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新年味作文(新年习俗400字优秀作文)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新年习俗400字优秀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4-27 23:49:44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新年习俗400字优秀作文)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一】

高尔基说过,如果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昨晚的《感动中国》节目,里边有一位上台领奖的母亲,她叫姚厚芝,在自己身患癌症的情况下,想自己在人世间留存的时间是有限的,就决定了自己绣一幅《清明上河图》,等有一天,孩子上大学了,如果没有上学的钱就可以卖掉它换作学费。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她忍着病痛的折磨,穿针引线,缝制成了巨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只要有母亲,就会人间充满爱,正是那一个个伟大的母亲,创造着人类的奇迹,感恩母爱,感恩世界。

我读过一篇文章《母爱超越生命》,讲的是一只用来做实验的成年小白鼠,因为腋下有一硬块被淘汰下来,研究人员单独喂养它,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十几天过去了,肿块在长大,它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以为是它的肿瘤在转移。

有一天发现它不吃不喝,焦躁不安,以为它寿数已尽,打算对它进行解剖,打开手术包,一幕惊呆了,小白鼠咬住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口子,鲜直流,它疼得全身颤抖,稍后又一口口吞噬着那些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一大半被它吞下,为它那种渴望生命的精神打动。

第二天一早,研究人员想看看它是否还活着,吃惊的是它的身下,竟然卧着十只粉红色的鼠仔,它们正拼命地吸着乳汁。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才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

那天终于来到了,在鼠仔满二十一天时,母鼠离开了人世,它安然的卧着一动不动,小鼠依偎着它,研究人员想到仔鼠的离乳期是二十一天,也就是说小鼠从今天开始离开母乳,它们也可能独立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

母爱的伟大可挡山河,可遮日月,感谢所有的母亲,动物尚且能如此,人类的母亲更是创造奇迹。

感叹“人皆有母我独无”,母亲在我九岁时就去了天堂,不知道天堂里冷不冷,路有多远,母亲离开我三十六年了,我的记忆,她的爱充满世界,爱我们的母亲吧,她们用爱谱写着人类的赞歌。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二】

《我的中国年》记录了6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和6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一起迎接新年的故事,分别讲述了6个不同的“追梦人”主题,包括一位传承人的守望、一个古老族群的心愿、一个普通家庭的奋斗、一片朴实平凡的家乡、一次邻里团圆的寿宴、一首致敬生命的`赞歌。该纪录片将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给观众呈现中国年文化中不被人们所了解的许多方面,也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全新解读了中国年的文化内涵。

独木冲浪

东海上的奇幻漂流

福建宁德,有这么一群人,可以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根独木上,手握横篙,在风浪中自由穿行,这群人掌握的绝技被称为独木冲浪。明清时期的古瀛洲,环山陆路不通,河中暗礁众多不利于行舟。为了运送砍伐下来的木材,村民练就了单木为筏的本领。在水运发达的年代,有许多技艺高深的渔民,甚至可以行几十里水路而不打湿口袋里的香烟。

然而这项技艺难度极高,稍有不慎就会落水遇险。想要学习好独木冲浪,需要有极强的平衡感、超高的身体素质和异于常人的胆量。同时在水路运输没落,公路运输盛行的今天,能够掌握这项技能的人越来越少,传承之路异常艰难。

毛皮滑雪

冰雪上的华尔兹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山区,这里生活着一群图瓦的人,他们是蒙古族的一支。图瓦的人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冬季,毛皮滑雪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滑雪板由松木制成,再用马皮包裹,只有一根手持木杖控制方向。上山时逆毛,增加摩擦和抓地作用,下山时顺毛,滑行如风,又快又灵巧,这一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古老交通工具,距今已经有一万多年历史了,因此,阿勒泰地区被称为“人类滑雪起源地”。

勇敢剽悍的图瓦的人不仅将毛皮滑雪当作交通工具,他们把滑雪杖做成了简易的弓箭,用来狩猎和保护自己。在野外遇到狼或者其他危险动物的时候,滑雪杖可以作为很有效的自救工具。

麒麟舞

功夫与舞蹈的结晶

河南省兰考县郭店村,被称为“麒麟村”,传承麒麟文化已有400年的历史。麒麟舞是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的宫廷舞蹈表演,有祝福国泰民康,风调雨顺之意。表演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麒麟舞以桌上表演为特色,把13张方桌垒成3层高的桌梯,两头麒麟争相爬至制高点抢夺绣球,3米高的桌梯,单是攀爬就极其危险,更何况表演者还要负重近20斤,这样的表演对舞麒麟的人不仅只是考验,甚至可以称为是生与的较量。

