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我心中的项羽作文700字)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我心中的项羽作文7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2-03-01 19:34:06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我心中的项羽作文700字)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一】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项羽不愧于一世英雄。他力能扛鼎,他享有崇高的威望,一声乱世怒吼,八千子弟跟随,他的江东精锐之师,在巨鹿城下,在广袤的关中大地上,给予了那个当年曾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致命一击。于是,始皇“千秋万世”的美梦被无情地击碎,成为了泡影。随着秦王朝大厦的轰然倒地,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战争宣告结束,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拉开了序幕。

反观刘邦,他的家族世居山东,自幼无赖,不学无术,也没有什么卓越的家庭背景,成年后混着做了个亭长的职务,作为一方治安管理之长,他贪好酒色,不但不为一方百姓做出表率,反而“身先士卒”,做着各种为世人所不齿的事情。

项王鸿门设宴,亚父范增志在必得,自是不怀好意。

此时二人的实力,正如其身世,一个微弱不堪,蚍蜉撼树而不得;一个势夺天下,振臂一呼而功成。

然而,在两人对面而争的鸿门宴上,项王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在范增设计之时,项王满口答应,然而在叔父项伯的一席“忠言”之下,项羽便把对范增的许诺丢在了脑后。人云“军中无戏言”,正是项羽这种对待军情如儿戏,偏听偏信,任人唯亲的态度导致他未能成功的刺刘邦,也正是他的这种狂妄自大,招致了他的身之祸,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而刘邦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此会的重要性。他从一出现在项羽面前就摆出了一种卑躬屈膝向项羽请罪的姿态,从而使他一出场那谦恭的姿态赢得了项羽的欢心,使其认为天下已无英雄,范增所忌惮的,只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年老无赖,这更坚定了项羽不刘邦的决心。此外,刘邦的“果决”,也成为他能够顺利逃脱的一大法宝。当他席间逃走时,他置百余士卒及张良的生于不顾,最终顺利逃回军中。

其实项羽从一开始就错了。项羽有着极高的志向与军事天赋,他是一名合格的军事家,但在政治舞台上,他无法与年长自己二十四岁,老谋深算的刘邦相比。项羽的主场是在沙场上,而并非那勾心斗角的政治舞台,如此来看,项羽最终败于刘邦之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放走刘邦之后,项王开始后悔。他想把刘邦抓回来,但为时已晚,刘邦已经走远了。历史和项羽开了个莫大的玩笑,此后他多少次想要刘邦,而刘邦都像一只乌龟,缩在壳里再也不会出来了。他不会再像这次一样的自取灭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的梦里,常常出现一个少年,白衣扬鞭,胯下乌骓,飞逝而过。那是你吗?霸王项羽?我在长江边唤你,只有一声声的海浪回答。

你正义,在秦王朝肆意横行,残害无辜,生灵涂炭的时候,你没有沉默,而是猛烈的爆发,让你的正义之火燃烧你的液,你的灵魂。你站了出来,发动起义,为人民,为整个国家出路。

你磊落,鸿门宴上,亚父的暗示,你默然不做声,你不愿用这种不光明的手段去害一个对你构成威胁的人。于是放虎归山,最终的失败,也许有你的原因,但刘邦那种小人的作派,是为大多数人所不齿的。这也便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表现吧!所以你磊落的伟大,也失败的光明。

你诚信,你和刘邦说好了楚界的划分,然后很真诚的离开。刘邦却背信弃义的回马枪,你没有防备之中,被那种小人暗算。虽然他做了皇帝,但他又奸又滑,言而无信,又怎能让百姓心服口服呢?而你,却继承了这种可贵的诚信,那才是百姓心中的王。

你无畏,大势已去之时,你没有一丝颓废,而是更加勇猛的去战斗,告诉将士们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一种自信。“八岁起兵,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如此之才,以无畏自信为本色,种下了雄霸天下的雄心,所以我敬佩你。

你有情,四面皆楚歌,霸王别姬,柔情万丈,宁肯挥剑断天涯,也把相思轻放下。送走心爱的马匹,安顿好虞姬。带着江东子弟一路“大呼驰下”,纵然可以逃命,却愿自刎于江边。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自己岂能苟活?你有情有义。有人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我却要说:“江东子弟多情义,宁江边不苟活。”有人说:“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却要说:“宜将人情学霸王,不可为王如刘邦。”你的情,你的义,深深的刻在了后人心中。

长江呜咽,长剑染,白衣成了色,乌骓长嘶,美人泪眼婆娑。你的',让那一段历史涂上了厚重的颜色,你的,染红了那天的夕阳。也为那英雄的人生勾上了悲壮的一笔。

正义,磊落,诚信,无畏,重情交织成了你人性中最美的光环。你就是当之无愧的西楚霸王——项羽,我们心中的英雄。愿你在天堂过得愉快!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三】

英雄从茫茫人海中,莽莽尘土中走来,他昂首走过,留下的是或深或浅的脚印,留下的是或清晰或模糊的身影,留下的更有后人不断的景仰与溢美之词!

