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23 19:03:16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一】

“喳喳喳……”屋檐上,一只小麻雀在窝里饿得直叫唤。燕子飞过听见了,连忙停下来关切地问道:“小麻雀,你为何不飞出去找虫子吃呢?瞧你饿得多可怜!”

小麻雀低着头细声细气地说:“我长得灰不溜秋的,比起凤凰来丑了,我不好意思。”

燕子阿姨说:“傻孩子,凤凰只不过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其实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凤凰。”

“那,比起孔雀来我还是丑了。”小麻雀又说。

“你怎么老去和那些珍奇的鸟儿相比呢?即使要比,你也只能和你们麻雀相比呀。你要是去和那些珍奇的鸟儿相比,你就会羞愧得永远不敢出门,饿在窝里面的。”

小麻雀听了燕子阿姨的话,伸出头来看了看其他的小麻雀并不比自己美,才消除了自卑,扑棱棱飞出去找虫子吃了。

一天又一天,小麻雀翅膀练硬了,飞得远了,飞得高了,从此不再挨饿了。更重要的是,它对自己有信心了。

寓意:一定要找准目标。否则就可能丧失勇气,否定自己。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二】

有一只小麻雀,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非常骄傲。一天,小麻雀从羊圈上飞过,它看到羊圈里有很多绵羊,有进来的,有出去的,一个挤一个,咩咩叫着,好玩极了。

小麻雀看着好玩,就落在旁边的一棵树上观看。突然,一只苍鹰从天上飞下来,像利箭一样,“嗖”地飞进羊圈,猛地抓起一只羊羔,又展翅飞上了高空。

“呀!”小麻雀吃惊地大叫了起来,“它可真厉害,竟然能把羊叼起来。”小麻雀羡慕极了!同时也很不服气,心想:它会飞,我也会飞,它能把羊叼起来,我也行。哼,我还要叼一只更大的羊呢!

想到这里,小麻雀就高高地飞起来,在羊圈上转了一圈,想要挑选一只最肥的绵羊。

小麻雀看了一会,发现有一只特别肥大的\'绵羊正在羊圈里走来走去呢。“哈,就是它了!如果我把它叼回去的话,我的同伴们肯定羡慕了,哈哈哈!”小麻雀想着想着,开心地笑出了声。

于是,小麻雀学着猎鹰,猛地落到大绵羊身上,用小爪子紧紧抓住绵羊的毛,想把它抓到天上去。可是它用尽力气,大绵羊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麻雀又试了几次,还是抓不动,小麻雀生气极了,就想飞起来,换一只羊。可是奇怪的是小麻雀的爪子一动也不能动了!

它着急地晃了又晃,还是没办法松开爪子,原来这只绵羊很脏,它的身上沾了很多泥浆,毛被弄得黏糊糊的,把小麻雀的爪子给牢牢地粘住了。小麻着急了,拼命挣扎,可是它越用力,爪子被粘得越紧。“这可怎么办呀!”小麻雀急得快哭了。

就在这时,牧羊人走过来了。他看到小麻雀,就一把抓住了它,并拔掉它身上的毛。随后牧羊人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线,绑住小麻雀的腿,丢给自己的孩子当玩具了。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三】

梓庆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乐器,那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鐻(ju。

梓庆做的鐻,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鬼斧神工。鲁国的君王闻听此事后,召见梓庆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个工匠,谈不上什么技法。”梓庆回答说:“我只有,在做鐻时,从来不分心,而且实行斋戒,洁身自好,摒除杂念。斋戒到第3天,不敢想到庆功、封官、俸禄;第5天,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第7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晋见君主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

梓庆在把外界的干扰全部排除之后,进入山林中,观察树木的质地,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

“否则,我不会去做!”梓庆向鲁王详细介绍制鐻过程后,继续说:“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这个寓言教育人们,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执着、专一、忘我。梓庆制鐻虽然有些过分夸大精神作用,但是强调干事业摒除杂念、精神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四】

朱诺和孔雀的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使命,人不能十全十美的,我们应该学会满足。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五】

雁奴是雁群中个头最小、性情最机敏的一种雁。每天晚上群雁夜宿的时候,总有一只雁奴彻夜不眠,在其周围执行警戒任务。它只要听到一点人声,便立刻号叫起来,紧接着群雁的惊叫声便会连成一片,互相催促着匆忙飞走。雁群因为有雁奴的及时报警,所以便夜间捕雁的人经常一无所获。

后来,乡间的人们经过仔细观察,逐渐掌握了群雁的夜间生活习性,并根据雁奴过于敏感的天性制订了一个搅乱群雁生活规律的巧妙捕雁圈套。他们首先摸清了雁群在湖泽边的栖息地,然后悄悄地在其周围布下了大网,在网的旁边挖掘了一些洞穴。等夜幕刚一降临,乡里的人们就带着捆雁用的绳子到洞穴中躲藏起来,不声不响地蜷缩在洞中过夜。在天亮之前,他们把洞穴外面的柴草点燃,雁奴一见到火光,立即飞过去把火扑灭。群雁被雁奴发出的响声惊醒了,但睁开眼一看,周围没有别的动静,于是又安心地去睡觉。乡里的人一连点了三次火,三次都被雁奴扑灭。然而群雁被雁奴惊醒了三次,过后都没有遇到危难,所以都抱怨雁奴大惊小怪,轮番用嘴去啄它、用翅膀去击打它。出完了气,群雁又放心大胆地睡起觉来。过了一会儿,捕雁的人又点燃了火光。雁奴害怕众雁再打它、啄它,不敢鸣叫。乡里的人们见雁群寂然无声,迅速张开大网向群雁栖息的地方猛然扑去。网到之处,没有一只雁能够幸免;整个雁群里的雁,十只大约有五只被乡里的人捉住了。

