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的那些事作文(作文宿舍的两三件事)

宿舍里的那些事作文(作文宿舍的两三件事)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01 04:59:22
宿舍里的那些事作文(作文宿舍的两三件事)

宿舍里的那些事作文【一】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奔向操场。 操场上真热闹,你看,这几位男生在比掷沙包,哇,这位同学投得真远哪!那几位女生在跳绳,她们跳的`花样真多,也很好看。有些同学在打乒乓球,看他们的架子,真像个乒乓小将。

跑道上的接力赛最有趣,男生和女生各站一排整齐的队伍,站在第一位的男生和女生各拿一根小棒。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双方队员各自奔向对面又返回来,哇!那位男生跑得好快,他像老鹰在空中飞翔一样,把小棒传给了第二名同学。第二名男生的速度也不赖,他像狼捕捉猎物的速度一样,顺利的完成了他的接力任务。第三名同学的速度就更不赖,他像豹子的速度一样飞奔……当然女生也不赖啰!男生的接力刚完,女生的接力也结束了,可是,女生还是被男生战胜了,男同学笑得乐成一团,他们在操场上飞奔,在操场上欢呼。女生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径场上。忽然,一名男生在女生面前做了个鬼脸,逗得女生哈哈大笑……

课间活动真热闹,我爱课间十分钟!

宿舍里的那些事作文【二】

北国的雪,落了。北国的冰,结了。北国的树,枯了。那年,爷爷知道自己的儿子报名参军到哈尔滨服兵役那是件让爷爷整天担忧的事情,但爷爷了解你的倔强的脾气,连夜缝制棉夹,秋裤和厚袜子。就担心你不够暖,还特意将家里仅剩的存款拿出来买最好的料子。那天爷爷强忍着泪水将你送进火车站,那晚,爷爷彻夜未眠。到了哈尔滨部队,每天凌晨就把你从沉梦中拉起,刺耳的哨子声督促了你要严格训练,遵守规矩,保家卫国。长期的军姿和踏步让你的军靴慢慢的磨裂了,踏着雪,透过雪,刺心般的痛,在雪白的操场上留下了42尺的色脚印。那年,是哈尔滨最寒冷的冬天,北国的雪,看似温柔又非温柔。北国的冰,看似脆弱又非脆弱,北国的树,看似坚硬又非坚硬。

北国的春,雪未融。北国的河,冰未融。北国的树,叶未开。那年,你开始想念家里,但是你想着作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肩负着上战场的使命,无情地炮灰狠狠地散落在你的右眼,让你疼痛无比。在哈尔滨的`边境,简陋的医疗条件,军医们只能随便给你包扎。就因为这样,给你的右眼留下了后遗症—右眼视力逐年下降。北国的春,没有南方那样的温暖。北国的春,没有南方那样滋润。北国的春,没有南方那样美丽。

南方的秋,干燥的。南方的秋,凉爽的。南方的秋,感动的。那年,你匆匆地赶下火车,看见火车站门口,那位已两鬓发白,驼背的,声音也没有那年送你进火车站那么洪亮的人。你走到爷爷身边拍拍他的肩说:爸,儿子回来了。这句话爷爷已经等候两年了。爷爷抬起头,眯着眼,望着你,摸着你的面。颤抖地说:真的是儿子,我的儿子回来了。回来就好。那时你并没有告诉他你眼睛的事情,但其实爷爷已经察觉了。爷爷不管秋风狂吼,也要寻医问药。最后,用了一道偏方治了一下就算了。南方的秋,没有北国的冬那样残酷,南方的秋,没有北国的春那样无情,南方的秋,没有北国秋那样的冷酷。

听完你那些年,你做过的那些事。拿起茶色正浓的茶杯,轻尝一口以便苦涩,而你却淡定自如,一口又一口品尝,说:茶,涩了,才好喝。

宿舍里的那些事作文【三】

某日,我们母子三人在饭后一起回忆着他们小时候的情景。正因为小时候孩子们的可怜无助,长大了,他们才有了令他们“骄傲”的谈资:“我们也是吃苦过来的”。他们的爷爷奶奶不会因为你的忙碌而主动去帮助你,不会因为孙子年幼而慷慨的给予爷爷奶奶的爱。我的孩子小时候确实是可怜的,父母忙于事业,东奔西跑,常常扔下两个孩子相依为命。乡下的医生,常常要背着出诊箱出诊,可能一去就是一下午,甚至是一天,两个三四岁的孩子,饿了,就在邻居家里吃饭,困了,就倒在邻居家屋角的地板上睡觉,等着父母回家,不哭不闹,这不得不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说两孩子从小相依为命,这一点也不为过。

渐渐地,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孩子的内心是跟父母更贴近的,一到周六周日,孩子常常会吵着闹着要来我们身边。星期日下午要赶回爷爷奶奶家,周一要上学,从我们的诊所到爷爷奶奶家里大概有五华里的路程,回想那时候,可以想到这样的一幅图画:两个六七岁的孩子,每人买了一小包两毛钱的葵花籽,摇着小手向妈妈道再见,开始了他们回老家的路。两个小人儿摇摇晃晃地走到村的尽头,还要走大概三华里的大马路,哥哥牵着弟弟的小手,走到路的最右边,他们知道,这是妈妈时常的告诫。有时看到一辆“桑塔纳”从他们边上经过,哥哥一定会重复地说:“这是当干部的人才能坐的车,我们长大了也要当干部。”弟弟望着那辆车,流露出惊羡的眼神。不一会儿,又开始了路边的玩耍,踩踩路边的野花、折断路边的树枝拿在手里不停的挥舞,仿佛将刚才看到“桑塔纳”,想当干部的理想瞬间抛到了脑后,这也是小孩子的心性。

今天,我带着两儿子来到久违的`赤土,见了我们久违的亲人。她,孩子称奶奶,那时候,可能也就四十五六吧!她的孩子,大的有二十出头,小的是捡来的一个小女孩,和我儿子差不多年龄,现在考入三亚大学已在准备研究生的。乡下的人们,大都勤劳能干,善良节俭,她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两儿两女,也是当地不可多得的能人。现在的她可以说是儿孙满堂,看到她家那一群小孩子就感觉亲切!

是啊!忆当年为了事业顾不了孩子,那些年,那些事,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的努力,付出的心,是身边邻居和房东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帮助!懂得感恩,是我常常给儿子的教化和启迪。良心是做人的基线也是道德的升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