纵观历史,英雄万千,无数,但谁有他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迈,谁有他釜底抽薪的置之地而后生的气魄,谁有他的铮铮铁骨更具柔情。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我,喜欢他不久,却又是那么深,那么深……。

他仿佛就是生而为英雄的。他的气魄,他的性情,他的行为,无不显露着英雄本色。想取代秦王,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不正显现着他的大志吗?果断斩宋义,不正是他识时机而为吗?破釜沉舟,不是因他魄力大吗?不肯过江东,他只为一个愧字,够仁义。他那铮铮铁骨下,却有柔情万千,“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个威慑天下的英雄在穷途末路之时,最痛惜的莫过于爱马美人,他的豪情万丈,他的柔情万千,怎能不令人敬佩?霸王别姬,不正是这段悲壮历史中一段感人伤情吗?

乌江自刎,中原一败势难回,很多人认为这是英雄人生的败笔,一代风云人物落得如此下场。

可,又有谁曾想过,项羽,他用保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他用诠释了英雄的真谛。这一刎,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却更是英雄气质的升华!

他的气魄,他的率性,他的宁不回头,让古今多少人为之倾倒啊!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历史上又有几个呢?

霸王倒下了,可他身后还有茫茫的一片天地……那落日浑圆,很大,很大,落一地绚烂……

英雄倒下的是躯体,前进的是灵魂,中断的是人生旅程,不朽的是灵魂!

英雄,永恒不灭的灵魂!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四】

彼可取而代也。

——题记

项羽,后人心目中完美的西楚霸王、将门之后,他才气非凡,也许历史赋予了他太多的评价,可是我想,他或许在我的一生中,都会是一个不朽的英雄。

我喜欢项羽,或许是在霸王别姬时,那时的他,抛开了豪爽,抛开了战场上的威武,只剩下一份普普通通、真挚的感情,他唱起了凄美悲歌,悲伤地像个孩子。

我喜欢项羽,或许是在东城快战中,那时的他,把不畏强敌的勇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率领二十八位战士英勇作战,这次战斗并不是最精彩的一次,却最像是在证明自我。他直到最终仍旧不服气,他唱起了英雄悲歌,倔强地像个孩子。

我喜欢项羽,或许是在“若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时”,我明白,他缺乏政治家的智慧和风度,他明白自我被包围了,他想要好好活着,他想要逃,即使大部分随从已经走散,他还是不顾一切的逃,因为他为了自我,为了八千子弟兵也要好好活下去,他唱起了无奈的悲歌,他迷茫的像个孩子。

我喜欢项羽,或许是在他凄凉的笑着说:“若非吾故人乎?”时,他的“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豪爽,那一刻,他没有了西楚霸王的霸气,没有了一气斩一百多人的力气,他只是想不通,那不是我的朋友吗?他唱起了慷慨悲歌,无助地像个孩子。

项羽,那个叱咤风云的霸王,那个铁骨柔情的汉子,那个像孩子一样的英雄。那一刻,英雄也没有了往日的霸气,他能够每时每刻流露出最真实的心境。他明白自我已经无颜见江东父老,他明白造福百姓为荣。他说:“天之亡我!”他是一个英雄,一个真正的男人。

我喜欢他,一点一滴。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各方旁观论道者所持观点各不尽相同,但是在数千年前,有这么一种潮流,自中原地区向各大边境民族席卷而去,狂风所袭之处,无不惊叹于这“西楚style”的风力威力之巨大。

这股潮流自秦末楚汉之争,一路影响至今,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道:“道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推崇过:“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也曾教导:“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他们说的都是一个人——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是个受亿万人尊敬的英雄,他年幼时曾对着位高权重,高高在上的秦始皇,与其叔父项梁道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壮志。他做事果断却少了些细腻,曾说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但又是个三分热度的年,略知兵法大意,又不肯竟学。那时他也十几岁而已,与在校高中生年龄相仿。在现代,顶多是个顽皮的古惑仔,但是,那是一个人民群众表面乖乖仔,背后要民主要自由的时代,只要有人敢出头,很快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项羽为人意气用事,这对他今后的命运影响不小,战争前期,这么一种性格可以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自己做出来,并且在那个时代受数人响应,战争中期,易被人利用,错失多数良机,走向失败,战争后期,项羽的意气用事使得千古中华华夏子孙为之叹息,自刎于乌江。