令人欣慰的是,麒麟舞的未来非常明朗,村里不仅有现存的活跃麒麟队,老一辈的艺人也从当地的小学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麒麟舞表演传承人。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吉日佳节,麒麟舞依旧会陪伴着这里的人民创造出一份难忘的回忆。

大刀面

功夫融于生活

河南兰考县,当地流传着一种特别的美食——大刀面。用鸡蛋清和面,醒面72小时之后擀成面皮儿,再用一把长1米、重2公斤的大刀切出细如丝线的面,更绝的是,当地的师傅还可以蒙住眼睛切面。大刀面起源于宋朝,曾是祝寿贡品,有着吉祥尊贵的美好寓意,也是村里春节必备美食。

切好的大刀面有三绝。第一绝,可隔面看报纸,大刀面薄可透光,隔着它看书看报完全不成问题;第二绝,细可穿针引线,切好的大刀面每一根都细如发丝,可以轻易穿过针眼里;第三绝,用火一点就着,一般的面不会着火,因为大刀面里有鸡蛋,所以可以轻易点燃。

之后,把鸡煨出鲜香营养的高汤,炖制1个小时,鸡肉彻底炖烂后,开始用清水煮熟面,最后加入鸡汤、芝麻盐、醋汁和蒜泥提味,一碗纯正味浓的大刀面就做好了。

高跷踢球

实用主义与娱乐精神

广西环江,拥有青山巍巍,绿水长流的秀丽景色。这里的降雨量高,空气湿润度大,古时候,山区道路泥泞崎岖,不仅走路不方便还会把全身弄脏,于是高跷成了出行最好的代步工具。后来,人们将其演化成一种游戏运动,其中,高跷踢球被称为“马革”。

高跷踢球玩起来的方法和足球类似,只不过奔跑、踢球、射门都不是用脚,而是用高跷所制成的两根“义肢”。把传统的交通工具演变成如今的娱乐道具,环江毛南民族人民真的是把实用主义和娱乐精神融合在了一起。

刀什哈

高原上的自然馈赠

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地的牧民会做一道特别的美食——刀什哈。当藏民在野外放牧时,常常需要风餐露宿,于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把现成的食材做成美食。刀什哈的藏语意思是“用石头烤肉”,牧民把羊好处理干净洗净之后,再把羊肉塞进羊的胃里,藏族人随身带的盐和花椒粉就是所有的调味料。之后,再去河边找一些光滑的鹅卵石,点燃牛粪,把鹅卵石放在牛粪上加热至七八百度,再迅速把鹅卵石放进装满羊肉的羊胃里,高温的羊胃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高压锅,仅靠鹅卵石就可以把羊肉煮熟。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实非常需要技巧,为了保证羊肉鲜美,需要第一时间将鹅卵石放入羊胃内即使巧妙揉搓,让滚烫的石头在胃内均匀游走,否则石头碰到胃袋会迅速使它破裂,十几斤羊肉全部浪费。最后剖开羊胃,香气扑鼻而来,羊肉中的水分被完全逼了出来,又不带一点点油腥。在物产并不丰富的高原地区,牧民们用最少的食材就可以享受美味,是中国人民充满智慧和擅于创造的最好表现。

这六项绝技只是中国绝技中的冰山一角,但仍能看出中国人善于运用自然条件来满足生活所需的智慧,也能看出中国文化巨大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些绝技,不应该只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于老一辈的手里,它们值得更多人去关注去了解,也需要更多人去学习去传承。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三】

整部片子都在传递奋斗、传承、追梦的核心思想。我们通过特别的视角感受和聆听发生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动人故事,感受中国技艺的独特魅力,一起见证万千中国家庭的新年梦想。

过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品味各地美食,挑战新奇的新年风俗,这样的精彩奇遇很有意思。

让“老外”真正融入中国年,通过体验千年春节习俗展现中华文化之美,展现出中国年俗的独特性和宝贵性,更有说服力和传播价值。

随着纪录片《我的中国年》的热播,很多网友表示通过这一纪录片,深刻了解了中国辽阔大地的各种风土人情,领略到连许多中国人都并不熟知的传统技艺,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也反衬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古老滑雪技艺传承人玛力琴,希望能用坚守突破族群生存的困境;七旬麒麟舞传承人侯学阳,终生只有复兴传统技艺这一个梦想;三十而立的毛南民族村民覃聪维,放弃大城市的打拼机会,只为了寻找即将逝去的儿时味道,也希望这属于家乡的味道能够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通过纪录片《我的中国年》,中外嘉宾找到了理解和包容,也相互明白了“中国年”的意义所在。克秀莎在看似不近人情的村里找到了浓浓的乡情,妮卡成为了中国师父大家族的一员,韩雪也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背后的烟火人生。

