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怀念外婆逝去的作文)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怀念外婆逝去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2-03-23 17:49:38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怀念外婆逝去的作文)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一】

您在天堂还安好吗?

您可能不认识我,因为您从未见过我。不知道我姓甚名谁,不知道我今年几岁,不知道我是男是女,不知道我长相如何……

外婆,您好狠心!

我还在妈妈肚子里酣睡的时候,你就悄悄地上路了。为什么?为什么不留下来看看我?外婆!

您不知道,现如今的我,有多想您!入睡前,我常常会想起您。醒来后,才发现枕边已经湿透。

外婆,我好想您!

可是,您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外婆,我也不知道您长什么样,年纪多大,性格怎样。只知道,您是一个好外婆!

因为,我经常听妈妈讲,您有多好,又有多严厉。

记得,妈妈说她小时候因为贪吃,去摘了邻家老爷爷的一颗樱桃吃。但是,您知道以后,竟然罚妈妈不准吃晚饭!您叫妈妈要学会做人,否则将来必犯大错!

从此,您在我心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妈妈还对我说,如果您在世,您一定会对我百般呵护。我要什么,您就给什么。

是啊,如果外婆在世,我该有多幸福!如果我被人欺负,我想您一定不会像人一样蛮不讲理,而是细心地教导那个人;如果我睡不着,您一定会给我讲有趣的故事……

可是,这毕竟是虚幻的,我不能见到您……

但是,外婆,您放心!我一定不让您失望,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成为外婆在天堂界引以为傲的好孙女儿!

万事如意

幸福安康

永远爱您的——外孙女儿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二】

——题记

几天前,那个您还是精神抖擞地跟我有说有笑;可现在,您我却已阴阳相隔。我迟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可我终将还是要面对这一切。

有时,痴痴地看着那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我想,哪一朵云会是您呢?到现在我还在恨我自己,为什么我连与您说最后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我诧异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我曾好几次反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在梦境里啊,这一切的一切怎么那么不切实际。无论我怎么想,残酷的事实还是改变不了。(

那天清晨,我原本打算到医务室去看您的,可就在这时传来坏消息说,爷爷在医务室拖地,因地板太湿而滑到了。我惊呆了,手中的东西不知不觉地滑到了地上。“会没事的,会没事的……”我反复念叨着这句话。那一夜是我感觉过得最长的.一夜,黑夜好似吞噬了整个世界,我彻夜未眠,辗转反侧,我第一次感到黑夜是那么的漫长。

第二天,医院打来电话说,爷爷因脑颅出,恐怕无法医治了。这句简短的话摧毁了我所有的幻想。顿时,我整个世界都变得黑暗了,黑暗得使我无法看到太阳照耀的光芒,我完全被埋没在了黑暗中。“您自己就是个医生呀,您医了那么多人,怎么唯独不能医好自己呢!地板脏一点不要紧,重要的是您要活着呀!您是多么疼爱我呀,我还没来得及孝顺您呢?您怎么就这么撒手而去了呢?爷爷啊!”我早已泣不成声,隐藏在心中的那份伤痛如火山爆发一样地释放了出来。

当您被送回家时,姑姑说:“到家了。”您便睁开了双眼,那时我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可过了几分钟,您的呼吸却停止了,我心中的火花便再次熄灭了。我第一次感觉到,生命是那么的苍白脆弱,如秋风中的枯叶飘飘坠落。当您被放进棺材中时,那略卷的发中还略带着一丝丝的银发,那饱经风霜的脸颊已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光彩,变得枯干如白蜡。家里的灵堂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都为您痛哭。那些朝夕相处的村民,真是舍不得您啊!他们有些小毛小病都是来找您的,可现在你的离去……

您在那儿还好么?您还记得么,每回您拉二胡,我总是来捣乱,等您停下来时,我便在一旁偷笑,您总说我是个小淘气。每当您要午睡的时候,我便会在您耳边发出“嗡嗡”的叫声。您便会说,小蜜蜂来了,抓蜜蜂了!爷爷的离去,留给活着的人是无尽的痛苦和怀念。让多少人为您感到惋惜,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痛楚来怀念您。我想您在那儿也是当医生吧!爷爷,在天堂您也有最爱的二胡陪伴吧,您不会孤独吧?

