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史铁生作文(和史铁生经历差不多的作文)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和史铁生经历差不多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23 10:10:01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和史铁生经历差不多的作文)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一】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电视节目《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看了一遍以后,觉得生活中,他们做的事儿,都是我们平常不愿意做的。看完了以后,手中的纸巾和衣袖都湿透了。实在是太感人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13岁的少年————赵文龙。

赵文龙现在是一个13岁的男生。父母离异,可他却被法院判给了爸爸。妈妈患了严重的“尿毒症”他主动跑去照顾妈妈。8岁时,在这个年纪,是我在家里的话,一定是抱着ipad在床上玩的。可他呢,却要自己天天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给妈妈吃。他每天最开心的事是可以有钱买上个六两小肉。亲手做“清蒸肉丸”给妈妈吃。为了妈妈,他甚至不再吃儿时最爱吃的水果西瓜。(因为妈妈吃了西瓜后,身体里的水分会增多,每天做透析会很痛苦。如果是在我家,夏天西瓜天天都可以吃,不必在意谁吃了会怎样。这可看出,赵文龙对于他妈妈的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赵文龙不仅对妈妈很关心,还非常懂得感恩!

他有一个小本子,本子虽小,但里面的记了非常多东西。例如“好心的阿姨捐赠了2100元,电话号码是:XXXXXXXXXXX。他告诉主持人说:“我是想长大以后报答他们吧!”在社会中,这么有感恩的心的少年已经不多了。

让我们去学习赵文龙,去学习赵文龙的爱母精神,去学习他那颗感恩的心吧!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二】

故事中的亚陶是一个总怨天尤人的孩子。但自从他戴上蓝戒指后,好运不断。后来他还自作纸张地让蓝戒指操纵了他的生命。所以,他总是莫名其妙地交上好运。但最终他对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感到了厌倦,结果抑郁而终。当他把蓝戒指的秘密说出时,后人却认为这只是一个童话,一个谎诞的故事。

这个童话表面讲述的是故事,其实暗藏人生的哲理。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我想归根到底是为了活得更有意义与价值,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而只要树立了这样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去为之奋斗,最终在奋斗中会获得无穷的乐趣!但是,若是不经过一番努力与奋斗的过程,就轻易品尝到成功的果实,那还会有什么意义可言呢?就像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亚陶,当他靠蓝戒指带来一次又一次好运,总是轻易的品尝到最好的结果时,最终感到的就是厌倦,以致抑郁而终。由此可见,其实人人都一样,有苦才有乐,有苦才有甜。不经历大风大浪,即使见到了陆地,也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过眼云烟。

就像一次和家人爬泰山,从山脚至山顶,绵延几千米。登上玉皇顶时,大家早已气喘吁吁,腰酸腿疼,但当站在山顶欣赏蝴蝶、蜻蜓的翩翩起舞,享受徐徐清风带来的心旷神怡,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时,我真的觉得,只有通过努力得到的结果才是最快乐的`,而这种快乐是那些索道车上去的游客永远也无法体味的。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其实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像亚陶那样只坐享其成的人不过是游戏人生;而那些不向命运屈服,努力朝着心中的目标去奋斗的人,才是真正的坚强的人,永远拥有真正快乐的人。我想,这应是读《幸运儿亚陶》带给我的最大启迪吧!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三】

你好!

您在天堂住的还好吗?您在的时候真是对不起您,如果让我早些知道你的病情,你一定不会那么早就离我们远去的\',我和妹妹都很好,在你去世的第二年,我们就来到了北海,看到了美丽的菊花,我和妹妹一定会照着你的遗言一样快乐的好好活下去。

现在想起来,我是我的脾气实在太暴躁了,可你还是不离不弃的细心照顾我,如多我不对你大吵大闹,你是不会这么早抱着深深的牵挂和遗憾走的。

如今,我已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我很想让你看一看我写的一些书,可是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我不会让你带着遗憾,我现在不但能照顾自己,还可以照顾妹妹,妹妹现在很好,您就安心吧。

如果还有来生,我一定会孝敬您,不会让您不瞑目,前还为我牵肠挂肚,,我和妹妹一定会好好活的,您就放心吧。

史铁生

10月15日

拓展: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四】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消息:一个11岁的男孩,他妈妈当着全班同学打了他一巴掌,因此他离家出走,事后,当机制要采访这位母亲,而母亲却说:你们先走,我没空搭理你们,我还要找我的儿子……经过记者多次相劝之下目前终于接受采访在采访时,这位目前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她的言行全都是为了找儿子,总是拿着自己儿子的照片到镜头面前去