《我的中国年》通过纪实手法展现了中外文化的碰撞融合,是跨文化传播的一次挑战与试炼,也是对自我传统文化的一次回望与审视。在辞旧迎新之际,精准打造了独特的“年文化IP”,诉说着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传统与现代,坚守与流变。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四】

今天,我看了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评奖典礼——《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烤肠,烤面筋,烤肉串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年仅11岁的女孩儿——高雨欣。11岁的她,每天晚上都站在车水马龙边,帮助妈妈卖烤肠。

11岁!我想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孩子都可能在惊呼。11岁,正是女孩儿爱玩爱笑爱打扮的年纪,怎么可能去帮助妈妈站在烟熏缭绕中辛辛苦苦地卖烤肠?

是的。即使小雨欣才11岁,但就接连遭到了生活中的不幸。八岁时,她父母离异,妈妈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伤,造成右手残疾。小雨欣变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

当我看见雨欣的手不慎被烫伤,却坚强地对记者说不疼的时候。在替她的命运痛苦之余,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她那勉强的笑容,总归是掩盖不住她眼神里泛起的犹豫与心如刀绞的痛苦的。但是,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懂事的小雨欣坚持下来了。他每天都微笑着,挤出笑容来掩饰自己的劳累与痛苦。

烤肠香气扑鼻,顾客少的时候,雨欣的妈妈看着女儿,让她吃一根烤肠。

“吃根肠啊宝贝。”在雨欣的妈妈再三劝说雨欣吃烤肠下,雨欣不但没有接过妈妈的烤肠,反而反问起自己的母亲:“妈,你饿不?”雨欣宁愿自己饿着,也不想让妈妈饿着。而且,她知道,只卖一元钱的烤肠成本就要七毛钱。她还指望这些烤肠卖钱,给妹妹买零食,给自己交学费呢!

11岁的小雨欣还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做饭,洗衣,锄草,扫地……但在做好家务的同时,她还考了全县第一名。在母女俩欣喜的同时,小雨欣对妈妈说:“你的女儿太好了,你得赶紧奖励奖励你,是你教子有方啊!”

我当时略有纳闷——现在,我们如果考好了,不是应该像父母伸手要奖励吗?

雨欣上场时她妈妈的一个视频,让我不禁泪眼花花。雨欣的妈妈在视频里还不忘对雨欣说——“大姑娘,在北京怎么样了?冷了对加些衣服,多听叔叔阿姨的话,学会照顾好自己……”

我看到,雨欣听到这些话,晶莹的泪珠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但是,城市中的我们,听见妈妈的絮絮叨叨时,哪个不是一甩手走掉或者大声呵斥一声“你好烦,别吵了!”

我们是否想过,这种行为根本与“孝”搭不上边;是否想过,若几十年后,还想着有谁可以这样每天孜孜不倦地管我们,为我们唠叨,都找不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父母给我们的关心与无微不至的呵护却是永恒的。我们也要让孝心永恒!不要等到哪一天,当我们真正明白“孝”字的含义时,却晚了,而伤心悔恨啊。

是否发现,在自己越长越高,越来越壮之时,原本高大的父亲和美丽的母亲那满头的青丝,如今,却掺杂着缕缕白发。是否发现,在自己越跑越快之时,原本比赛跑步是甩出自己一大截的父亲和灵敏的母亲,如今,却在我们身后,踩着我们的`影子,一步一步地走着。

父母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我们!用他们美丽的生命,教会了我们说话,教会了我们写字,教会了我们做人……他们让自己短暂的青春在我们身上永恒,我们,怎能不让孝心也永恒呢?

