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1-23 20:25:22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一】

人们都说,到了大学就特别轻松,课余时间多,一天也就几节课而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真正到了大学以后才发现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简单……我们有很多事需要了解、准备。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人生规划、就业、生计与梦想,这本书里应有尽有,它不像哲学书那么深奥难懂,难以接近,也不像儿童故事书那样过于浅显。它不仅让我们看完后思考,还设法在每一个要点后面设置题目让我们采取行动,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十分迷茫的大一新生,如同一场及时甘露。以下是我目前感受最深的两点: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二】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会出现“老人摔倒不扶”的热点话题,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其实不扶并非完全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还有其他的原因。不帮扶老人不能说明我们变坏了,只能说是我们国家不好的制度设计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好报,所以不扶成了正常人趋利避害的正常心理。如果改变制度设计,愿意做好事的人肯定很多。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旁观者效应”这个效应就是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旁观的人很多,大家都会以为别人会给受害者提供帮助,自己就没有去帮助,结果就是旁观的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小。所以有些人不是因为害怕不敢去扶,而是误以为自己不需要去做,因为会有别人去救。这个社会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上的事并不是简单的可以用好坏来划分的,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同的的人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三】

上大学之前我其实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不知怎的上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喜欢上读书了。我想这有部分原因是咱们广财大有个美丽的`大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看到琳琅满目的书,闻到一股淡淡的书香味,总是让我内心异常平静。读的书多了,也就渐渐懂得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秋叶大叔在书中说道:“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时,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可以寄托”。之前我也有想过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很简单,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追回另一半的生命。现在很流行一半又一半的说法。“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其实最根本的,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除物质之外还需要精神滋养的就是人类。只有人,有精神生活,有主观思维,会改造客观,追求幸福。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四】

书得到的很早,却一直没有时间读,今天在无情“耿妈”的英明决定下,很赶的把书读完了。当我读完这书后,我发现这书不仅仅是要读后有感,而是要有用。

类似的书看的不少,但都很空洞,那些所谓的成功和大师都仿佛隐藏在云端,而《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却很接地气。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毕业前我该干什么?无意之间就有了一种想要去行动的热,而我想作者的本意也正是如此。

这本书不像是一位朋友带给我的建议,而像一位严厉的老师,快,快去思考,行动!在书中每一章节后面都会有一个“实操训练”,挺像课后的随堂练习,这一点是这本书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也正是我为什么说他像一位严厉的老师了。

紧赶慢赶读完这本书,有两个很深的感触:思想、梦想。所以趁热打铁的丁点激情写下这些想法。

思想作为一种本能,主要体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同大家面对的问题时往往会去思考,现在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1、我想想感觉做不到,算了吧。

2、想想感觉有点困难,先不想了,行动吧!

秋叶老师在这本书中几乎把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归类了。然后没有写下那些可能来取捷径而带来的成功,他只是教会了我们思考,不说对与错,并且给了一些要靠自己去实践的真理。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假的“二难选择”。在纠结中无作为还美其名曰自己在思考。在书中还有秋叶老师推荐的书籍、网址、练习,给我们实践和练习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些药靠行动的真理让我们知道了学会思想的魅力。

二是对于梦想,你的专业成就、恋爱期待,自己的以后可达到一种追求,小到生活中小小的幻想。它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并不是想象中的遥不可及。在这梦想中秋叶老师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怀和个人经历,看到后我也会遐想高中的时候我就老想着毕业之后,快点进入大学,毕业后的三个月我来到了我的大学,一个我四年后必须带着完成梦想走向成功桂冠的人。对自己做一些小小的要求:进入学生会、拿奖学金

考研、留校……我做了些什么?精心的准备面试,然后从两三百人种选入校学生会、系分团委。这是我当时的所思所想,然后我去做了,也算完成梦想了。原来,梦想并不遥远,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去做。而且我想在去回忆甚至觉得很快乐,为了不吃午饭参加面试是快乐的,忐忑的等待面试也是快乐的。享受这个完成梦想的过程是我对要拿奖学金、考研、留校的梦想更坚定不移。