项羽也是位多情男儿,兵败之际,又闻四面楚歌,项王夜起饮于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又回想临不远,身边的美人又该何去何从,于是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虽说项羽做事有些让人惋惜,但却是一个能推翻大秦帝国的男人,做为男人,他够义气,够勇猛,作为反抗者,他也够成功,项羽的名声也要比刘邦大得多,即使没有成为帝王,他也已经名留青史。

谁都愿意跟一个义气,勇猛,志向远大的人做朋友,项羽就是这么一个人,所谓的“西楚style”是指人们要向他一样,做一个大方的人,豪迈的人,做事不拖泥带水。后代人缺的正是这么一种性情中人。

有这么一场风,他刮了数千年,这股风越刮越大,这是一股与众不同的姿态,这是一股气壮山河的史诗,这还是一种绝世的“西楚style(风格)”。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六】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民族英雄。他们有的足智多谋,胸怀大志;有的所向披靡,勇冠三军;有的精忠报国,为国献身。他们都是各朝各国建树史上的一颗颗耀眼,夺目的明珠。我心中的英雄则是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一一项羽。

项羽在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是由叔父项梁抚养长大的。叔父对项羽非常严厉,先后教他读书。兵法剑术可项羽并不深透学习。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暴政。任用奸臣赵高,常年蝗灾。百姓们怨声载道,项羽一帮人也闻风揭竿起义集结了8000江东子弟兵渡过了长江,打下了淮河。

项羽继承了祖父项燕英勇好斗的统,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深受将士们的敬畏。

有一年,秦军围住了巨鹿,并将被击败的赵王歇的军队逼入了巨鹿。事态严重楚王忙派宋义去救,不料宋义到了巨鹿却按兵不动,整日饮酒作乐,项羽情急之下了宋义,带领两万兵马渡河。项羽吩咐每人只带半天干粮。并把军队用来做饭的锅都砸了,凿沉了所有的船。以表“置之地而后生”的决心,秦军与楚君交锋作战,出国众将士没了后路,都拼与秦”车作战,以致秦军伤亡惨重。

公元前202年,刘邦征调大军。用十面埋伏之计伏击了项羽。围困了项羽,突围之后,为追兵所逼,自刎乌江。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诗:“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没错!”宁肯站着,不愿跪着生”

不知道家有没有读过这样一首诗:“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也许是最懂项羽的人了。懂他的仁慈,懂他的气概,令人感慨。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七】

当日,你见秦王出游,大胆说出“必可取而代之”。也许当时你被别人视为疯子,看作痴人。殊不知这是一种豪情,一种理想,一种男儿当存的抱负。果然,你年轻有为,迎着狂风暴雨,逆着历史的潮流,你涌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你是历史的典范。你英勇,你无畏,你威武,你战无不胜。你就是传奇。表面的光鲜,孰知背后的心酸。在无数个日落西山,你在霞光的映衬下舞到天昏地暗。累了,倦了,还要继续,始终坚持。或许连你自己也不知道何时该放下。为了成功,你执着的付出。

眼看着就要进军咸阳,岂料半路又出个刘沛公。你勃然大怒,扬言要击破沛公军。人们喜忧参半。沛公自然畏惧,亚父则倍感欣慰。但他们都不了解你所愤怒的不过是被信任的人出卖。那日,鸿门设宴。亚父怒斥“竖子不足与谋”。也许没人知道,你是故意放走沛公。人们说你这是没有政治远见。那是他们不知道“真情自在人间”。谁说的天下者就一定得落得个“背信弃义的美名”呢。沛公是一个威胁,但当日的兄弟情谊难不成是假的吗?为何别人无情,自己就一定得无义。做人不能有自己的原则吗?自古统治者就是不是人间烟火的代名词,可一个有有肉的人就不适合做君王了吗?不是吧!

自古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在人们说你是暴君的时候,他们却没想到你的温柔。当日“霸王别姬”,千古流传。你的柔情分明千古流芳,人们却还是昧着良心说你的残暴。其实他们不配说你。身处乱世,要么人,要么被。想必没有谁愿意被别人操控命运吧。那为何又要责怪你呢?为你的柔情不平。

最终,你还是顺了“天下人”的意。你败了,为了你的“江东父老”为了天下人,你彻彻底底的败了。无数人嘲笑你输不起。千万人责怪你不东山再起。他们不懂,不懂啊。其实,你无比勇敢。为什么打仗?为天下安宁。那战争又带给了人们什么?动荡不安。难道要说“我为了天下百姓而祸害苍生”?这不是很可笑吗?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能做到这样的胸怀天下。所以你不懦弱,相反你无比伟岸。

时光匆匆流逝。项羽,尽管你已化为了一片尘埃,但你的男儿气概,你的英雄本色会一直延续。人们对你的误解终将随风而去,剩下的将是不朽的传奇。项羽,我敬重的真英雄!

