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作文小学(正月十五热闹景象小学作文)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正月十五热闹景象小学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4-30 11:22:08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正月十五热闹景象小学作文)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一】

关于社火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护清官”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朝代无法考证,有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某年朝里出了奸贼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降旨要将庄王满门抄斩。老百姓得悉后,大家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庄王化装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捧槌娃,其他杂役化装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以及帮场人物等,混杂在百姓中逃出城去,庄王得救,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二是火化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蒲州地方(据说是山西的蒲州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美满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市街上看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想霸占她,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诉说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拯救蒲州百姓,她变作老妪来到一个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诗一首:“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了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诗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一阵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火海,关胜帝君向玉帝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云端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我还在愣神,社火的队伍就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化着浓浓的'妆,像唱戏里面的古代人物,有拿着扇子扭秧歌的,有带着长胡子老爷爷划旱船的,有猪八戒背媳妇的,有小媳妇骑毛驴……真是精彩啊!

“看!妈妈!”我大喊。他们听到我的声音,顺着我的手看去,果然看到了妈妈在向我们招手呢!

妈妈的节目演得不算晚,只见开场曲响起,妈妈向舞台中间跑去,这场表演就正式开始了。震撼的声音响彻文化宫上空。

慢慢地,舞台上的人巧妙地围成了一个旋转的圆。又令人连反应都没有反应过来地形成一个方阵。这时,动作突然停止了,只见一男一女在舞台上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优美的舞姿结合在一起,这近乎完美的结合,令人无一不驻足痴望。

接下来是舞狮子,八只“狮子”起舞争鸣,那场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紧接着,一个个高跷能手登上舞台,五彩交映,仿佛天使降临,如痴如醉,仿佛令人腾之云雾缭绕之中,连台下的所有观众“不可幸免”享受成为“天使”的美妙感受。

时间像沙子一样从手中偷偷地溜走,新的“沙子”又再次捧在手中。

在这些“沙子”中间,有一颗,是属于一年一度的社火的……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二】

记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节。白天呢?是各乡演的社火,有舞狮、唐三藏师徒四人、姑娘骑毛驴、福娃……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鼓声、小朋友的欢笑声,简直能淹没了整个xx县。

随着秒针不停的动,八点到了,广场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仿佛每个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场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一天要在广场放各式各样的礼花:首先是几颗“星星”往天上飞,离地面大约有两米多的时候,便炸开了。随之便出现了七个大字――xx明天会更好。不一会儿便消失了。然后是由定时礼花“占领了”整个广场。那花样简直没得说:有像毛毛虫一步一步向上爬的,似乎要用最快的速度“飞”往天空;有像小鸟的爪子,好像要抓住在它前面的那只毛毛虫一样(怪不得那只毛毛虫“飞”的那么快呢!)……看的我是眼花缭乱,这可是原来没有的。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三】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儿时是唱着这首歌谣、打着灯笼寻来每年的正月十五的。

盼过十五、盼打灯笼、盼正月十五闹花灯。儿时对正月十五的向往,不亚于对春节的企盼。那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闹花灯情景,令人心驰神往。

单说十五的灯笼,就有十几种,像龙灯、蛇灯、猴灯、飞灯、牛蛋灯、走马灯等等,形状各异,各具特色。在这些灯笼中,数最多的是牛蛋灯,因为这种灯笼制作起来简单,买起来便宜,玩起来痛快。那灯的架子是用刮去内瓤的高粱秆的外皮扎制的,中间圆圆的,两头收口,因为形如牛蛋,故称为牛蛋灯。刚过初五,那些做灯笼生意的人就用大大的竹筐装上上百只这样的灯笼,走街串巷,吆喝叫卖,那时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样的灯。

