门,奔到我埋大龙虾的地方。我扒开土,小心翼翼地拿出木盒,一股臭味扑鼻而来,这回它真的了,由于我的无知而被活埋的!西北风呼呼地咆哮着,好像在嘲笑我的愚昧,又仿佛在为大龙虾的冤而抱不平……

我双手捧着盒子呜呜地痛哭,哭大龙虾的惨,哭自己的无知……

这件事已过去了很久,但在我的`记忆中抹不去擦不掉。它使我懂得“无知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觉得知识的满足是最无知的表现。勇往直前,去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中的营养,去掌握丰富的知识,这,也许是对大龙虾最好的补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