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以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以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0-17 16:43:55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以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一】

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年清明,与以往不同,不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是天公做美,阳光灿烂;不再是点香、烧纸、燃鞭炮,而是文明的祭祀,绿色的祭祀。

今年的清明节,我跟爸爸、妈妈并没有像去年一样,带上纸钱、蜡烛、鞭炮等东西,只买了几束白色的鲜花和几棵小柏树。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到处春意盎然,小草绿油油的,许多不知名儿的小野花开得正旺。我们找到太公、太婆的墓,磕了三个头,我们怀着哀伤的心情把鲜花放在太公和太婆的墓前。看着去世的太公、太婆的墓碑,我和妈妈就有点伤感。我妈妈对太公、太婆说:“要保佑我们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家淇淇考个好成绩。”爸爸告诉我,太公是个慈祥的人,太婆是个心地特别善良的人。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太公和太婆:我已经长大了,念五年级了,太公、太婆,你们现在要是还活着,那有多好啊!

接着,我和爸爸动起手来,准备给太公、太婆墓前种上两棵小柏树。种完树,我环视四周,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忙,有的在虔诚的跪拜,有的在插花,还有的在种树。

看着这个,我就想起了去年的清明节,爸爸说我已长大了,该参加家族的扫墓活动了,那可是我第一次参加扫墓活动,我有些兴奋,也有点紧张。整个过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坟墓前烧纸。记得那时侯,纸烧起来,黑色的烟不停地向上窜,风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来,有的时候还把烧出来的灰吹的满天飞。烧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了那一滩所谓“冥币”的黑灰。其实烧纸很不文明,对环境是一大污染。烧纸的黑烟把蓝蓝的天都遮起来,天就变得阴沉沉的,我们人的心情也变得郁郁寡欢。再者说,难道烧纸那逝去的人就可以真的收到“钱币”吗?回家后,我把我的想法和爸爸一说,没想到他也赞同我的看法。回家后,爸妈和家族的叔叔伯伯们一合议,就做出了新的决定:以后清明采用文明祭祀,不烧纸,不燃鞭炮,改为锄草、插鲜花和种树。

现在,许多人都用黄色的花或白色的花代替烧纸,这是明智之选!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嘛!扫完墓,我们准备回家。临走时,我掉转头,看见那束白花,在灰色的坟墓前是那样的明显,低着头好像在默哀呢。

在走出公墓的路上,我在众多坟墓前没有看见一点烧纸流下的痕迹,但明显,他们是来扫过墓的——因为墓前有一束鲜花。既表达了感恩之情,又体现了“低碳清明、绿色环保”的新风尚,这样的清明节,真好!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二】

我的家乡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不管春夏秋冬都有迷人的风景。

春天,是一个“选美”的季节,每一朵花都芳香四溢,婀娜多姿,争着竞选一年一度的“花王”。去年的“花王”大丽菊今年睡得太香,还只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看来今年的“花王”非亭亭玉立的牡丹莫属,只见她高高地挺起曼妙的身姿,吸引大家的'目光。蝴蝶、蜜蜂都飞来为选美比赛加油,好不热闹。

夏天,是一个欢快的季节,池塘里一片绿油油的,望不到边,上面点缀着五彩斑斓的花,就像一卷巨大的漂亮地毯。清风徐来,“地毯”在风中轻轻波动,五颜六色的花朵迎风招展,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几只顽皮的青蛙在“地毯”上放声歌唱,为舞蹈的花朵伴奏。

秋天,是一个离别的季节,院子里的枫树披着火红的枫叶,就像妈妈带着一群孩子。它们好调皮呀,时而在枫树妈妈身上跳华而兹,时而喊来风儿姐姐带它们去环游新奇的世界。枫树妈妈笑咪咪地让风儿姐姐带走它们,宝宝不明白妈妈的心意,高兴地随着风儿姐姐飞走了。可是枫叶宝宝走后,枫树妈妈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听到哭声,几片小枫叶飞回妈妈的怀抱,枫树妈妈终于破涕为笑。

冬天,是一个幸福的季节,梅花们可喜欢和蔼可亲的冬天爷爷了,它们努力绽放自己,热情地欢迎冬爷爷的到来。冬爷爷笑了,抖落一身的雪花,冬雪对于梅花家族来说,是最甘甜的滋润,不仅如此,冬爷爷还送给它们一个可爱的小雪人,梅花们觉得很幸福。

这就是家乡的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景,我爱我的家乡,欢迎你们来做客。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三】