看到这里,我已经泪流不止,我心中已怒火冲天。目前为了找儿子都可以向别人下跪,而儿子却因为一巴掌。而抛弃自己的母亲。不念母亲是怎样把自己养大的、不想母亲十月怀胎是的痛苦、不想母亲给予我们生命时的决心。小时候,目前为我们的吃喝操心,长大后,母亲为我们的学习着急,成年后母亲又为我们的事业着想,不求一丝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大半生。

父母给与我们生命,想让我们成为人中的龙凤,而我们却那么不争气。甚至我们还攀比,那只父母的汗钱挥霍青春。我们总是想: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李嘉诚,为什么我家这么穷,但是,你嫌父母无能力给你创造那种生活的时候,父母也在想: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是全校第一,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闯祸。我们要反思反思了。父母为我们不容易,我们却这么伤他们的心。仔细想想,当我们在学校轻松学习的时候,父母在干什么?当我们吃着我们心爱的零食的时候,父母,可能还没有吃饭,当我们在购物的时候,在购买自己心爱的礼品的时候,想没想过这是父母用汗水换在的钱又被我们轻松的换回去。

父母对我们的爱太深了,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父母的爱,我会说:爸,妈,你们辛苦了。

因为父母不需要物质的回报,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做子女的真心一句话:

爸!妈!我爱你们……

带着乞求的目光,求着别人帮自己找儿子。甚至给观众下跪。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五】

史铁生,您是我最敬爱的人,自从看了你的作品后,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你对于写作的宁静和执着,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于每一个关心你的人的友善和热情——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亲切而意味深长。

由于那次山洪暴发,你遭遇到暴雨和冰雹的侵袭。没想到,就是这一次不经意地浸泡,竟落下了个双腿瘫痪的病根。从此,与轮椅为伴。当命运将你束缚在轮椅上后,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阅读和写作上。你的顽强拼搏因此惜时如命;写了许多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身残志不残,源源不断地有好作品奉献出来。当然,用目前流行的话说“这有点儿累”,所以这历程也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轻松。所以在《病隙碎笔》中写过:“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职业,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人干。即使干再苦再累的工作,恐怕也没有人想从事生病这个职业的。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有人问你从事什么工作,你自嘲道,生病,业余时间写点东西。你将自己的职业比喻为生病,充满着一种神圣的敬畏,没有一丝悲悯和伤感,令人肃然起敬,感动莫名。你被誉为"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作家史铁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是以生病为生的一个人,却写出了许多名扬中外的文学作品,你用文字,照亮了世人的心灵,给人以一种绵绵不绝的温暖和力量。你的作品被称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国当代文坛的珠穆朗玛峰"。

尽管你无法正常生活,但是你的坚强,把病魔战胜。放宽心态以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正是有了这痛彻肺腑的心灵感悟,才使得到你绽放出人生的别样的美丽和坚强。

近来身体还好吧,望能多保重身体。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希望你能多写一些好的作品给我们后人。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六】

近日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领悟了不同寻常的人生,史铁生虽然肢体残疾,但在我看来他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充实的人生,始终有伴随着他的地坛。

地坛在史铁生的生命里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从而引发了我对地坛的遐想。书中描述: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阑,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藏幽,到处的荒草野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是史铁生第一次看到的地坛。园中凋零萧瑟的景象展现出史铁生的内心的无助与悲惨的遭遇,但野草荒藤都茂盛的自在坦荡,从中体现了残疾生命里不服输的精神。不在遭遇中倒下,而是坚强的崛起,自在坦荡,从不同的环境中寻回自己。

他两腿残废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就摇着轮椅总到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跟别人上下班一样在那里消磨时间,躺在轮椅上或者是坐着看书或者是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打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的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的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子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院子都是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园中荒芜但并不衰败。

史铁生看院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看到了他心情的转变,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史铁生也使我看到了世界自然地美妙,生命的意义。只要细心观察,留心注意,不管何处都有他美好的一面。

地坛的每一棵树下他都去过,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他都在院子里呆过。他总是想一些我们看起看来很平常的事,如:经常反复想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后他便觉得安心了。还有是怎样生活,这几乎是困扰他的重要问题,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的: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灿烂;比如在园中最为落寂的时间,一群雨燕都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喊得苍凉;比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荡安卧,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味苦的味道。这样的想法是他得到了安慰。也是我从沉迷中醒来,领悟到不变得美,他时刻伴随着生活。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洁,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让我们快乐起来,用心沐浴生命的每一束阳光。、

