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两本书里的人物相遇作文)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两本书里的人物相遇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14 04:14:55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两本书里的人物相遇作文)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一】

我们小区楼下有一棵梧桐树,高高大大的很是挺拔,叶儿春夏碧绿如茵,冬季银装素裹,唯独秋季满眼尽是凄凉,落下一地惆怅,无力的卧在泥土之中却满怀期冀地望着树梢。这一幕惆怅哀婉的落叶图我却十分的不喜欢--凄凄惨惨、惨惨戚戚的风格总是惹人哀叹,带来愁思!

这几日,发觉同学们开始用落叶做书签,看着薄小,有火红的、有金黄的,嗮干后再用中性笔写上几句自己喜欢的诗句,夹在书页中,便极富有诗韵!我拿着别人的书签把玩,越看越可爱,便央求同学带我去找落叶,她答应了下来。下课后,她带我下路走入一条由石块铺成的小径,便来到了梧桐树林。我本是想着与家中楼下的梧桐树差不多,看到学校的梧桐树林时却大吃一惊了:几十颗梧桐树拔地而起,枝上开挂着稀稀拉拉来的黄叶儿,树下一层又一层地铺着火红或金黄的落叶,已看不见泥土了,从落叶缝隙中看到的还是落叶。没想到会是这样壮观!我十分喜爱这满地柔软的叶毯儿,想在里面打个滚儿,却迟迟没迈出脚步。落叶们弓着单薄的身子,紧紧密密地挨着,却又是那么脆弱啊!我害怕自己的鞋子踩在这些落叶上面会使它们变得支离破碎。

于是,我只在林边捡了几片完整美观的叶子就回教室了,路上,她瞅了瞅我挑选的落叶,感慨道:“好看的叶儿全被挑去了,哪些残缺丑陋的便只能沉陷在泥土之中了。”我回头又望了望那片梧桐林,对她笑了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腐朽为肥后树上来年春天便又长出新的绿叶,也是它们的重生了。”她的心情一下子明朗了起来,含笑伴我回了教室。

寂静夜,皎洁月,我翻开书页,赫然是一片精巧火红的落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与落叶再次相遇,竟原谅了它的落寞。理解了它的隐没,懂得了它的重生。人又何尝不是呢?若是自甘堕落,便一直颓废吧;若是坚定不移,与埋没抗争,等到来年春天,终会重生甚至永生!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二】

起初看《月亮与六便士》,并不觉被那开头的故事所吸引,只是翻到故事的最后,幡然醒悟自己早已旁人的角度走入了斯朱兰的梦境,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永不停歇的脚步,不论世事如何,只做唯一的自己。幸福的童话当中总是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一个爱人,一双儿女,最后的斯朱兰也是达到了他自己的童话,也许是幻化成墙上画作中一角走入仙境罢了。每一任被他所抛弃的妻子,只是奔跑追寻月亮路途中,从口袋里跌落出来的便士而已,蜕去的是肉体,而终究留下的是灵魂。时间流传最久的不是任何固化的物质,而是永久的精神。

然世人皆觉此书如获至宝,是因世人都不如书中主角那般洒脱,去追求天上之月,那如画如梦般的月亮,只能低头寻找那归属于自己的六便士。如你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能做到抛妻弃子去追寻梦想么?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只好寄精神与书,放飞自我的灵魂,借斯朱兰之体去感受一下何为梦想之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充满好奇之心,什么时候,小时候的那份纯真好奇,被生活所磨平了棱角,我们宁愿数着口袋里的零钱,也不愿抬头看看月光。我们留下的只有肉体,为温饱而辛苦的肉体,能超脱之人屈指可数,可你我却又能成为这样之人么?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三】

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不感兴趣!他的特立独行太过惊世骇俗,如果仅仅是惊世骇俗也就罢了。偏偏,他的惊世骇俗还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那些曾经爱过他,甚至给予他巨大帮助的人以巨大的伤害,这让我实在受不了。

尽管从小到老,我一向以为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相比,我简直太有人情味了。也许,正如书中所言:“假冒的特立独行也不能掩饰平庸的本质”。我想,我的特立独行只不过是想掩饰我平庸的本质罢了。

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迪尔柯·斯特罗伊夫。他是一位长相滑稽的荷兰画家。虽然绘画天赋不高,但是富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虽然为人有点傻里傻气,不谙世情,但是真诚善良,宽容大度;虽然朋友一再有负于他,但是他总是以德报怨。他给我的震撼:一是他的爱才之心,尽管此“才”并不与他惺惺相惜;一是他的爱人之情,尽管他所爱的人并不爱他。

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感觉书的前面部分语言非常幽默,后面部分语言非常富有哲理。

《月亮与六便士》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尽管读完之后,我对“月亮”心生恐惧,对“六便士”却心有戚戚焉。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四】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痛苦,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化解痛苦,跨越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苏武在匈奴的压迫下,在饱受地窑中饥寒交迫的打击下,他以尽忠国家的信念、积极乐观的心态化解了那如地狱般备受煎熬的痛苦,他挺了过来,主动跨越了痛苦。西方神话中有名的西西弗斯不断推石上山,这是他必须承受的`惩罚,可是他在这循环往复的痛苦之中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从而他听到了石头滚动时悦耳的声音,获得了心灵的愉悦,感受到生命构成的快乐与美好。西西弗斯如黑夜中的一只蝴蝶不会迷失在自己的痛苦之中,他将这黑暗般的痛苦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化为一种美好,一种快乐。可见,直面痛苦,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化解痛苦,可以将痛苦变成一只破茧而出的彩蝶,在你生命中翩翩起舞!

