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感动范文50字(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60字)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6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04 06:52:26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60字)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一】

伴随着寝室、操场、过道的灯亮起,一声声口哨传来,又是一个草原的早晨来临了。

学生们都穿戴好有序地洗漱着;厨房里,带着口罩的大叔正搅动着大锅里的粥;画面切换,大叔已拿着口哨在操场上指挥学生们做早操了。这位大叔就是,胡忠。

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个子不高的他已鬓角微白,却还有着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师,在哪里不是教书?不是育人?”朴实的语言却传达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气魄才是为人师的表率。

短片进行到一半,他突然出发赶往一个地方,学生细心地为他围好围巾,他们知道他们又将多一位新成员。学校里共有143名学生,竟都是孤儿,在这样一座简陋却温暖的学校里生活着。墙上贴着每个孩子的照片,正中间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只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却最让我感动。如果没有胡忠为这些孩子搭建这么一个学校,给他们一个家,那么此时,他们又该在哪里挨饿受冻,在哪里流浪?

已长达12年之久,担任这座学校的校长,胡忠却还是只是志愿者的身份,领着只要300元的收入养活了这一百多个孩子,也许正是这一百多个孩子给了他们支持下去的信心。他接回了一个小男孩,刚一回到学校还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风雪,就忙着给小男孩洗了个澡,给他穿上了自己的毛衣,还拿出一瓶别人送的护肤霜,满满的一看就知道没擦过几次。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一百多个孩子都曾被他这样温暖的父爱所包围,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是他伸出了温暖而宽大的手掌。

来到草原,带着妻子儿女,最放心不下的是在城里相依为命的母亲和外婆,她们却用一句“满足”来更加坚定他的选择。让女儿抛弃城里的生活,来到草原,是为了让她亲眼见到父母是怎样做人,让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丢下年迈的亲人,是为了当更好地父母,当这一百多个孤儿的父母。

是他们,谢晓君和胡忠,正因为他们心中的爱和信念,他们才成为草原上的并蒂雪莲。在物质繁盛的当今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精神无敌。

他们追随着白方礼的步伐,那位用自己汗钱向我们诉说着慈善没有门槛的真道理的老人,和义使巴郎相牵着手,向我们诉说着挚爱永恒。

我相信,又有了这许许多多的白方礼们,即使风雪离你很近,寒冷也会离你很远。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二】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每个人物感动着我。他们是:报国心皎洁的于敏、为霞尚满天的朱敏才和孙丽娜;量与江海宽的赵久富;涓滴见沧海的“炎黄”;爱子心无尽的陶艳波……看了之后,我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 同桌 妈妈”陶艳波。

朱敏才,曾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在世界各地奔跑,走遍了许多国家。退休以后,本以为他会在北京像老人一样过着安逸祥和的生活,可是现实却不是想象的那样。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祥和的生活,和他的老伴孙丽娜一起来到了贵州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的岗位上奋斗了十年。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十年的辛苦,积劳成疾,朱敏才老师突发脑淤,终身瘫痪,最终累倒在支教事业中。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一起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神,从阎王爷哪里逃了回来。朱敏才老师僵卧在病床上,言语不清,只要有人问他:“你想干什么?”他还是会艰难地回答:“给孩子们上课!”他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快乐成长,放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住在简陋不堪的房屋在这里教书……他们是究竟为了什么呢?他们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走出这座大山,取得更好成就!

陶艳波的儿子杨乃斌在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双耳失聪。陶艳波为了能让儿子学会说话,她去学习唇语,回来之后,她不厌其烦的教儿子。整整3年,杨乃斌叫出了第一声妈妈,陶艳波激动得哭了。杨乃斌7岁时,陶艳波辞掉了工作,伴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生活。她决心陪读。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同桌妈妈”。

20xx年,杨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

看完感动中国,泪水一次次润湿我的眼睛,心里又有说出不感动。看完后我有许多收获: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更应该懂得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三】

在星期五放学后,我立马当先,用超人的速度“飞”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打开电脑,津津有味地看着20xx年的《感动中国》。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他的颁奖词是:宗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嗯!我们大家一定要向这位善良的、无私的刘盛兰爷爷学习他那舍己为人的钉子精神!

作文感动范文50字【四】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就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就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就是希望小学还就是敬老院,或就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就是工资,可就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就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就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就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就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就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五】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特别是身处基层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是否已求真务实的精神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去,是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扶贫、扶真贫,这对精准扶贫是否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作用无与伦比。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中的张渠伟是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们的表率,就算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身体不堪重负,但是依旧选择扎根基层,为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和摘帽贡献着智慧和热。如今,中国已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部分一线扶贫干部们的职业倦怠现象引起关注,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扶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因此,积极采取克服措施和预防手段,给予扶贫干部们温暖,对于促进干部成长、提高扶贫效率、加速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价值。

切实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基层扶贫干部工作在基层,奋斗在一线,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发掘基层扶贫干部的潜能和积极性。关键在于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真正在扶贫一线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提拔干部,让一线扶贫干部工作有期望、有盼头、有动力,通过合理的政治激励激发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改善驻村扶贫干部的待遇,加强对其党内关怀。除了加大给予一线扶贫干部的政治激励,也要重视物质保障和精神关怀,以满足基层扶贫干部的各种合理需求,缓解矛盾,激发工作热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整合多方面资金,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组织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党内关怀,为异地扶贫干部合理安排返乡探亲,提升异地扶贫干部的幸福感。