不仅是地坛陪伴他,还有一个时刻关心、牵挂着他的母亲。史铁生到过的每一处,他的母亲都不知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母亲总是悄悄地来找他,又不让他发觉,每一次找到后又悄悄的离开。等他母亲去世后他才懂得那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无私的爱,他的伟大的值得他骄傲的母亲在他心中渗透的深彻。啊,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使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母爱不一定是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平淡中流露着真情,爱如淡茶,越品味越浓香。母爱是一处港湾,让我们远离风浪,享受安宁。母爱是雪中炭,给了我们慰藉;是失败时的鼓励,给了我们信心。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春天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以声音来对应四季?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盐树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梦哪?春天是树枝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土地上的一直孤零的烟斗。这句子不但生动明确,细细品味确实真实的`描述。自然真是无奇不有,生命是上帝赐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与史铁生比起来,我更加感到欣慰。一定要享受自己完美的人生,无尽的奥妙在等待着我。

在这个地坛中有一些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5年前的一对中年夫妇,现在已经成了一对老人,依旧来园中散步;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还有一个老头,算得上十一哥真正的饮者,他在腰间挂一个扁瓷瓶,里面装满了就酒;有一个捕鸟的汉子,园中人少鸟却多;有一个中年女工程师,每天工作都要穿过院子;;还有一个是史铁生的朋友——一个长袍家,这位长跑家来园中,史铁生为他计时,经过他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的到了第一名,并破了记录;最后还有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她是个弱智儿。

谁有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那?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和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地迷茫了。

假如世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那?要是没有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崇高又将如何让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哪?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那?

史铁生终于走出来了自己的阴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不同的人生观: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是懦夫映照了英雄,是众生渡化了佛祖。

是的,世界太不公平了,但又是公平的,拥有生命是上帝给我们最公平的见证。我平时总是抱怨世界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那么高大,而我那么矮小;为什么总是别人那么聪明,而自己那么笨……………?我看了史铁生坚强的写照之后,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认识到,既然上帝造就了我,那么这个世界中一定有我充当的角色,虽然不是一朵红花,但那也是一片绿叶,为什么不试着享受绿叶的快乐?我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

史铁生之后就在园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总是拿着木子和笔,到园中找一个最不为人打扰的角落,偷偷的写。有事人走过来他就把木子合上把笔叼在嘴里,他怕写不成发落的尴尬,结果他发表了几篇,并出了点小名。之后他又开始思考要不要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自己把自己卷入一个难以逃离的漩涡。可是他还是想活。人为什么活着个?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所以精神上无法得到自由,所以消灭恐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来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园神对他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

对地坛多寄托的感情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他们不能变成语言,也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他们了。他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够在一起,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快,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的迫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幸好有史铁生作文【七】

最近的一个周末,中央电视台播放了“201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爸爸要我同他一起观看。起初,我匆匆地看了节目后段中阳光少年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却没太放在心上,尽管我也知道爸爸的“用心”。第二天晚上,我在书房写作业,偶尔听见爸爸妈妈在房间里讨论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决定一探究竟,原来是节目重播了,想不到的是一向坚强的妈妈竟然一边认真看着电视,一边不停地用纸巾擦拭眼角的泪水,爸爸也在用“微信”提醒身边的人一起收看节目……过了几天,学校分两次用班会课组织我们完整地收看了有关孝心少年的录像,那一刻,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从小到大,我们这样年龄的孩子多数都生活在衣食无忧、条件优越的环境里,享受着父母、家庭的爱,“感动”对我们来说似乎觉得有点“陌生”。生活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公是孝心少年们的共同遭遇,他们的故事让人心酸,但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坚强和自立。书本里常说,环境能锻炼人,更能造就人,我想这就是真实的写照。虽然节目中的哥哥姐姐们都比我长几岁,但我想这样的精神和行为都是从小学习和养成的,更是内在的高尚品格所注定的。而我们平时对父母、老师的话常常一笑而之,一听而过,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必须从小树立高尚的品德,多听、多看、多想,长大后才能成为善良的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此时我不得不再次想起他们的名字: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王芹秀和何秀巡姐弟,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都有一颗清澈、纯洁的心,他们用单纯、善良的孝行诠释了浓于水的亲情和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要从小从现在从身边学起、做起,懂得感恩,学会感动,让孝心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最美孝心少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几个精彩的片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就像主持人白岩松叔叔所说,这样的人物和故事,不仅孩子们要多学习,大人们也要多看看,与其说我们被他们感动,不如说是他们教育了我们。我们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懂得感谢父母,感恩社会,爱你、爱他、爱我们自己,让孝心——这一大爱在我们身边传递和延续。

孝心少年,足以感动你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