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中秋作文(中秋作文380字)

抒情的中秋作文(中秋作文380字)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1-09 10:25:08
抒情的中秋作文(中秋作文380字)

抒情的中秋作文【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们家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我负责挂灯笼,爸爸负责买菜,婆婆负责炒菜,妈妈就负责做清洁。你想知道我们为何如此忙碌吗?因为我的干妈,干爹,大姨妈,大姑妈,堂哥,堂姐都要来我家,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清洁和饭菜做好。

“丁咚,丁咚”她们终于都来了,我的肚子已经“咕咕”叫了起来,我迫不及待的跑进厨房,叫婆婆赶忙把菜给端上来,第一道菜:红烧青蛙肉,第二道菜:蜜糖闷鸡翅,哇!婆婆的手艺果然才华出众,光是第一道菜就让我魂飞魄散,菜都拿上来了,我们要开始吃咯!我夹起一个蜜糖闷鸡翅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一下子菜早已被我们这些“为食猫”给捞空了。

吃完饭,我和妈妈到阳台上赏月,其余的都在沙发上休息。今天的月光特别的亮,今天的月亮特别的圆,我和妈妈都看入神了,这月亮让我想起了几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让我想起了家乡,我问妈妈;“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乡?”妈妈说,很快了,我期待着回家乡。

今天,既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让游子思念家乡的日子。

抒情的中秋作文【二】

中秋的气息悄然无声的蔓延开。那日外出,忽见几个六七岁大的女孩子嬉笑打闹间撒出嫩黄色的“星”来,是桂花花瓣!我深吸一口气,桂花香沁人心脾。“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桂花开,中秋也就随之到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外婆!”我惊喜的扑到老人家的怀里。今年中秋,外婆、舅舅一家从崇明赶到上海与我们共度中秋。饭桌上,交杯换盏,芋艿、毛豆等传统食品旁摆着外婆从老家带来的“家养”毛蟹,欢笑声中,中秋的气息在这小小的屋檐下变得愈加浓郁。我手握着刀,轻轻切开一只做工精致的月饼,将这等分的点心递到每一个人的手里。分享月饼时的欢笑就是在分享快乐、幸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请保留此标记。秋思落谁家。”中秋夜,我特意在临近午夜时来到花园赏月。据说今年的月亮是四十年来最大最亮的,我看着晴朗的夜幕,点点闪烁繁星缀于期间,一轮明月当空,清辉掩去了其他万物的色彩,它柔柔的光里透露出一丝丝温柔与怜爱。我对着月亮,想起全家团圆的快乐,又想起在祖国的边关是不是也有一双寂寞的眼睛看着这轮明月呢?国庆阅兵仪式上“亮相”的军人之时部队极小的一部分,那些戍守国家疆界的士兵此时此刻也许仍在自己的岗位上独自工作,独自吞下月饼,独自吞下对家乡、对家人弄弄的思念。

中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而从古至今文人客于中秋吟诵的诗词总是“喜忧参半”。当我与家人欢笑时,我就会希望这中秋幸福、团员的气息能传到每一个华人的心里。

抒情的中秋作文【三】

伴随着秋的脚步,伴随着一个花香四溢、满地金黄的季节到来,中秋节如约而至;它对我有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那种联想,有着“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的那种美妙。中秋节的一幕幕,就像雨点一般洒落在我的心田,永远挥抹不去。缅怀着千年的历史,凝聚着我缕缕的遐思。关于浪漫的中秋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叫吴刚,本为樵夫,一心想着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中秋节的晚上要准备各种瓜果熟食打开电视,深深的品味着拥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秋节晚会;到了要吃月饼赏月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月亮下面,吃着美味的月饼;那金黄色的月亮,寄托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思念和遐想。中秋节,一个浪漫的中秋节,一个拥有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种企盼的中秋节,我感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秋节,品尝的是甜甜的月饼,寄托了的却是我们永恒的思念!

抒情的中秋作文【四】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抒情的中秋作文【五】

日光普照,柔美的月光令人陶醉,不禁遐想绵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之夜,一轮明月当空,犹如一股清泉,清澈见底,透明皎洁,天地之间充满宁静,清风拂过,柳条在月前而婀娜多姿,小河的波浪也轻轻拍打着,令人思絮万千。

那月光扑在面庞,似乎带上神秘的面纱。优美的唐诗宋词,富有色彩的深化,从脑海闪现出来……

古人对皎洁的月亮情有独钟。“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空灵淡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斜光到晓穿朱户”离愁别恨的凄惨哀伤。“一时回首月中看。”的将士们回首东望思念家乡的月光。

嫦娥奔月,给人留下奇异的幻想。身处广寒宫,远离俗世间的喧嚣,身处精美安静的意境,应该也觉得孤独寂寞把。在这漫漫长夜中,凝视着风世俗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中,依稀望见南唐后主李煜登上西楼,在楼台中独自徘徊的孤独身影以及苏轼把酒问天的情怀,而这一问却已消磨了近千年的时光。这空灵的目光因饱含了中秋佳节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凝重,因承接了千年文化蕴藏而深远,多少的离愁别恨随风消逝,但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留在人们的心底。

在这静谧的夜晚,携一颗饱含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心登上高楼,避开熙攘的人群,融入澄静清雅的深邃,在这漫漫长夜中饮茶赏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