我想说,我会等到毕业以后,看着我一步一步去成为会思考、行动、合格的大学生,那是我的大学想估计也被一一完成了把。

很庆幸能在大一就读到这本书,感谢饿着肚子的灵感,感谢英明的耿妈!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五】

打马从江南过,无痕月上柳梢头,风大,花在枝头隐忍不落,似乎只为与你邂逅。

该是怎样的光景,你一袭白衣恍若谪仙,落英缤纷里回眸,一笑落花。颤颤巍巍地随着花儿飘落,心甘情愿地困在你的发上,再不敢近一分。有人说,近乡情怯,或许是吧,心跳得厉害,仿佛不能自主,贴着你的发,可以白日做梦,如此,足矣。心中藏了一个人,好像城堡住了公主。我在枝头等待,桑田沧海变迁,永远等一个凋零的时候。佛前曾祈求,愿以一生凋零换取一次邂逅。不是初生的花儿,没有顾忌,遇上了却害怕了,害怕爱上,不能够爽快地零落。

有人说,人啊,从小就期待着王子和白马,长大了,类似爱情敲门了,却也退却了。于是,类似爱情没有开始便已经被钉上了十字架,是禁忌,是不安,是败在枝头的花。那么喜欢,那么抗拒;那么抗拒,那么喜欢,从此两两相望,不再近一分,不再退一分,保留着一种纯粹,有人说,这叫做最初的爱情。

春还未走,风吹得狠了,落万千。凋零的.心事重重,瓣瓣绝望而甜蜜。伏在你的发上,想和你走,不留恋一分,无尽的岁月再遇上你之后,结束也甘愿,这是一种解脱,禁锢枝头的错,花落了,倦了。会不会有一个人像黛玉一般为我唱一曲葬花?

我们没有照面,无穷落花中,你辨识不了我。你眼中都是花,我眼中只一个你。这就是我害怕的原因。

春风里,千妍万媚,偶尔飘雨,全是诗意的成全。微微带着湿冷花香,冷冷藏着老去的爱情。白衣人,在枝头下,抬手去了发上的花,往前走,遇上一场雨,撑起了伞,把落英挡在外边。

多情却被无情恼,所以害怕。

等到花儿都落了,春风十里暗云尘,会否有人听取一段花事,会否有人唱一曲葬花?

春暗,水波绿。

花落,悄悄别。

你轻轻抬手,我重重委落。

我欲跃下枝头,却被困在云端,看着你远离,步步未回头。

哪怕有一瞬间心惊。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六】

逐张逐页的读完《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这本书,暗自庆幸自己看这本书的时间真是恰到好处,对于我们这些对未来充满了迷惘、期待、恐惧而又兴奋的大一而言,这本书为我们解释了另一种大学生活的样子。

这本书其实跟我之前读过的书很不一样,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说说大学生该怎样的怎样,秋叶大叔用自己的经历与成长感悟,让这个分享显得那么的真切,同事每个话题还花心思设计了一个训练题目,并且书中还额外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为这本书增加了许多额外值。

书里有句话“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魅力”。我当时选这个专业,老实说,确实是为了有个本科读,再加上以前也学过跳舞,童子功还尚在,对舞蹈也还算喜欢,但丝毫没有考虑以后就业的问题,但我仍庆幸读了个好大学,对各种舞蹈都有喜欢的我,使得我甘愿花大时间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各种舞种。专业和职业里有一小节讲到通才和专才。这两种人才社会都需要。秋叶大叔的看法很赞,“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生存毕竟还是需要一门技能的,或者说,我们靠着一门好的技术生存的得好,烤着兴趣特长而活得好。

以前其实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但上了大学后不知怎的就很迷恋读书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读书带给我的好处是没法估量的,“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时,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可以寄托”,这句描述我很喜欢,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所以也涉及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去看,做到耗时短收获大,又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读书和学习这章谈到学习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让我从一个浅薄的读书者上升一步的必备能力。

