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母女作文600字)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母女作文6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30 18:43:38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母女作文600字)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一】

一场一场的雨下过,冬天就来了。去年冬天经常来咖啡馆的客人,今年冬天已经不知所踪,他们到来时没有打招呼,离去也无须报备。

这对母女是我在今年冬天遇到的。星期天的下午,窗外下着雨,她们面对面坐在桌前,昏黄的台灯照着面前的书页。天天在一起的人,已经没有多少可聊,所以她们安静地各自看书,中间摆着一块芝士蛋糕,谁想起来就叉下靠近自己的一块儿,慢慢地,三角形的蛋糕只剩下中间的一堵小“矮墙”。

女儿十二三岁,看书很快,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翻书,每本书翻十几分钟后,便站起来换一本。有一次,她拿下一本《性文化史》,厚厚的,红色封面,饶有兴趣地看着。母亲发觉她有段时间没有换书,饶有兴致地问她在看什么,她将封面展示给母亲。母亲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无助地看着女儿,似乎左右为难,不知该说什么。女儿顽皮地笑了,嘴角上扬,有淡淡的嘲讽,似乎在说,别大惊小怪了,一边却自觉地站起来,伸长手臂,努力把书放在很高的书架格子上。母亲冲她笑笑,没说一句话,待女儿去洗手间,她站起来,匆匆忙忙地将那本书翻了一遍。

这对母女的生活,在我看来既幸福又完美。她们总是手挽手进来,穿着风格相近的衣服,米色或者灰色的休闲装,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如果不看脸,你会误以为她们是年龄相差无几的闺密。离开的`时候,她们也是手挽着手,两人脸上的表情总是淡淡的,淡淡地微笑,淡淡地说话,淡淡地欣赏风吹过院子里的竹叶。女儿的脸上没有幼稚,母亲的脸上没有严肃。

有时候,女儿会选取书中的某一个段落,读给母亲听。母亲听完,淡淡地说,写得真好,并不多加评论。

一位同样注意到她们的客人,是心理医师,他赞叹这位母亲的聪明。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认同,而不需要表达,往往你表达得越多,越容易产生距离,因为父母与孩子,永远不可能有相同的想法。

咖啡馆的熟客,几乎每个人都有代号。爱嚼槟榔的叫槟榔哥,长得壮硕而可爱的叫小胖,爱穿短裙的是静香,还有红风衣、小丸子、不高兴等等,不知谁给这对母女取名为李雷和韩梅梅。没错,就是初中英语课本里友谊天长地久的那对好同学。

一天晚上,心理医师怀揣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悄悄蹭进咖啡馆。他努力想藏住它,却还是忍不住悄声告诉我,那位幸福的母亲原来是单亲妈妈,离异多年,曾经去他所在的心理诊所就诊。

“我一直以为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你瞧,连我都看走眼了。”他说。

我虽然心里一惊,但转念想想,母女两人那种心照不宣的亲密,的确带有某种刻意。

谁说残缺的家庭不容易幸福?多少家庭,因为完整,而成员过于随意,甚至随意地彼此伤害。相反,有一点点顾忌,反倒容易让人去刻意经营,经营着有缺陷的幸福,经营着残缺的完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带病生存,至少离异的母亲与父爱缺席的女儿,深深明白自己所患之疾,对症下药,倒比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实则病入膏肓的人更深知亲密关系得之不易。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二】

王刚是一个城里的孩子,家境富裕,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学校里,他可是“有名”的“小捣蛋”,最讨厌的就是老师布置作业。因此,他到有些羡慕山里的孩子。心想:我要是生活在山区,整天与蓝天白云小鸟为伴,没有老师的唠叨,没有成堆的作业,那才幸福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希望一个城里的孩子帮助一位山区的.孩子,还要进行为期一周的互换,相互体验生活。这下王刚可高兴了,他想:我终于可以到一个没有课本、没有作业的地方了,那我就……,巧的是,与他互换的就是李明。

王刚来到山里的第一天早晨,他起了一个大早,站在小山坡上贪婪地望着远处的美景,晨曦刚刚透露,大地在熹微中挺起了胸脯,天边一片红彤彤,远山烟雾迷蒙,近峦云雾缭绕,美极了!连他都看呆了。可好景不长,接下来。他要放牛、割草、做饭,还要帮忙照顾李明的爸爸。没几天,王刚瘦了一大圈,几次都把他难为的大哭。此刻,他真想爸爸妈妈,想那个温暖幸福的家,想自己快乐的学校和小伙伴。

活动结束了,王刚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以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通过这次活动,王刚和李明结成了好朋友,王刚还用自己攒的零花钱资助李明上学,两人最终都成了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好少年!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三】

