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八年级语文说明文作文该怎么写)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八年级语文说明文作文该怎么写)

首页说明文更新时间:2024-06-21 06:09:49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八年级语文说明文作文该怎么写)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一】

1、说明文分类:

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引资料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战法推介: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

1.说明对象(注意区分:全篇还是局部)

2.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是事物说明文,可在文中直接找出或概括各段的要点。

3.说明的主要内容

A、事物说明文: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

B、事理说明文:可从现象的起因(根源)、性质(工作原理、危害性)、解决措施(用途、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常见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常见于事理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⑴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即说明文中的描写)。

⑵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往往是该段所要说明的。

6.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和生动

⑴准确:常以 加点字能否删去的形式出现。答题规范:不能删去,**(加点字)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生动:主要的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二】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因此,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三】

你真的会胡语吗?你真的没有怨恨过吗?试想曾经哪一个妙龄女子没有因心中的种种委屈而怨恨过?想来你也应怨恨过这世间的不公,但你没有像那些娇弱与世俗的女子那样,委曲求全地寄人篱下,以泪洗面。正因你骨子里的孤傲,已逝去几千年的你仍会被世人谈起、叹起。

曾经那个天真烂漫的你怀着憧憬来到皇宫深处,但经历过宫里的那段日子,尔虞我诈让你厌倦,让你度日如年。你心中对陪伴皇上的也在随着一天、一时、一分、一秒地消失。你无人去诉说这心中的难言之隐,而那也是你第一次将泪拨动了琴弦。

也是那时你心中生起了一怀豪情,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将困于苦难的百姓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和平没有战争的日子。

你难道不想实现自己的,陪伴在皇上左右,享受荣华富贵?你难道心甘情愿到遥远的边塞度过一生?

当你背负着国家和平的责任来到边塞时,你才突然发现语言不通,但你没有因而放弃,于是每天为练那绕舌的胡语,舌尖不知磨破了多少次。你的努力,你的坚持,皇天不负有心人,你可以单独和边塞的百姓讲话了。你对他们像与亲人那样,换来的固然也是他们亲人般待你。你教他们织布、纺棉。他们教你骑马、射箭、沏奶茶。高兴时,你用琵琶弹奏美妙的音符给他们听。他们则高兴地载歌载舞,簇拥你去他们家作客。是啊,完满的人生不是臣服于别人,也不是成为的奴隶。而你做到了,逝去千年的美人啊!你怎能不让后人思念你呢?

犹抱琵琶半遮面,王昭君,你是如此妩媚动人,为国远赴边塞的你是如此豪情,不知多少世人将你谈起、叹起。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四】

春风吹绿了江水,裁剪了柳枝,托起了纸鸢……大地万物复苏,青草在晨露中抖了抖身子显得容光焕发,鸟雀在枝头欢呼庆祝春日的到来。

在温柔和煦的三月,我校举行了读书节活动。这使本就氤氲着墨香纸韵的校园越发的书声琅琅。

清晨漫步在校园之中,几声鸟啼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学子们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校园,清朗的读书声与婉转的鸟啼交相呼应,给无数学子带来心静神和的\'意境。

经过小学部,透过明亮的玻璃,看见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托着书卷。有的摇头晃脑咏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的闭目遐想,轻念着:“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的若有其事的点头,朗声读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风徐徐吹过,夹杂着诗书意韵,我加快了脚步,赶向了那栋高挺的建筑。进入了教学楼之中,我环顾四周,周围的同学们行色匆匆,仿佛在追赶时间的尾巴。进入了教室之中,周围充满了琅琅的书声,但心却是无比宁静。

大家都沉溺在学海书乡。有些人喜爱散文,手中拿着丁立梅的《暗香》,龙应台的《目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些人喜欢小说,手中持着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

我坐了下来,手中捧着一本书也加入了他们,大家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一种默契:有不解的轻轻用笔画下,待课下再去释疑;有生僻字的,熟练地拿起一本字典,轻轻翻动;有用笔在书上批注的,努力减轻笔下的沙沙声………大家不约而同的保持着这样的状态:除了琅琅读书声外的绝对寂静。我想打一个哈欠,却最终没打,哽在了喉咙里,怎么也没出来。

春天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缠在衣角,绕在书页,久久不能散去,遇见文学是多么美好的时刻。也许正因为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遇见,才有了《蒹葭》;正因为有李白与汪伦的遇见,才有了《赠汪伦》;正因为有余秋雨与山水的遇见,才有了《文化苦旅》……

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在唐诗中穿行,在宋词间陶醉,在元曲里聆听,在明清小说中感悟,在现代文学中思考,在文学的海洋里徜徉。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五】

注意说明文课堂教学的生发,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所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套话,他们一点就熟了,何需我们老师喋喋不休!是否可采用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在理清该文内容,对物候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大自然语言或收集的包含了物候知识的农谚,另外还可组织讨论物候学的意义除了课文所介绍的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便触发学生去思考,去查找资料,激发他们主动研究的兴趣。在拓展延伸时可以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联系文中的物候知识来谈谈对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的理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这样用科学原理来解释文学作品现象,打通了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就开阔了,课后,不妨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或做社会实践调查,如:向有经验的老农询问农谚知识等,并作好记录,生发和拓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六】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发现它们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身。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⑤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深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⑥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温度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温度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⑧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⑨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20xx年第5期《百科知识》,略有删改)