治理扶贫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非扶贫工作内容。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们不畏艰苦,仍旧要考虑到扶贫干部们的个人健康和主观工作能力,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推进,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与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一线,关键看干部。值此关键时期,士气可鼓而不可泄,给基层扶贫干部多一些关心爱护,同时致力于“减负”和“降压”,完成扶贫工作预定目标才更有希望。

作文感动范文50字【六】

三月二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学校老师有幸观赏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晓晖的事迹。看完她的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释怀。这简直就是当代的张子骞,传扬孝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最好的“仁孝行于家”的事例。

古人云:天地有道为善,孝道之首为敬,敬道之首为爱,爱道之首为孝。朱晓晖与重病父亲的十三年相守将善、敬、爱、孝体现得淋漓尽致。

善,在词典里的意思是善良、善行,儒家亦称之为仁。孝,字典解释为孝顺,坚持奉养父母。

从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朱晓晖的仁与孝。说她仁孝,是因为她知道父亲将她从小带大,她就要将父亲照顾到老。说她仁孝,是因为父亲突发脑溢,生命垂危,她却不抛弃,不放弃。说她仁孝,是因为这一相守照顾,就是十三年载。

从父女俩蜗居在小小的只有十八平米的车库里,可知他们生活之艰辛。全家的生活来源仅靠着父亲微薄的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雪上加霜的是父亲病重,医疗费用代价又极为昂贵,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下,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心力交瘁,离她而去,生活的打击愈来愈重。为此,父女俩只能省吃俭用,艰难度日,用爱写诗的朱晓晖诗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咬紧牙关。

为了节约开支,朱晓晖放下大学生的颜面,时常去菜场捡些废弃的菜叶。当我听到朱晓晖在短片中说:她在市场里看到折价的10元裤子和鞋子却舍不得买的时候,她和父亲在吃年夜饭只有四个菜还算奢侈的时候,我才能深刻的理解到他们生活的窘境。

然而,生活再窘迫,再困难,朱晓晖都没有放弃父亲,放弃这个家。她说:我爸活着,全家就是幸福。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当然她没有光说,而是用行动证实了为了父亲,放弃一切。为了敬守孝道,她无怨无悔。

“既然面对生活,就不要考虑那么多细节。”朱晓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饱含着深情,充满着坚强、乐观的斗志。因为在她的生命里,有着坚定的方向。

再看看当代的很多年轻人,他们的做法与仁孝大相径庭,父母将他们从小拉扯大,悉心照顾,然而等他们翅膀硬了,就变得相当绝情无义。对父母置之不理,更有甚至对父母非打即骂,丧尽天良。对比片中的朱晓晖,这些人良心何在,仁孝何在?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这个悠久的历史古国里传承千年,观当今之势,似有不兴之象。惟望天下仁人志士,顺天理,复孝道,共肃五伦。让仁孝行于家,行于国。

作文感动范文50字【七】

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虽然仍都是农民工但他们身上无处不彰显“信义”二字。大雪封路,挡不住哥哥孙水林踏上归途的脚步。胸中怀揣的,不仅是那26万元工资,更是滚烫的热火心肠!但事不尽如人意,孙水林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但是孙东林并没有一味沉溺在悲伤中,因为他没有时间去悲伤,他必须尽快去完成哥哥未完成的遗愿:去发工钱!两兄弟完成了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生接力。雪落无声,但情义落在地上铿锵有力!

而才哇,只是一名普通的藏族村干部。当玉树地震来临,远在他方的他接到女儿的电话,急忙往回赶,但是他却放不下路上向他求助的村民。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把伤员送到医院,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家人。但是,迎接这位挽救了30多个生命的英雄的,却是三位亲人的遗体。这才是真正的铁汉!坚强的他,是废墟上不倒的柱子,不倒的梁,为人民撑起一片天!

同样的,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钢铁工人,自己家都还不宽裕,却将自己工资的.一大半去帮助别人。他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及特困家庭共12万元,并无偿献6万多毫升,是自身量的整整10倍!不仅如此,他还是无偿献、无偿捐献造干细胞、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志愿者。他总问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他,就是郭明义。

这些英雄的事迹在全中国播出,为的就是要感化中国人,感化冷漠的中国人。试想,如果我们都认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不差自己一个人,那么,这世界会怎样?反之,如果我们都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那么,这世界又会怎样?爱国已成为每个人常喊的口号,但依然不能做出一点实际的事情,只顾着自己的小家,顾全大家的反成了“傻瓜”。殊不知,正是这些“傻瓜”们,才给了我们现在富足的物质生活,而我们之间却没有几个人能站出来,继续他们的事业。这听起来难道不讽刺吗?不管别人,只顾自己,那么,我们的后代会不会站出来指责我们这些贪图享乐的先辈们呢?

醒醒吧,炎黄子孙!让我们为这些英雄齐声欢呼!并用我们自己的平凡,承接他们肩上的责任,去缔造新的传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