我们家乡最大、最热闹的习俗是举国欢庆的除夕。

这个大节日“派头十足”,不仅从大年三十早上就开始准备,而且早在农历12月25日就开始了。准备第一个食材:芝麻饼。首先,用锅炒芝麻。香气四溢时,可按一定比例放入花生、糯米、白糖、麦芽糖。将它们“组合”后,放入模具中,挤压并展平,然后用刀加工成长条蛋糕。最后,把它们装进包里。拿一个,在嘴里细细咀嚼。它不仅香脆可口,而且“手工制作”含有浓厚的备食2:杂豆。看到这个名字会想到什么?是超市里的某种豆类零食吗?没有!没有!没有!这是原始的乡村美食。你想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注意:首先选择最好的黄豆,帮它们泡一天一夜的澡,直到水满为止。然后,给黄豆一个——磨豆的“粉碎”,把肚子里的“渣”分开。留下——豆浆的汁液,加热,撒上葱花,淋上酱油,喝下去。很好吃,很难忘。当然,千变万化的豆角不仅会自我转化,只会在豆浆上滴几滴卤水,就会凝固转化成豆腐成功。豆腐又一次被切成块,放在油锅里炸,于是转型的另一个名字叫——油豆腐。

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我们去谢年吧,除夕夜前的最后一个项目。农历12月29日,我们一家人赶到乡下老家,把吃饭的大桌子搬出门外,摆上餐桌。酒都是自己酿的烧酒,菜也是“无污染,纯绿色”。我们自己做的豆腐、香米、肉馅红豆饺子、鲜鲤鱼,用红纸包着,最后一道大菜,——,“葱鸡”。燃烧的元宝和燃放的烟花显示了对过去一年的怀念。

“当当当”除夕钟声响起。男女老少都开始努力,女人成了“厨房人”。他们切了一些蔬菜,在锅里炒了几下,做了一会儿肉丸。当然,他们不是“一个人”,老人会帮忙买一些蔬菜和鱼,有时也会在厨房帮忙。和厨房里的忙碌相比,亲近大自然的孩子要悠闲得多,玩鞭炮,玩游戏,累了就坐下来吃零食,户外就是孩子的天地。

到了晚上,看着一碗碗的“美味”,孩子们贪婪的虫子被勾了出来,但还是要忍住。拜完菩萨,一家人就可以上桌吃饭了。老人说,不管食物是好是坏,每一道菜都要吃一口。于是,我“尝”了碗中的——香脆藕,象征着“路路通”,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香喷喷的鱼,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细长面条。

团圆饭后,分享压岁钱、看春晚、放鞭炮等活动接踵而至。守岁让整个城市日夜保持清醒,鞭炮声让整个城市格外热闹。

除夕,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也是全国庆祝和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团结一致的日子。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四】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历史或传说,这些传说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虚假的。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逛庙会、赏花灯,每家每户都必须要贴春联,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起放鞭炮,可热闹了。

春节这些特点是从一个传说中演绎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只怪兽,山下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兽下山来觅食,它找了很久,最终喜欢上了吃小孩。然而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初一,人们便把这只怪兽叫做年。连续几年,都在这同一天,许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们开始害怕起来。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个同样的、奇怪的梦:一位老者说:“年怕红色、怕鞭炮声,大家只要有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初一到了,年下山来了,来到山脚还是没有进村庄,因为它看到村庄里到处都是红彤彤一片,心里害怕起来,还看见几个小孩在放鞭炮,它吓得慌,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村民们知道了这个喜讯,开心得不得了,于是就把赶走年的这一天叫做大年初一。

年,因为吓坏了,再也没有下过山,有人说它在山上饿了;有人说由于那一次的原因,它吓坏了,回到山中就吓到了……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要了解咱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关于家乡习俗的优秀作文500字【五】

秋日的早晨,太阳早早地从东方升起。随这公鸡的一声长鸣“喔——”。这便打破了早晨的清静,新的一天由此开始。

霎时间,太阳的光染红了整片天空,一串串晨曦透过家家的窗户,直射入房屋。那一片片美丽的朝霞丝毫不亚于殷红的枫叶。朝阳把它独有的“红漆”泼向大地,瞬间映红了土地、庄稼、村舍,为那充满生机的家乡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不一会儿,村里便开始热闹起来了。瞧,那些燕子和其他小鸟们都离开了鸟巢,在电线杆上欢快地唱着歌儿,小鸟们那清脆的声音再一次划破宁静的清晨。

接着家家户户的炊烟开始多了起来,连成一片,然后又慢慢的散开,融入了那苍茫的天空。这袅袅升起的炊烟陪伴着出去劳作的农民们,他们大都结伴去田间,在路上谈笑着,仿佛在诉说着昨天的收获。他们都把锄头斜扛在肩上,还有一手拿着弯弯的镰刀,再戴上草苙,嘴巴里叼着烟,迎着朝霞,准备去割稻子。还有那些摇着尾巴的小狗在门口“汪汪”地叫,好像在给人们送行。

渐渐地,太阳越升越高,树荫下的“碎片”也愈来愈亮,不停地在人们的目光中闪耀着、翻腾着,映出了新的一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