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印象深刻的周末作文)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印象深刻的周末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12 16:14:56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印象深刻的周末作文)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一】

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我的好朋友小贝一家约上我准备今天去游行了。

这下我可乐了!妈妈帮我拿出我的山地车,准备出发了,我们骑着山地车来到江边,买了渔网,哦!可别以为这儿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还远着那!拿上工具,骑上山地车,我们的游行才正式开始了。

我们从江边,骑上洋安大桥桥面上,桥上的风景可真美啊!碧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各种形状的白云,有的像一朵花儿,有的像小朋友们在嬉戏,哦!我差点儿忘了天上飞翔的小鸟。天空对着江,像一条条又细又长的绸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绿水映着青山,山上长满了茂盛的树木、花草,它们像一个个高大又强壮的绿巨人,守护着新安江,守护着我们,眼前的一副美景,好不惹人喜爱呀!

过了洋安大桥到了洋溪,马路边一家家烧烤店里飘出的香气,诱惑了我的鼻孔,好想进去大吃一餐,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轻进一条小路,就到了目的地。一条小溪在阳光的直射下发出无彩的光。拿起小渔网开始捉鱼了!我看了看水底,一条鱼的影子也没有,“咦?怎么有块儿小石头在动呀?”小贝奇怪的问道。我跑过去仔细一瞧,瞅了瞅,“嗯,还真是块儿石头”。再次睁大眼睛一看“哇!石板鱼”我激动的说。小贝比我更加激动,她高兴地快要叫出来了,我马上捂住她的嘴,小声地说:“嘘——轻点儿”她点点头,我们来了个两面夹击,可那石板鱼机灵的像闪电一般逃走了。快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和小贝满头大汗,可一条鱼也没捉着。

不能泄气!我继续寻找,突然看到上游有个大石缝,轻轻的走过去看一看,哇!真把我看呆了,揉揉眼睛,没错——是虾!超多超多的虾,数也数不清!我和小贝又来了个两面夹击,大丰收啰!

我们满载而归地回家了。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二】

星期四,我和王子岩、王乐煊去榨水的盘古山庄。盘古山庄大厅非常大也很凉快,我们放下行李、吃过饭就带着乒乓球和羽毛球去酒店的运动场去打球了。因为我在学校学过乒乓球,妈妈说我打的不错,让我下学期继续报乒乓球兴趣班,因为我觉得乒乓球很有意思,大家都在玩,能够锻炼身体又很有趣。我答应妈妈我想继续学打乒乓球。然后,我们回房间换了游泳衣去游泳。游泳池潜水区我都能站着,可是我一不小心滑倒在水里,我赶快用手划水,脚站起来,吓了我一跳。我们带着游泳圈继续往深水前进,深水区的水好深呀,我都站不起来了,原来水深1。7米,比我高多了。游完泳晚上我们去吃烧烤就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就去牛背梁了。牛背梁里有许多北方见不到的大树和植物,王子岩爸爸一一给我们讲解。这里还有许多虫子,妈妈说这里很潮湿适合虫子生活。山里的风景很好,有个石头做的梅花桩,是我们几个最爱走的,走在那上面我就像在练武功。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桥,有石头的、有木板的、还有绳索的`。我们走走停停走了四个小时才到休息的地方,那时候我们都累的不行了,腿特别的酸痛。叔叔问我们还继续爬山不,我们三个异口同声说不爬了,吃过午饭我们就原路返回了。回到宾馆我们又换了游泳衣、拿上游泳圈继续去游泳了。这天游泳我慢慢的学会了在水里憋气,妈妈夸我很棒,过几天我就要去跳水馆学游泳了,所以我现在就是提前练习。

星期六早上我们还去农家乐吃了早饭,我吃了三个煮鸡蛋,因为那个鸡蛋是土鸡蛋,非常好吃,实在是太美味了,妈妈看我吃的很好,就在农家乐了买了一些鸡蛋带回家了。这个周末我过的很开心。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三】

