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自然风景的作文(自然景点作文)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自然景点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16 21:42:24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自然景点作文)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一】

燕子洞在陕西省石泉县境内,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溶洞,听当地老乡说:德国的两个探险家带着氧气,走了几十公里都没有把燕子洞走完。

我们由老乡带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着,在快上山时,被一条挡住了去路,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下河,老乡拉住我要背我过河,我说:“我要自己走”。那时刚好有太阳,金色的阳光照在河里,河水像洒了一层金色的雪花。老乡拉着我在河里走,河水在脚下哗啦啦地流着,冰冰凉凉的,我一边喊着爽呆了,一边听着河水歌唱,这简直就是享受生活啊!刚跟河水再见,迎面就是大山,可真是水送山迎呀!

上山了,路边的绿景美极了,走在台阶上,就像走在植物的天堂。在半山腰有一个大自然形成的溶洞,这就是燕子洞。

燕子洞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蜡烛,烛光聚在一起,火树银花,我看到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棕榈树,有的像怪兽的脚,有的像大象的鼻子。这些奇奇怪怪的石头中,有一个神奇的大石头,很像孔雀开屏,烛光照上去金光闪闪。走到洞的深处,有一群群大蝙蝠在吱吱地叫着,我想起了妖怪洞里吃人的毒蝙蝠,心里很害怕,就退出了溶洞。

我希望燕子洞以后能像街道一样装上路灯,修上停车场和公路,那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里面的美景了。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二】

大年初五,我们全家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去参观,好不容易实现了我盼望已久的愿望,我就别提多高兴了。

自然博物馆,是一幢三层的大楼,非常壮观。我们首先来到一层动物馆,那里摆放着许多动物的标本,有猴子、狮子、狗熊等稀有的陆地动物,还有乌龟、青蛙、鳄鱼、蛇等两栖动物。由于受环境的的影响,许多动物已经灭绝,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需要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然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层植物馆,那里有个植物森林,里面有各种树木、植物,同学们在那里做游戏捉迷藏,玩得很开心。参观完动物馆、植物馆我们来到了第三层4D影院,观看了电影“海龟之旅”。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刚出生的小乌龟到海底去玩耍,在游玩的过程中失去了同伴。经过了很多磨难,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同伴,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看完这个故事后,我非常佩服小乌龟的机智、勇敢、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

参观完自然博物馆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人类、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美丽的大自然,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三】

假日里,我和爸爸妈妈去庐山看三叠泉瀑布。

我站在山脚往上望,山顶烟雾缭绕,真是一座云中山城。我们坐车绕了近四百道弯儿,到了庐山东门,准备去山顶观看三叠泉瀑布。

刚开始爬山时我浑身使劲儿,拼命地往上爬把别人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可没过一会儿,我就累得气喘吁吁,真不想爬了,这时爸爸赶上来,对我说:”加油,你一定能行。”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努力往上爬,有时手脚并用,有时扶着栏杆,我不停地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爬呀爬,经过近两小时的攀爬,我终于看到了有名的三叠泉瀑布。

在山顶,我张开双臂试图拥抱美丽的瀑布,只感觉全身凉丝丝的,舒服极了,看到这壮丽景色,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真美呀,庐山,我爱你。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四】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到庐山旅游。我们坐车先到南昌,再去庐山,一路上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我都睡着了。

来到庐山脚下,买了门票,我们就上山了,准备去看瀑布。我们坐缆车去瀑布那里,从缆车窗外望去,树、山都变矮了,我们走在浓浓的雾里,就好像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到了山上,我们沿着一条崎岖的小山路走了好一会儿,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再走近一点,就看到瀑布了。瀑布的水像云一样掉下来。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想起了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在瀑布脚下玩水、拍照,尽情嬉戏。玩了好久我们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我还看到了一只会动、会发出声音的恐龙模型,很有趣哦。下山后,我们还到庐山博物馆参观,观看了许多文物。

这一天我玩得很开心。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五】

今天,导游和老师带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车程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在车上,我们心里高兴极了,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终于到了,从外面看博物馆,好大呀!我们葱葱地进入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好多人呀!导游先带我们参观的是起源之谜,那里有许多古代的物品,墙上有点像未来科技的东西,还有一些电脑可以给我们介绍古代物品的详细资料。接下来导游带我们参观的.是生命长河,那里有许多恐龙和动物,我还看到一只恐龙在动,有些恐龙和动物都像真的一样。有些都是化石,有些告示牌可以告诉我们名称和资料,有些化石是恐龙的一部分化石。我还看到一些翼龙被挂在墙上,有些还是化石挂在墙上。看到这些后,我仿佛回到了恐龙时代。接下来,导游带我们来到了生态万象,我们先来到的是非洲大草原,那里的长颈鹿跟面包树差不多高,这时,我心里想:长颈鹿都快跟大树差不多高了。之后我们来到的是南极,那里有好多企鹅,而且还有许多企鹅的家,也就是堡垒,它们有的在钓鱼,有的在玩耍,还有的在睡觉。我们还看到了海豹,在我们的脚下。我还来到了北极,哪里有许多雪白雪白的北极熊,它们真可爱。这两个地方都是冰天雪地,仿佛我也来到了那里,我们又参观了雕塑公园,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花朵,仿佛我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花,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令我大开眼界,我最喜欢上海自然博物馆啦!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六】

