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以年味为话题的500字优秀作文)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以年味为话题的500字优秀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2-23 04:20:07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以年味为话题的500字优秀作文)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一】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火红的春联打开了一年的喜气,浓浓的年味儿传遍了大街小巷,声声祝福道不尽年的新意。

序曲

白晶晶的糯米好似一颗颗圆润的珍珠,在竹篾打造的篮子里畅游着。厨房里,热气腾腾,空中漂满了一滴滴小水珠。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蒸笼里是另一个世界,面团在慢慢膨胀、成熟……不久,蒸笼被端下了灶台,年糕也最终出炉。包上保鲜膜,闻着这充满米香味儿的一切,仿佛看到了今年的丰收,这就是过年味儿。

主旋律

除夕,是该好好辞旧迎新的。一家人的年夜饭,从下午两点就开始着手准备。淘米,择菜,生火……充满农村气息的灶台是一顿年夜饭从开始到结束最为火热的一处。灶膛里的干竹子“噼里啪啦”地响,寓意着“竹报(爆)平安”,旁边是母亲娴熟麻利的动作,倒油、下菜、翻炒……又是一阵“噼啪”响。外面早早地响起了烟火鞭炮声,“噼里啪啦”。年夜饭完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祭祖,祈佑来年事事如意。然后就是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年夜饭,讲述过去一年的收获,诉说新的一年的期望。

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当然是不可错过的重头戏。这里有四世同堂共享天伦的欢乐,更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魄,还有游子在外泪沾青衫的思念……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感受这举国同庆的喜悦。

菜香味儿,烛火味儿,人情味儿聚合在一起就是过年味儿。

尾声

除夕的爆竹放了一夜。一大早刚开门,一切都是新气象,春联新人更新,所有都呈现出新面貌。熟人碰面都会说着“新年快乐”。不知不觉日近中午,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出炊烟,炊烟味儿中的年味儿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一首新年交响曲,这般浓浓的年味儿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二】

崭新的一年又踏着匆匆的脚步奔跑来了,怀着兴奋的心情,再也等不及了。新年新气象,人们忘记了前年的烦恼,翻开新的一面,开始了欢乐、祥和的一刻!

年味是什么呢?看,是热闹的一面!夜晚,农村里一块空旷的平地上围着一群人,中央放着一箱又一箱的烟花、鞭炮,他们派了两个人去点燃,当火光闪到绳子的低端时,一朵朵烟花笔直地飞向天空,把漆黑的大盘子给炸碎了,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落下了几星“花蕊”,一朵朵烟花接二连三地从地上跳起,似乎在举行跳高比赛,发出震天响的声音,人们欢呼着四散,走到家门前倚在门边看这美妙的一幕,热闹极了!

年味是什么呢?瞧,是团圆的一面,桌上摆放着一道道热腾腾的饭菜,飘出了一丝丝香味,质朴鼻孔,一家人围着大桌一一坐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互相敬酒,互道新年快乐、学习进步等祝福的话语,互讲近年来的生活情况,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是的,唯一全家团圆的日子就应该是这个景象!

年味是什么呢?嗯,是祥和的一面。父母亲用毛笔沾上墨水在红纸上写下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字样,贴在了大门的两侧,预示着“福到”;并且把纸糊成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灯笼,在大院挂上一根绳子,绳子挂着五个大红灯笼,预示着“五福临门”,多么祥和的一面!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应该是这样子,一派热闹的景象,全家团圆,祥和的画面,这就是年味。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三】

年,中国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要在家中把东西整得干干净净,还要在大门上贴,窗花等等,到了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天空展开,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出朵朵花蕊瞬间星空如千万颗星星。

关于年的故事也有许多,我最最喜欢年怪的故事了,这是一个美妙的传说:从前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只怪物,据说它是“年怪”,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全身火红的,还是在过年时出现的,直到有一天,村民忍不住了,发现年怪怕烟花爆竹,大家就回家,放烟花,点爆竹,一片欢乐的笑声和那“噼噼啪啪”的烟火声终于吓走了“年怪”。

过年时候还有许多讲究呢!如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吃完年夜饭后,每年都有那必不可少的春晚这“菜肴”。正月初一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拜年可分级别的,就像给长辈拜年要说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词语,给父母拜年要说一些有关事业上的词,我们小朋友们最最高兴的就是拿压岁钱,有了它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这就是我们的年,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年。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是个多么富有味道的字啊!这几天,我们就将迎来新的一年——马年。

大家有没有觉得,今年的年味有所不同呢?是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俭”这个字。往年,人们临近过年时,大家都出手大方。而今年,人们花钱都是“小心翼翼”,精打细算——办置年货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说说几个常见的年味。

年味一:贴春联。一提到春联,我会激动起来。我很喜欢春联,更喜欢收集春联。我不仅喜欢这些字的字体,还喜欢它的声律美,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它让我受益多多。我想,很多人也很喜欢春联吧。春联是个“百变小精灵”每年春联都有一大批,我要如饥似渴的阅读春联,丰富词汇量。

年味二:放鞭炮。鞭炮可以说是我非常喜欢的,它的种类很多。我尤其喜欢那“挂”在天上五颜六色的烟花。今年鞭炮的种类又增多了不少,我很高兴,因此我又可以看到许多迷人的色彩了,可是我们放鞭炮一定要小心哦!