而放大痛苦,回避痛苦的人,只会被痛苦所压垮。为国担忧的楚国诗人屈原将楚国逐渐走向灭亡的事实逐渐放大,仅为此担忧,不断去回避它,不愿相信这个事实,而不去主动为此付出自己的行动。最终,这个痛苦扩大成了一片苦海,将屈原淹在其中。著名的画家梵高因为不敢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残酷,一直回避这种痛苦,一直在心中将这个痛苦放大再放大,以至于后来不能从中自拔,从而自刎身亡。他就这样被痛苦所压垮了,痛苦就这么将一个如此好的画家给粉碎了。可见,痛苦你不能躲避它,否则它将不惧怕你,将你一点点吞噬,直到你不能自拔,直到它把你压垮为止。

人生难免遇到挫折,经历挫折就会产生痛苦,只有我们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痛苦,从中逃离、挣脱出来,痛苦才会远去,你才能犹如那只彩蝶般在人生道路上翩翩起舞!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五】

首先,斯朱兰真的很不讨喜,尽管是书中的主角,主角光环也无法阻止大多数人对他的不理解,厌恶,甚至鄙视。我一路看来,觉得他在他的40岁左右时突然就放弃幸福美满的生活,抛妻弃子,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画画这种行径真的是不理解也不支持的。追求理想与家庭并不冲突。很多天才他们拥有超高的天赋,在某一行业出类拔萃,但同样拥有美满的家庭。有时候,是来自家庭的爱与责任才成就了伟大。但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斯朱兰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思想境界已不是我们很多普通人所能企及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也就是看完后杠两句,自己原来是怎样还是怎样憋。但只庆幸的是,他的\'画终名垂千古。

再有,文中那个烂好人德克让我挺气愤的。他就是那种善良到无下限就算斯朱兰言语侮辱他,内心鄙视他,夺他妻子,霸占他画室等等,还有他妻子对他的背叛与残忍……这种种让旁人看起来都感到愤怒的事他居然能做到完全可以忍受,我不懂他图个什么。他让我觉得可恨又可怜。始终觉得,善良必须要带点锋芒。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关于这本书的想法还有的话以后再补充吧。书还是挺好看的,特别佩服作者对于人性的剖析。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六】

看,太阳猛烈地炙烤着大地,火光冲天,声四起,烟雾迷茫,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蓑衣和草鞋,戴着一顶稍大的箪篱,前往不远山中的师傅家学习。不知怎的,就撞见了乱作一团的百万曹军。我吓了一跳,赶忙躲进山边的一个拐角处。浑厚的鼓声与难闻的腥味弥漫在百里的平原。我凝神望向前方的战场,只见一匹被鲜染红的骏马在纷乱的曹军中纵横驰来。马上飞跨一人,正是赵云!他紧咬牙关,且光中流露出坚定的`英气。那条在他手中攥紧的红缨枪在敌人的头颅上下翻飞。不知何时,又霎地向下一叉,向上一挑,鲜便在空中溅起,转眼溅没在潇潇马鸣之中——

赵云一边大喝着“挡我者,避我者生!”一边冲向我这个方向。我在一旁看着,心中不免忐忑不安,赵云一直以来都是我最想见到的猛将。所以我攥紧双拳,心中念叨着,生怕一不留神,一支冷箭刺入赵云的胸膛,生怕一代名将就此绝灭。

貌似是得有些累了,赵云一个猛刺,冲乱了后队曹兵的阵角,纵马一跃,“嗖”地一声,近前——

我猛地缩回了身子。

隐隐约约地,有急促的马蹄渐进……

赵云一勒马鞭,提马停了下来,见我发着抖望着满身腥味的他,便问道:“战局已定,尔为何抖之?”

我想说我因他的所向披靡、英气逼人而发抖,每当我激动万分之时都会这样。

他见我欲语无言,又问道:“你一介书生,见有战斗在此,为何还逗留此处?”

我说:“我远远望见了您,见您英姿飒爽,便一时愣在了那里。”说完便想退回草垛后。

赵云一摆长袍,示意我过去,我迈回小碎步紧张地来到高大的马前,一股刺鼻的酸味扑面而来。

他伸出鲜红的手,递给我一根刻有“天下一统”的粗针,说:“请等三国统一之际,将此针扎于吾墓中。”说完便望向苍穹,长叹一声,冲出了地平线……

我久久地望着那根粗针,心中满是对赵云的敬仰。

一阵风,吹拂着残败的沉沙折戟——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一片月光,见到了赵云。那片月光,已被我的叹声浸没……

与课外书人物相遇作文【七】

作家把一种性格放大到极致,让我们去体会感受每个人骨子里都有的那一点点对理想的追求。

这本书说是写于一战期间,想要给当时迷茫的人们一些鼓励,希冀人们不致于在战后对生活百无聊赖。不知道这本书对于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起到指引心的作用?

看这本书的时候,很佩服斯特兰的自私,内心没有一丝愧疚波澜不惊地就抛妻弃子去到巴黎,全身心学画画。其实很羡慕,可是转念想想,现在的人有几个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怕是浑浑噩噩地多些。

斯特兰其实往小了看可以是力争上位的庸庸白领,只是没那么彻底,仍旧在自己的生活圈里,会为自己做一点点娱乐的事感到负罪感,但无法避免,那些事总是很克制地去做,这样良心才回安宁。

最后,斯特兰终于去到大溪地,这个地设十分符合他种种要求的地方。爱塔料理他的起居,充当他的画模,满足他自己痛恨至的性欲,不打扰他的内心世界,事事遵从他的意见,他大概不会想到此生能遇到爱塔这样一个完美伴侣吧。

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总能像他这样美满地按着自己所思所想去过日子,但他到底唤醒了一些心底里有执念的人。

第一次看毛姆的书,书名没有在书里出现过,不知道怎么讲对这本书的感觉,可能是没有感觉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