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真假作文素材(关于辨别信息真假议论文素材)

辨真假作文素材(关于辨别信息真假议论文素材)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4 15:32:30
辨真假作文素材(关于辨别信息真假议论文素材)

辨真假作文素材【一】

说到画方画圆,我倒想起一个不守规矩的画家。几世纪前,西方的画坛被学院派的画家们所垄断,他们画的油画把人和东西画得像真的一样,并且画得越逼真越好。后来,有个叫莫奈的人画了一幅名叫《日出的印象》的画。在画中有一个似船非船的东西好像正漂在河上,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看不清楚。这幅画就是印象派的代表作,莫奈就是印象派的鼻祖。然而这幅画一问世,学院派就对它大加攻击,企图封它,因为他们看惯了一丝不苟的方圆了,莫奈的画当然就是异端。唉!谁叫莫奈不守“规矩”呢!

“规矩”这东西在中国也很厉害。白娘娘不守“规矩”私嫁凡人,被镇雷峰塔中,母子分离。祥林嫂不守“规矩”嫁了第二个丈夫,被周围的人给“”了。屈原不守“规矩”,结果愁苦而穷终,在今天的'中国,“规矩”也并未绝迹。我的小堂弟上一年级,老师让他用“聪明”一词造句,他造的句子是:“我看见了一只聪明的大公鸡。”无论怎样,这个句子总比“张三李四聪明”一类的句子有创造性得多,然而老师说他做得大错特错,并让他把正确的句子抄上数遍。唉!谁叫他不守“规矩”呢!

人们的创造性、个性、锐气、斗争精神往往淹没在“规矩”的大海里,实堪一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对于风华正茂的我们,创造性、个性、锐气和勇气正是难能可贵的,方圆却未必都是对的,四不像也未必就是谬种。在必要的时候,用手中的笔大胆地画出自已心里所想的四不像,与那方圆一比高低,恐怕也是很该提倡的!

辨真假作文素材【二】

当时我差不多六岁,我的堂姐来我家玩,那时我俩形影不离。天真、可爱,就是我们的代言词,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会当真。

我家隔壁的邻居对我们很好,有一次,叔叔要给我和堂姐每人一颗“钻石”。我们见这颗“钻石”与电视上的钻石形态一样,犹如一个鸡蛋那么大,闪闪发光的,我们的眼睛也瞪得像鸡蛋那么大,变得闪闪发光。我们马上从叔叔手中抢过“钻石”连忙说:“谢谢!”。于是我们像吃了甜得不能再甜的蜜糖一般,开心得无论到哪里,都止不住这滔滔江水般的笑容。

我们为了验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钻石,想出了两个方法。笫一个方法:我们站在床上,朝地板上扔,如果没有碎,那就是直的钻石。第二个方法:用牙齿咬住“钻石”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假如没有,就是真的钻石。最后,我们实验并得出了结论:这真的是颗钻石!我们兴奋不已,就像吃了蜜糖后又掉入了一个蜂蜜罐子里,全身都是甜甜的.喜悦。我们都以为马上就有钱了,可以吃肯德基了。乐得我们走路都一抖一抖的。

有一次,“钻石”不小心被我弄丢了。害我哭了整整一天,饭也吃不下,水也喝不进。妈妈看到了这样伤心的我,说:“宝贝,不要伤心了,这个不是真的钻石,只是个塑料罢了,快吃饭吧!”我不相信,便生气地说:“哼,怎么可能呢,我都亲自实验过了,呜呜呜……我的钻石呀!”一想到钻石没了,钱就没了,也就是我的肯德基泡汤了,想到这儿,我哭得愈加厉害。

时光悄悄的溜走,我也越来越大大了,也懂事了,只要看到“童年”这两个字,就会想到“真假钻石”事件,就会不禁地笑起来,一看到我童年时期的照片,就想要回到童年,回到那个充满欢笑声、乐趣的地方。

辨真假作文素材【三】

很奇怪,我经常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虚假的还是真实的。也时常突发奇想—我和身边的一切都是巨人做的一个漫长且真实的梦,亦或是我生活在一个既真实,又不可谓真实的世界。而这些都只不过是我对现实生活中虚假与真实的解释和无知幻想。

那些真真假假,那种若有若无的状态,正如张若虚所描绘的“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空气中的.霜渐渐消失了,就连那分明存在的白沙液成了看不见的。存在与不存在没有了界线,犹如真假般难以分辨。

很多人,往往都只看事物的表面:他在笑,就认为他很开心没错,实际上他心里早已乌云密布﹔他对自己很好,就认为他是个好人没错,实际上他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他乐于助人,就认为他傻没错,实际上他比谁都聪明…

那些无知的人都觉得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却不知道所谓真假虚实的白沙,仅用双眼,是看不到的。看清世界,辨清真假,不是用眼,而是用那颗充满智慧的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