章节开头的两句话“年轻的时候,经历一场轰轰烈烈又黯然心碎的爱情,真的是人生宝贵的经历”和“年轻的时候,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一辈子的知己,真的是很幸运的事”,至此,第一句还没有达到,第二句的幸运的事则已拥有,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懂不懂爱,八成还是不懂吧,论年龄轮经历,都还是刚发芽的嫩草,不过在这样的年华里,有一段能让自己成长的成熟的感情经历,也很好,即是不是happyending,爱情可能很短暂,但友情会一直在身边,没有缘,以后也许各奔天涯,见面的机会变少,但这辈子都别想抹去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

打算毕业后就工作,那提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的,书中提到的如何了解面试的单位,如何写一份好的简历实习、考证、礼仪等,都是非常好的建议,可以借鉴参考,至少对我就有很好的帮助,比如我在看完书后思考大四去哪实习,怎样做足准备应对面试等。创业者也有很多种定义,现在更重要的是先积累些社会经验、资本、知识,然后再考虑创业,就算不立志做多么成功,但一定要尝试。

以前看到一段话,谈人生就是再走一个圈,走了半天,以为自己走了很远,才发现怎么终点就是原点,不如一开始就不走好了。可想想看,如果不走的话,又怎么能发现原来这就是终点,这就是原点呢?每天看似重复,但能把大部分日子都坚持重复好的人,有一天就一定能爆发,往往是你坚持的还不够久,“堕落不会让我们沉沦,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从中站起来的话”。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再一次庆幸我没有到毕业才发现这本书的存在,也许今后的大学生活会跟我原先设想的大不相同,但是还是很期待,总是得归功于这本书,带给我思想上的一次转换。期待之后的讲座,相信又是一次不错的启迪。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七】

书得到的很早,却一直没有时间读,今天在无情“耿妈”的英明决定下,很赶的把书读完了。当我读完这书后,我发现这书不仅仅是要读后有感,而是要有用。

类似的书看的不少,但都很空洞,那些所谓的成功和大师都仿佛隐藏在云端,而《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却很接地气。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毕业前我该干什么?无意之间就有了一种想要去行动的热,而我想作者的本意也正是如此。

这本书不像是一位朋友带给我的建议,而像一位严厉的老师,快,快去思考,行动!在书中每一章节后面都会有一个“实操训练”,挺像课后的随堂练习,这一点是这本书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也正是我为什么说他像一位严厉的老师了。紧赶慢赶读完这本书,有两个很深的感触:思想、梦想。所以趁热打铁的丁点激情写下这些想法。

思想作为一种本能,主要体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同大家面对的问题时往往会去思考,现在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1、我想想感觉做不到,算了吧。

2、想想感觉有点困难,先不想了,行动吧!

秋叶老师在这本书中几乎把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归类了。然后没有写下那些可能来取捷径而带来的成功,他只是教会了我们思考,不说对与错,并且给了一些要靠自己去实践的真理。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假的“二难选择”。在纠结中无作为还美其名曰自己在思考。在书中还有秋叶老师推荐的书籍、网址、练习,给我们实践和练习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些药靠行动的真理让我们知道了学会思想的魅力。

二是对于梦想,你的专业成就、恋爱期待,自己的以后可达到一种追求,小到生活中小小的幻想。它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并不是想象中的遥不可及。在这梦想中秋叶老师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怀和个人经历,看到后我也会遐想高中的时候我就老想着毕业之后,快点进入大学,毕业后的三个月我来到了我的大学,一个我四年后必须带着完成梦想走向成功桂冠的人。对自己做一些小小的要求:进入学生会、拿奖学金

考研、留校……我做了些什么?精心的准备面试,然后从两三百人种选入校学生会、系分团委。这是我当时的所思所想,然后我去做了,也算完成梦想了。原来,梦想并不遥远,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去做。而且我想在去回忆甚至觉得很快乐,为了不吃午饭参加面试是快乐的,忐忑的等待面试也是快乐的。享受这个完成梦想的过程是我对要拿奖学金、考研、留校的梦想更坚定不移。

我想说,我会等到毕业以后,看着我一步一步去成为会思考、行动、合格的大学生,那是我的大学想估计也被一一完成了把。

很庆幸能在大一就读到这本书,感谢饿着肚子的灵感,感谢英明的耿妈!

