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期盼作文(一篇关于期盼的作文)

二月的期盼作文(一篇关于期盼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8 13:01:00
二月的期盼作文(一篇关于期盼的作文)

二月的期盼作文【一】

或许童话不喜欢喧嚣,不喜欢繁华,它只静静地呆在远离城市的角落,不需关注,不需影响,从北风后的第一场雪,那童话的大幕便开始拉开,在茫茫的天地间,一场场飞扬的或大或小的雪,开始铺垫着整个背景,慢条斯理,有条不紊,渲染着,铺陈着,天地间成了最广阔的舞台,让每个身处其间的人在不知觉间走进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懵然间,你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容进一个银装素裹的环境。

房子上、街道旁、森里里,都淹没在漫无边际的雪原当中。菜园里一根根竖起的木头上玉米椽子都被雪盖上了厚厚的绒衣,成了一个个白盔的武士,威武侍立,房檐下结着长长冰凌,如一把把倒挂的玉剑。院子里的雪堆成了一座松软的小山,有几只公鸡喜欢站在上面,在阳光下展示他们锦缎般的羽毛。大人们套上牛车,将雪扔到车上,然后赶着向村外走,车轮跟雪地接触,发出吱呀呀的声音,脆生生的。牛蹄子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印痕,拉车的牛不时从鼻子里喷出一团团的白气,随后便拉长脖子发出低沉的哞哞声,在寂静的空气中盘旋,竟振落了路边杨树上的簌簌积雪,让人的脖子发出一阵阵的嗖嗖地凉。

我们这些孩子,丢下手头的作业,躲过母亲的视线,拖着自家的小爬犁,三五从群地走出胡同,汇聚在一起。顺着曲折的.雪路,牵着爬犁走上陡峭的山坡,分好前后,技术好的在前面把握好方向,年龄小并且胆小的坐到后面,相当于驾驶和乘客,驾驶爬犁主要是用脚,速度和平衡则需要用手,手脚的协调十分关键,否则容易人养车翻。戴好手套,一个手握一个木棍,除了保持平衡,有时向前撑可以加速,向后别可以减速。准备好后,如果地势平缓可以先推一阵做个加速度,然后迅速坐上,于是一段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旅程就开始了,爬犁顺着曲折的弯道开始向下飞驰,耳边生了风,眼前的树木、田野开始迅速地扑到,再被甩到身后,整个爬犁如同在雪地上飞行,山顶看去原本矮小的事物,在视线里慢慢地清晰起来,在别人眼里,如同一个从天上疾驰下来的精灵。

带着飞溅的雪屑,我们一边喊叫着,一边还要控制好节奏,直道还好说,遇到弯道则需要高超的技术。太快则容易翻车,太慢则容易被别人反超,那感觉类似如今的F1,只不过雪地版的比试。技术好的时候,爬犁会漂移一段距离后继续向前,刮起一片雪浪,很是精彩,其中滋味简直是秒不可言的。爬犁会继续向前滑行,直到慢慢地停下,然后画上记号,看谁滑行的最远,这个时候才能看出谁是这次记录的创造者。

当然了,没有谁会服气,大家会重新再来一次。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有时会因为控制的不得当,爬犁会因为转弯太急,漂移幅度过大,便会滑出赛道,抑或是因为遇到木棍和鼓包失去平衡而冲进路边的小沟中,当然了,有厚厚的棉衣和厚厚地雪地,没有人会受伤,最多用棉袄袖子蹭蹭鼻涕,然后继续前行。有的时候,大家也会把彼此的爬犁连起来,然后往下滑,如同一条长长的游龙,蜿蜒盘桓,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直到天黑才会牵着爬犁往回走,小脸虽冻的通红,但是兴致却很高。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爬犁放好,那就是孩子眼中的赤兔马,都是无比珍惜,平日里更是爱护有加。

当然了,乐趣不止这些,我们也会到冰封的小河上去砸冰窟窿,看里面的流水,并去抓里面的小虾。有的穿着自己做的冰鞋在上面滑行,也有用小药瓶和玻璃球做成冰嘎,用小鞭子快速抽动,于是冰嘎便在主人的指挥下,旋转前进。顺着冰封的小河往下游走,穿过灌木丛,越过小路,继续向下,在落差大的地方,会形成一个阶梯状的冰滑梯,那是我们孩子最爱的,垫着个木板、石片,就能可以往下划了,由于不好把握方向,于是我们打着转往下滑,于是天地便一起旋转起来,等到了不转的时候,基本是站都站不稳了,有的时候,我们连木板都不坐,不肖一会,屁股上便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往往让大人们哭笑不得。顺着冰河继续向下,就是著名的松花江了,此时的松花江已经完全被冰封了,都厚达一米多,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旱冰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出乎人们的想象,正如所说的:大河上下,损失滔滔。平滑的冰面上,覆着厚厚的雪,阳光一照闪闪发光,逼视得的你无法睁眼,两边的崖壁,此刻更现苍劲深沉。

