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陕西中考 语文作文)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陕西中考 语文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02-13 10:25:54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陕西中考 语文作文)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一】

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千里马,缺少的,是欣赏千里马的伯乐;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伯乐,缺少的,是拥有欣赏的心灵;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欣赏美丽的眼睛。所以,究其根因,是要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因为学会了欣赏,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借他人之力成绩自己的功绩;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回望三国,在风起云涌,战火连年的历史里,刘备为成就蜀国大业,于茅庐三请诸葛亮。起初,刘备被诸葛亮置之门外,第二次亦如此。终于在第三次时刘备清楚了诸葛亮。为什么刘备最后成功请出了诸葛亮呢?这是因为刘备具有赏识人才的慧眼啊!要不是刘备懂得欣赏诸葛亮这个谋士,他早在第一次受拒时转头就走了。而且他的蜀国大业还无法实现呢!况且真是这样,那损失的不止是功绩,更是损失了诸葛亮这个人才,谁也不愿看到满腹经纶的人郁郁寡在深山。正是刘备懂得欣赏,他的蜀国大业在诸葛亮的谋计下才如鱼得水啊!所以,欣赏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进而成就自己的功绩。

世间事物五彩缤纷,美丽与丑陋给你带来两种不同的视觉,关键看你怎么看待。美丽与丑陋就像一块铜板的两面,只有不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极端的把他们对立起来。梵高懂得欣赏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向日葵,才能将其刻画得如火一般妖艳夺目,欧阳修懂得欣赏林壑之美、宴酣之欢、山水之乐,所以才得“醉翁”之美称。艺术家们懂得欣赏那微微一下的蒙娜丽莎,才使其成为无价之宝,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欣赏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心灵。

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屈原含泪头汨罗江的悲剧;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鸣。所以,学会欣赏很重要。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落花皆有意;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万水千山总是情;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天生他才必有用。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二】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答题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三】

议论文答题技巧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的表达形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考点1——议论文中第一段的作用

1 内容上概括大意,有中心句抄中心句

2 结构上引出下文的……论题或……论点(就近)

(论题一般是名词或不是作者明确的观点;论点一定是作者明确的观点)

3)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作为事实(或理论)论据论证……观点

考点2——议论文的论点

论点:作者所议论的问题所指出的见解和主张

一、写出本文论点

1) 论点在题目、开头或结尾

2) 开头=结尾,论点在开头;开头<结尾,论点在结尾

3) 开头有事例,一般中心论点在事例之后

4) 解释、引用、重申的内容不能成为中心论点

5) 结尾如果发出号召,论点在前面

6) 论点是正面肯定的句子,唯一的、完整的、明确的判断句

7) 不用修辞手法;不用否定句(若是,要将其肯定过来)(如果题目是论点,不用改动);不用疑问句、反问句

8) “因此”是论点的标志词

注意:当题目属于论点型,但文中又有一句在表述上更完整、更具体的作者对某一问题的主张或看法(句子包含题目)时,中心论点应写文中的那一句而非标题。

凡是矩形结构的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往前找。若文中有多处提到中心论点,则写最前面出现的一句。

9)概括分论点:概括每一层层意,要将观点放入其中

10)引用内容不能作为论点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四】

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五】

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六】

答题格式:常见的有:⑴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①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⑵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①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⑶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①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⑷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此种情况较少。

⑸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①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

17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七】

静悄悄,静悄悄,夜幕即将来临了,夜的脚步近了。

所有都静了下来,像刚刚结束了盛大的宴席。傍晚时刻,人日渐少了,街日渐通了,太阳日渐消失了。

知了偷偷地从树里钻出来,清清噪子,筹备要一展歌吼。“知——了,知——了”,清脆的,响亮的。大家日渐又吃完饭出来了,小朋友们打几场球,捉几回迷藏。天灰蒙蒙的,虫的叫声清亮亮的。

孩子、年轻人人、老人,你不让我,我不叫你,都走出了家门。借着最后的那一缕阳光,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松放松疲倦的身体。脚下小草沙啦啦地抖,像是为太阳送行,头顶树梢上闪烁、反射着夕阳的光,像是舍不能太阳老友,双眼湿润了,还闪啊闪的。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很好的,正如苏轼的《永遇乐》,夏末秋初的月亮感觉离人非常近,明确又明亮,散发出清澈又纯净的光,晚风像流水一样,轻柔而湿润地爱抚着你,风中交杂着大家的欢歌笑语,混着虫鸣声,交织出了一幅清夜景图。

灰蒙蒙的天完全暗了下来,刚要进入漆黑的时候,上灯了。高高的,柔柔的,暖暖的,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清朗的夜城。人家窗户中闪过欢快的人影,街道上,灯光下,有刚从工作岗位上下班的忙碌的人,有赏析美景慢慢踱步的人,有沿街嬉戏的小朋友,有热烈交谈的年轻人。黄晕的灯下,所有都是隐隐约约的,隐隐约约的美好。

操场上的大家日渐多了,路旁的灯也亮了。操场绿色的草坪上,有踢球的青少年,红棕色的跑道上,有飞驰的年轻人,操场外道有竞走,热爱训练的中老年人,训练者挥洒着汗水,各做各的训练去。他们让一天的`最后也过得充实,活得精彩。

夜像一个短暂、充实的休止符,它精彩着,缤纷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