最华丽的要算走马灯了,灯的架子也是高粱秆扎起来的,只是用的部分不一样。走马灯用的是高粱秆最上端的细细圆圆的那一段,根据灯的不同部位,截取不同的尺寸。这种灯做起来颇费功夫,且技术含量高。村里的相爷是扎这种灯的高手,他扎出来的灯形如古代的钟楼,古朴典雅。灯扎好之后,相爷还会在灯上做上很多的装饰。比如用颜色艳丽的纸做成各种花朵,装饰在灯笼上。最称奇的是,灯的内芯装有用纸剪成的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灯内的蜡烛点燃,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就会在灯内旋转,看相爷的走马灯,如同观看一场有趣的皮影戏。

正月十五闹花灯,十四就开始了。在我的家乡,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打灯笼叫试灯,就是看看这灯笼有没有问题,为次日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闹花灯做好准备。正月十五的晚上则是正式的闹花灯了,那天晚上,孩子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天刚擦黑,便按捺不住地点起了自己心爱的灯笼,一个个从自己家兴高采烈地走出来,顿时,整个村子星星点点,红火热闹起来。我们这帮孩子,也便在村头疯闹嬉戏,比试谁的灯笼最美。有好事者,常常做出些恶作剧,指着别人的灯笼大呼,灯下有只大蝎子!打灯笼者不知是计,慌忙提灯细看,哪里知道,灯笼歪倒,蜡烛点燃了灯笼。正月里哪来的蝎子?等醒悟过来时,一盏漂亮的灯笼早已化为乌有。

其实,正月十五闹花灯不只仅仅十五那天晚上,正月十六还要熬灯,也就是看看谁的灯笼里的蜡烛还没有燃完,那一夜都要尽情地熬下去。这还不算,这闹花灯的日子大概要持续到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期间,晚上你都会看到一拨接一拨的民间杂耍,有玩旱船的,有玩“猪八戒背媳妇”的,还有踩高跷的。这一拨一拨的人,穿上古装,脸上涂满了颜料。每一拨玩杂耍的,前面总有两个高高挑着灯笼的人,远远地吸引你的视线。等到了近前,他们卖力地表演,总做出几个滑稽动作,逗得看热闹的人前仰后合。他们不图别的,只是图个喜兴。

听老人说,正月十五那天要是下雪了,就会出现好年景。盼望今年家乡的正月十五是个雪打灯的夜晚,风调雨顺,我默默地祝福我的家乡,“雪打花灯好年景”。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四】

每天都是如此:六点半起床,六点五十踏进教室……

假如有第二十五小时呢?

我会拿起图书馆的童话书,津津有味地品读它。沉浸在童话故事中,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冒险,为他激动,为他伤心,忽而紧张,忽而放松,忽而沉思,猜想故事的结局,又忽而恍然大悟!我必定会因为这一小时兴奋。

若真有第二十五小时,我会拉着妈妈坐在客厅里,聊的是所见所闻,而不是学习——我已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坐在妈妈身边,与妈妈谈心了;妈妈好久没有与我说起她平时在家的趣事儿了,我也很久没把我对事情的想法和感觉告诉妈妈。我攒了很多话要对妈妈讲,也想听听妈妈的想法,可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就用这第二十五小时吧!

如果真的'像我所想的那样,每天有二十五个小时,我会用多余的一小时上网,看娱乐圈,我会了解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与热点:汽车追尾,奇异动植物,明星之间的绯闻……我也绝不会对爸妈谈起的这些事感到迷惑:全球变暖,如何观天象……

而且我要用这第二十五小时晒太阳来补充钙质,做家务以减轻爸爸的负担,甚至睡到一个自然醒,让身心彻底解放……或者去电影院看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去公园打一场精彩的羽毛球赛,在家里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每天能有第二十五小时,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我的心愿能实现,我一定会珍惜前二十四个小时,好好享受第二十五小时!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五】

