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词之美作文600字(诗词点亮人生之美作文600字)

感受诗词之美作文600字(诗词点亮人生之美作文6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16 02:38:34
感受诗词之美作文600字(诗词点亮人生之美作文600字)

感受诗词之美作文600字【一】

汉字之美,美就美在它只对真正爱它、懂它的人掀开自己神秘的面纱,美在外形华美与忠贞气节的凝造。

神秘的面纱在于其历史奥妙,是谁创造了汉字?又是怎样的机遇创造了汉字?外形华美是《大学》中讲的“外王”,它重点在于文字笔画的柔美,每一笔的连畅与精神世界用文字表现出了自然。而忠贞气节就是《大学》的内圣,每个字都是一首诗,譬如“木”字,其竖表坚守,其横意发展,而撇捺两笔则是向外拓展,这不正是读书人对读书的态度吗?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美的。目光纵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产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这是一种刻于甲骨与铜器的文字,这是一种简单的图画文字,在当时这种文字与陶器的花纹是相互契合的。因此,汉字之美就体现出来了。后来,几百年以后,金文诞生。商代金文多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会意字,它们像一幅幅图画,有的浑厚奔放,有的呈团块状。在近些,篆书向我们缓缓而来,它将金文简化,又不失图画风格——圆润是它的特点。后来,隶、楷、行、草成为时代趋势,其间架严谨,方正平直,浑厚刚劲,豪迈奔放。

汉字的外形是美的。说起来,不得不提书法。拾一杆毛笔握于手中,沾于墨砚,使书墨香气晕染开来。一手扶宣纸,另一手持笔苍劲立于纸间,浓墨重彩也典雅风范。书法是艺中之艺,之所以有此称号,是因为书法是字体的标本,也是人格的楷模。宋朝科举时期,苏轼以其惊人思想夺得榜眼,可那时苏轼的字只算得上规范,并不能拔得头筹。是什么使苏轼的字成为洒脱不羁的代表?我想,是苏轼人格上的修养,炼定平凡内心,甘于做“闲人”,不争名利,因此才能写出一幅又一幅完美的书法之作。

汉字的精神也是美的。汉字向来就有尽善尽美的称号,所谓“善”,是人心之善,“美”,是自然之美。因此,书法的第一笔往往能决定整个艺术境界,黑或白,虚或实……下笔时,万物皆围你旋转,时间就是永恒。这种忘我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虚则歧,满则溢,兴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它超越了政治上的束缚,摆脱了权力上的枷锁,升华为精神上永不衰败的财富。

汉字之美,美在我们义无反顾的与世界撞击而守住文化,美在拥有真正的中国魂。也许,众多人提笔忘字,纵使汉字经历过这样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依旧散发着动人光芒的美。

想想伏尔泰的话:耕种自己的园地,不要急于膨胀自己,当我们用真正中国心坚守起这个大国,我们才有勇气不忘初心,慎终如始。

感受诗词之美作文600字【二】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创造出世界上唯一古老,却仍具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汉字。

追溯汉字漫长的历史,它由简易象形的甲骨文,阴柔细长的篆书,到细腻柔和的隶书,圆润饱满的楷书,再到笔畅意连的行书,狂野奔放的草书。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一幕幕的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小小的汉字组成的词,句,文章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每一个汉字都散发着独有的文化气息,让人为之惊叹。

现代的高科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电脑的普及,网络的链接,可以让人体验一把“在家尽知天下事”的爽快。正是如此,人们上网打字取代了手写汉字,A4打印纸取代了练字的字帖,有些不会写的字只需在键盘中打出首位的拼音字母即可跃入眼前。拼音的声调,汉字的笔画,字形的结构,词语的含义都已被人们遗忘。

这两年,汉字,国学再次被人们瞩目。每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都会关注。还记得那位学生,低低的个子,圆圆的眼睛,在一对四的比赛中,沉着冷静,当听到“lali”这两个字时,他从容地写出“鬎鬁”,但这是很早的写法,裁判说出重写时,他想到了皮肤病的释义马上写出“癞痢”两字,全场爆出热烈的掌声,无不惊叹他深厚的文化才学。两次运用汉字的释义和偏旁部首的联系化险为安。成人书写率仅为2%的那些字,在他的笔下竟如可爱的小精灵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跳了出来。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寓意高远,是中华民魂的凝聚,它描写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它记载了悠久历史的文化美,它诉说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让我们拿起笔来,感受这汉字无穷的美吧!

感受诗词之美作文600字【三】

汉语,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而汉字,正是这种美的前提。

从小到大,我多次听到或看到外国人夸赞中国的文字,他们中有很多人来到中国学习汉字,而学习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汉字是种古老而又美丽的文字。

如今,各种各样的汉字比赛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节目旨在唤醒人们学习汉字的热情,让那些平时只停留在古籍中的文字真正地走入我们日常的生活,让它们活起来。

有时间,我们如果能轻轻地翻开词典,或许就会发现一些生僻汉字。而当我们在读过意思之后,就会发现汉字的形态与含义的完美结合,这或许就是汉字美的根源。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葳蕤”一词,这两个字全带有草字头,一看就知道是描绘草木的,而它形容的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这个词或许生活中并不常用,就算知道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去用,但一看它,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一幅画面:在一片旷野之上,一只猪(就是“蕤”中的“豕”)在草丛间奔跑,而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当我沉浸在这派富有生机的画面时,我闻到了远处飘来的花香,这有让我想到了“搴芳”一词,于是我从旁边的花丛间轻轻地采摘了一株花草。跑过这片旷野,我望到了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只见上面有两个人在对酒畅饮,还没等接近小亭,就闻到了飘来的酒香,我问道:“你们是不是在品尝香醪?”“不是,就是普通的酒。”睁开双眼,回到了现实,原来几个词语就能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还有一部分汉字,如果拆开,那么它们就是现在的常用字,如果放在一块儿,就或许成为了一个生僻的词汇。而这种美,可以称之为一种冷酷之美。比如“猬集”,指的是事情繁多而集中,虽然我们都认识这两个字,并且看了这个词后就能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但它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陌生的词。

汉字的美还是一种神奇的美,其中很多的成语就能完美地体现。那一次,我翻开词典查阅一个不认识的词语,指尖在翻书时停住了,眼前出现了一个令人感到神奇的词——魑魅魍魉,只见它们都带了个“鬼”字旁,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我查阅了一下这个词,原来“魑魅”和“魍魉”都是古代人们对于怪物的称呼,本来“鬼”字就能带给人们以神秘的感受,在一看笔画,就能在人们的脑海中出现“鬼怪纵横”的画面。诸如这样的词,还有“江河湖泊”,这几个字都同样带有三点水,本来三点水就能带给人们水的感受,更何况是四个含有三点水的字,让人能够轻松地联想到川流不息,河流纵横的景象。或许汉字的魅力在于人们一看到它,就能联想到相应的事物,让人彻底领悟其中的含义。

汉字是我们国家古老而又美丽的文化瑰宝,我们应当传承下去,让它的美永远焕发在中国大地之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