风大的地方,雪被吹散了,露出了墨绿色的冰面,你可以看到黑黢黢的江水,这时会产生担心,偏偏从远处慢慢传来一声咔咔的沉闷声响,那感觉那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直接奔到脚下,初次经历的人,不由地会胆怯,想拔腿往回跑,其实那是江水撞击冰面的声响,你大可放心,即使是汽车在上面行走都没有问题的。宽阔的江面上会有一串串的脚印,那是打渔人留下的,他们会通过一个个冰窟窿把网下到冰下的江水里,那时候感觉那是件很传奇的事。如果走累了,你可以到岸边休息,岸边都是拱起的大块冰块,晶莹透彻,那是人工冰冻达不到的效果,你还可以通过宽阔的冰封看见宝石般的颜色和质地,那是一种极为美丽传奇的色彩。顺着岸边走,运气好的话,你会遇到冰洞,里面是冰的世界,你无法形容你的感受,那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水晶宫。

沿着小路继续走,你会走进北方浓密的森林厚厚的雪早已这里造成了一座迷宫,矮灌木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拱门、小伞、雪堡,高高的树木则形成了高大雪塔,除了松树,你还会看到碧绿地冬青,上面结着各色果实,才下来煮水泡手脚,可以驱冻伤。这时,你不必感到寂寞,雪地上有各种动物留下的脚印,像绽放的花朵,空气中不时传来风吹树木的嘎吱声,老人们说那是树木独有的语言,叨木冠子(就是啄木鸟)发出有节奏的梆梆梆。如果累了,你可以一躺,没膝的雪很快将你包裹着,冰凉,清新,等你站起身,不仅仅会留下人形,还会沾掉衣服上的灰尘,不必担心迷路,因为周围的小路总会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运气好的时候,你会搭上进山拉烧柴的大爬犁,坐在上面,享受雪地飞驰的感觉,等你倦了,见到袅袅炊烟,那证明你到家了。那里有暖暖地火炕,热乎的大碴子,以及玉米面做的年火烧,吃饱了,你可以看朦胧的银河,闪烁的繁星,它们被雪搽的铮亮铮亮的,闪着幽幽的冷光,仿佛诉说着很多故事------

冬天的童话,童话的冬天,就那样静静地藏在那里,如果你想去,我很乐意告诉你,只是你去的时候不要吵醒它------

二月的期盼作文【二】

人们说一个人的成长是在新年,但我真正的成长是在二月二,不是因为我遇到了难事,而是父亲的一段话改变了我,它像一把重锤打破我昏昏噩噩的生活,让我感到这是我十四年里第一次成长。

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期中考试我考得不错,在于别人交谈的时候,我都说不会骄傲,但那只是一个对付别人的借口罢了,其实我早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我的小学同学任希彤的成绩比我高了很多但我却以她补课为理由,说他成绩是由补课才提升的,但是我的心当然知道她在背后所付出的汗水我的父母一说到任希彤我就以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来反驳现在想起来心中都充满了愧疚和深深的歉意,成绩是由汗水与努力换来的,每当考试我都贪黑起早,可是用在休息的时间和认真学习的时间根本不成比例。

我在学校知识测验我因为老师开始没先选我,我就撒个谎说我已经背完了,而考试突然让我去我却考了个全校倒数第二,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我哭了但我不是因为班级的荣誉,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面子,我在家里谁也不怕但我在外面却让人欺负,当我让被班里的女生绊倒,我没有像个男人一样反抗,我极力向别人解释我是一个绅士我会忍让,但其实我是因为怕她才不反抗,父亲说人生的路父母不能帮助你太多,是好是坏只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时我的心中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好与坏只是由我自己来抉择,父母的爱我感到的也只是十万分之一,其实在父母的话语中都充满了对我无形的爱,父亲生气时的话语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啊!数学的成绩在高时我就说是我自己的努力,而处于低谷时我就一味的怪我爸。尽找那些客观的理由。从不在自身找原因。当父亲对我说完那些话后我认真的思考过,也不想排在别人之后了,这是心中好似新生的朝阳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对明天的期盼。

