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小学作文孝敬父母及感受200字)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小学作文孝敬父母及感受2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8 08:27:29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小学作文孝敬父母及感受200字)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一】

初三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在班主任的英明领导下,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三一班如愿地拿了初中以来的\'第一次文明班。这可谓是我们三一班的里程碑,历史性的突破,摆脱了不曾拿过文明班的噩运。在文明班的颁奖礼上,我代表着三一班上台领奖,我颤着手从高校长手里接过那来之不易的文明班班牌,高校长当时说的那句:“一班,好样的!”更是让我热泪盈眶。我们三一班的付出也会得到肯定的!盼星星盼月亮,这文明班终于被我们收入囊中了。是我们努力过后的结晶品,我们班同学的轰动与兴奋更是不言而喻,每个人都笑开了脸,我感受到了以前我们班最缺的那样东西――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乘胜追击,再接再厉,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的文明班也落户在我们班。因为,母校,我们走到了一起,成了一个集体,结交了最真挚的友谊。除了感谢缘分之余,也要感谢为我们缘分牵线的母校!

人时光匆匆,冲不淡我对母校最真挚的爱。能在母校的襁褓中成长蜕变是我的毕生之福。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必定以我为荣!感谢那陪伴我走过三载春秋的母校,今后无论走到何方,心中定不忘母校恩!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二】

初一第一次穿上校服,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并议论纷纷,我有一种光荣感油然而生,因为从此我就多了一个身份的象征――我是三中人!从一开始对单调的校服有些抵触,当如今习惯甚至爱上了这代表着希望之蓝的三中校服。它已成为我初中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永不磨灭的象征。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三】

记得读书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对一句话很有感——“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为人父母后,他们把毕生精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倾其所有,用他们自认为正确的方式表达着这份对子女的爱。然而,子女们呢?时间久了,竟会生出反感之意。

常听人说“要是我妈对我像你妈这样关怀备至就好了!”“我多想让父母给我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啊!”……

我脾气不好,尤其是近几年,常会冲妈妈大吼大叫,明知不对,吼过之后很是后悔,但每每有了事情,那样的场面依然会出现。她这辈子,为我们兄妹三人操碎了心,我是家中老小,更是她的掌中宝,出门不放心,电话连连,唠叨多多,有时觉得好烦,束缚了我的手脚,难道母亲这样做错了吗?没有,绝对没有!!所有的言行只说明了一个事实——她太爱我了!生怕我受到一丁点的伤害,可我却在“无情”地伤害着她,有时觉得自己好自私,好残忍!

父母的养育之罪,如何才是最好的回报?遵从他们的意愿无视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报答吗?在这个问题上,我迷茫了,我困惑了……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四】

我们的成长,应该感谢许多人: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更要感谢父母。感谢父母,是你们给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

感谢您,我亲爱的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中,您会挤出时间来陪伴我。

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你就像是我的指路牌,时时刻刻为我指引道路。感谢你们,在我的童年里撒下欢声和笑语,每时每刻都为我着想。

父母的爱,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宽厚;父母的爱,就像那树根,坚定而深沉。

还记得吗?那个傍晚,补课已经结束了,但很多同学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困在了教室里。那时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可我们只能等待雨小下来。忽然,不知是谁趴在窗口,喊了一声:“我妈妈来接我了!”不一会儿,一阵阵脚步声、手机铃声响起,那些被淋得浑身都湿透了的父母们送来了一把把挡风遮雨的.伞!

是父母,挑出最好的苹果,细心的一点点削去皮,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碗里,端进房间里,哄着我们吃下。

是父母,发现衣服的领口、袖口已经磨出了口子,夜里在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

是父母,在我们生病时,不分日夜地照顾我们,守护我们,从家里赶到医院,又从医院赶回家中,甚至放弃工作。

是父母,每天不辞辛劳地买菜烧饭,整天辛勤劳作忙碌,给我们更舒适的生活。

是父母,即使心里在担忧,也微笑对着我们。

是父母,给了我们整个的世界!

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感谢他们赐予宝贵的和人生的道理;感谢他们提出的要求和一丝不苟的培养;感谢他们严格的态度和严厉的教导;感谢他们包容我们的无理,忍耐我们的任性,接受我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

让我们大声地说:爸爸妈妈,谢谢您!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五】

初二刚开学不久,由高校长和吴老师带着我到一中去领奖。当时的那种雀跃与激动至今我仍记忆犹新。那是在一次征文比赛中,我的作品获得了全市初中组的一等奖。当我以豪迈的步伐跟着高校长走进驰名远近的一中时,我就像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张西望。在颁奖礼上,我穿着三中校服,挺直了样板,昂首挺胸地代表着三中,领了属于我的荣誉证书,那感觉无比光荣!在颁奖礼上看到了众多语文世界里的“武林高手”,我是一个从偏僻小镇走出来的,但我毫不畏惧,因为身后有强大的母校为我撑腰!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六】

——题记

小时候一颗心里装的只有父母,总是想着长大了以后我要给妈妈买新衣服,给爸爸买新车,那是爸爸妈妈总会拍着我的头说:“好好好,乖孩子!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小时候的我们终于长大了,而是我们却也把当初的以后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长大了,心里装的不止是父母,还有朋友,同学,事业,娱乐......我们的`心理给父母只留下了一点点位置。说给妈妈的悄悄话少了,留给爸爸一起聊天的时间少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得越来越老了。我们离开开了家,去了更远的地方,也许在平时的时候我们想不起父母,可当失利,一张张鲜红的叉子摆在我们面前时,我相信不为少数的人心里都在想:我想回家。家,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地方,父母是我们永远的肩膀。

我们离开了家,去了更远的地方读书,作业多了,时间少了,打电话回去, 通话时间也总是保持在五分钟以内,我们留给他们的是满满的寂寞。总以为父母很好,不用我们担心,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在我们离开后,爸爸日渐斑白的双鬓,妈妈日渐佝偻的背。记得春晚上有一首歌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时间都去哪了》: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啦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啦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啦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啦  父母操劳一生,却为了我们。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在小时候,他们总说:快长大吧,等你上学我就解放了;等我上了学,他们又说,快点毕业吧,等你毕了业我就解放了;等我毕业后,他们又说,快点结婚吧,等你结婚了我就解放了;等我结婚了,他们又说,看着你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我才解放了!

