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宅作文(写家乡的院子的作文)

家乡的老宅作文(写家乡的院子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04 16:38:25
家乡的老宅作文(写家乡的院子的作文)

家乡的老宅作文【一】

在这样清爽的天气里人自然是神清气爽,心情也格外舒畅,思绪悠悠然然的飘荡;就是这样舒爽的感觉伴随着点滴的幸福将我拉回了八百里以外的老宅--我的家。

从城门口(城门早已不在)进来,右手边第二个胡同,胡同口有一块石头,夏日的午后奶奶时常会在这里乘凉:有时她一个人拄着长约一米的黑色拐棍站在石头旁习惯的望着城门口,任由时光从她的眼神里溜走,或许她想要看到点什么,可是从她呆滞的目光中看不到她有什么期待,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她总是用眼神丈量着这不足百米的村道,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望着、丈量着……

有时三三两两的老太太一起靠着邻居家房后的土墙,坐在胡同口的石头上唠叨着村里的稀罕事:“东家添了个大胖小子,西家娶了个精明能干的儿媳妇,村南的野狗把村里的二蛋咬伤了,村北面地里的玉米总算是拉天花了……”

进了胡同路北第一家就是我的家。

两扇红色的大门看守着一亩左右的大院子,护佑着一家四口;院子中央种着一颗梧桐树约八、九米高,长着五六个主要的枝干如人手一般托起整个天空,本想着可以引来凤凰,麻雀偏偏在树上叫个不停。

院子北面有六间红砖青瓦的屋子,住着双鬓斑白的老妈妈,在这里她是永远的'主人;她习惯的用长满老茧的手张罗着可口的饭菜,这特有的家味道足以让我一生钟情。

前几天妹妹从老家给我带来了妈妈亲手做的椒叶馒头。当我收到馒头的那一刻真心不舍得吃,一遍遍的在脑海中回想着妈妈做馒头的样子:和面、起面、揉面、揉成馒头、盖上麻布醒馒头、给铁篦子抹油、在院子里砖垒的锅台上烧上水、水开后放上蒸笼将馒头放在铁篦子上,放在蒸笼里,填上柴火,直到从锅里溢出馒头独有的香味;妈妈会心的一笑,馒头出锅啦!

不舍得吃,可真心想吃,傻乎乎的忍了两天,总算忍不住了:一顿吃了三个大馒头,两顿就吃光了从八百里以外的老宅带来的椒叶馒头。

馒头吃完了,雨也在傍晚时分停了下来,一个人坐在窗户旁看着八百里之外的老宅,闻着锅台上香味,一遍遍的听着老妈妈的叮嘱:“平安就好!”

家乡的老宅作文【二】

今天,我读完《名人传》后深有感悟。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曾经说过:“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整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三个伟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这几个我们“熟悉”的人,被罗曼.罗兰描写得淋漓尽致,自愧不如。

贝多芬,他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家喻户晓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长得并不漂亮,甚至还有几分丑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贫穷围绕着他,孤独伴随着他,然而这一切还不够!双耳失聪让他变成了一名残疾人,病痛让他经常卧床不起。但贝多芬没有被打垮,仍然坚持着,当我看到他把树枝插到钢琴内部,咬着树枝感受音乐波动的事迹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他却丝毫没有怨言,也从来没有放弃,甚至还在歌颂世界的美好。贝多芬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世界给他一片黑暗,他却给世界一片光明。”

书中第二位是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我不得不佩服米开朗基罗的毅力,尽管家庭的重担拖着他的腿,病痛扯着他的'手,他仍一步一步往前跨。人们都太注意他的成就了,并不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他出门在外,处处有人讽刺,处处有人讨厌,要不是教皇保护,早就家破人亡了。我只想说:“米开朗基罗就是一块钢铁,千万次的捶打,只会让他更具有光芒”。

最后介绍的是托尔斯泰,他是俄国民族的伟大灵魂,是当代人民的光芒,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太阳!他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贵族出生,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他债台高筑,只能逃之夭夭。不过,托尔斯泰很快改邪归正,先后出版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引起了文坛很大的风波,深受人民喜欢。然而托尔斯泰很热爱生灵,他曾说过:“世界上还有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家乡的老宅作文【三】

??光·老宅-记叙文范文700字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阳光·老宅-记叙文范文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前的时候,老家在乡下。后院和外面只隔一墩墙,是一墩矮墙,听说在这里很久了。小时候,我在矮墙里捉蝴蝶、堆土丘什么的——我喜欢这墩矮墙,当然,也是因为矮墙外,有另一个世界:雕花檀木阁。

雕花檀木阁和矮墙一样,都是同时期的,很古老。

走近它,走进它。你便可用一片淡泊的心去欣赏那些雕出的花纹,你会发现那看似精细的浮雕,又非似浮雕。那其实就是作者的心境吧,一点一点,构成这美丽的雕花木板门窗。当阳光照在刻纹上的时候,棱角上是明与暗的分明,让人感觉格外明澈……

就是这样,雕花檀木阁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世界。我喜欢那里,以天作单位。

太阳升起来,门被守阁人打开,阳光透过老阁那快在阳光下融化的窗格子,洒在地上,虽是多年以来不住人的'阁房,但在早晨总是让人感到无比清明。

若在中午来到这里,也不会感到闷热,这座老宅永远是冬暖夏凉的。步入老宅,门外的鸟鸣还飘在耳边。触摸刻花的棱角,从细致的手感中便看见,当年雕刻者别样的灵感。这时候,细碎的阳光便给老宅披上一层无形的纱,是午后的味道……