四年前就看过孙教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教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我好像已经尽全力了,可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教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教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异常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供给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向在充当一个主角——“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我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供给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我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向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欢的工作中,教师不会把自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我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我身体很累的时候,心境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样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十分的无力也十分的无奈。此刻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期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靠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我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明白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我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四】

前几天周末的早上,爸爸说今天要山里去野餐,我很兴奋。妈妈手忙脚乱的收拾好野餐需要的食品,还有杯子、水壶、水果等一些吃的东西,把它们放在了大袋子里,接着我们穿戴整齐开车去野餐。到了翠华山大门,爸爸给我们买了门票,在开往半山腰的路上,公路歪歪扭扭的,山坡上有一些石头感觉快要掉下来似的。到了野餐的地方,有一块很大的草地,爸爸选了一块松树下面平整的草地,爷爷和奶奶铺了桌布,爸爸和妈妈拿出了食物,我们脱了鞋子,坐在阳光下野餐。山上吃饭和家里很不一样,阳光非常温暖,景色非常美丽。吃饱了,我还和爸爸躺在餐布上说悄悄话,布鲁托在旁边跑来跑去,看看能不能偷吃到美味的蛋糕。

收拾了东西后,我们往山里走去,我大叫道:“快看呀,有个瀑布!”爸爸看来看去,说:“那不是天然的瀑布,那是人工造成的瀑布。”我一下子明白了。到了天池,我们划了一条脚踏船,风很大,船摇摇晃晃的,我很害怕。上了岸,我们参观了冰洞,就是一个黑暗阴冷的山洞,幸好妈妈的手机里有手电筒功能,否则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下了山,我们正开往城里的时候,看见了很多柿子树,妈妈说:“那棵柿子树很低,我能爬上去,咱们去摘些柿子吧。”于是,爸爸把车停到了路边,全家人来到了那棵柿子树下,看着妈妈手脚并用往树上爬,爬到了树中间,妈妈伸手把柿子摘下来给我,我再一个个传递给爸爸,一共摘了十个柿子呢!

我们在傍晚的时候回到了家,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心满意足。

周末收获和感悟作文【五】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大人的天性,在儿童教育家孙瑞雪看来“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疑问。她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每个孩子都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要遵循孩子的这种内在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时引导。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会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成人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就能对某项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练。但现在的家长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去帮忙,去帮孩子规划好自己认为好的课程或技能,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愿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实现。

记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她说本来她没有很着急想让孩子报辅导班之类的,她觉得孩子还小,等稍微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之后再报,可是当她发现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学画画,有的在学舞蹈,有的在学弹琴,有的在学打鼓等等,她就开始慌了,她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概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草草报了一个家长选择最多的打鼓兴趣班。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因为来到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动听的声音,他觉得好玩极了,就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喜欢打鼓。妈妈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是没过几个月,孩子的新鲜劲过了,妈妈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打鼓这件事提不起兴趣了,孩子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拍,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我归属感,于是慢慢变得自卑,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她这才意识到她当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实际去考察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盲目的跟随主流给孩子报班或替孩子做决定,她后悔极了。

0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奶奶带着孩子天天跳广场舞,结果那个孩子跳的广场舞和大人一模一样,我们看了后都不禁大笑。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议论孩子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让家长当小朋友,学的口气、动作和老师一模一样。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孩子没那么的细心,不太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提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出老师的情绪,精神状态,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计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爱“汉堡”就走到我身边问:“木子老师,你肚子痛吗?揉一下就会不痛的。”说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我揉了起来,顿时我的内心一阵感动。这些都反应出幼儿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儿童的环境。除了教具、教室环境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就是教师的精神。在教学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把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联结。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准备好自己的精神。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成长的一切,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爱”同我们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照顾,对孩子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真正被爱的孩子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可见,爱孩子应建立在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多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条件和帮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