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阅读课外书作文(暑假的阅读计划作文)

暑假阅读课外书作文(暑假的阅读计划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7 13:05:55
暑假阅读课外书作文(暑假的阅读计划作文)

暑假阅读课外书作文【一】

《木偶奇遇记》是一部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段木头,被杰佩罗先生拿去雕刻成了一个木偶,名字叫匹诺曹。在一个冬天,匹诺曹要去上学,但没有课本。杰佩罗先生冒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把他唯一的一件外套给卖了,买了一本识字课本。木偶去上学了,在半路,木偶经不住木偶大剧院的诱惑,把课本换成了戏票。进了剧院,班主看见了匹诺曹,要把它扔进炉子里当柴火烧。匹诺曹苦苦哀求,并宁肯牺牲自己愿意换来同伴的生命,这种精神让班主发了善心,放走了他,并给了他五个金币。在回家的路上,匹诺曹遭遇了各种事情,每说一次谎,鼻子就会长长。后来他走到了一块葡萄地,就抓了一串葡萄,可被葡萄架底下的捕兽夹抓住了,被迫当了守夜狗,主人要让他抓鸡貂,晚上抓住了,主人把木偶放走了。木偶一路走来,又看到了坏朋友“小灯芯”。匹诺曹听信了小灯芯的话,和他一起去了玩具国,被变成了驴子,又被一个人买走了,那个人准备用驴皮做一面鼓。他把匹诺曹投入水中,可没想到,驴皮被一大群鱼啃完了,匹诺曹又恢复成了木偶,木偶从水中逃走,却又被鲨鱼吞进了肚。在鲨鱼肚里,意外地见到了爸爸,原来是爸爸去找他,却也被鲨鱼吞了进去。木偶和杰佩罗先生逃了出来,到了岸上,找了一间小屋子安顿下来。木偶从此刻苦读书,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本童话故事,我认识到:匹诺曹其实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他因为懒惰、不爱学习、不想上学,而让我们觉得匹诺曹不是一个好孩子。匹诺曹从最初不珍惜爸爸把外套卖了,买来的课本,换来了戏票,却不体验一下爸爸的感受,而去看戏,他太不珍惜了。我为杰佩罗先生打抱不平,让我愤怒。所以我们要勤劳,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另外匹诺曹偷葡萄确实不对,被迫做了守夜狗。葡萄不是自己的,必须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吃。饿了也不行,饿是不能作为占有别人东西的充分理由。所以当了守夜狗,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已经可以马上成为真正的孩子,但是为什么你坚持不去玩具国的心,最后被打动了呢?我知道你不爱学习、不想上学,但是你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和成绩,你应该去面对现实,去做一个真正的孩子呀!你去了玩具国是不对的,变成了一头驴,这就是报应。虽然你有很多不应该的地方,但你最后认真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让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孩子。

匹诺曹的遭遇让我感到心酸,而他最后的成功让我感到欣慰。只要一直朝目标前进,不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个理想一定会实现。

暑假阅读课外书作文【二】

这个星期,我读完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本书里有很多章节,每一章节都有着许多好故事。

里面有《冰心,走过一个世纪的爱》《文学名著故事》《战争与和平》《海伦·凯勒》《没有魔法的童话》《贝多芬》《奇妙的声音》。在这其中里,我最新欢的是战争与和平这一编里的《16秒的生抉择》。这是一篇歌颂李剑英烈士的故事。故事中主要讲了2006年11月14日,兰空某团驻地天气少云,能见度大约10公里,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歼击机双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降落的时候,突然遭到鸽群撞击,在短短的十六秒,李剑英没有跳伞,而是‘要调整跳伞’‘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但是,在离地面39.3米的时候,被高出地面3米的水渠阻挡,飞机撞击后爆炸。

为什么李剑英没有选择跳伞?因为在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厂有814户,三个村庄268户,居住着3500口人。他如果选择了跳伞,就会危及到三千五百口人的生命安全,他宁愿牺牲,都不会跳伞。多么高尚的精神、品质,多么的坦荡、无私、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壮歌。我们,都要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有很多感人、发人深省的故事,读了,你都会有收获。

暑假阅读课外书作文【三】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

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阅读的理解和重视,他说要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而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

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教师要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而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

当然,阅读也不书看着书本那么简单,对所读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快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不随意识记是特别积极的。

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这跟认真地、用功地学好功课是并不是一回事儿。苏霍姆林斯基总结道:由于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在中学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而这些正是青少年当中发生许多不健康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学校不善于培养学生年轻人的理智和情感,不能激发学生去自觉地进行自学,那么任何跟酗酒、流氓行为做斗争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缤纷切学会在阅读中认识自己。

如果一个人在中学毕业后要么完全不懂得阅读,要么他阅读的范围只局限于一些低劣的侦探小说,那么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粗鲁,他就会去寻求“感官刺激”,而能找到这些东西的地方,是会把一切人性的东西糟蹋殆尽的。看了这段话,也许会给我们的教育线装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害怕把学校整块的时间用到学生读书上面去!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

让学生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着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读了这段话,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学生的阅读以及老师在对待阅读的态度上,真的有一种迷茫: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时,老师为什么规定“不许看!除非世界名著”?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中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再次鼓励学生要有自己最喜爱的一门学科,他甚至这样认为:个别青少年之所以肯学习,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并且在这门学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由于在心爱的学科上能取得优异的分数,学生就永远不会对自己的力量丧失信心。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向我们这样描述他的座右铭: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注定是要落伍的。

他认为,在少年和青年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一个人如果感觉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感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

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最后的这句话作为判断学校好坏的一个标准吧: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