元宵到,真热闹,大街小巷好热闹。赏花灯,吃元宵团团圆圆真美好。许个愿,求平安,全家幸福甜蜜蜜。元宵节,真热闹,同窗游玩齐欢笑,手拉手,围个圏,我们的友谊长久久。元宵节,真喜庆,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泉州被评为首个亚文化之都,于是我们校领导决定为弘扬民族文化特定举行一次主题为“欢欢喜喜闹元宵”的元宵游园活动。

校门前,拱门立;走廊上,彩灯挂;小吃店,人流满;喜气洋洋满学校。

欢快的乐曲似信号弹划过天空,示意着踩街活动开始。一个个干净的额头,甜美的笑容,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低年级的同学提着精心挑选的各色各状造型的花灯,合着音乐的节拍,迈着相同的步履。那一盏盏花灯犹如在漆黑夜晚的浩瀚大海上的指明灯,带领着我们这群有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畅通无阻的前行。

古老的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是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看,三年三班的同学,穿着统一整洁的校服,在草操场上精心的表演。拍拍手,拍拍胸,拍拍腿,击掌转圈,简明的舞步是民族文化的见证。

走廊上高高地着我们绞尽脑汁、艰辛、精心制作的灯笼。譬如有乖巧可爱的小白兔;有活灵活现的生肖灯;有奔腾的骏马;甚至有能唱能转的走马灯。

空气中飘着浓浓的香气,不用想当然是我们班的元宵圆的香味啦!“我挤——我挤,嘿,竟然挤不进!”你肯定觉得奇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因为在我班的摊点周围有着“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差点连桌椅都被掀翻。维持秩序的保安被前来的买家挤到“十万八千里”,喊声则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收钱的同学,被搞得晕头转向。老师呢?直喘粗气,汗流浃背。来买东西的同学,手拽着dollar,大喊大叫:给我,给我……买到汤圆的同学,脸上溢知足、快乐,边吃着丝滑顺口的元宵圆一边退出重重包围。当听到元宵圆买完,个个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心情一下子从天空跌落谷底,有的甚至泪珠在眼眶里打滚,赖着不做。“没想到,一颗小小的元宵圆竟有如此的名气!唉。”

每一件成功的事,都是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

正月十五作文小学【六】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是因汉高祖刘邦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但刘盈生性懦弱,吕后渐渐独揽大权,吕后,吕氏族人商议谋乱,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刘襄为保刘氏江山起兵,最终平定“诸吕之乱”。继而登基上位的汉文帝刘恒,想到天下太平来之不易,于是将平息“诸吕之乱”的那一天,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人人都会想起其特色食品,“汤圆”或“元宵”,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希望一家人能像它们一样团团圆圆。有些人会将元宵和汤圆弄混,认为元宵就是汤圆,实则不然,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吃的多为元宵,而南方人吃的多为汤圆。汤圆和元宵看起来很像,都是圆滚滚的,然而差别还是很大的,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搓成圆形。而元宵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沾上水,然后再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边摇边洒水,直到馅上滚满糯米粉变成小球。元宵是比较硬的,而汤圆比较软。可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都十分美味,元宵吃起来,感觉比较粗糙,而且有嚼劲,吃完之后酥香残留,使人回味。汤圆吃起来,十分滑溜,用力一咬开,其中的馅不似喷薄而出,而是缓缓如流沙般流出来,香气在口中缓缓溢出,令人沉醉。

除饮食外,还有很多有意思节俗活动,比如赏花灯,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这些多种多样的花灯,既使赏花灯之人感到绚丽,奇特,又令人感到工匠的技艺高超。还有猜灯谜,舞狮等活动,使得元宵佳节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元宵节也是一个比较浪漫节日,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是纪念一对情人的,然而实际上比起七夕节,元宵节对于古代人而言更像是情人节,因为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来的,但元宵节这天过节,所以可以结伴出来,借着赏灯,物色对象。

如今社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日益崇尚,甚至对于外国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视,对此我认为,吸收外国优良的文化自然是很好且必要的,但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节日,也一定需要继续传承下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