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家乡的风俗包饺子作文 结尾)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家乡的风俗包饺子作文 结尾)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7-03 08:26:41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家乡的风俗包饺子作文 结尾)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一】

尝试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次意味着不断探索,意味着不断成熟,意味着不断升华。我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第一次。这不,今天中午,家里准备包饺子吃,而值得我骄傲的是,妈妈答应我可以参加包饺子行动了。

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包饺子了,爸爸擀皮儿,我和妈妈包饺子。

我想:包饺子应该是很容易的。我搬来板凳坐在妈妈旁边,妈妈拿起饺子皮边包边给我讲解,我按妈妈说的,拿起饺子皮,用筷子夹起一些肉馅儿,小心翼翼地放在饺子皮上,然后用手蘸了一点儿水,把皮四周抹上,最后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皮对折,上沿对齐,两手使劲一挤,只觉得手中黏黏乎乎的,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饺子皮,肉馅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娃娃,从皮里探出个头儿来,好像对我说:“里面实在太拥挤了,还是外面舒服。”

我怕自己的“杰作”被妈妈发现,赶紧拿起一个饺子皮,堵住破的地方,还使劲拍了拍,哪想到,馅儿又从另一头伸出头来,我急忙拿起第三个饺子皮,紧紧裹在上面。心里说:“看你还敢冒头吧!”这样一来,总算堵住了“泄漏”。

这时,妈妈早已包好了七八个饺子,我把自己包的这个饺子悄悄地放在它们的后面,它挺着宰相肚站在队尾也不知害羞。我偷偷看一眼妈妈,妈妈正在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着我的那个大饺子抿嘴乐呢!正在擀皮儿的爸爸也哈哈大笑起来。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包好。

于是,我再仔细观察妈妈的动作,看清楚妈妈做每个程序的顺序。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饺子皮,放上肉馅,将皮对折,上沿对齐,轻轻地一挤。这回总算包好了,虽然,没有挤破,但是样子实在不敢恭维。不过没关系,俗话说:“熟能生巧。”我相信一定可以包得很好。果然,后来我越包越顺利,饺子们一个个像害羞的小姑娘,都在向我微笑呢!

第一次包饺子的事使我明白了:看起来容易的事,做起来不一定容易,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不断地去尝试,总结经验,我们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第一次的经验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惜第一次。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二】

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年清明,与以往不同,不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是天公做美,阳光灿烂;不再是点香、烧纸、燃鞭炮,而是文明的祭祀,绿色的祭祀。

今年的清明节,我跟爸爸、妈妈并没有像去年一样,带上纸钱、蜡烛、鞭炮等东西,只买了几束白色的鲜花和几棵小柏树。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到处春意盎然,小草绿油油的,许多不知名儿的小野花开得正旺。我们找到太公、太婆的墓,磕了三个头,我们怀着哀伤的心情把鲜花放在太公和太婆的墓前。看着去世的太公、太婆的墓碑,我和妈妈就有点伤感。我妈妈对太公、太婆说:“要保佑我们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家淇淇考个好成绩。”爸爸告诉我,太公是个慈祥的人,太婆是个心地特别善良的人。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太公和太婆:我已经长大了,念五年级了,太公、太婆,你们现在要是还活着,那有多好啊!

接着,我和爸爸动起手来,准备给太公、太婆墓前种上两棵小柏树。种完树,我环视四周,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忙,有的在虔诚的跪拜,有的在插花,还有的在种树。

看着这个,我就想起了去年的清明节,爸爸说我已长大了,该参加家族的扫墓活动了,那可是我第一次参加扫墓活动,我有些兴奋,也有点紧张。整个过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坟墓前烧纸。记得那时侯,纸烧起来,黑色的烟不停地向上窜,风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来,有的时候还把烧出来的灰吹的满天飞。烧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了那一滩所谓“冥币”的黑灰。其实烧纸很不文明,对环境是一大污染。烧纸的黑烟把蓝蓝的天都遮起来,天就变得阴沉沉的,我们人的心情也变得郁郁寡欢。再者说,难道烧纸那逝去的人就可以真的收到“钱币”吗?回家后,我把我的想法和爸爸一说,没想到他也赞同我的看法。回家后,爸妈和家族的叔叔伯伯们一合议,就做出了新的决定:以后清明采用文明祭祀,不烧纸,不燃鞭炮,改为锄草、插鲜花和种树。

