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写景作文托物言志)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写景作文托物言志)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04-26 01:24:33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写景作文托物言志)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一】

我们来到二十四坑,一到那里我就闻到了一股清香,走进一看,天哪,多美的荷花呀!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它们穿着粉红色或白色的裙子在绿色的舞台上随风飘动。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场。”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小雨伞。”小青蛙说:“荷叶圆圆,它是我的舞台。”

这些荷花在荷叶间冒出来,有的全盛开了、里面的花蕊升起来了,像一个个嫩黄色的皇冠,十分耀眼,花瓣雪白得像百合;有的半开,里面的花蕊还没有升起来,整个像“鱼蛋炒蛋”哈哈;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一个个大水蜜桃;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等花瓣完全调谢以后,莲蓬就闪亮登场了,莲蓬碧绿碧绿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喷头。“嘿,看哪,莲子。”雨林大喊。

真的耶,好美哟!

王老师举起照相机大喊:“荷花池,咔嚓!”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看着看着,我仿拂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粉红色的衣裳。一阵微风吹来,我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的站在那,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鱼儿游过来,告诉我昨夜的做的好梦!荷花池下,水清澈见底、透亮得可以看见下面的青苔、小鱼儿、小石子和沙。

荷花池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二】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见过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也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难以忘记的却是这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秋高之时,它不是在暖房里开放,而是在秋风呼啸中怒放。迎接它出生的是寒冷的秋风,而不是和煦的春风,滋润它成长的是秋日的水露,而不是贵如油的春雨。

它就是我们开封市的市花——菊花。

菊花是开封的魂。开封有城摞城的的美誉,有人会问,为什么开封的先人不在异地重建而在老城上建呢?那是因为开封的坚持。我们开封人身上有一种气质,那就是人定胜天,这也不是和菊花一样吗?谁说秋天不可以开花,我偏要和寒风对抗。相传在很久以前,花儿都是四季开放的,但有一天,天气大变,寒风呼啸,把所有的花儿都打了,年年如此,花儿便想到,不如我们不在那时候开了,只有菊花坚持下来了,年年同寒风斗争,终于战胜了风霜,在秋日独放。菊花的这一种坚持

菊花是开封的神。上帝在创造花儿时,给每一种花一个独特的颜色,但忘记菊花了,只给它最普通的黄色。在许多年后,菊花敢于斗争的

菊花是开封的根。有人说,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在于这个城市是否有一个团结的心,我认为,菊花就是开封的根,菊花就是开封的本。开封人的骨子里是菊花的脚踏实地。如果问什么花儿的根最大?毫无疑问是菊花。因为它要同寒风竞争,要让寒风屈服,没有强大的根本作为支撑是不行的。开封的兴起正是这样的脚踏实地,从创造省级文化名城到国家级书法名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从提升全民素质到文化建设,开封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文化奇迹,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菊花是开封人心中的家园。我们

开封菊花引领我们飞过一道道坎坷,跨过一次次的困难。跃过一回回的危机。开封----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城市,菊花,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儿。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三】

夏天一到,许多的植物都长得郁郁葱葱,花儿更艳,草儿更绿,树儿撑起了大伞。然而我却只对夏天的荷花独有情钟。

我家楼底下有一个小池塘,那里夏天荷花开得异常艳丽,使我总想仔细去看一看,至身与那种境界中。

清晨,我来到了池塘边,还没到就闻到了一阵芬芳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地向那边走去。一片一片的荷花瓣汇成了那一朵朵粉嘟嘟的荷花就像小朋友的脸蛋一样。荷花是那种扁圆扁圆的形状,没一片花瓣的形状都像扇子一样,全部重叠在一起,颜色淡粉淡粉的。

一阵风吹来,,荷花摇摆着它那迷人的身材,芳香也随风飘扬。在它安静的时候,静静的躺在水面上仿佛在说:“今年阳光这么好,出去游游泳也不错嘛!”“什么,荷花还会游泳?”“可不是嘛,你以为只有你们才会游泳呀,我们荷花也会游泳拉,技术还比你们好。”一多荷花骄傲的说,我似乎觉得我也太小瞧它们了,并接了一句:“哦,看来你们还很厉害哦。”“那是当然,谢谢你夸奖,我们荷花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是因为我们的花瓣都是重叠起来的,大家都觉得我们很团结。”“哦。”我无所事事地说。

一阵风吹过把我吹醒了,原来我是沉浸在梦里啊,我一直在那呆呆地站着,直到黄昏过去。

荷花教会了我团结友爱,但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更让我感动。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四】

也许有人喜欢娇艳的玫瑰,淡雅的菊花,清香的茉莉花,而我却爱高雅的荷花!

星期六,天气晴朗,微风习习,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到乡下游玩,爸爸却在一个地方将车缓慢地停了下来,我们被驱赶下了车,突然,我眼前一亮,急呼!哇塞!太美了,池塘里全是荷花,几乎满池都是!像画一样,真的美极了!