年味三:赏花灯。现在花灯真是千变万化,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些是花灯的做工精湛,美丽无比,真是巧夺天工。再说说它的颜色,搭配纯正,人们都纷纷和这些花灯拍照,在想节日到来这一天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我嘛,绝对是花灯的“粉丝”,每当花灯做出来时摆到街边,我都会忍不住拍几张来欣赏,这些花灯每年都不同,令我眼花缭乱。

上面三个是年味比较浓的,像这样的年味还有很多呢!有贴窗花、包饺子、吃团圆饭……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柳开口贺新年。”祝愿我们过的每个年都和和美美,幸福安康,年味十足!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五】

俗话说:“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确实如此,每当过年爸妈都回家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亲友你来我往,吃的更不用说,好丰盛,爸妈还给我和妹妹买上了最昂贵好漂亮的衣服。

大年三十,爸妈早早的起了床,开使忙碌着年夜饭。

爸爸从水盆里捉出一条鲶鱼,开始展示着他的杰作佳肴。备菜,炒菜妈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爸妈整整忙了个大半天,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一大锅一小锅,一大碗一小碗的挤满了餐桌,热气腾腾,浓香四溢。

“俊熙,去帮忙摆碗放筷,别懒。”我妈说。我忙帮着干起来。我扫视了一下桌上,好菜具备,只欠饮料,这时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忙拿出了饮料和红酒,说:“小孩喝饮料,大人喝红酒,开始喝。”大家边吃边劝菜劝酒,你给我挟,我给你挟,你喊我吃,我喊你吃,好有热闹气氛,更充满了亲热感。

年饭吃好了,爸爸说:“出去玩吧!”我、妹妹和爸爸就在晒场上玩起了花炮来,玩得真痛快,好开心。

过年真好,到处呈现热闹、喜庆、祥和的年味儿。

以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六】

记忆中的过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记忆中的过年是鼓鼓的红包、五彩的烟花震天响的爆竹;记忆中的过年是爸妈操办年货的忙碌身影;记忆中的过年总是恰如其分如其而至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过年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而如今,过年似乎只成了孩童时代的幸福回忆。年夜饭热闹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们普遍感觉到年味儿淡了,兴趣儿没了。再不回忆就真的忘了,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打捞起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吧!

“打年糕”

每到农历年底,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的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春节走亲戚的传统礼物。“年糕”,“年高”,预祝着来年更高,因此,年糕成了民间祝福青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记忆中打年糕的人必定是村里力气最大最壮的男人,巧女人们再灶头烧火,把磨好的糯米粉放在蒸笼上蒸,等粉蒸软,就放在洗干净的“石臼”里,男人们挥动石榔头,一下一下的打下去。散开的糯米粉在经过无数次的击打后,和成了一团,“年糕”就打好了,然后大人们趁热把一整团年糕扑在竹匾里,慢慢的用手摁,直到年糕被铺成很薄,那么等冷透了就可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浸在水里,可以吃到3月。我们小孩子最愿意围在那里看打年糕,然后好心的叔叔们会掐一小块刚打好的年糕分给我们,并祝福每一个孩子:“吃块“糕头”,明年长得更高!”拿到“糕头”的我们边吃边跳着去玩了。

“贴春联”

记得小时候,年三十早上,妈妈早已用面做好了浆糊,然后喊我们起来贴、贴年画,妈妈搬个凳子贴,我们负责看是不是贴歪了,这个时候你总会听见稚嫩的孩童声:“左边一点…不对,再移到上面……”欢快而热闹。哥哥喜欢门神画,一黑脸浓须,一白面虬髯,两个武将看守大门,记得有张飞关羽,也有马超赵云……爸爸会从厨房里喊我们:“福字要倒着贴啊。”故名思义就是“福到”。正厅上方是“开门见喜”,灶头旁是“火烛小心”,米仓面缸是“五粮满仓”,猪圈羊圈是“槽头兴旺”。春联贴好了,整间房子喜气洋洋,万象更新的气氛就有了,年味就更浓了。

“放爆竹”

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跟在大人后面放鞭炮。什么麻雷子,闪光雷……都是只敢远观,不敢近玩焉!唯一能过过瘾的就是一大串长长的呲花吧!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家院子玩不够,还要带出去跟村里的伙伴们比划着。男孩子们把几百响的鞭炮拆散,一个个的放,或者插在沙土里排成圈圈放……全然不顾大人的训斥,一不小心会把小脸炸成麻花脸。更有顽皮的男孩喜欢点燃鞭炮吓唬过路的女小女生,这厢被吓得大哭,那边哄笑着逃之夭夭……

“穿新衣”

对于儿时的我来说,过年还有一件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新衣穿,我可以臭美下。农村的孩子平时几乎不买新衣,一般都是大的穿不着剩给小的穿,只有过年了才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新衣,那种兴奋那种骄傲不言而喻!年三十晚上总是在镜子前穿着比划再比划,然后小心翼翼的折好放床头,等着天一亮,就可以穿着新衣跟村子里的伙伴聚集在稻场上,攀比着,羡慕着。在记忆中,我最得意的那年就是妈妈给我做了件缎子的唐装,红色的,漂亮又喜气,呵呵,羡煞好多小伙伴!

“拜年”

于大人来说,过年是一年里开销最大的时节,而于孩子的我,最喜欢走亲戚拜年。因为到一家,就会有红包拿,我们叫“压岁钱”。那个时候大人怕我们花掉,总是跟我们说:“压岁钱拿了要放在枕头底下,那么读书就会读得出了。”所以纯真的我总会把一个个“压岁钱”叠好压在枕头下,等春节一过,如数给父母。

又到一年过年时,剩下的是应付一个个“年会”的疲惫与恐惧,静下来,品一口叫作“苦恋”的咖啡,挥之不去的是对岁月的感叹:还是以前过年有味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