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绿豆发芽作文400(绿豆发芽的全过程四年级作文)

四年级上册绿豆发芽作文400(绿豆发芽的全过程四年级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04 01:58:35
四年级上册绿豆发芽作文400(绿豆发芽的全过程四年级作文)

四年级上册绿豆发芽作文400【一】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 )千克

教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时30分=( )分 3日12时=( )时

(4)引导学生总结: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顷

375分=( )时( )分

(1)引导学生观察: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问: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教师归纳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 )千克( )克 420时=( )日( )时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导学生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绿豆发芽作文400【二】

五、布置作业.

1.一种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2.每人每天大约吃食盐6克.一个食堂有240人吃饭,一个月(按30天计算)大约需要食盐多少千克?

 

四年级上册绿豆发芽作文400【三】

爸爸给了一些绿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的袋子里拿,妈妈说这些绿豆是不能” 孵” 出豆芽的,我不信,因此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绿豆” 孵” 起来。

根据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将浸胀了的两种绿豆分开放两层湿稻草之问,还要早。 中, 晚各浇三次水。

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仔细一看,爸爸的豆种巳膨胀到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还长出了短的`,粗壮的芽。可从妈妈的袋子中拿出的却只发绿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笫四天,爸爸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从妈妈那里拿来的那些绿豆却变小了,由淡绿变成了深绿,有几粒还变成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言中了。

日子-天天过去,豆种孵的豆芽越来越高,越来越嫩,有趣极了!而那些从塑料袋里取出的豆种却终于蔫了。我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话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看来只有” 不耻下问” 了,去问妈妈,才知道豆种尽管巳经老了,干了,可这还要生长的。爸爸的豆种挂在阳台上,才不会憋了。

真没想到,晒干的绿豆也要呼吸,更没想到会憋。生活中真是处处有学问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