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自相矛盾作文生活事例)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自相矛盾作文生活事例)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13 15:47:45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自相矛盾作文生活事例)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一】

晋朝河南人乐广十分好客,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会他,朋友说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来后就生病。乐广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来是挂在墙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闻知后就病愈。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二】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三】

南朝齐国官员张融深受齐太祖萧道成的器重和宠爱,说他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一次派人给张融送一件旧衣服,说是自己以前穿的,现叫裁缝根据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会合身的。张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齐太祖的知遇之恩。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四】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

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后面去。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会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自相矛盾的故事作文400多字【五】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