乡里人根据事不过三的,使群雁因怀疑同伴而遭到祸患。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在一项关系大家共同利益的事业上,应该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决策时,只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六】

然而,日子久了,邻居之间总免不了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其中,最让孔雀伤心的是,有一次,天鹅竟然狠心地把一只小孔雀拖下水去游泳了,让孔雀伤心不已。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怪天鹅,因为那天他带着小天鹅游泳时,那只小孔雀在伤心地哭,天鹅看到他可怜,就问他哭什么,小孔雀告诉天鹅说孔雀爸爸不准他游泳。天鹅安慰他说:“你爸爸没错,他怕你出危险啊!”“不吗,不吗,我就要学游泳吗!孔雀叔叔,您就教我嘛!”孔雀被缠得没法,只好让小孔雀咬着自己的翅膀下水了。小孔雀跟在天鹅旁边,真是高兴极了,他想,游泳其实是多么的简单,爸爸他们的`担心其实是很多余的……想着想着,小孔雀就情不自禁地松开嘴想自己单独游一游,谁知,刚一松口,小孔雀就沉下水去了,等到鸭子们七手八脚地把小鸡救上岸,小孔雀已经了。之后,任凭天鹅怎么解释,孔雀就是不肯原谅天鹅。

从此以后,天鹅孔雀两家就有了老不相往来的情势,并且孔雀也开始了报复行动。有一天,孔雀趁天鹅不在家时,把一只可爱的小天鹅捉到树上去,让天鹅回来后一阵好找;还有一次,孔雀把一群小天鹅带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山坡上,害得小天鹅胆战心惊地在山上过了一夜,让天鹅很不安……

小天鹅受尽了孔雀的欺侮,天鹅终于忍不住去找孔雀论理。天鹅说:“孔雀哥哥啊,你不要太欺负小孩子了!你对我有气就找我算了,为什么要折腾我的子女呢?”孔雀听了,抖抖翅膀,昂着头,傲慢地说:“我就要找你的子女出气,怎么样?谁叫你把我的儿子溺了!”“你的儿子了,我是有错,可是……”还没等天鹅说完,孔雀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小天鹅长成了大天鹅,小孔雀也长成了大孔雀,但是两家依然是互不往来,并且时有吵架声传出。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不知怎的,森林里突然起火,那些猴呀……都纷纷逃离了森林。只有天鹅孔雀两家拖儿带女的迟迟没有离开。眼看就要烧到家门了,如果还不走,天鹅孔雀两家就会毁于一旦。但是,火势越来越大,路已经被火封住了,要想活命只有淌水过河。可是,孔雀过不了河。怎么办呢?正在紧急时刻,天鹅叫她的儿女们每只天鹅背驮一只孔雀游过河去。

孔雀的一家得救了,孔雀对天鹅感激不尽。孔雀说:“天鹅啊,你真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啊!”天鹅说:“孔雀哥啊,千万不要这样说。谁没有失误呢?当初的那什事,我也有责任的呀!……”

自卑的麻雀和孔雀的作文续写【七】

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正好位于魏国与楚国的交界处,这地方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和态度却大不一样。

魏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所以西瓜长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这边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怨恨魏国的村民,嫉妒他们为什么要把瓜种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是,楚国这边的村民就想方设法去破坏魏国村民的劳动成果。每天晚上,楚国村民轮流着摸到魏国的瓜田,踩他们的瓜,扯他们的藤,这样,魏国村民种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掉了。

魏国村民发现这个情况后,十分气愤,他们也打算夜间派人偷偷过去破坏楚国的瓜田。一位年纪大的村民劝阻住了大家,说:“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报告给县令,向他请示该怎么办吧?”

大家来到宋就的县衙。宋就耐心地劝导本国的村民说:“为什么要这么心胸狭窄呢?如果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地这般闹下去,只会结怨越来越深,最后把事态闹大,引起祸患。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计较他们的无理行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们的西瓜浇水,最好是在夜间悄悄进行,不声不响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国村民依照宋就的话去做了。于是,从这以后,西边楚国的瓜一天天长好起来。楚国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浇过水,感到很是奇怪,互相一问,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为他们的\'西瓜浇水的正是魏国的村民,楚国的村民大受感动。

很快,这件事情被楚国县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兴,又自愧不如魏国县令。他把这些情况写下来报告给了楚王,楚王也同样很受感动,同时也深感惭愧和不安。

后来,楚王备了重金派人送给魏王,希望与魏国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从此后,楚、魏两国开始友好起来。边境的两国村民也亲如一家。两边种的西瓜都同样又大又甜。

所以说,有时候不要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态度去激化矛盾,而是宽宏大量,以德报怨,这样反而会促使矛盾缓解,使坏事变成好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