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描写雨的作文(作文写雨500字初中)

初中描写雨的作文(作文写雨500字初中)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06 15:18:07
初中描写雨的作文(作文写雨500字初中)

初中描写雨的作文【一】

淅淅沥沥的小雨,由远及近,各种敲击声与滑音密织成网,落在我的心头……

整个世界变得朦胧起来,似披着一层薄纱。车窗上附着的小水珠,不断地下滑,下滑,最终滚落在地上,与其他小水珠融为一体,成为没有形状,毫无美感的一滩水……

春天的第一场雨,不疾不徐地洒落,洗涤着尘埃污垢,酝酿着春的到来。终于,小草钻出地面,柳树生出新芽,花儿也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蝴蝶和蜜蜂又要开始新一年的劳动……雨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大家知晓春的到来,让挺过了寒冬的万物,又一次生机盎然。

站在雨中看风景,看那密密麻麻的小水滴眨眼间变成一滩水,看它渐渐打湿的行人的衣衫。撑着伞的上班族匆忙地赶回家,眉头微皱,没有心思赏这美丽的雨景;刚放学的孩子们在雨中忘我地奔跑着,来来回回,似乎很享受这雨带来的清爽与心情的舒畅,直至头发和衣服已湿尽,才又恋恋不舍地跑回家去……

嘘,你听,雨的低诉,轻抚云的罗裳,是谁,让雨变得这么忧伤?“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是那只身在外、距家遥远的游子,还是那思念着游子、担心着游子的慈母?或许,都是吧!

一声叹息,融入细雨,独自望着淅淅沥沥的雨,心里记挂着一个人,她还好吗?那边也下了这么美的雨?她也和我一样,看着这细雨,想念着彼此?唉,又是一声叹息。融入叹息的雨,怎会不忧伤?

于是,执笔写封家书,让家人不再牵挂,自己一切安好。可自己不也是万分想念着家人吗?最终,还是放下了笔,将已写好的家书,扔在雨中,看细雨渐渐穿透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不知这忧伤的细雨中,饱含了多少叹息。细细的雨,浓浓的情,淡淡的哀愁……

天空飘落下来的细丝,在明月的照耀下,像无数的小星星从天而降,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灰键,把白天奏成了黑夜。

鲜花,在雨的怀抱中长大;小草,接受它深情的拥抱;大树,拉着她的手走过四季。

雨,越来越小了……

它不紧不慢地飘落,洗涤世间万物,牵起世人的情……

初中描写雨的作文【二】

夏天来了,天气变得闷热起来,这时候最期待的就是一场雨,夏天的雨总是那么让人喜欢的。夏天是泼辣的,火辣辣的太阳把光线射向大地;雷阵雨好像是天神打开了天河之水不一会儿便泼向大地。夏天也是温柔的,和煦的风像淘气的娃娃穿过人们的发梢;有时也会下起“珍珠小雨”。夏天更是美丽的,绿树成荫,花繁叶茂,雨过彩虹……

我喜爱夏天的雨,夏天的雨时而疯狂,时而温柔,我更喜欢温柔的夏雨。

那天的午后,天气非常闷热。那半边天积云很厚,像是云姑娘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一般,而这半边天只看到那蔚蓝的碧空,并非没有云朵的侵入,好像在和你们玩捉迷藏。太阳不知去哪儿了,只是把那耀眼的光芒穿透云层撒向大地,使大地变得更加闷热。风降临到人间了,它吹拂着我们的脸颊……

不一会儿,天空中撒下细小的“珠帘”,几乎看不到,但却能感觉得到。它不像雷雨,一道闪光,一声晴天霹雳那样使人悸恐,它只像那春雨,那么细腻,那么温柔,好似母亲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的脸……

夏雨轻轻地飘着……

夏雨宛如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么忧柔,那么甜蜜。又好似催眠曲,抚慰看劳累,疲惫的人儿。

太阳也陪伴着它,好像太阳雨。

渐渐地,渐渐地……

夏雨变小了,变得更加温柔了,风把它带走了,把它吹走了。它悄悄地走了,又如它又悄悄地来了,挥一挥衣袖带走满地温柔……

夏雨就这样过了,雨过后大地焕然一新,它变清凉了,变凉爽了。

半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试的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彩虹;花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从那“珠帘”上掉下来的“小珠子”依偎在花草上,闪烁着光华。而有些水球娃娃正在比赛跳伞,“滴答,滴答”它们陆续着陆,又形成了一道道“珠帘” ……

绮丽温柔夏雨啊,你是多么美妙!

初中描写雨的作文【三】

我自小就喜欢雨,什么牛毛细雨,什么滂沱大雨,什么斜风细雨……都喜欢。长大后,看了几篇文章,关于听雨的,写得很空灵,很雅致,非雅士如林语堂先生之流不可得,对雨更是喜爱倍增。

听雨,更是一种情调。

白居易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重。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令人遐想不已。江南的雨是怎样的雨啊,淅淅沥沥,点点滴滴,缀上这雨中的小桥流水,如豆的青灯,披蓑的渔人,薄薄的黄昏,不是一副绝妙的水墨画吗?

此时,坐于窗之一角,煮一壶清茶,披一卷古诗,伴檐下滴答的细雨,那是怎样的意趣?文人多清贫,但有如此志趣,确实不枉“文人”之美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也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诗也是我十分喜欢的。可以说,通过“听雨”这一镜头,反映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情、追求和境遇,以小见大,以具体见抽象,真乃极品也。

少年听雨,那正是年富力强,雄姿英发,在歌楼上,自是美人如花,踌躇满志,好不风光。壮年呢,经历了一些起伏,锐气略减,但还算“壮”,宝刀未老。老年呢,两鬓如雪,看破红尘,无可奈何,满目萧然……

三次听雨,三种味道,三分人生,苦辣酸甜。

我听雨,没有大文人们“听”得那么透彻,“听”出了雨外之音,即使有,也蜻蜓点水。我听雨,只是喜爱雨,喜爱它的声和景。雅士们说:“雨敲竹之音为上等。”我觉得,雨自房檐落下,打在倒扣的水筲上,发出的清脆声响,就是音乐了——你想,我住在北方,连树都不多见,还指望什么竹呢?

我听雨,实际上是我懒的一种表现。你瞧,下雨了,天地皆湿,自然不方便出门,于是干活就不必了。

躲在屋里睡觉,或看书,一个人,静静的,感受一份慵懒和自由,多好啊!雨声,就是这慵懒和自由的授权者;如果不享受读书睡眠之乐,撑把伞,出去走也是极快乐的事。我儿时就喜欢光脚,在雨的溪流里玩。懂了点诗情之后,就看看远山近水,笼罩在薄薄的雨雾中的样子,也是很舒服的一件诗情。

总之,听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尽管现在是冬天,但我盼望着听到它的声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