星期天我的`身份一下子升到了妈妈这个等级,早上,我正在做着美梦,妈妈就把我喊醒了,我看着钟咪咪糊糊地说:“今天又不上学,不用早起,”“妈妈说你别忘了你对我和爸爸说的话。”妈妈生气的说,我突然想起今天我是“妈妈”,我连忙起床,给爸爸妈妈倒洗脸水、挤牙膏,一会儿爸爸妈妈说饿了,要我做饭给她们吃,这下可难倒我了,我照着妈妈平时炒菜的样子,先到油,放入葱,姜,再放入土豆,然后再放辣椒,苏蒜,盐,味精,十三香,滴几滴醋,再翻炒几下,美味的土豆就出炉了。可是这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现实是这样的,我先放入土豆和味精,土豆熟了,我再放入葱,姜,辣椒,油,醋,十三香,啊!一不小心放入了好多盐,好了黑暗料理完成。偷偷告诉你们,其实我炒的土豆挺好吃的,只不过就是有点咸。

炒完菜,我刚要做在沙发上,歇歇,妈妈又说:“别坐,你还要洗衣服,扫地,拖地,擦玻璃,上街买菜。就是这样我这一天都没有停下来,终于,我干完了,也到我身份换回来的时候了。

今天,我当一回“妈妈”。也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从今往后,我不会让妈妈劳累了。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四】

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一头蓬松的乌黑头发,一张灰土色的脸颊,平时穿着一身朴素衣服,妈妈虽平凡,但是我爱您,我的妈妈!因为您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导航灯,在我心中永远明亮。

回忆起去年的一件往事,记得我们学校放了周末,正好赶上那天是集市,您就带着我去赶集,您知道我特别喜欢西红柿,于是您就领着走到一个卖西红柿的摊前,当时,您正在同卖杮子的人讨价,我一不留神看到了在一个西红柿下面压着五元钱,我的手,不知怎么得不听我使唤了,偷偷地将那五元钱拿到了手,在回家的路上,我自以为是乐滋滋的,到了家,我把事情的经过向您叙述了一番,我原以为您不会生气,可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啪一个耳光打在我的脸上,虽然不是很痛,但我的心却犹如刀绞一般疼痛,您还大声训了我一顿,我害怕极了,“呜呜”地哭了起来,您蹲下身来对我说:"呈呈啊!做这种事是非常可耻的,人家赚钱不容易……”那语气是那样得坚定有力,一会儿,咱去还给人家。妈妈说道,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您带着我还给了人家,还问我要买什么,我说买作文本,这时,还没等我话音落了,您调过头,为我买了三本作文本,我的热泪再次盈眶而出,但这次是高兴的哭,激动地哭,幸福地哭了。

还记得一次,放学了,外面的天气坏透了,雨哗哗地下着,风呼呼地刮着,我的`心冰凉冰凉的,到处都充满了恐惧。我只盼望,这时能有个身影从风夹雨中走来,送我回家,而却令我失望了,我顶着风,冒着雨,向家走去,到了家却你没有见到您的身影,我四处寻找,也没见到您,这时,我想起孙嫂家的下水道堵塞了,而她一家人又没在家,会不会……,我飞快地朝孙嫂家走去,近了,近了,更近了,是您是您,我的妈妈,浑身上下全湿透了,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雨水,我走过去,为您撑起雨伞,妈妈见我也湿透了,又想起您没去接我,怀着十分愧愧疚的口吻说:"呀!呈呈,妈妈对不起您,我忘了接你去了。”我说:"妈!没关系。”您这才放了心。

在我病的时候,在我身边照顾我的是您,在生活中关心我的是您,是您,是您,还是您,我的妈妈,您给我无私的爱,给我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谢谢您,我的妈妈,母女情深,在世间永存。

互换身份的母女作文【五】

不得不承认,《身份》有着最适合将观众置于全知视角的剧情。观众在前8集清清楚楚地看到瞿皓明是一个谍战英雄,看到他如何窃取并传递情报,如何与军统特务周旋除掉叛徒,如何与同僚加朋友的李天刚相互试探,如何营救暴露了身份的地下党,如何为说服******军队起义而努力……后面,却眼睁睁的看着曾经发生的事实要么因为没有证人而得不到证实,要么被别有用心的甄别人员曲解得面目全非、黑白颠倒。观众像上帝一样知道一切前因后果,但却不能参与改变主人公的命运,无力感弥漫全身。而且,身为观众的我被这样一个问题惊出了一身冷汗:“要是有一天,我说不清我是谁了该怎么办?”

《身份》给出的答案是生活总要继续。新旧时代的更迭给人生造成的剧烈震荡气势磅礴的来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瞿皓明带着“特嫌”的帽子娶妻生子,修表为生,依旧为证明“我是谁”做着种种努力,曾经的情报处处长李天纲娶了前军长的女儿,在新社会里选择当个平凡的小职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从风华正茂到满头白发,从气方刚到饱经沧桑,《身份》透出一种厚重的生活质感,而这种琐碎到柴米油盐的日子之下,是瞿皓明不计生命代价的证明,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命运感越发强烈。感叹与被震撼之余,也会生出颇多感悟。

看《身份的证明》,向坚韧的人生致敬。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