黄昏的时候,门被关闭,老宅里却依然储着它收集了一天的阳光,只不过被阴暗围绕着,看不见了,但温度还在。我总是在吃过晚饭后,偷偷跑到后院,蹲在矮墙下,静静地看着老宅,看老宅里的阳光躲到哪里去了。每当姥姥来后院收被子时,看到我,总是吓一跳。她当然被吓,因为在我没有迷上老宅的时候,这时候,准会约上好朋友去土坡上玩儿。姥姥总是问我:“来这干嘛?”我歪着头说:“找阳光,黄昏的时候,宅子里会集上一天的阳光,多好玩!”姥姥记性不好,每天都这样问,我也总这样答。那时候,只觉得姥姥是不信我的话,才老问我,我便口不干舌不燥地答着,直到她相信为止。可后果都是一样,那就是被姥姥提溜进屋子……

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曾经的一切,即使老宅已被列为文物,禁止入内。那么,我也依然相信,雕花棱角里的小精灵会用袋子把阳光装起来,而雕刻者的心意也莫过于此吧……

你,也相信吗?老宅。阳光。

家乡的老宅作文【四】

“你要去美国?还是‘国美’?我有没有听错?”奶奶用手指着耳朵,朝爷爷吼道。就这样,一场“惊天动地”的争吵开始了。

爷爷是个不折不扣的旅游爱好者,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国内的名胜古迹不说,光境外的就不少,欧洲列国、日本、新加坡等他都玩过。而奶奶与爷爷则完全不搭,她是一个极度喜欢窝在家里的“老宅女”,不喜欢东奔西跑。奶奶以前办私人幼儿园,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很辛苦地赚点生活费,生活节俭惯了,绝不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

“你也不想想,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人了,钱还没花完。”爷爷用最勉强的笑脸面对着奶奶。“你怎么就待不住呢?在家里有多好!”奶奶很奇怪。“不是我待不住,你去隔壁看看,人老了,走不动又生病,难道把钱花在医院里,舒服点吗?”“去,哪里不出去玩的人都生病啊?!”奶奶反驳。“两万块啊!你两万,加上我,四万,这可是家里整年的开销啊!”奶奶已经忍无可忍了。“没事,钱不用愁,有儿女们呢!”爷爷说。

奶奶在厨房炒一会儿菜,就抽空到房间与爷爷争辩几句,然后继续回去炒菜。不一会儿,又进来嘀咕一阵,来来回回,断断续续,这让写作业的我,一个脑袋两个大。

趁奶奶炒菜的空隙,爷爷赶紧拿起银行卡去楼下银行取钱了。好半天,奶奶才发现,气得火冒三丈,穿着睡衣睡裤,趿拉着破凉鞋跑下楼,阻止爷爷去了。结果,当然是无功而返。

第二天早上,爷爷6点半起床,神采奕奕地准备上山锻炼,还硬让奶奶同去。无论爷爷怎么劝,奶奶拉也拉不动,推也推不走,看来她真的生气了。

这事儿,该说谁的不是呢?爷爷吧,消费未免是大了些,而奶奶呢,好像也太想不开了。如果他们能像我做题一样求得个平均数,那就天下太平啦,我也能落得个耳根清静啰!

家乡的老宅作文【五】

周末,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带着我和表姐甜甜表弟晨晨去南站老宅子的院子里挖竹笋。

一进院门,我和表姐表弟就迫不及待的冲向了院里那一片密密的竹林,因为老宅子很久没人居住,地上积了好厚的一层枯竹枝,一踩上去沙沙作响,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怪吓人的`。甜甜姐姐率先发现了情况,只见她小心的扒开厚厚的落叶,一棵胖乎乎水嫩嫩的竹笋出现在我们眼前,姐姐并没有急着拔笋,她耐心的用小铲子把那棵笋周围的泥土一点点挖开,最后用小铲子朝着竹笋的底下一撬,哇,那棵竹笋就完整的被挖出来了,好大一棵竹笋啊!我们真是羡慕,也开始拼命挖起来,忙活了半天,我都成土猴子了,还不小心划伤了几处,不过收获也不小,挖出了六根粗壮无比的竹笋,歇了一下,又吭哧吭哧的挖出一根奇形怪状的竹笋,把小铲儿一扔,跑一边儿,跟表姐,表弟玩儿去了。我们玩儿起了原始部落的游戏,一人一根长竹竿打打,好不痛快。“冲啊———”“放马过来!”“哪里跑!”

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我们互相都被对方那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样子逗得笑的人仰马翻。后来我们还觉得不过瘾,干脆捉了几只蜗牛装进瓶子里,养起蜗牛来!过了一会儿,蜗牛也引不起我们的兴趣了,我们就在那阴森森的布满灰尘和蜘蛛网的满是“机关”的老房子里玩儿起了捉迷藏。我们经常一不留神就被吓一跳!比如说,一打开衣柜,发现下面是一个黑洞洞的地下室;打开一扇门,却发现面对的是一面坚不可摧的砖墙

真是难忘的一天呀,希望爸爸妈妈能把这个老院子赶快收拾好,这样我们就能尽情的撒欢儿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