心中的项羽作文800字【八】

多年来,对项羽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籍上,只能在文字中去采集历史的蛛丝马迹。当我踏上宿迁,走进项王故里,与历史人物近距离接触时,内心满怀着期待,犹如朝圣般惊喜。

那天,天气尚热,与友人相约,乘坐大巴,开启了宿迁之旅。一下车,便被高大巍峨的古城阙所震撼,尽管是仿古建筑,但依然彰显出王者的威仪。只见项羽乘坐乌骓宝马的雕塑屹立城阙之前,乌骓宝马腾空而起,一身戎装的项羽英姿勃发。尽管时空已跨越两千年,尽管是静止的雕塑,但目睹之后依然可以感受到项羽当年嗔目叱之,敌目不敢视,手不敢发的神威。

由古城门进入后,由南到北依次参观了项府、项园、将署、项羽故居、项家宗祠、霸王古今馆、虞家老宅等十个主要景点。其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前为高大的汉式石阙。中院以英风阁为主体,阁内为项羽高大塑像。四面墙上嵌着反映项羽生平的十二幅浮雕,如项羽举鼎、吴中起兵、破釜沉舟、巨鹿救赵、鸿门设宴、垓下突围等等。英风阁前面有霸王鼎,鼎上铸铭文,记叙了项羽不朽的.历史功绩。英风阁东西建有碑廊,东廊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巨幅石刻。西廊为当代知名书法家书写的历史名人歌颂项羽的诗作。第三进院为花园式庭院,正面为故居纪念室,室内有虞姬像,室外有系马亭,亭内有石雕乌骓马;亭外有拴马槽。该槽相传为项羽饲养乌骓马所用,能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院内植物多为松柏、梧桐,以及四时花卉。所以,项王故里,又称为“梧桐巷”。有一株古槐相传为项羽当年亲手手植,虽经历二千多年风风雨雨,但仍枝繁叶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见证着历史的烟云。古槐西北角有一石碑,上面镌刻“项王故里”四个大字,此碑为康熙四十年(1763年知县胡三俊所立。当地群众传说,立碑处即为项羽出生地。伫立碑前,不禁肃然起敬。

很是荣幸,在下午竟能观看一场楚风歌舞表演,真是大饱了眼福。当古典乐器箫、瑟、鼓、筝齐奏,发出悦耳的鸣声,几名身着汉服的妙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伐,摆动着裙裾,面绽可掬的笑容,款款走向观众。只见她们时而顾盼生姿,时而颔首垂眉,时而莲步轻移,时而驻足凝望,时而如花瓣绽放般散开,时而如莲叶亭亭般合拢。舞动广袖如嫦娥奔月,来回穿梭如小鹿惊跃。那舞姿颇像曹植《洛神赋》中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段舞曲过后,音乐由急促转入低缓,一身着另种款式的女子从幕后步入舞台,随后一王者打扮的男子紧随而来。其他女子则随即散开,扮作侍者。合着音乐的节奏,男女主人公以娴熟的动作演绎着舞蹈的丰富内涵,颦蹙之间,尽显妙态。几番轮回的动作变幻中,传达出男女主人公的情深意重、依恋重重。观众有的在忙着拍照,有的鼓掌喝彩。我对舞蹈完全是外行,自然不能尽解其妙。舞到高潮处,也跟着盲目喝彩。喝彩之余,不禁沉思,这不是一出霸王虞姬的故事吗?楚人分明是以自己的方式来悼念他们已逝的霸王。曲终舞停,演员向观众敬礼致谢,台下又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看懂了吗?又何尝不如我一样跟着盲目喝彩?

观舞过后,伫立庭院中,看着古香古色的建筑,回想着盈盈的舞曲,不禁想起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在四面楚歌中,楚兵兵败如山倒,虞姬向项王投过最是深情的一眸,凄然起舞,忍泪唱起“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然后拔剑自刎。项王俯身痛哭,悲叹万千。当年吴中起兵,巨鹿一战,破釜沉舟,成就美名。破秦列土,分封诸王,何等英豪。如今,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算的了什么英雄?大丈夫落魄至此,何其悲哉!

太史公对项羽一生功过是非做了恰当的评价:“自矜功信,奋其私智而不师青,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即已对项羽的功过是非做出了定论,不知为何后世史学家对项羽这么多微词?

说什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江山、美人之间的取舍从来都是牺牲了女人,谁人如项羽用情专一至深?说什么妇人之仁、缺乏谋虑,“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谁人如项羽草莽之前有如此愧怍?我常想,假若项羽霸业成功,则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多了一楚,少了一汉,延续着封建王朝兴亡交替的历史规律。从此,少了一个光照千古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精神乏力的时代需要有英雄的引领。进入英雄故里,缅怀历史,宜带着虔诚之心,顶礼膜拜。因为,历史,创造了英雄人物。就算失败,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