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春节在河南走亲戚的作文)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春节在河南走亲戚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0-02 14:37:42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春节在河南走亲戚的作文)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一】

春节前夕,我和妈妈、爸爸、奶奶一起去天台游览了国清寺。

我们先来到了隋塔,我一看名称,就问妈妈:“妈妈,这座塔是不是隋朝的时候建造的呢?”妈妈说:“对呀!不然怎么叫隋塔呢?”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

我们来到塔前,哇!塔好高哦!简直是塔天相接,我仔细一看,塔是用砖头砌成的,砖头之间用水泥凝固,围绕塔的四周,我们竟然找不到入口,难怪来这里玩的人那么少,游览的高塔后,我们便去参观国清寺,此时已经是中午了,我们买好门票,进到国清寺内,首先看到的是大雄宝殿,那金灿灿的如来佛祖坐在殿正中,看他那慈祥的笑容,引来了恩多前来朝拜的群众,背面我们看到了手拿仙水的观世音菩萨,我给观世音菩萨和如来佛祖拜了又拜,随后我们又来到万神殿,据说这里有一百零八位神仙,我听一个阿姨说,哪只脚先踏进去就朝哪个方向数,有几岁就数几下,数到的最后一位就是你的化身,而且他会保佑你的,我按照她说的去数,最后我数到的是降龙,我把结果告诉爸爸妈妈,她们一致肯定我的降龙神仙特别厉害,我听了好高兴哦!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很多佛堂,佛堂里都有僧人,他们有的在打扫庭院,有的在交谈,还有的在帮游客拍照,我们也在一个特别美的景物前拍了照片,爸爸告诉我,这张照片很自然,我看了看,也觉得拍得非常好,接着我来到大殿前,向这位神仙拜了拜就离开佛堂,回到停车场开车回来。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二】

春节虽已经过去了,但回想起来今年春节喜气洋洋的氛围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不由想动笔写上几句。

吃团年饭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大年三十,亲人们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餐桌前,其乐融融。但是因为多年来,人们一直固守着“年年有余”的美好期盼,再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所以每家每户再吃团年饭时都会摆上许多的菜,以至于吃不完,余下来后白白扔掉,其实这些被倒掉的剩饭剩菜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春节给压岁钱是最让我们小孩欢喜的。每当我们随大人出门拜年,送去祝福时,家家户户的大人都会给小孩压岁钱,往往一出手就是大几百元。而在古代,封压岁钱只有八个铜币,它们代表着八仙,可以帮助小孩驱邪气,外面的红纸则是对小孩的祝福,给小孩带来好运。如今,压岁钱都已经变味,大人给的钱越来越来多了,小孩也越来越来注重钱的多少,却忘了大人给压岁钱的意义,甚至还演变成小孩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

对于春节里出现的不和谐现象,我们应当自觉纠正。压岁钱大人没必要给那么多,只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就好。小孩也不能太注重压岁钱的多少,应该多多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祝福与关怀。吃团年饭的时候,让大家吃好吃饱就行,只有节俭了,才能“年年有余”。

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为了能让我们过一个“绿色”的春节,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绿化”春节。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三】

今日是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到处洋溢着春节热闹的气氛。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过年。

晚上,全家人都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大家便开始放烟花,那嗖嗖嗖、啪啪啪、呼呼呼的声音此起彼伏,象是与旧年的告别声;那转动的、喷涌的、闪光的烟花,争芳斗艳,又象是迎接新年的鲜花,激起了我们小孩子的兴趣。

我和哥哥、妹妹一起拿着烟花来到院里。哥哥先拿了个“杜鹃花”,小心翼翼地点燃后,它立即就开出了一枝“花”。这花到处乱窜,一会儿是黄色的,一会儿是绿色的。我点着了“烟火棒”,那火星直冲上一米高的地方,又洒落下来,即象炼钢炉里飞溅的钢花,又象美丽的彩色喷泉。随后,我又拿出“集锦”喷出一道白色的火焰,仿佛一朵正在怒放的白菊,令人赏心悦目。妹妹的“魔术蛋”更是奇妙,一会儿喷红,一会儿吐绿,把天空映得如同白昼。

这时,左邻右舍也都放起了礼花。顷刻间,夜空中洒下滴滴金雨,地面上开出朵朵银花,到处五彩缤纷,到处欢声笑语。我们拍着手跳着、笑着、蹦着,手掌心拍红了也不知道。有趣的倒是那些胆小的孩童,用两只手蒙住了眼,可是,转动的大眼睛却从手指缝里偷看。他们的笑脸映着火光,更加可爱。

“当、当、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大院里更是热闹非凡,鞭炮声直到黎明也没有平静下来。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民的心中。这真是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四】

我的家乡在莱州,我们这里的春节习俗可谓五花八门,听我介绍一下吧!

