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精彩作文(年味的作文400个字)

年味的精彩作文(年味的作文400个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04 13:19:11
年味的精彩作文(年味的作文400个字)

年味的精彩作文【一】

今天是除夕,我和爸爸走在街上,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有人说,越长大,越没有过年的味道了。我看不然,瞧瞧街上的人们,身着新装、喜气洋洋;人人手上拿着东西,眉开眼笑,大概是走亲戚用的吧。风里都带着年味的香醇,使人陶醉。

走过一排排房屋,家家户户的屋檐上都挂着红通通的灯笼,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红色的龙,吉祥极了。门上,贴上了倒着的“福”字,寓意着福到了。还有一幅幅对联,上面写着各种吉祥话,如“天增岁月人增岁,春满乾坤福满门”呀,“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还记得小时候,外公握着我稚嫩的手,拿起毛笔,在红纸上写下一幅幅对联,说是要等我长大了拿出来看,让我好不高兴。他还告诉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第一幅对联,秦琼、尉迟恭怎样成为门神的。

期望已久的大年夜到了。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而那闪烁的星星,就像点缀在黑纱上的钻石,高贵而神秘。爸爸拿出烟花,对我说:“我们来放烟花吧!”我不禁皱了皱眉头,不是要禁止燃放烟花吗?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道:“这是新年的习俗,少放点。”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爸爸已经点燃了导火索,只听见“轰”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朵烟花仿佛一朵莲花,为夜的黑纱装扮,像无数颗绚丽的流星划过,让我目不暇接。此时,欢笑声、鞭炮声融为一体,真是热闹非凡!

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能有所进步,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环境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

年味的精彩作文【二】

农历庚子年,终于走到了我们身边,老家村子鞭炮声声,人们互相拱手祈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村里的老老少少又度过了快乐祥和的一年。

最能展示我才艺的,就是贴对联。捋捋思路,曾记得,语文老师指导过:面对大门,左边贴下联,右边贴上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第一声或第二声。短的应该是横披吧。我连忙在舅舅、妈妈面前逞能。他们连夸我学习认真,连对联知识都掌握得这么炉火纯青,我心里一阵窃喜!

除夕吃猪头肉是村子时的大年招牌动作:村民们年前宰了猪,少说也得二三百多斤,猪头会被腌制起来。据我所知,要将整个猪头用盐抹遍,放在缸里,一月以上;挑一个大太阳的日子,拿出来洗净,晒上一两天,那猪头被晒得油光发亮,甚至耳朵都被晒得硬梆梆的。外公说,这样的猪头,吃起来才香呢。

吃猪头肉我最在行了,都说我是个小吃货,一点都不假。猪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水煮,那香味老早就溢满了整个村子。只见外公开始主持掰猪头,两只手将猪头里的两块大骨头往两边只一拉,骨肉就分离了,外公操起菜刀,切开里面的肉,油亮油亮的,递给了站在边上的我,我一口就将肉吞进了肚子里。外公见我猴急的样子,硬是优先让我吃了好几块,一直把肚子吃得滚圆为止。外公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要懂得进退,你看,年夜饭还没有开吃呢!我心里在想这句话,觉得字字有理,不过,年夜饭每道菜,我还是一样都没能落下!

讨红包,也是村里小孩优选的敛财方式,跟我一样大的小屁孩,往往乐此不疲:因为平常我们的零花钱并不多,大人往往会网开一面,让我们把红包放在裤兜里,讨个吉利。

今年我讨到了两千元红包,爸妈、外公、舅舅他们有说不尽的吉利的话,我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过去的一年,我的表现平平,我何以对得住这些红包,以何面对大人们的期望啊!

村子里浓浓的年味,伴随着烟花爆竹的声音,远处树林中氤氲升腾而起的薄雾之中,我似乎看到新年的瑞气在袅袅升起。

年味的精彩作文【三】

科技越来越高速发展,但如今年轻人参加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淡。而春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却也避免不了“被冷落”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年味越来越淡。

犹记得,我小时候过年就是从期末就开始期待放假、期待过年,然后一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也不顾书包里或好或坏的成绩和成堆的作业,天天跟着父母亲四处买年货和买新衣服。我妈老说我那时候皮得跟个儿猴儿似的。年前还得买春联纸,我来写;买窗花,打扫卫生等等等等。除夕要守岁,要在奶奶家一起吃团圆饭(奶奶生的多,自然子孙就多,一到过年过节就有好几桌,热闹极了)。年后初一至初六,我就会和父母亲一起去向各家亲戚拜年,孩子们向长辈们送上祝福语,长辈们就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表示祝愿。过年还可以吃很多好吃的,看花灯,放爆竹,还有每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实在热闹。

而如今,每年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好像也没什么意思,放烟花又因为年龄见长而对这种“小孩子”玩的游戏不感兴趣,更不用说还有“保护环境,严禁烟火”的规定了,衣服又只要拥有了无敌的校服就已经足够。这也有可能是年纪越大,心理就越“平静”吧。

或许是以前的物质缺乏,春节才显得那么重要,过春节,过新年,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穿美丽的新衣服。快乐乐的吃着年夜饭,放鞭炮,和家团圆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不管年味如何,春节还是一年一年的一定要过的。而现在物质丰富了,春节好像没有了那种味道。