二月二龙抬头,在我剪下自己的头发的时候,落下的不是头发,而是我那自己浪费的时光,在二月二这一天我成长了。

二月的期盼作文【三】

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原济南府所属地区,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其他地区多称为二月二,梁山称龙头节。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农历二月初二,大小算是个节日,但说到为什么定今天为节,这节日还有什么官名、来由之类,是统统不清楚地。李亮德老师老家的人根据日子称呼,把今天就叫“二月二”,所以“二月二”便是节名。

二月的期盼作文【四】

农历的“二月二”,城里人不当一回事,在乡村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龙抬头”。庄稼人希冀风调雨顺,五谷满仓,自古就有崇龙祈雨的习俗,这天,他们的喜兴劲不次于元宵节。如今回味儿时的“二月二”,往事历历在目,趣事多多。

二月二的前几天,母亲就忙碌起来。她先把挂在厢房木橛上的猪头、猪蹄取下来,拎到外屋化冻,然后就学邻居穿龙尾。撅来一把秫秸梢,一节骨一节骨地剪成半寸长,再找出许多彩色、花色的碎布块剪成铜钱大的圆片,用红线把圆布片穿起来,再穿一节秫秸棒,隔一个秫秸棒穿两片不同颜色的园布片,穿了一尺多长后,下边再缝上几条彩色的尾巴。穿完,捡根最长的龙尾挂在窗户钩上。

猪头化了冻,母亲把烙铁放在炉火里烧,烧红了,一点一点地烙猪头上的毛。随着“嗞啦,嗞啦”声音,一股股烧猪毛气味弥漫全屋。烙猪头是个麻烦活,有些猪毛总是烙不净,母亲就烫了半壶白酒,倒在碗里用火柴点燃,把猪头、猪蹄没烙净的猪毛,放在蓝蓝的酒火上燎。猪头燎净后,把猪嘴岔子两边的肉割断,才费劲巴力地把猪头上、下颌分开,母亲再用碱水一遍遍地清洗猪头、猪蹄上的污垢,洗干净了,泡在一个大瓦盆里。

二月二那天,农户有起早去井边挑水的习俗,叫“引龙田”。母亲挑水,我跟去帮着摇辘轳。挑水的人多,就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打水。我看到从魏大爷家门口到井边,有一条用灶火灰划的连线,再看他家院里,扫得挺干净,还用灶灰划了个大圆圈。丁队长笑着说,老魏头的“粮囤”划得不小,今年少得不了粮食!这时,我才知道,农家院里用灶灰划的圈圈原来是“粮仓”。

吃完早饭,伙伴们来找我玩耍。母亲说,你们先去河边玩,顺便收回些沙子,等会咱们炒棒花。我们拿上簸箕,到河边去收沙子。心里惦记着吃玉米花,很快就把沙子抬回家。母亲用筛子把大沙子和杂物筛出去,把细沙放在大锅里炒热,再把玉米粒放进热沙子里炒,不一会,随着“叭叭”的响声,雪白的玉米花从锅里蹦了出来,玉米粒都炒熟了,母亲用铁皮笊篱把玉米花捞在簸箕里。我往兜里装了一把玉米花刚要走,父亲领来了剃头师傅,我小时候就讨厌剃头,母亲说,今天剃头是剃龙头,一年都有好运气。我只得坐下,听任摆布。剃完头,兜里装满玉米花就往外面跑,母亲一把拽住我说,戴上龙尾再去玩,戴龙尾能辟邪消灾保平安。那时二月二禁忌动针线,母亲就用别针把龙尾别在我后背。我觉得小子家戴这个花里胡哨的玩意不好看,没走多远,就叫伙伴们给我摘下来装进兜里。

我们几个跑到小东梁去看放风筝。放风筝的有两、三个,丁五哥做的风筝最好。风筝有龙形的,还有鹰形的,尾巴上都拴着五颜六色龙尾,在空中荡来荡去,很好玩!偶尔风筝落到地上,孩子们都争前恐后地往那跑,先跑到的孩子拿起风筝,顶着风双手举过头顶,五哥喊声“撒手”,他牵着线绳跑一会,那风筝又渐渐升起来。乡村吃两顿饭,到了下午两、三点钟,五哥说“该回家啃猪蹄啦”,便收起风筝,我们才各自回家。到家迈进门槛,那猪头肉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又有一种过年的感觉。母亲把猪头肉切成一片片,码在盘子里,还有一盘切成块的猪蹄,蒜泥也已捣好。父亲下班了,一家人围着炕桌,吃着煎豆包,就着猪头肉,大快朵颐,唇齿留香,其乐融融。