每当那漫无边际的黑夜来临时,我常常仰望星空,那颗闪闪发光的星就是您——爷爷。

您虽然离去了,但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

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简评:此文写了爷爷去世前后的情景,作者饱含热泪写出了自己伤痛怀念的情绪,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传神,以情感人,极有感染力。全文采用呼告式的自白,把爷爷去世的痛苦和怀念之情像开闸的潮水,奔涌而出,一泻千里,不可遏止,令读者伤痛着作者的伤痛。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三】

小时候,喜欢拿着一张小小的椅子,坐在不高的小山上,和爷爷一起看太阳缓缓升起。那时,爷爷的头发是黑的,太阳的光芒是亮的。

“太阳出来了!”我惊呼道。爷爷只是坐在太师椅上,手拿着一把有些破旧的蒲扇,太师椅在轻轻地摇,蒲扇在悠悠的扇,爷爷对我的惊呼声,只是浅浅的笑。布满皱纹的粗糙的脸,在那日出的光芒里是一朵背对阳光的向日葵。

我记得,从出生之时起,便在故乡的摇篮中成长。

能够陪伴着我的,只有那红彤彤的日出。

当时爷爷的年岁似乎并不大,还有些力气。在家乡,老人们似乎有条不成文的约定,只要有力气,就到农田里干活。他们似乎已经把土地,当做了归宿。父母总劝爷爷不要出去干活,年纪大了,要好好养身子。爷爷对于父母的劝导,总是像孩子一样耍脾气。

于是,总在天快亮时,爷爷便扛着锈迹斑斑的'锄头,披着日出淡淡的光芒,走在地上长长的影子,出去了。

爷爷只读过一年书,但他很聪明,能够认得很多字。所以,读书的时候,总是他叫我认字。

又是一天日出,红霞和往常一样早早的起了床。爷爷骑着一辆旧式的老单车载着我去上幼儿园。

“我会写自己的名字咯!”我幼稚的炫耀道。爷爷只是稳坐在单车上,手紧紧的握住车头。车轮在慢慢地转动,车头在微微地颤抖。爷爷对我的欢呼声,只是语重心长地叹道:“诶!……爷爷没读过书,现在都指望你了。我很想看到你学成的时候,真的很想……”爷爷的脸上是化不开的惆怅。

我才发现,爷爷的头发已经白了半边了。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那布满皱纹的粗糙的脸,在那日出的光芒里,是一朵背对阳光的向日葵。

光阴像个永远不会累的孩子,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偷跑。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以前的一切一切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了。我又拿着一张小凳子来到那个不高的小山上。在我旁边,是那张写满倦意的太师椅,爷爷睡在上面,看着初生的太阳,浑浊的双眼里是两棵炽热的向日葵。

一天很快过去了。太阳脸上也是满脸的疲惫,晚霞如同爱闹的孩子,在临走前,还调皮一下,把天空染得一片红。太师椅对着残阳的方向,上面似乎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朝着西方,背对着日出的太阳。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四】

我怀念外婆家的田埂。

远远地看,它像大地之间一条青色的分界线,四季各有不同,我的每个小长假几乎都在那度过,所有的激情都被它充满,当然我就如同它的精灵,认为夕阳下的蜻蜓是理所当然的,一旁娇艳的花是理所当然,飘过的炊烟是理所当然的,远处的竹林里的鸟儿的啼鸣声是理所当然的,小池的鱼儿是理所当然的。我那纯真,无知的心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理所当然地属于我们。

那是我充满欢乐,有趣的天地。我们在那嬉戏,打闹,追跑,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一体,记忆里,我们从早晨就开始放风筝,跟着小伙伴一起牵着线在田埂上追跑,在田埂上旋转跳跃,我渐渐深入在自我欢乐之中。可能是在过坎时,没长眼睛的我脚一滑,那深深的印记,印在了我的脚上就如同田埂的拥抱一样。