17.选文标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18.下面农谚适合用于本文的一项是()(2分)

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C.老鹰盘旋,天气转晴。

D.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

19.选文第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看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链接材料: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庄稼;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大自然的语言》)

阅读《动物的忧伤》,完成10—15题。(15分)

动物的忧伤

谢尔盖耶夫

(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3)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4)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5)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6)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谈很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7)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的。

(8)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9)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

10.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分)

11.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12.第(2)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13.(5)—(8)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4分)

14.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2分)

(二阅读《动物的忧伤》。(15分

10.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2分

11.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2分

12.动物也有感情。(2分

13.猴子、小鸟、鱼、昆虫。(2分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2分

14.举例子。(1分举戴菊鸟和长尾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就会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很快就去。(1分以此说明对低级动物来说寂寞就更难以忍受了。(1分

15.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1分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1分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8分)

天赐良“源”

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 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A

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1881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1926年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B

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由很大的管道连接。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工作流体因受温海水加热,而致沸腾,蒸汽经由连接管路送到涡轮机,使其 转动。 逸出的蒸汽则汇入冷凝器,当向其中导入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液态的工作流体,随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即能经由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

广阔的利用前景

对于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较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等等。但是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能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当海洋电站离陆地较近时,可考虑直接向陆地上的变电站输送电能;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对海洋温差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21.文章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2.请在文章的A、B两处分别撰写两个适当的小标题。(4分)

A:B:

23.简要说明“海洋温差能”为什么“利用前景可谓 十分广阔”。(4分)

2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3分)

A.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

B.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C.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D.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2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的发现或思考。(3分)

材料:上海电力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齐头并进。根据测算,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并网清洁能源发电将达到146.4兆瓦,其中风电139.4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7兆瓦,可为世博园区提供三分之一的用电量。这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

(二)(18分)

21.(4分)列数字、作比较。(2分)突出说明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2分)(或:突出说明海洋接受太阳能数量之大)

22.(4分)A.漫长(长久)的研究历史(2分)。B.海洋温差发电机的工作流程。(2分)

23.(4分)(1)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数量最大;(2)对 能源的浪费低;(3)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少。(答出 任意两点即可)

24.(3分)C

25.(3分)清洁能源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12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xx年第12期,有删改)

9.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

答:

11.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2.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

答:

四、(12分)

9、(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10、(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11、(4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12、(3分)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1分)(语意相近即可)

说明文作文八年级怎么写【七】

转眼间,我已经在新的学校,新的环境学习了一个月了,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在我的记忆里也渐渐转为熟悉的脸了。

我上学的第一天的同桌——薛嘉源,他是一个开朗、快活、脸色红润、身体结实的矮胖子,挺着个很高的大肚子,最喜欢的消遣非属大吃大喝不可。他那一脸隆起的肥肉中,生着一双小眼睛,活像面团团被调皮的孩子嵌上了两个小煤球。他有只短而粗的鼻子,鼻孔微微向上掀着,有点挑衅调皮的味道。他的特点是耳朵,那两只奇怪的招风耳,如遇风沙,准能用它将眼睛遮蔽起来。他的身体很壮实,一双小胳膊胖得又白又结实,像小棒槌似的,他常举起小拳头,做出拳击的姿势。还有一双短短胖胖的大腿,穿着肥大的裤子,活像两个直立的圆枕头。

他喜欢在人面前装酷;有时还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真逗人,因此在我们班总能听到因他而传出的绯闻。

记得有一次,是英语课,唐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课。这时,不知是谁小声地告诉我和我旁边的同学一个爆炸性新闻——薛嘉源在看他肚皮。我不相信,朝教室一角望去:只见他把衣服掀起,露出他那圆鼓鼓、胖乎乎的一团大肥肉,正在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他的肚皮,手还时不时地拨弄着什么。看着他那狼狈样,我不禁笑出了声。其他周围的同学也被他那搞笑滑稽的动作弄得笑了,而他却浑然不知……哎!这个大傻瓜!

记得还有一次,上劳动技术课,这次作的手工是用易拉罐作画。由于他忘带劳技课上所有的工具,在我们制作时便无聊透顶,于是,他只好又装出他那又好气又好笑的动作,一副无赖的样子,嘴里念叨着:嗯……求求你了啦,把剪刀和易拉罐借我玩一会儿嘛?不行,我还要完成作业呢!上次你都把我两个易拉罐弄坏了,这次我才不会那么傻呢!呜……求求你嘛,就最后一次啦,我这次决不会弄坏,我真得很没劲耶!我还是不相信他,因为前两次他都这样保证过,但事实呢……!我狠了狠心,回答他两个冰冷的字没门!他一副痛苦又失望的样子,说:王雨婷,你怎么能这么无情呢!……我被他的样子真得逗笑了。

这就是他,一个活泼、开朗、调皮、聪明但又总惹老师生气的胖乎乎的小家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