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河北保定习俗作文400字)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河北保定习俗作文4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2 01:52:15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河北保定习俗作文400字)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一】

我的家乡位于江海之滨——江苏海门。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民间的风俗也是丰富多彩,尽显江风海韵。

你听说过“二月二,龙抬头”吗?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每年春节前夕,妈妈都会带我去剃头,然后,再次剃头就要等到农历二月二。你可以想象,疯长一个月的头发有多茂盛!这期间,我太想剃头了,可是拗不过外婆,因为外婆总说:“正月不剃头,二月二,龙抬头。”我只好作罢,乖乖等到二月二了。

“二月二,剃龙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剃头,特别是男孩子,叫“剃喜头”。据说,在这一天剃头,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红运当头,福星高照,连爸爸都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

二月二的早上,我家的餐桌上一定会有米糕。外婆说:“二月二一定要吃糕,吃撑腰糕。”据说,吃了“撑腰糕”,一年不会腰痛。这一天的中午,外婆又会蒸几个饺子,说这叫作“吃龙耳”。到了晚上,外婆准备的是面条,叫“扶龙须”。心灵手巧的外婆,像变戏法似的在一天之内摆出了一道又一道跟“龙”有关的美食,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妈妈告诉我,二月二的習俗由来已久。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二月二日》一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关于二月二,还有一个传说呢。女皇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可是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就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这一天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家乡的二月二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节日!我家有一本《江海风俗图鉴》,每每翻阅它,总让我徜徉在家乡特有的民俗民风之中。

江风海韵,千古流传,这些古老而又别具特色的习俗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这是我们每一个江海之子的文化之根。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二】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在我们的家乡,二月二的早晨,要吃面条,那是龙须面。庆祝龙起蛰。到了冬天,我们的祖先认为龙下蛰了,也就是冬眠。这与二十四节气的惊蛰相似。二月二前后,也是惊蛰。天气回暖,雨水多了起来。

为了龙抬头,二月二的早晨,是不能动刀的,头一天的晚上,把面条擀好,切好。把吃面条的卤子用的肉,菜,葱姜调料切好,到了二月二的早晨,就不用动刀了,以免用刀伤了龙头。

在我们的家乡,二月二的早晨,还有打囤子的习惯。囤子就是过去盛粮食的粮囤。在过去是用树枝的枝条变成,直径1.5米左右,不到一米高,里面用泥巴糊好,用它装粮食。

二月二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人们在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从自己家里的锅灶里扒出做饭时烧庄稼秸秆的灰,在院子里做成粮囤的图案,就是打囤子。一般人家打好几个囤子,在院子的大门口,胡同里也有打囤子的。打完了囤子,在囤子的中央放上几把粮食,预祝今年的好收成。

现在的农家,早已看不到盛粮食的囤子了,那些用树枝枝头变成的囤子,在上世纪70年代烧火做饭用了,因为占地方太多,不防鼠又不防潮,人们用水泥做成缸,水泥做成的缸虽然防鼠,不能防潮,在后来,人们用上了博山缸,是淄博烧制的,防鼠防潮。今天,用的也很少了,农户基本不储存粮食了,收了粮食以后,留足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卖给了粮食贩子,然后进入了国家粮食储备库。

粮囤虽然退出来历史舞台,但是,每逢二月二打囤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早晨,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庆祝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到了,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打起了囤子,今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三】

星期六是二月二,二月二,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饭。这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可……

星期六一早,妈妈大概忘了今天是二月二,吃完早饭就立刻向爷爷宣布:“爸,今天晚上我不回来吃饭。”爷爷愣了一愣,那张平时一看到妈妈就有喜色的 脸,此时也变得难看起来。爷爷嚅动了几下嘴唇,但终究没说出什么,又转身忙碌了。这一幕被我瞧见了,我问爷爷:“爷爷你怎么生气了?”爷爷这下念叼开了: “今天是二月二,要回来吃饭呀!”我恍然大悟,表示要去告诉妈妈,让她回来吃饭。可爷爷却赌气似地说:“你千万没告诉她,让她自己琢磨着。”我只好作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已是下午了,但妈妈似乎还没有参悟出其中的奥妙。我急了,却也无可奈何。爷爷又是一个犟脾气的人,就是不允许我打电话向妈妈通风报信。可机会总是有的。

下午四时许,爷爷拎着垃圾桶去楼下倒垃圾,我把握住电话机借着这个短暂的时间,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听着电话里的“嘟嘟”声,我焦急极了,企盼妈妈 早点接电话,时间不等人啊!缍,电话那头传出妈妈熟悉的声音。我刚刚松了一口气,可瞬间又紧张起来,因为爷爷上楼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了,我只得长话短说: “妈妈,今天是二月二,你要回来吃饭,我挂了,别说是我告诉你的`!”还没等妈妈答话,我就挂断了电话。

晚上,妈妈果然回来吃饭了,爷爷怀疑地看着我,我迎着爷爷的目光装成气定神闲、神态自若的样子。爷爷收回了对我的审视,又问妈妈:“你怎么回来吃饭 了?”我紧张地等待妈妈地回答,妈妈却对答如流:“今天我遇到了一个同事,急急忙忙的,我问她去干什么,她说她赶着回娘家吃饭。这么,我就回来了。”爷爷 看着妈妈,打消了怀疑,开心地端上了一盘又一盘的菜。

哦,今天是二月二!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四】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惊蛰这一天就会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冬眠的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多起来。全国很多地方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谚语。

“二月二”在饮食上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大家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二月二”这一天还要吃猪头。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一般农户人家到腊月才猪宰羊,等到正月一过都吃得差不多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只能留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才能吃。为祈求这一年能风调雨顺,人们要把最好的'祭品供给龙王吃,所以“二月二”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二月二”这天吃煎饼和炒豆的人也很多。民间认为“二月二”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觉得,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就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五】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风俗作文400字二月二【六】

“二月二”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龙抬头之际,正处春旺之时。踏青可以改换自己的心境与运势,给人带来好运与吉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