但它到底是春节,春节的快乐总是其他时候不能相比拟的。就算我现在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即使是放假,每天都有很多作业,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春节过得挺开心的。年前每天早上十点多起来,满足了我一个学期早起上课的懒惰之心。而且每天吃得都很丰盛,餐餐大鱼大肉,直接导致我胖了好几斤。七大姑八大姨都来拜年,不认得的亲戚直接喊“伯伯或伯母”。即使我妈天天催我写作业,天天催我搞学习,但乐观的我对此一点都不在意。我觉得吧,春节就是一个彻底放松的好机会,那么长的假期,总有那么几天能让我们无忧无虑的玩个痛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即使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但春节就是春节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年味的精彩作文【四】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俞源老家,近距离亲近了传统的年味。

传统大年,排第一位的当然是吃的喽。过年最重要的菜非猪头莫属。俗话说:“有钱没钱,买个猪头过年”。猪头虽说其貌不扬,但是猪头肉却是传说中的美味。爷爷用力将煮熟的猪头掰开,把猪舌头、猪耳朵、猪拱嘴、猪脸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哇,那个美味啊,实在没有办法找个适宜的词语来形容。猪肉烧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级美味。你们明白豆腐是怎样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要把黄豆磨成豆浆,再把豆浆放入大锅中煮熟。这时,需要“魔术师”--奶奶出场了。只见她把一小勺盐卤化开,倒进豆浆里,搅拌几下,过了几分钟,豆浆神奇地变成了豆腐脑。奶奶再把豆腐脑倒进一个木框里,盖上盖子,上面压上石头,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盖子,香喷喷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吃饱喝足了,就该去看大戏了。热闹的开场锣鼓后,孙悟空翻着斤斗上场了,他实在是太厉害了,几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画着花脸的将军,穿着鲜艳的铠甲,背上插着四面小彩旗,神气极了,正带领着士兵和敌人激烈地战斗;最受大家喜爱的,还是脸上涂着“土豪金”的财神,捧着一个巨大的金元宝,忙着给大伙儿拜年……

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传统大年。

年味的精彩作文【五】

最喜欢过年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就是各家大大小小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小玩意,红底金字福字帖,可爱玩具小金牛与小红牛,大红色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与春联,我脸上也是喜洋洋;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与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与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已经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那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饭店里,那花样百出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年味儿”。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的精彩作文【六】

年味,顾名思义,过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烟花,可能是春节一声新春快乐,可能是人们四处拜年的喜庆气氛……

在以前,人们会在家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会在家贴春联,贴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着鲜香四溢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在楼下,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兴趣盎然的燃放烟花。大年初一,人们买好礼物,装好红包,走街串坊,相继去长辈家中拜年,给晚辈发下红包,希望红包能驱赶年兽。小镇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马路上塞满了汽车,塞满了回家过年的思乡人。

现在与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人手中塞个手机。现在过年人们会经常在饭店吃年夜饭,人们充当低头族。长辈们没人陪他们说话,在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前,明明坐满了人,但是却胜似无人。人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面对面聊天,却只满足于QQ、微信上的谈天说地。看春晚的人逐渐递减,更多的人却是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满足于送礼送红包的形式以外,很难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个朋友出门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为就是快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给丢失了。也许真的会想象有一天,弘扬中国文化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许多的中国年轻人甚至更喜欢过西方的传统节日,推崇西方文化与思想,能够轻轻松松背出伏尔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个人。

年味就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丧失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让年味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他们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的记载与见证,他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流传至今。因此,我们要付诸行动。

年味的精彩作文【七】

年味,是一声声鞭炮点燃时的响声;年味,是一阵阵家人欢聚一堂时的欢声笑语;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红包前的祝福……

除夕那天,当每个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选的新衣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年味从此开始……

大人们从下午就忙个不停。有的人洗着菜,有的人拿着铲子,握着锅,娴熟地炒着年夜饭,有的人提着刀,一刀一刀地剁着鱼儿,有的人不停地从厨房端着刚煮好的饭菜放到饭桌上,一盘接一盘的……

菜上齐了,等长辈先动筷后,我们几个小孩就纷纷冲向了自己爱吃的菜。吃了会儿,我们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们在饭桌边上边聊边吃了。但那儿总能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饭后没一会儿,顽皮的堂弟拉着我出门买鞭炮,街上的行人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遇见熟人,我们也会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时,已到了亲朋好友登门拜访的时间了。家中一片热闹,五光十色的灯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随着阵阵炮竹声的响起,家中又更加热闹了。我们在家门口挥舞着仙女棒,放着小烟花。大人们则在一旁满脸欢喜地看着我们玩耍。

鞭炮燃尽。我搬出桌子,拿出扑克牌,招呼大家来玩21点。边玩牌边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齐围在桌前,等着我发牌,我唰唰几下便发好了牌。我紧张得看着我的牌,诶……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说:“诶,我赢了!钱来!”弟弟们都十分不舍他们的一块钱,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实这只是图个好玩,图个热闹,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着刚到手的钱,又立马发着牌。一轮又一轮后,午夜的钟声响起,新的一年到来了……

《难忘今宵》响起了……这一天,我们也折腾够了,收拾着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着,外面的烟花爆竹声不断。而我,早已开始想象第二天个个亲戚登门拜访时的热闹非凡的场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赵忠祥老师曾说,只要还有一个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会播。所以只要有一个还在过新年,年味就一定不会消失。

年味从未消失,只不过需要细细体会。

年味的精彩作文【八】

我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麻雀)。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日子,传统小年,又名辞灶。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用麦芽糖汁做成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状了。送灶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腊月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人都有“迎喜神”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纸扇牛羊骡马,浩浩荡荡向预先估算好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与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