爸爸妈妈,你们的恩情我如何回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在将来的将来不想后悔,那就现在行动起来吧!

不忘父母养育恩200字作文【七】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无条件养育》,梳理一下收获和感触,以待下一次的阅读。

一、为何生、养

我们的祖父辈在养育后代的观念中,在“为何生、养”这个问题上,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想法应该是主流想法吧(完全不是否定祖父辈们对子女的爱,而是探讨表意识层面能够归纳的想法)。到了我们这一辈,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不同程度的有,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70、80后的父母逐渐思考、面对传宗接代是不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养儿能不能防老?如果答案是否定或者偏向于否定,那我们又为何生、养?有人为了生活看起来更圆满、更完美;有人为了创造美妙的“爱情结晶”;有人沉醉于孩子纯真无邪的笑容,认为这就是世间的最美好;有人是为了完成这辈子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还有人从没有想过为何……

可能这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想得很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就经由我们的这些期待和理由,在预期中、不预期中到来,并快速成长。

小屁孩儿每天的吃喝睡、屎尿屁、感冒咳嗽拉肚子,小小读书郎每天的家庭作业、奥数英语、琴棋书画体育艺术的各种兴趣,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起伏、言语顶撞、不爱上课爱早恋、对父母的不以为然……接踵而来。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这样在埋头苦干中,生生把曾经憧憬的“温馨、和谐、美满”的\'美好画面,演绎成了“向前、向上、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战斗场景。

扯太远了。我们付出那么多,为了个啥?为了爱,希望对孩子的引领和托举,能让他或她在我们之上走得更好,过得更好。

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应该得到的礼物。”我们生下了孩子,只是给了他/她生命,把他/她放在了生命旅程的入口,我们还要用爱护持这他走向成熟。

二、什么是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何表现呢?

给他最好的。

吃穿温饱,已经不是现在的父母担心的问题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最有营养、最健康、最安全的。

发展兴趣爱好,只要是娃感兴趣的,或者我们想娃感兴趣的,都上。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主持、表演、体育、艺术……技多不压身呀!

带娃旅游,走出家门,野外的、省外的、国外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

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焦点中的焦点。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能想的办法我们都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期中期末出成绩,家长的心情指数以分数的高低为绝对参照,小升初、中考、高考,我滴神……想想都怕怕呀!

满满的爱啊,我们的责任多么的重大,唯恐有半点懈怠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加之社会新闻中经常曝光的极端事件,甲学生的跳楼、乙学生厌学、丙学生殴打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中的冲突,我们又开始质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虽然我们丝毫不质疑对孩子的爱,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自认为付出的是爱,那孩子收到的是不是爱?我们自认为给予孩子的是支持、是激励,那孩子翻译理解的是不是支持激励?我们想指引孩子要走的那条路,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选择的路?

在这本书里,科恩花了大量的笔墨从各个方面阐述什么是“有条件的爱”,甚至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表扬也没能幸免于难,而是被批驳得体无完肤,读书笔记.因为表扬也是控制手段。科恩还详细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培养孩子“听话”为目的,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

总的来说,科恩的观点是:有条件的爱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受我们的控制,但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着眼长远,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独立、自信、品行端正、敢于担当的人。

三、什么是无条件养育

书中,科恩首先邀请父母来看有一个根源的问题“我们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源就是方向。根源找到了,方向也就逐渐清晰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想好了我们要去到的目的地,并坚定向着这个方向迈进,途中的艰难困苦或许就不那么容易让我们迷茫和焦虑。

无条件养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孩子为本,看到孩子这个人的存在,看到他或她的感受和需求,才能陪伴他或她更好的地长成他或她自己。

(一)无条件的爱:因为孩子本身而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接受和爱他们。反思我们对孩子的言行是否会被孩子解读成了有条件的爱“你只有……我才是爱你的。”

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他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当我们觉得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说出我们所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去感觉。

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最有效(且破坏性最小)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帮助他爱上他正在做的事,不那么关注他获得了(或可能获得)多大的成功,帮助他对任务本身抱以更多的兴趣。

(二)让孩子选择

我们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自主感的长期受挫会让人恼怒,沮丧甚至是生病。

人生道路需要做抉择的时候太多,我们多希望他能够在选择面前游刃有余。“孩子学习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高明的家长会从倾听开始,与孩子保持高度互动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支持孩子发展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自主感,与他们共同思考如何协商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个过程,会为孩子社交、道德和心智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

(三)透过孩子的视角

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同寻常的能力之一。帮助孩子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就帮助孩子打开了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窗户。

同样,作为家长要想孩子能够换位思考,首先,我们要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把孩子看做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立观点的个体。换到孩子的位子上来思考:一能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真相;二能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是更有耐心;三是树立榜样。

当然,理论总是能够把事情描述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我们最不容易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是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

经由孩子的养育,我们更多地看清自己,理解自己、成长自己,互为馈赠--或许是最美好、最温情的画面。

用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结尾,即时时问自己: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真正的兴趣和需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