整个博物馆规模宏大,生动逼真。走到1B楼的昆虫馆,耳畔便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虫鸣声。总共可分为五大类:敲击、振动、喷气、摩擦和鸣膜声,仿佛在你身边开了一个自然昆虫合唱会:蟋蟀拉着小提琴慢悠悠的自我陶醉在那动听的音乐声中;一只雄蝉不知疲倦的哼着情歌来呼唤雌蝉;黄腹蜂则发出洪亮的叫声,气势汹汹的警告别人不许侵犯它的地盘……其实一些昆虫还可以食用。油炸蟋蟀和蝗虫式泰国有名的小吃。

2楼我最喜欢的就是原始森林动物馆。走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态景观映入眼帘。首先是一头庞然大物——象在河边痛快的洗凉水澡,小象们则在母象的庇护下玩耍嬉戏,一只狼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一只小羚羊,发达矫健的身姿弓着,准备一个箭步蹿上去,可小羚羊却在这节骨眼上毫无察觉,我目睹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禁捏了一把汗。森林之王老虎却懒洋洋的躺在岩石上晒太阳,半眯着眼舒服的享受着充足的阳光;一头母狮子昂首挺胸的耸立在岩石上,维护地盘,她那警戒的目光扫到谁,谁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池塘里那群“嘎嘎”直叫的小鸭子在快活的游戏……

恐龙馆令我大吃一惊,抬头仰望那庞大的远古时代主宰整个地球的恐龙,我的眼球都快瞪得掉出来了,加上周围大树茂盛的陪衬,我仿佛回到了人类的早期,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禁感觉自己在下面真的很渺小。

陆地上森林里的动物各有有趣之处,海洋中的生物也别有一番可爱。你瞧!一只海豚正跃出水面,瞬间的一个完美的弧线跃然海面。一头尖牙凶猛的.虎鲨在追逐一条鱼,它们进行了一场力量悬殊的海底斗争。海龟就像一个饭后散步的老人,悠闲地游泳。美丽的鹦鹉螺像个优雅的绅士,戴着一顶红白条纹的帽子,游起来那长长的丝带便拖在身后。海底的植物千奇百怪,形状各异,为大海增添了不少色彩。

到了3楼,我又领略了许多关于矿物的知识,不禁赞叹不已。我们还参观了鸟馆,各种各样的鸟标本一一排列着,可爱极了。而且我们还了解了许多远古时代的花草标本,千姿百态。

在杭州自然博物馆我度过了难忘的一个下午,在许多馆里参观,就像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贪婪的汲取知识;又像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

再见了,可爱的博物馆,谢谢你让我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我会再来看你的!

游自然风景的作文【七】

说到云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应该是昆明、大理、丽江这些地方,应该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叫做建水的小地方;而就是在这小地方,有一个闻名天下的溶洞——燕子洞。

燕子洞,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燕子的溶洞;没错,在那里的确有很多的燕子,燕窝便也成了那里的特产;除了这些,燕子洞的“亚洲第一大溶洞”的称号,可不是徒有虚名的。

在水洞口,有一个神奇壮观的景色,高而陡峭的洞壁上,挂满了匾。真是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挂上去的,不过在看了徙手攀岩之后,也就明白了。不仅是这样挂匾,采集燕窝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不过,据说能办到不采取任何措施就在洞壁徒手攀岩的人,就只有20来个人了。这溶洞分为一干一湿,一上一下,上为旱洞,下为水洞;旱洞形似一座大桥,两面透光。洞厅宽敞可容纳上千个人,宽大、豪气。当然这还不算什么,沪江河奔腾入洞,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燕子洞的奇美绝伦还在水洞。由于千百万年的急流的冲刷和溶蚀,洞中峭崖嵯峨,钏乳垂悬,千姿百态,如鬼斧神之作,探所其间,如游海底龙宫,艺术殿堂、神话世界,真可渭古、奇、幽、深。

在水洞中,又分三个景观。第一个,便是“龙泉探幽”。伴着喜庆的红光亮起,一个蒙着盖头的新娘正静坐在那里。听说,她的夫君太贪玩了,让她等了三百多年,也没有等来;导游让我们帮忙,找找她的丈夫到哪里玩去了,还有擎天玉柱,那是个不可多见的神奇景观,那是一个拨地而起高达34米的石笋,更奇妙的是,这个玉柱,还正在以每一千年长高四点一毫米的速度成长着。

第二在景观,则叫“天街撷美”。连接那里的,是一个“天梯”,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汉醉归和那三道门。罗汉醉归,描写的罗汉们从瑶池赴宴归来。酒量一般的,有些歪斜地站在那里,酒量不好的,则坐在地上睡的正香呢;酒量不错的,还站在那里气宇轩昂。三道门,左边是平安之门,中间是财富之门,右边则难走一些,是成功之门。

燕子洞中每一个景色都是那么奇丽,可所谓是“洞幽燕奇,南天一绝”。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