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中国式教育作文高中)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中国式教育作文高中)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3 12:26:53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中国式教育作文高中)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一】

文章中的“我”是一个循规蹈矩,踏踏实实读书的典型,从小受到父母、老师的喜爱,但却是一个高分低能的典型。这种循规蹈矩,踏踏实实读书的人照理说也是应该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应该是一个高分高能的人,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办不到?国外都夸中国的基础教育搞得扎实,可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不出顶尖级的'科学家,原因何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够多的了,不过,我还是想在这里谈谈我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结果是泯灭了他们聪慧的天资。

二、我国的教育重知识的记忆,轻智力的开发,又特别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开发,自然培养不出顶尖级的人才来。

三、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人的所有学习都是为了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在学习的时候参加实践,在实践的时候深化学习内容,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人才来。而我们的教育脱离社会实际,读书,读书,为了安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不参加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除了做点实验外,也几乎不参加任何实践活动。大学也有很多由于认识的原因,亦或条件的原因,不能让学生充分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种现象不纠正,中国的教育就难以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张二狗该不该受到称赞,该!他确实是个人才,他的成就就是证明。他为什么在童年、青年时不好好读书?原因不在他,而在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尊重个体差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板的传教式的教育方式,任何一个有智慧的学生都难以接受。他们老听教师讲感到厌烦,自然就思想开小差,搞小动作。教师自然不喜欢,讨厌,直到拒之于校门外。他们被踢出学校后,进入了社会这所大学校,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加改革开放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他们自然会获得很大的成就。

那么书是不是可以不读呢?当然不是。知识和智力是一个人腾飞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张二狗在有了很大的成就后,不是也还要进大学去进修吗?显然,他也感到了知识对他事业发展的重要了。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二】

夫一物之发明,先守秘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公开,等到向外传播,不知又要经历多久。即便是学习他国,有可能出于误会,一讹传讹,危害不浅。即便得其真相,而辗转传述,多需时日。我们认为是新的,在他人那儿已经是旧的。况且作为其形同同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而效仿,则适于外者未必适于中。若能真心试验,则特别发明,足以自用。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三】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四】

改善试验者役物而不为物所役;制天而不为天所制,惟其以人力胜天工,故能探其奥蕴,常保其新焉。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五】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近期拜读了他的著作《中国教育改造》一书,该书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结晶。陶行知开创出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读了陶行之的教育论,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作为基础教育教师的我,也产生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和感悟,以下是我的理解和感受:

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世界知名度的伟大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再到今天新课程,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有诸多相通之处,又打上了各自的时代烙印。因为他们教育理念的终极追求都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目的,我们可以具体地解读为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等。

陶行知说,现在的教育要结合生活、社会,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教会学生生活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做人、处世。学校里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论性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终生的教育,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种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纵观当代的教育,真是让人担忧。

家长、学校都是为了分数而教育学生:“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个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学生的一切都是以学习的成绩分数来决定。导致现在有的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生活白痴。这些人将来如何生活、生存?这类人其实到了社会上也做不了什么事的。连生活都成问题的人,我想在社会上立足也是很困难的。

陶行知先生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今天重新审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之中,为目前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同时,我们教师要不断丰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勇于充当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的旗手,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式教育是怎样的小作文【六】

《中国教育改造》是一九二八年,陶行知先生主持晓庄师范时,为了祝贺陶母六十寿辰,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选编成的一本教育文集。书中内容概括了一九二八年以前各个时期他对中国教育的考察、研究,深入实际,提出的教育改造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

《中国教育改造》这本书代表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从“教授”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的过程,本书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可见,陶先生把“教学做合一”看作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学习时要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学生能用这方法和能力,去适应干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离开先生也能单独做事。”这里的学习已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主的合作、交流、探究,充满兴趣,全身心投入,去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功走向事业的成功。不过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威,而是新课堂的建设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共同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

课堂活动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由注重学生的单向发展转向多向发展;教学内容由拘限于课本延伸到社会和生活,拘限于现成知识拓展到运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教学手段由一支粉笔打天下转向使用多媒体。这些改革,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提倡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精神。

陶行知还认为幼儿教育能否普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为幼儿教育是为培养大批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打基础的事业。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因此,他主张要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也要普及幼儿教育,因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陶行知主张对工农子女应“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去”。他认为不仅要培养幼儿,而且要培养婴儿,所以他除了号召开展幼稚园下乡进厂运动外,还号召开展托儿所运动.甚至连刚生下的小婴儿也收,以解决当时女工无产假之苦。他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写到“进行幼稚教育之普及要有三个步骤: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幼稚园的办法、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中国教育改造》中的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仍起着很大作用,是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育遗产,我们应该批判地予以继承和发扬。我们要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性地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