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煎堆作文(九江煎堆作文500字)

家乡的煎堆作文(九江煎堆作文5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6 05:18:41
家乡的煎堆作文(九江煎堆作文500字)

家乡的煎堆作文【一】

煎堆是广东人过年必吃的食物,吃煎堆代表团团圆圆

虽然现在可以从面包店里买煎堆,可是感比手工做的差多了。因此我们家年年都是自己做煎堆的。今天奶奶买了三包糯米粉,回家时我猜这一些糯米粉是用来做煎堆的。一回到家,我果然猜对了,真和是来做煎堆的。不一会儿,奶奶把糥米粉做的面给拿出来。我一看就脱了手表,就开始和面,没想到做煎堆用的面都热得要命。我一生气,一掌打下去,没想到奶奶说“打得好。”我一听,来精神了。打了十来二十掌。和好了面,就开始做煎堆了。

我先拿一块面,把它弄成圆形,再粘上米粉,然后拉长了头,一吹。“呼”煎堆穿了,我来了三十多次都不行。我这一次认真了,先深呼吸,一吹,然后一拔,一个在煎堆做好了。

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我可开心了。

家乡的煎堆作文【二】

今天,我读完《名人传》后深有感悟。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曾经说过:“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整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三个伟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这几个我们“熟悉”的人,被罗曼.罗兰描写得淋漓尽致,自愧不如。

贝多芬,他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家喻户晓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长得并不漂亮,甚至还有几分丑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贫穷围绕着他,孤独伴随着他,然而这一切还不够!双耳失聪让他变成了一名残疾人,病痛让他经常卧床不起。但贝多芬没有被打垮,仍然坚持着,当我看到他把树枝插到钢琴内部,咬着树枝感受音乐波动的事迹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他却丝毫没有怨言,也从来没有放弃,甚至还在歌颂世界的美好。贝多芬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世界给他一片黑暗,他却给世界一片光明。”

书中第二位是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我不得不佩服米开朗基罗的毅力,尽管家庭的重担拖着他的腿,病痛扯着他的'手,他仍一步一步往前跨。人们都太注意他的成就了,并不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他出门在外,处处有人讽刺,处处有人讨厌,要不是教皇保护,早就家破人亡了。我只想说:“米开朗基罗就是一块钢铁,千万次的捶打,只会让他更具有光芒”。

最后介绍的是托尔斯泰,他是俄国民族的伟大灵魂,是当代人民的光芒,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太阳!他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贵族出生,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他债台高筑,只能逃之夭夭。不过,托尔斯泰很快改邪归正,先后出版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引起了文坛很大的风波,深受人民喜欢。然而托尔斯泰很热爱生灵,他曾说过:“世界上还有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家乡的煎堆作文【三】

每当过年,走在装扮一新的大街上就会有一阵阵香味迎面扑来。哦,原来这是煎堆的香味。我不禁又想到了我第一次做煎堆的情形。

记得那是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奶奶、大伯、伯母和堂姐就忙开了,一下楼,就见大伯在和面团,奶奶和堂姐在弄芝麻,伯母在洗锅,看到这么大的场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连忙跑过去问奶奶:“奶奶,你们在做什么呢?”奶奶微笑着对我说:“我们在做你最爱吃的煎堆,你要不要也来帮忙做?”“好啊!好啊!”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见到大伯还没将糯米粉和好,心急的我催大伯快点和好,大伯左揉右揉,面团乖乖地在大伯手里享受着“按摩”,不一会儿,面团揉好了。

开始做煎堆了!我先看着奶奶做了一会儿,奶奶抓出一块像小橡皮擦一样大小的面团,再将它搓成一个小圆球,最后在芝麻盆里滚几下,一个煎堆就大功千成了,我心想:“就这么简单啊!不就是玩橡皮泥嘛?”我也跟着奶奶依葫芦画瓢,我抓出一个像鸡蛋一样大小的面团,再将它搓阿搓,“呯!”我把面团搓裂了,面团掉在盆里,姐姐和奶奶马上朝我这边望来,我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我心里暗自的庆幸道:“幸亏没掉在地上。”我从盆里重新拿起面团,把它重新拼接起来,又将面团搓啊搓,终于搓成了一个圆球,又将它粘了点芝麻,奶奶见了我的“杰作”,皱起了眉头,耐心地对我说:“乐乐,面团不要弄得太大,它煎了之后会膨胀,会变得很大,到时就煎不了,这个就算了,后面就不能做得那么大了。”我点了点头,这次,我抓起了一个像小笼包一样大的面团,奶奶见了说:“还是大了点,再帮它瘦瘦身,减减肥。”于是,我掰掉一点,继续搓,终于把它搓得圆圆的,再粘了点芝麻,我兴高采烈地对奶奶说:“奶奶,你看看这个做得怎么样?”奶奶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第一次做煎堆,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虚心请教他人。