现在,许多人都用黄色的花或白色的花代替烧纸,这是明智之选!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嘛!扫完墓,我们准备回家。临走时,我掉转头,看见那束白花,在灰色的坟墓前是那样的明显,低着头好像在默哀呢。

在走出公墓的路上,我在众多坟墓前没有看见一点烧纸流下的痕迹,但明显,他们是来扫过墓的——因为墓前有一束鲜花。既表达了感恩之情,又体现了“低碳清明、绿色环保”的新风尚,这样的清明节,真好!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三】

周末,奶奶买回了饺子皮和肉,对我说:“雯雯,你最爱吃饺子了,今天我们来包饺子。不过,你要自己亲自动手包。”我听了,爽快地答应了。只见奶奶洗净葱,青菜,切碎做好菜馅,然后把肉和菜馅一起搅拌成了荤素搭配的混合馅。

接着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了。我看见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饺子皮和一盘肉馅,生怕弄破饺子皮,小心翼翼地撕下一片,然后轻轻地把皮放在桌子上,拿起筷子夹起一些肉。可它好像和我作对似的,总是从筷子的缝隙中溜走,我气急败坏地再次狠狠地夹起一大块肉馅,这一次它乖乖地被我夹着走。夹了一次把皮合上,饺子一副皮包骨头的样子;我只好再加一些,难题又出现了,饺子娃娃就像一个孕妇挺着大肚皮,馅似乎长了腿一样,一个劲往外跑。我紧锁眉头想:原来包饺子这么不简单呀!我噘起小嘴说:“哎哟,怎么又破了呀!真是竹篮打水白忙一场呀!”奶奶在一旁轻轻地说:“孩子,万事开头难,多做几遍,熟练了自然就好了。”奶奶的话又让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四】

中秋节到了,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而且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太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真的是耐人寻味,唯一不变的就是天上的月亮了,中秋节这天的月亮是最美的,它的月光能够照亮整片天空,为每一个想家的人指明方向。

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中秋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家乡习俗包饺子的作文【五】

端午节快到了,说起端午节的习俗各地都不一样,但总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在我们家乡每到此时就会有很多习俗,比如门口插艾、吃煮鸡蛋煮大蒜,讲究一些的家庭是吃粽子、吃炸水饺、然后就是在手腕脚腕上系五彩绳,脖子上挂香布袋,鼻子、耳朵、肚脐抹雄黄酒。

端午节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到地里拔回一些艾插在门上,听老年人说,端午节拔回的艾菌驱邪效果最佳,把艾插在门口上,既起到菌作用,又能避邪驱鬼魅。现在在城里,一到这个时候一些山区的农民就会在野地里拔一些艾到城里卖给城里人赚钱,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乡的坡坡岭岭上到处长的都有,到了端午节你在地里检一些长的又粗又壮的艾拔下来,拿回家插在门上就行了。

关于吃粽子、鸡蛋、大蒜,小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用意,后来我才明白主要是纪念屈原。据《读齐谐记》载,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罗江,人们听说后竞相划船来救他,但为时已晚,人们为了缅怀他,每到这一天,就会向江里投煮熟的鸡蛋、大蒜和用竹筒装着的江米,让屈原的在天之灵享用,以寄托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但投进江里的江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有一个聪明人就把江米包进棕叶里,再用五彩线捆上,蛟龙害怕这种东西,就不敢再偷吃了。后来人们为了求富祈祥,就用竹叶或者苇叶包成各种各样的粽子,从而演变成了一种求富祈祥的风俗。

关于佩戴香包、抹雄黄酒习俗。小时候听老年人说是为了避邪,其实不然,据《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五月初,女人们剪“彩”叠“福”,用软布裁制成“老寿星”、老虎、蒜头等小包包,包里装上香草、薄荷、杨杞枝、艾草等中草药,给小孩带上,有的家庭用中草药制成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鼻子上、耳朵上、肚脐上,主要都是防止夏天毒虫的侵袭。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佩戴芳香药物以祛除不祥和防止污浊气味的侵袭,《楚辞.离》:“扈江离御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另据书载,汉代疫疠流行,“温气毒疠,千户灭门”,人们用薰草等7种药物,制成香囊“佩之可以疠”,由此可以看到,古代人们佩戴芳香药物香囊,与当时防疠流行有一定的关系。

另据现代有些专家研究称,佩戴药物香囊能改善人的免疫状态,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民间习俗都有一定的出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实践的结晶,也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