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夺冠作文)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夺冠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7 03:54:15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夺冠作文)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一】

在孙杨200米自摘金后,澳大利亚媒体对1500米比赛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悉尼先锋早报》认为,孙杨赢得了200自金牌,他的底气更足了,这是对霍顿最直接的回击,这使得三天之后两人在1500米泳池中的第二次较量更有看头。

该报指出,1500米自由泳是孙杨的主项,他统治了多年,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孙杨在爆发力和耐力方面很可能不敌更年轻的霍顿。

“孙杨在获得200自冠军后,说他会在1500米比赛中继续证明自己。现在继续口水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霍顿和孙杨的战斗还要在泳池中继续。”《悉尼先锋早报》表示。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二】

今天的网络和朋友圈再次被各种刷屏,女排夺冠了。打开手机,翻看各大网站,全是满满的赞和骄傲,高兴的为这群年轻的女排姑娘欢呼,感动着这种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

今天的比赛完全可以用惊喜动魄来形容,每一分都是在搏,每个球都很艰难。好像从一开始就再挑战着我们的小心脏,第一局的开局并不顺利,虽然以19—25输掉了首局。从第二局开始,中国队及时提高发球质量,不断高涨的士气,顽强拼搏的斗志,最终,我们以三比一的比分完胜,又一次12年后站上了奥运女排最高领奖台。

正如赛后采访郎导的回答:“我们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是可以用我们的作风、团队相互弥补,在比赛中能够画一个圆。“这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不仅仅存在与奥运赛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们思考、学习。

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再次从女排身上感受到了团结拼搏的力量。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三】

鲁迅先生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题记

今日里约的奥运健儿们纷纷传来喜讯,而孙杨更是以1分44秒65的成绩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陈艾森和林跃以496.98超高总分夺得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金牌,中国代表团以5金、2银、4铜的成绩暂列里约奥运奖牌榜榜首!

相对于金牌的进账,之前游泳队孙杨、举重黎雅君等夺冠热门错失金牌,更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国民的反应和评论已经跳出了“金牌论”,人们已经开始弱化“首金”等功利性的看法,更多的关注每一位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和比赛的过程。

而孙杨在银牌后通过不断地努力勇夺200米自由泳金牌,不仅为国争光,更是体现了中国奥运健儿努力不懈,勇敢拼搏的精神。

奥运会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让全世界人民为之呐喊,为之疯狂,为之欢欣喜悦,为之黯然神伤。在两天之前,我们的金牌数量还是零呢,在两天之前,孙杨还是个“失败者”呢。不同的是,在这个XX的巴西,我们的国人第一次不再遵从“唯金牌论”了。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四】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奥运会夺冠震撼瞬间作文【五】

在地震中,有一个人令我流下了眼泪。他就是陈坚。在纪实剧《震撼世界的七日》中他叫姜辉。陈坚,被埋在废墟下,身上还压着三块预制板,那种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废墟下不断地鼓励身边一位灰心丧气的小女孩,还十分艰难地唱歌给她听。但当救援队队员发现他, 要对他实施救援的时候,他却让救援人员先救旁边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当这母女二人被救出后,救援队队员开始对他实施救援。陈坚不断地给自己和救援人员打气,不断地告诉救援人员不要着急,说自己要坚强,一定要坚强。但是,当被三块预制板压了三天三夜的陈坚被活着救出来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好痛哦!”,就永远地停止了呼吸。陈坚用他仅26岁的生命谱写了一首悲壮的生命之歌。在地震中,同样令我感动的还有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虽然被埋在大楼里,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她深知救自己出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面对救援人员不愿意放弃她,她毅然做出了决定——自尽。她的这种放弃和陈坚的坚持同样伟大。我相信,在地震中,像他们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仅有一、两个。

在“512”里氏8.0级大地震中,北川、汶川这两座县城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变成了一片片废墟。顷刻间,我们的眼睛里看不到坚固的教学楼,听不到我们同龄人朗朗的读书声。我们的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片惨不忍睹的废墟,听到的除了地震的巨大噪音就是一声声撕心裂肺地呼唤和求救声。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救援人员用一切办法来营救尽可能多的人,使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捕捉生命迹象,有些地方不便于使用工具,救援队员们就用手刨,双手刨得淋淋,还在坚持救人。过了黄金救援72小时后,我们的救援队仍然没有丝毫的松懈,仍然竭尽全力来营救每一位幸存者。在七天内,救援人员从不放弃任何生命的迹象。在这震撼世界的七日里,废墟下的人们不断地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持住,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他们的坚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震撼世界的七日——是废墟下人们永不放弃的精神所创造!

震撼世界的七日——是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施救的精神所创造!

震撼世界的七日——是全国13亿人的爱心所创造!

震撼世界的七日让我震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