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资作文练习(小学教资作文2022下半年)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小学教资作文2022下半年)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01-14 16:41:16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小学教资作文2022下半年)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一】

1、母亲注视护士。(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滩上有贝壳。(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冲向阵地。(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打篮球。(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光照耀田野。(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溪水流过村庄。(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蝌蚪游着。(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黑熊表演节目。(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阳升起来了。(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 ①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② 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都江堰是大堤。(缩句)

③ 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 我和同伴们前进。(缩句)

④ 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第五大贡献”。(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5、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如: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二】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三】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管里流出来的是,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意思是说,不同的人,由于思想感情不同,写出的文章立意自然就不一样,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我们都读过,它的立意就十分深刻,在鲁迅先生的同时代,有许多人也写过同鲁迅先生一样主题的对人力车夫的作品,但他们的立意远没有鲁迅先生的深刻。这主要是因为鲁迅先生作为革命的知识分子,能够看到劳动人民的痛苦的根源所在。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四】

“风”,有自然界的;也有人类社会的,有可亲可爱的,有可憎可恨的,请以“风”为话题,进行多角度立意。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五】

1、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岸边涌过来。

4、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往下滴着。

5、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

6、小花粉红色的舌头不停地舔着女主人的手。

7、冬眠是动物为适应冬季的寒冷和食物不足而出现的休眠现象。

8、孩子们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9、张阿姨用手轻轻拍着邻家三岁的孩子。

10、六(8)班的同学十分尊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周老师。

11、伤心的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12、我家门前的苹果树上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13、我们在教室里听到窗外一阵阵的欢呼声。

14、一群年青人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艰难地跋涉着。

15、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16、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

17、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18、一个12岁的小姑娘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19、暴风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过来。

20、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2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23、我们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24、一群大雁悄无声息地飞过田野。

25、可怜的凡卡想起了到树林里砍圣诞树的爷爷。

26、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7、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8、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29、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0、让明天见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全篇都紧紧围绕着它来写,这样才不会写得杂乱无章,才能给人以明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印象。关于“回家”,可写的东西太多,但是“意多必乱。”所以《回家的感觉》一文的立意就集中到某一点上:回家的感觉是什么?是一种牵挂、一份眷念、一种感动,是一种微醉的感觉。

第三新颖

第四、立意深刻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七】

鲁迅先生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写文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就是说写作对生活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要力求发现内在的、本质的东西。

此外,在写作中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其一,防止人为地抬高。深刻地立意并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人为地粘贴到作品中去的,而是靠作品自身显示出来的。其二,防止意多文乱。立意不是越多就越深刻。只有主题深刻,才能做到重点突出。

下面的文章,立意就很好,请仔细体会。

关于时间,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粗浅地知道:时间,它不仅仅属于个人。有时,需要为他人牺牲我个人的时间,说不定,他人也在为我牺牲着他自己珍贵的时间。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赶紧洗好衣服,整理好房间,便静下心来复习英语。这是我的薄弱环节,可要抓紧时间啊!

突然,屋外人行道上传来邻居小胖妹妹的嚎哭声。我赶紧冲出门去,只见小胖倒栽在街沿石下,我把她搀扶起来,她已经流满面。原来,是一辆自行车在人行道上推行,一不小心把她带倒了。我一看,自行车主正对我说:“是我不好,赶紧送医院!”我想到小胖妈妈卧病在床,我有责任陪她去。这时,只见小胖妈妈已支撑着出门来,我便向她交代清楚情况,把小胖抱上自行车,捂住她的伤口,心急火燎地向医院走去。

到了医院,挂急诊,找医生,哄小胖,急得团团转。医生一看,却若无其事地在她头上包扎一番,再打一针防破伤风,就叫回家。那自行车主付了医疗费,又把小胖推回来。我心想这一来回花了一个半小时,回到家可要抓紧时间复习英语了。

正想着,望到家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小胖妈,一个是谁呢?啊,这不是王老师吧?果然是她!她是我的英语老师,她特地来看我了,来帮助我了!我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王老师!”

等车推到了小胖妈跟前,我便请王老师进了屋。说也奇怪,人一激动,就更专心,复习的效果格外好,王老师的问题我都能用英语回答出来,只是句式变换还掌握得不好,王老师不厌其详地讲解了许多时候。

就这样,这一天我对时间有了新的理解:当你为他人牺牲时间的时候,他人也正在为你牺牲时间。而这,便构成了我们时代新型的人际关系。时间啊,你来作证。

这篇例文,把对时间的理解与人生的感悟联结起来,构思新颖,立意深刻,虽然叙述上不够流畅,但思路还是清晰、明了的,比较形象地阐明了当今时代新型的人际关系。

淘尽黄沙始见金——作文如何做到“立意深刻”

许多同学常常把“作文”当作平时的“写作”。尽管两者都是写文章,殊不知平时的`写作一般是自由的,写什么、怎么写都由自己决定;而作文则不同,它有各种要求与限制,是“带着镣铐跳舞”,其第一要求就是“符合题意”,而作文的立意必须首先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清代学者王夫之“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的为文,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主旨,无论材料多么充分,遣词造句多么讲究,谋篇布局多么精巧,都像是失掉了“主心骨”,算不上好文章。因此,作文时必须先确定好文章的主旨再动笔——一句话,“立意”是一篇文章的关键。

任何作文题,不论是宽题(“话题”或“开放性题”),还是窄题(“命题”或“封闭性题”)都有规定性(话题、文体、选材范围、字数要求等限制)和灵活性(挖掘题目给我们留下的发挥空间,从要求和限制中寻求“启发”和“活路”)两面,看不清或不遵循规定性,就会偏题或跑题,往往出现“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的情况;而找不到灵活性,就会“”在题下,写不出有深意、有生气的好文章。实际上,作文命题对立意的启发性常常寓于其限制性之中。好的作文命题,其作用有点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把同学的思路集中在一个不大的焦点上,并且使目标清晰起来。焦点集中了,方向明确了,作文的思路也就有了深化的可能。明识“规定”是基础,辨出“灵活”是关键,作文的立意必须学会在“规定”中求得“灵活”。

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老农挑着一根扁担上挂着一个盛满豆汤的壶。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在地上摔得粉碎,这位老农爬起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这时,有一个人急忙跑过来对他说:“你不知道你的壶摔碎了吗?”“是的,”老农不慌不忙地答道,“知道,我听到它摔碎了。”“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摔碎呢?你怎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呢?”“它已经破碎了,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老农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行。

小学教资作文练习【八】

思维发散,创新思维

新颖、深刻的立意——议论性句子,画龙点睛

体味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是立意的基本要求之一。主要指的是确立的主题不是大家都知道的浅显的道理,而是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这种感受和见解,来自对所写事物的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和反复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较深的思想和内涵,给人以启发和鼓励。

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深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把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