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春日作文(春日的作文600多字)

回望春日作文(春日的作文600多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30 05:50:01
回望春日作文(春日的作文600多字)

回望春日作文【一】

一别几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披着一袭暖阳,抚摸着钢琴陪伴我走过的年年岁岁,眼前的一幕幕,一场场,逐渐模糊、黯淡……

时光的余韵在耳边荡漾,眼前的一切都仿佛停滞在了那时的记忆里。“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我好奇地睁大了眼睛,饶有兴致地走进了琴行里,望着那台静静倚在玻璃柜里的三角钢琴,只一眼,便被它那优雅高贵的气质深深吸引了。

第一次接触它,已是二年级了,在琴童里算大了,教我的是一位胖胖的、但十分和蔼的老师。她那无比温婉的目光每周都如期而至,这使我对钢琴的喜爱又添了几分。后来,姐姐从老家寄来了一台钢琴,它就一直在家中的角落陪伴着我,无比贴心。

一直到了六年级,当我得知我将要离开那座繁华的城市,来到另一方天空下时,我想到了钢琴。二年级到四年级,学了两年后,已经许久没有再碰它了,它就一直在家里,我天天都可以看到它,只想好好学习了。两年来,它就好像不在我的世界里似得,其实,它离我那么近,触手可及。如今,我真的要离开他了,可以带它一起走吗?怎么可能,上了初中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学吗?我轻轻地打开了钢琴,做到了琴凳上,这曾是多么熟悉的感受。88个琴键上全是灰,我用抹布轻轻地擦着。擦完后,我想再弹一次。僵硬的手指早已不习惯这黑白相间的琴键,但我还是用力地弹着,不知道在弹什么。偶尔想起一小段,就弹。弹了许久,不禁有点心惊——以前弹过的、喜欢的曲子,就在方才,还能弹出来。

离别时,已是黄昏,四下里一片静谧。时间拉着秒针的翅膀飞跑,这些年的回忆又浮现在脑海里……

焦距从回忆中拉回,我坐在夜晚的阳台上,静静地,不禁又回望那些逝去的风景。无论什么,终有一天也会离开自己,哪怕是日月星辰,也有落下的时刻。唯一不变的,是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每一个事物,并珍惜它,纵然有一天它也落下,留给你的也是一个个动人的镜头。

回望春日作文【二】

都说母爱很伟大,其实父亲给予的爱不次于母亲,只是不易被察觉罢了。

今天趁着开心跟爸爸坐在阳台上下棋。前几局爸爸都甘拜下风,又一次再我快要赢的紧要关头爸爸悔棋开始并不是那么生气不许赖皮。可爸爸非说他看错了棋给走错了,唉我这暴脾气一下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头上的火都足以烧着房子,我脸气的通红用恶狠狠地眼睛看着爸爸:哼你赖皮,不跟你玩了。我冲向房间。自那以后,我尽量避免和父亲说躲得他远远地。那天母亲出差,本想让父亲送我,可是,我以父亲工作繁多为借口让母亲打消这念头。可没想到的是父亲推掉手中的工作,决定送我。我也就无话可说。上了工交车,父亲站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我两眼望着窗外,略微侧头眼角的余光发现父亲在注视着我,我赶紧转过头来。突然一下急刹车我差点晒到,是爸爸扶住了我,但我很快从父亲手中挣脱出来。到站后我默不作声加快步伐地往辅导班走。渐渐的身后的脚步车淡了,淡了。但在拐弯处,我于父亲那挚热的目光相撞。那目光既熟悉又漠生。我眼睛一热心也热了起来。心中的隔骇,眼前的冰山,刹那间灰飞烟灭,目光是那样温暖。我停了下来,假装提鞋站起来时看到父亲只是在默默关注着我,眼里流露出的只有无限的关切。我顿了顿是不是对父亲的爱太残忍。不知是什么力量,我转头朝父亲跑去爸爸,我我。过去的就已经是过了,没事。我笑了,父亲也笑了。

从此,我发觉父亲的爱无处不在,但却不易察觉。

回望春日作文【三】

高中时,我是学文科的,其中有一门课程就是历史。也是从历史书上知道了梁启超。知道他和他的老师康有为的历史事迹主要就是“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以及后来的君主立宪制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还有就是语文课本中学到的《少年中国说》,这些都是些零碎的片段,对梁启超这个人根本不了解。总以为他对历史的发展没有起到很重大的作用,特别是他的君主立宪主张,与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比起来,简直就是反面代表。

但今天看了刘老师推荐的凤凰卫视制作的《回望梁启超》,才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才认识到,梁启超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文化、宗教、翻译、文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主张开民智、养民力、振民气,铸造新国民、建设新国家的"新民学说"极具前瞻性,对现在的中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当然,这还得感谢刘良华老师的教育指导,让我知道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要学会思考。也让我对历史研究有了一定的兴趣,也不再盲从。

回望春日作文【四】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

谭嗣同说:不有生者,无以图将来。不有者,无以召后起。康梁就去图将来了。结果都是反对革命的保皇派,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进步的。

梁启超先生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主将,君主立宪的倡导推动者,革命共和的大力鼓吹者和立宪派领袖。辛亥革命后任进步党党魁,熊希龄主阁时任司法总长兼财政总长。袁世凯称帝,他愤然拒绝重金收买,发表著名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讨袁,与蔡锷等组织护国运动。一战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极力主张力争国权。他事先探听到日本欲接管山东这一帝国主义图谋,及时将消息传回国内并在报纸上发表,引发了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的\'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

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

我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并归纳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十四大贡献。

一、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先生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促使了国人的觉醒,使国人产生了近代化意识。以戊戌变法为界,中国思想此前是封建正统思想,此后是启蒙思想兴起。

二、梁启超先生坚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宪政,开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和法律制度化的新时代。

三、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宣传家

梁启超先生把报刊作为宣传思想的阵地,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实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闻报》、《大中华》、《申报》等有重大影响的报刊。他的文章反映了当时最科学的思想,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影响广泛。他将西方的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和法学等当时先进的学科和学说介绍到中国。

四、梁启超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政治家

梁启超先生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主将,君主立宪的倡导推动者,革命共和的大力鼓吹者和立宪派领袖。辛亥革命后任进步党党魁,熊希龄主阁时任司法总长兼财政总长。一战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极力主张力争国权。他事先探听到日本欲接管山东这一帝国主义图谋,及时将消息传回国内并在报纸上发表,引发了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的五四运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