家乡的煎堆作文【四】

大家好,今天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很特别的小吃。

作为一个广东人,就不得不说起广东菜,而说到广东菜啊,大家就不得不想起我们经常在酒楼吃的那些经典粤菜了,白切鸡、腊味、烧鹅、客家酿豆腐等,都是我们常常点的菜式。但是,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件事,其实啊,这些“颇负盛名”的菜式,只可以算是广东菜中的一个小角,如果你想要品到广东菜的精华,不妨去试试那些美味可口的小吃,无论是在大排档,又或者是小档口,都有它们的身影。

好吧,兜了这么大个弯,大家也应该知道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什么了。对了,就是广东小吃中最特别、最好吃的一种——它的名字叫“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珍袋,麻球,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在我们广东呢,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体积膨大滚圆,风味独特,但是制作时却有些麻烦。

小时候,我常常看外婆做煎堆。刚开始,外婆把一条长长的糯米面团给切成差不多大小的面团块,接着就一个一个地反复揉、搓。后来,只见外婆拿起一块扁扁的面团握成一个瓶状,然后往里面吹气——就在这时,那个扁扁的面团一下子就变得圆滚滚的,好像一个皮球似得。这还不算什么,当每一个团子都成型时,外婆就把它们放进已经煮沸的油里,我只看见外婆把面团放进油中不停地翻滚,只用了几十秒,就把这个成型的煎堆捞了上来。当时我就惊呆了——这速度,简直是太快了!

看着那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的煎堆,我立刻走上前去瞧瞧,哇!近闻,简直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味道啊!因为刚刚做好的煎堆很烫很上火,所以外婆是不给我吃的,但是,我抵制不住自己的食欲,便偷偷地拿了一个煎堆跑到门外去吃。刚刚咬入口时,口感芳香、酥脆,煎堆的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香甜可口。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都饿坏了吧,其实啊,大家也可以回家尝试做一些小吃呢!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无论去到哪儿,都别忘记了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煎堆作文【五】

很少写到家乡,总觉没什么可写的。

一切都那么平常,又是穷乡僻壤。

家乡的东西也都常见,没什么稀奇。

莫说景象,连像样的地方也没有,这样的地方,到底可以写些什么呢?

思来想去,惟有附近的山还可以写两笔,说是山,实际上不过是个小土丘子,或者说是小石岗,用书面语说就是培嵝。

但是,那山是我的灯塔,一看到山,我就明白自己离家不远了,望着山,也望着家,一股暖流就涌上了心头。

那山矮矮的,是地图上找不到的一个小不点儿,我们叫它“旗山”,听说有几十米高,可我觉得只有几层楼的'高度。

旗山本来并不小,连绵一大片,可人为的开山采石挖空了它,如今它只剩了一副空架子,中心的洞像怒目而视的眼睛,直直地瞪着苍穹。

从北边看,旗山倒还中看些,像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可当你登上这三角形的顶点时,你会发现,另一侧是切削整齐的石壁,削壁百仞,形容它还算合适。

旗山上很少有树。

山脚下有很多桃树,还有一些柳树,那是种在坟堆旁边的。

山脚往上也有坟堆,但由于土壤贫瘠,所以无法种树。

现在往山上看,坟包一个连一个,十分有趣。

山上没有树,所以山显得更加矮。

春天,山上有的地方冒出了绿芽,有的还是不毛之地,到了夏天,山下一片青,一片黄,青黄相交,错综复杂,就像《白杨礼赞》中描写的黄土高原一样。

秋冬时节,那仅有的草也枯萎了。

说“衰草连天”吧,它没有那么大面积,说“草木凋零”吧,它上面并没有树。

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现成的词语来形容它。

只记得那枯萎的草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有些不屈的还站立着。

早上,有时还有霜结在草上,显得山也有了几分白了。

跑到山上,看着那凝霜挂露的草,也算一种悠闲的方式。

冬天,一场小雪过去,山更显得白净了。

走在盖着草的枯草上,那声音是与普通雪地上不同的。

当然,肯在冬天跑到山上喝风的人并不多,所以雪在山上能待很长时间,那是山最长也最好的妆束了。

等到雪化了,露出红褐色的土壤(平时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那时大多是灰褐色),那柔软疏松的土壤是很有意思的,以前我们常用红色的细土捏泥巴玩,晒干了很硬,不易变形。

不过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

以前读赞美故乡的文章,总觉做作,自己写来,也不免同样做作。

其实,故乡是那种你不觉得美但又任何美景都比不上的地方。

生在苏杭的人未必认为苏杭美,生在大漠的也未必割舍得掉大漠。

故乡的胸怀像山一样广阔,它能包容你的全部情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