我急忙走近,看见硕大肥厚的荷叶铺满了池塘,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把池面遮的严严实实的,荷叶兴奋的捧着露珠,让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很快我又发现一支支的花蕾钻出了污泥,有的含苞欲放;像待嫁的闺女,有的藏在荷叶的下面,好像跟我们躲猫猫;有的亭亭玉立,像一群可爱又调皮的小姑娘。

这时候我踮起脚,远远望去,一片碧绿,微风抚摸着它们的身体,个个翩翩起舞,一个个就像活泼可爱的小仙女。

这时我闭上眼的一瞬间,突然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了,如果有一片陆地,可以在荷田的正中央建一座房子,我一定建一座美丽而奢华的房子,开一条竹木小径,可随意漫步,我一定在窗前摆放一台黑白钢琴,早上,我会弹上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与荷花作伴,晚上我会一边听小虫歌唱,一边抬头仰望闪动的星星,晚风来袭,亭亭玉立的荷花踮起脚尖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荷花!荷花我爱你!我爱你傲然的身姿,玉立的姿态,爱你在污泥里生长,却出淤泥而不染;我爱你高尚的品格!我也要像你一样,成为“荷花”一样的人!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五】

人们赞花、赞树,甚至是赞草,却少有人赞叶,还总是责怪落叶伤感、不解风情。然而,在我看来,那叶落纷纷的场景并非生机的殆尽,而是一场落叶的盛大的礼赞!

落叶是有不同的。南方的落叶有干枯了的,也有绿色的;而北国的落叶除了枯黄的,也有金黄的、火红的。然而,无论那叶是深绿、是金黄、是火红,甚至是干枯腐败了的,它们的姿态都是那么娇美、那么轻柔。它们伴随着微风,轻薄的身躯跟随着风的节奏摇摆、飘舞回旋。几分街舞的帅性,几分傣族舞的柔美,还有几分芭蕾舞的高雅。

龚自珍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落叶又岂会无情?在枝头,它全然没有鲜花生前那般娇艳可人。它在人们认为千篇一律的万叶丛中,默然演绎着自己的独一无二。而当它从枝头飘落,又融入泥土之中,用仅剩的躯体去滋养大树,将心灵的力量灌输到每一个枝丫,生长出更多树叶,继续它们独一无二的演绎。人说,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有时,也会不忍于落叶的消逝。拾起脚边一片落叶,那必定是独一无二的。将它夹在一本厚厚的书里,有时是诗集、有时是宋词、或者是散文。不知过了多久,打开书重温那些美丽的词句时,一片叶从书中滑落出来,那份轻柔依旧,只是多了几分书卷气。仔细看,那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虽细小却刚毅坚韧。

人们为花的凋零而惋惜、伤感,为树的倾倒而愤恨、焦虑;为凋零的花举行葬礼,为枯萎的树木立碑……而我,也要赞颂落叶,赞颂那些像落叶一样的人们!

你,生前独一无二地活着,与同伴,在同一棵树上,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你们吸收着同样的养分,你们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向着同样的方向——那蔚蓝的天努力生长。你枯了、黄了,你决不让这大树因你而背满累赘,你在微风的帮助下毅然离开了枝头。你落下时,感动了多少人?你的坠落是一幅唯美的画卷。你的生命殆尽了,但你的心不。或是叶落归根、或是以另一种方式永世存活,你始终未曾消逝。

“你”是你,落叶。“你”更是你们,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烈士,千千万万为华夏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勇士,千千万万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而牺牲的英雄!

这,是对“落叶”的礼赞……

写景状物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六】

寒风凛冽,娇柔的花儿随春缓缓逝去。惟有它始终开放,独自一人。只依一身傲骨在风雪中绽放。

百花一开,就有许多的人簇拥过来,对它们进行称赞和讴歌。可在梅开放之时,到冬到来之时,谁会冒着寒风来赏花呢?它不需要他人的称赞,不需要独特的香气。它不为人们而活着,不要人们的呵斥,更不需温室和过多的养料。梅,它独立,它不渴望更不需要他人鼓励,它自给自足,安全不要他人来供养它。——我心向梅。

花儿在冬天是离不开人和温室的,在春天又是离不开雨水和养料。可梅,它是靠什么度过这寒冬呢?它心怀着梦,心怀着,心情着希望。为了实现梦想,而坚持,而努力。不向生活中的挫折低头,对生活始终抱有希望,并想念明天会更好。——我心向梅。

冬天,它残酷无情,它冰封一切,但梅却能不被它给击倒。梅以它的意志和它那一身傲骨,挺过了刺骨的寒风,占用了无情的严冬。“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它以不屈的灵魂,向冬挑战着,并且不像其他花一样,依赖着春。直到最后一枝梅落下,才方肯罢休。——我心向梅,坚持,不屈。

梅,它傲骨,但不傲气。正所谓“傲骨梅无仰花”,它不会因一时的小成绩,而渺视一切。它的花从不仰面,从不向世人展现它的成绩,他人来不向人们表现它的功勋。仿佛是在低头计划着自己的下一步和反思着自己的错误。——我心向梅,傲骨和谦虚才是它的本质。

我心向梅,我以梅为范,并以它来警示自我,要求自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