夜幕降临后,此起彼伏响起了鞭炮声,许多人家又挂上灯笼。灯笼照耀着院子里鲜红的对联,浓浓的年味依然在村中荡漾。

二月的期盼作文【五】

人们说一个人的成长是在新年,但我真正的成长是在二月二,不是因为我遇到了难事,而是父亲的一段话改变了我,它像一把重锤打破我昏昏噩噩的生活,让我感到这是我十四年里第一次成长。

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期中考试我考得不错,在于别人交谈的时候,我都说不会骄傲,但那只是一个对付别人的借口罢了,其实我早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我的小学同学任希彤的成绩比我高了很多但我却以她补课为理由,说他成绩是由补课才提升的,但是我的心当然知道她在背后所付出的汗水,,我的父母一说到任希彤我就以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来反驳现在想起来心中都充满了愧疚和深深的歉意,成绩是由汗水与努力换来的,每当考试我都贪黑起早,可是用在休息的时间和认真学习的时间根本不成比例,我在学校知识测验我因为老师开始没先选我,我就撒个谎说我已经背完了,而考试突然让我去我却考了个全校倒数第二,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我哭了但我不是因为班级的荣誉。

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面子,我在家里谁也不怕但我在外面却让人欺负,当我让被班里的女生绊倒,我没有像个男人一样反抗,我极力向别人解释我是一个绅士我会忍让,但其实我是因为怕她才不反抗,父亲说人生的路父母不能帮助你太多,是好是坏只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时我的心中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好与坏只是由我自己来抉择,父母的爱我感到的也只是十万分之一,其实在父母的话语中都充满了对我无形的爱,父亲生气时的话语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啊!数学的成绩在高时我就说是我自己的努力,而处于低谷时我就一味的怪我爸。尽找那些客观的理由。从不在自身找原因。当父亲对我说完那些话后我认真的思考过,也不想排在别人之后了,这是心中好似新生的朝阳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对明天的期盼。

二月二龙抬头,在我剪下自己的头发的时候,落下的不是头发,而是我那自己浪费的时光,在二月二这一天我成长了。

二月的期盼作文【六】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二月的期盼作文【七】

又到了豆花飘香的日子,想起吃了多年的炒黄豆,具体味道如何,说来听听。

超市里袋装的炒黄豆,个大饱满,同时制作原料都有这样说明:精选大豆、植物油,为什么不带制作方法呢?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就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食品,吃起来,只有黄豆的味道,但却没有黄豆香味,这时常让我想起高压锅里炖出来的汤,永远比不过在砂锅里用小火慢慢煲出来的汤汁浓,又怎能让你意犹未尽呢!

大街上小商小贩现炒现卖的炒黄豆,制作过程也相当得简化,在路旁支一口桶状的锅,摊主用一把大铲子向锅里投料,随后合闸,在电机的“嗡嗡”声中,他不停地拿着铲子来回翻动,同家里盖房子,旁边支起的搅拌水泥和沙子的程序如出一辙,一会儿的功夫,他就会拉下电闸,炒黄豆出锅了。这种炒黄豆吃起来,有了黄豆的香味,但等你咽到肚里,绝不会让你唇齿留香。

只有我家的炒黄豆,吃起来正宗又地道。二月二的前一天,姥娘就会把一年里收获的最好的黄豆泡好、晾透,等到二月二的下午,院子里飘来别家炒黄豆的香味时,姥娘才开始收拾地锅,准备柴火,等着前院大婶送来了热乎乎的沙土,沙土都是几家轮流用,这样既省力又省火。头上系好围巾的姥娘负责掌握火候,等到沙土到了一定的温度,倒入黄豆,大婶就会用铲子不停地搅动,来帮忙的乡亲每年都会说一句同样的话:“大娘,村里就您炒的黄豆好吃,一样的炒法,可真是怪了。”私下里姥娘曾经把秘诀告诉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要掌握好火候才出锅,这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到黄豆在锅里发出“啪啪”的响声,姥娘就会从灶塘里把柴火快速地撤出来,锅底的余热炒出黄豆的香味时,它就应该出锅了。这里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姥娘坐在厨房门口,把滤掉沙土的黄豆,用纱布蘸着熟油,在一个个裂开嘴的黄豆上慢慢地擦上几个来回,这样的炒黄豆又干净又油亮,香酥可口。

炒黄豆晾透了,姥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容器,装好的黄豆,大小相等、多少一样,这让我们兄妹俩年年只有吃炒黄豆的快乐,没有争黄豆的烦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