在腊八那天,家家户户都熬腊八粥,那是把农民一年辛辛苦苦收获的各种豆类米类放入锅中熬。那粥色味俱全、热气腾腾,让人忍不住就想上去尝一口,在大饱口福之余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有了腊八粥,当然缺不了腊八蒜,腊八蒜是用醋泡制而成,等到春节的时候蒜泡成了翡翠绿,醋也酸甜可口了,蘸着饺子一定会让人想多吃几个。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家那边都会大扫除一次,让人有着焕然一新的感觉。到了晚上,鞭炮声也会响起,噼里啪啦,象征来年红火。

除夕那天,我们会贴对联。中午,父母忙着做午饭,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还要准备春节的饺子,饺子馅五花八门,有的里面放钱象征着来年发财,有的糖象征着甜甜蜜蜜……到了晚上,我们会放鞭炮,左邻右舍,鞭炮声不间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饺子,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在四面八方传来的爆竹声中起床,老爸到外面放鞭炮,老妈在里面下饺子,饺子做好了,我们开始吃饺子,饺子十分香,再沾上点腊八醋,让人大饱口福,吃饱了,到邻居家,朋友家,亲戚家拜年,下午召集亲朋好友,唠嗑聊天。

元宵节到了,早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糯米元宵盛了上来。到了晚上,处处张灯结彩,我们开始了逛花灯,猜灯谜,猜中了,就会送一些精美的小礼品,让我更加起劲。

这就是我的家乡莱州的春节习俗,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想体会浓浓的年味。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五】

春节来啦。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好了春联,并在桌上摆放好了糖果与大糕之类的食品。

而在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奶奶家,迎接在苏州的二妈一家,并且我终于见到了我一年才见两次的调皮捣蛋的堂弟,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可热闹了。瞧,我一进去,就听见“啪”的一声,原来是堂弟吵着要帮奶奶洗碗,结果奶奶手一松,这只碗随着优美的弧线,光荣的结束了它的使命————摔碎了。二妈见了朝着堂弟叫道:“你呀,就知道帮倒忙。”只见堂弟不慌不忙地说道:“只不过打碎了一只碗而已,没听说过‘岁岁’平安吗?”奶奶和二妈以及刚来的我都“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刚才的情景好似一点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堂弟最喜欢吃的就是大肥肉了,一来便缠着奶奶烧大肥肉给他吃,奶奶摸了摸他的头,疼爱的说:“好,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烧给你这只馋嘴猫吃。”堂弟一听可乐坏了,站在奶奶身边,一会儿帮奶奶拿这个,一会儿又帮奶奶拿那个,一会儿又围在锅旁边,眼巴巴地等待着锅里的佳肴立刻烧好,那样子即便用望眼欲穿也并不过分。终于烧好了,堂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着大肥肉就往桌子那儿跑,趁我们大家不注意时偷偷吃掉了一半,等我们发现过来时,堂弟不急不慢地说:“不是还留一半给你们呢嘛。”我们大家都怔住了,片刻都哈哈大笑起来,晚餐充满了欢声笑语。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六】

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喜庆而又充满热闹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历史。春节那一天正是农历正月初一,所以春节有着辞旧迎新意思。

在春节这一天,大家一定要开开心心,表示愉快度过一年。过春节习俗有很多,大家必须一个一个完成。先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大扫除,买上鸡鸭鱼肉、年货,贴春联、剪窗花……忙得不可开交。

在除夕这一天,不论家人工作有多忙碌,都必须赶回家与亲人一起吃丰盛年夜饭。年夜饭里必须要有鱼,因为鱼代表“年年有余”。大家一起团团围坐在大圆桌旁,预示着“团团圆圆”。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吃着热腾腾年夜饭,真是好不温馨、好不热闹呀!除夕还要给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压年钱,一般是长辈给小孩子红包。中华民国又曾流行红纸包100铜元,代表“长命百岁”。除了吃年夜饭与给压岁钱,除夕还要“守岁”。一家人说说笑笑,一直还要到十二点。

爆竹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玩意儿。爆竹代表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孩子们放着爆竹,仰望着空中灿烂火花,应该是有“红红火火”意思吧。“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没错,在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但是它牢牢记在我们心中。

春节在正月十五结束了。一切又恢复了原来样子,这就是我们春节。

关于春节走亲戚作文【七】

繁华的上海是一个美丽的不夜城,现在就让我来描述一下这个美丽的不夜城吧!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来到了上海的外滩,那时,外滩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拥挤着往前钻,有的是要摄影的,有的是要看美景的。还没有等那些游船过来,堤岸上早已人山人海。

过了一会灯光亮起来了,整个外滩的灯火亮了起来,在黄浦江上大大小小的游船在江面划过。高大而美丽的东方明珠耸立在黄浦江的对岸,江面上灯火通明,金光闪闪,向远方眺望,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几座高大的楼房和奇特的建筑。

过了一会,黄浦江显得更美丽了,因为,那时,船上的灯已经亮了,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还有五彩缤纷的,这么多色彩斑斓的船,都在黄浦江的江面上慢慢的划过,好像一个个美丽的丝带绕在了江水中。

这时,远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油轮向我们驶来,在这一艘大船上有好多好多的人,上面非常喧闹,再进些只见那首大船上有三个大大的帆,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好象一个个金色的帆。

在整个繁华漂亮的上海里,最漂亮的时候就是晚上了,而晚上最漂亮的地方就是上海市的外滩了,因为那里的灯光色彩斑斓,那里的高楼大厦都非常高大坚固,那里的黄浦江绚丽多彩,美丽无比。

上海的夜晚可真美丽啊!以后,我要常常去上海的外滩玩,我爱上海的外滩,它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景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