父母的爱是至高无上的,是任何宝贝都无法媲美的,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红蜘蛛的父母们,用自己的身体把孩子抚养大。它们让孩子们肆无忌惮地吮吸自己的,化作他们的粪便。它们把自己的生命祭奠在了孩子幼小的躯体里,它们永恒了。

帮助母亲的小雨欣,为母亲捐赠骨髓的邵帅,帮母亲送票的奔跑女孩……都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让自己的孝心在世界上与其他孝心共生共存——永恒了。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以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颗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布满了褶皱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孝”的天平上,它们的等质同量!——只要是真诚的孝心,它们,都会带着自己美好的企盼,美好的祝福,得以永恒。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身为炎黄子孙,更不能忘记“百善孝为先”。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袖手共创孝心,让孝心——永恒!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五】

《感动中国》,它让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事迹,每一个都催人泪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和张莉丽。

陈斌强,一名伟大的教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所以,他决心将母亲绑在身边,骑着电瓶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同照顾1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后,学校深被感动,决定将陈斌强的工作地点从乡下调到了县城。

看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已经有泪水在打了,我很敬佩他的孝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换作别人,5个星期恐怕就不行了,而他却坚持了5年,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妈妈,她却没有时间可以等了。”让我霎时潸然泪下。

小时候,这根布条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条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张莉丽,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年5月8日,她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孩子时,猛地推开两个孩子,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不过,现在已经逐渐康复。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很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在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六】

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来自瞬间的壮举;有的时候也会来自于经年累月,一生只为一事来。在今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我为她感动。 ——题记

今天,我在家中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其中,一位扎根在大山里的教师,用自己36年的青春,都花费在大山孩子的身上,她就是支月英老师。

《感动中国》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致辞是这样的;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这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让一个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慢慢识字,到知道懂礼貌,有学问,一直到飞出大山,支月英为他们付出了许多。本来可以走出大山的支月英,却选择留在大山里。有的人说支月英是傻子,她特傻,她是这样回答的;“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2006年的一天,支月英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她的女儿长大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我的好妈妈。”支月英长期在学校里陪着大山里的孩子,给了她们像母爱一样的爱,但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却充满了亏欠。

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信念。1980年,支月英来到偏僻的白洋村小学,每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家人曾想让支月英回家,她也动过心,如果人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育?支月英用自己三十六年的青春,教育出两代人。从“支姐姐”变成“支妈妈”。支月英的这种精神,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坚定,什么是操守。

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内心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次,我看见家门口有好多小朋友都骑着自行车,轻松自如,随心所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于是,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买回来后,我发现,原来骑自行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先开始,一只大大的“拦路虎”挡在我面前,上不了车。妈妈告诉我,首先,推着自行车,等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在座上去。我按照妈妈说的做,自行车越来越快,我还没坐上去,就摔了个眼冒金星。慢慢的,我尝试着坐上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成功了。可我又发现另一只“拦路虎”正在前方等着我。下不了车。自行车开始摇摇晃晃了,我想跳下来,可不知从何入手。只听“砰”的一声,我和自行车一起摔倒在地,摔得我头昏眼花,眼冒金星。我再也受不了这种疼痛了,决定再也不学自行车了。

想到扎根大山36年的支月英的故事,一股力量使我上进,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再一次的拿出自行车,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起初,我还是害怕之前摔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但在想想,如果不摔跤,怎能学会走路。有一就话不是这样的吗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不失败哪儿来的成功?我鼓励自己前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慢慢的,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支月英用实际行动,注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让我明白,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支月英的力量无比强大,为我照亮前方的路。今后,我要向支月英学习,学习她那种有信念,坚持的精神。

中国年新年味作文【七】

有一种回忆 叫做感动,有一种真情 叫做温暖 ,有一种尊严 叫做承诺 。这,这就是洗礼人类心灵 的盛典,这就是真情的温暖。

《感动中国》中,涌现出了很多伟人,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信义兄弟 孙水林、孙东林。

孙水林在腊月26,拿着20几万元钱,去给一些农民工发工资,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生了车祸,孙水林的妻儿当场亡 ,自己也在抢救过程中去世了。弟弟 孙东林听到这个不行的消息后,并不是悲伤 ,而是记急着完成哥哥 的遗愿,把这些钱送到每个农名工手里。因账单在车祸途中已丧失,所以孙东林告诉农民工们,希望 他们能凭良心拿钱。当孙东林手上的20几万元钱发完后,还有些农名工没法到钱,这是孙东林就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积蓄,老母亲 也拿出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金。最后每个农民工都分到了钱。

我想,这对信义兄弟不仅感动了我的心,也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心。推选委员说:“这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 去照,值得我们把心掏出来照。”

虽然它们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是它们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们用炙热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做一个怎样的人。

每一次付出 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 都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 ,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相信 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要结实一分,就像使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 充实 ,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帮助 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