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家乡的红杨桃树作文300字)

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家乡的红杨桃树作文3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7-16 02:58:15
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家乡的红杨桃树作文300字)

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一】

阳春三月,天气慢慢变暖,大地披上绿装。在那一抹绿中,还点缀着几个粉红色的小点,那便是桃花。

我走近一看,只见桃花娇艳欲滴,片片粉红色的花瓣充满了活力,还有一些火柴似的花蕊,被层层叠叠的花瓣包住了。它们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已经绽放出最美的一面;有的只开出了两三片花瓣,还害羞地把脸涨红了。

朵朵桃花下长出了一片片嫩叶,忽然听得“嗡嗡!”,原来是桃花的好朋友——蜜蜂。只见它在花中飞来飞去,勤劳地采着蜜蜂。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一朵朵桃花,在春风的吹动下,摆着粉红色的裙子,与蝴蝶们翩翩起舞……我闭上了眼,用心去享受这么美好的“时光”。

忽然,我睁开了眼,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看看那桃花,还是那么娇艳欲滴,还是那么美丽……

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二】

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果树就是桃树了,几乎家家都有一棵,我家院子里也有一棵。

桃树长得非常矮,但是很粗一壮,主干像一个大力士支撑着上面无数的枝条。灰褐色的枝条像手臂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春天,枝条上开满了粉一红的桃花,十分惹眼。到了四月份,桃花渐渐谢了,嫩绿的桃叶冒出来。一阵微风吹过,枝条轻轻晃起来,点缀在枝条上的绿叶显得更加动人。它的果实像卵形,表面有一层绒毛,刚开始是青色的,夏末长大成熟时,带粉红色,并且有香甜的气息散发出来,很诱人。桃子肉厚多汁味甜,深受人们喜爱。

据《本草纲目》记载,成熟桃晒干称碧桃干,可以治溢汗,可以止。嫩果晒干称碧桃,可以治吐、小儿虚汗等。叶煎水可以治风湿、皮肤病。根、干切片可以治黄疸、腹痛、胃热。花可以治水肿、便秘。

妈妈告诉我:把桃树的树叶捣烂,加水10倍搅匀后,过滤。取液喷洒,可防治蚜虫、螟虫、菜青虫等。

桃树花可以欣赏,果实可以吃,还可以做药,真可谓是我们这里家家户户的最爱啊!

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三】

火龙果是热带水果,它盛产于巴西、墨西哥等美洲热带地区,后由南洋运至台湾,在台湾经过加工,运至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栽培。

火龙果的花叫“霸王花”,它晚上10时盛开,早上9时凋谢,似昙花一现,是有名的“夜仙子”。

火龙果外表呈紫红色,好像一团红红的火焰,它的外表还有一些肉质鳞片,这些肉质鳞片看上去十分像龙的鳞片,因此得名为“火龙果”。此外,它还有“红龙果、青龙果、长寿果、吉祥果”等名字。

拿起一个火龙果,闻一闻,一阵清淡的香味扑鼻而来。火龙果不想苹果、凤梨、榴莲等水果,那些水果一闻就有一种刺鼻的香味冲透鼻孔,火龙果的香味是淡雅的。

剖开火龙果,里面的果肉是白色的,还夹杂着一点点像芝麻一样的粒粒,红红色的皮包着白里带黑的果肉,简直是一件艺术品,美丽极了!古诗云:“远看红绣球,近看生柳叶。中间来一刀,豆腐镶芝麻。”说的就是火龙果。

捧起火龙果,尝一口,啊!酸酸甜甜的,真好吃!那些“小芝麻”吃起来发出细微的“噼呖啪叭叭”的声音,真是又好吃又好听!

火龙果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它含有一般水果少有的植物性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

我爱火龙果,因为它不华丽,不伪装,实用价值高。

作文300字三年级故乡的桃树【四】

我的家乡在八都,那里风景优美,四周群山环绕。曾经有人赞美家乡那青翠的山,有人赞美家乡那清澈的河……可我却要赞美家乡的桥,赞美它那无私奉献、坚强不屈的精神。

家乡的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年桥。桥耸立在河的两岸,它虽没有龙泉大桥那样雄伟壮丽,但它却挑起了和龙泉大桥一样重的担子。青年桥的建造利用了赵州桥的方法,它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这种设计即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倒,又节省了石料。桥面两侧有石栏,石栏旁边有一盏盏整齐的路灯,它们就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在站岗,晚上是它桥带来了光明,使人们安全通行。桥的两侧是人行道,桥中间车辆像流水一般川流不息地来来往往,是桥用它自己的身躯来让我们通行。桥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每天都有一群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从桥上经过,原来住在河对岸的同学都要绕远路来上学,自从有了着座桥同学们再也不用爸爸妈妈接送都能从桥上背着书包蹦蹦跳跳来上学。夏天的晚上热得让人热得满头大汗,大家都坐在桥上乘凉,调皮的小孩躺在妈妈的怀里抬着头数星星。可是那些载着重物的汽车把桥压的一沟一沟的,可桥从来不叫一声痛,也不向人们提起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只是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

啊!我爱家乡的桥,爱你的无私奉献,爱你的坚强不屈,在我的眼里你比谁都坚强,比谁都无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