我在田埂上制作了我的第一个仙女花环。我坐在田埂上,望着远方,闲着没事的我便揪起一旁的藤蔓辫起来,之后在插上独有的野花。一个独一无二的仙女花环就完成了。戴着花环,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像田埂上的精灵。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以为这田埂永远地停留,以为这里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一切变化地那么快。随着拆迁,那我以为理所当然的田埂早已消失。那充满童真,欢乐的地方也消失了。每当再次路过那,总能勾起我的回忆,但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那,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五】

转眼又到了岁末,春节和寒假悄悄地来到了我身边。没有隆重的仪式,也没有热闹的祝福,新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

新年没来临时极其盼望新年的到来,计划好好地度过它,可当新年真的降临时,一切又显得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时间在等待中、吃喝时悄悄溜过。似乎在什么也没有发生中,我又长大了一岁。

毫无疑问,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可是,年意在加深吗?年味在变浓吗?答案恰恰相反。梁实秋在《过年》中曾说: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但是,现在除了在农村,已找不到“原汁原味”的过年气氛了。

鞭炮,这个人们熟识的东西由于易燃且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城市里已经被渐渐地取缔了;年夜饭,人们为了简洁方便早已把它搬到了饭店的酒席中;走亲戚,拜年、送礼,吃团圆饭,必不可少。可如今已简洁到就剩吃饭了。而且亲戚们总是那么忙,匆匆赶到,又匆匆了事。毫无春节的喜庆。

不仅年味淡了,我国民间的文化正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冯骥才先生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今西方文化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二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经济行为多了;三是年文化的传统含义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格格不入;四是年画、鞭炮、祭祖等方式一样样从年的活动中撤出。

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正在与现代文化发生冲突,而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既不能全部保留它,也不能扔掉它,但现实是它正在离我们远去。建设年文化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一项重要的内容了。

最后,我想引用冯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建设年文化,是一个太大的、又不容忽视的文化工程。

怀念逝去的外婆的作文【六】

我的外婆在记忆里里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老人,一天到晚笑嘻嘻的,仅仅从我一两岁起她就得了了癌病,因而我看到我的外婆大多数是在冰凉的医院病房。

我的外婆身高不高,病了之后更看起来干瘦。外婆的手里由于注射而满是针眼,手里长期带上一个医院的智能手环,拥有淡淡的印痕。外婆的脸部拥有一点的黑色斑,与惨白的脸孔产生比照,双眼下拥有浓浓黑眼圈眼袋和极大地祛眼袋。外婆原本茂密的乌发由于放化疗而越来越稀少。这一原本我印像极深的老人,在她过世后,我的脑子里关于她的记忆力却逐渐遗忘了,要不是常常将外婆的相片拿出来看一下,怀恋一番,我或许连外婆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

外婆是在我二三年级的情况下过世的。那时候的我们还小,并不知道外婆过世是啥定义,仅仅感觉外婆忽然睡觉了,如何也叫昏迷不醒。直到如今回忆起来,感觉自身好傻,沒有好好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岁月,还常常惹外婆不开心。

我儿时有一大半的闲暇时间陪外婆在医院病房里渡过的。看见穿白色衣服的护理人员、医师及其闻着医院独有的味儿,我也感觉浑身不舒服。看见医师将液体输送管一次次地插进,药水一次次地拆换,我也有一种外婆随时随地会离我而去的觉得。那是我第一次感觉身亡离我那么近,眨眼睛间就能将外婆的性命夺走,要我忽然意识到人的生命是那麼的'宝贵。

应对外婆的病况,小时候的我唯一能做的仅有在临睡前祈祷,期待外婆的病况能有一定的转好。由于我不会期待一个除爸爸妈妈以外与我最爱的人离我而去。

如今,每一次在清明时节去探望外婆,给外婆祭扫时,我总是会在心中祈祷外婆在天堂一切安好。

時间的远去将外婆样子越来越模模糊糊,追忆的江河将外婆的影子始终的留有。不清楚,外婆在天堂还好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