终于等到你200字作文【八】

很多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通过关键词找到这个行业的网站,再找到这个行业的期刊报纸,然后通过期刊报纸上的曝光率找到这个行业里面的名人,加入他们的虚拟社区,结识可以沟通互动的草根网友,了解圈子内的文化后慢慢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和行业内强人互动的渠道。这样的方法,不只是可以用在分析大学专业上,还可以通过这个训练学到一点高效搜索和整合情报的方法

2. 但是我要提醒大学生朋友,在换专业前需冷静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

第二,你了解自己想调换的专业吗?

第三,你想过10年后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吗?

3、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4、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5、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五四”运动最有价值之处不仅是提出“民主和科学”,而且希望每一个青年都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6、“思考的方法”就是要求你在面对新问题时能提出合理行动对策。自学也好,老师教也好,都要学会这种思考的方法。

如果遇到我没有研究过的领域,我会使用“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的套路去思考。

7、,我常用的工作模式是:定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比各种可能的策略→落实详细的行动计划→寻求合适的资源完成→监督和验证计划效果并动态调整。

8、解图书营销的流程(这算一种元知识),所以我会观察同类题材图书的销量,系统考察一本同类书的市场定位、内容结构、写作风格、书名策划、封面设计、排版特点、定价策略、发行渠道、促销手段等等,丰富自己写书的套路和营销的思路。通过详细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可以规避很多错误,不必等自己的书投入市场后才发现问题。

9. 写论文常见的思考框架有七种:

(1).从局部到整体

发掘局部材料→进行合理归类→总结宏观趋势→再寻求其他局部事实验证。社会学科里的田野调查就是一个典型,生物学的物种进化研究也是如此,这也是所谓数学的归纳法。

(2).从整体到局部

提出初始假设→解释真实现象→发现例外事实→修正或推翻初始假设。物理学很多研究都是如此,这也是所谓的数学演绎法。

(3.迁移法

把A领域研究方法移植到B研究领域。比如把统计学引入社会学研究,把心理学分析引入社会学演讲,把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等等。

(4.对比法

选择一个或多个观察维度→设置一系列对比指标→寻找指标数据差异点→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管理案例分析中经常用类似的结构。

(5.法

选择一个经验框架→把采集的事实或数据依据经验框架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在管理学科、工科设计行业中,很多论文研究都是依据可靠的经验框架做出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6.极限法

设置一个极限环境→推导可能出现的结果→证明假设的合理性或者荒谬性。在逻辑学、经济学、工程学中,这种方法的运用很常见。比如把手机放在怎样的极端环境中设计才是安全可靠的。

(7.剥笋法

剥笋法是连续深入思考问题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举个剥笋法的例子,假设要学习一门项目管理的课程,我们来问问看:

(1)什么是项目?

(2)为什么项目需要管理?

(3)过去没有这个项目吗?

(4)过去的项目管理没有方法吗?

(5)现代工业为什么要发展一个项目管理体系?

(6)这个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7)它有了哪些管理方法?

(8)这些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

(9)有了这些方法,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

(10)现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剥笋法很直观地表明学习一门知识应该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带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去学习是很难学到知识的。

10. 关于批判性思维学习,我推荐一本不错的入门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十版)》。下面分享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五个质疑的问题: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他的观点中关键词是什么含义?(他有解释吗?是否在行文中偷换概念?)

(3.他对观点提出了论据吗?

(4.他的论据是可信来源吗?

(5.他从论据到论点的论证符合逻辑吗?

11. 写长文章很难,谁也不能一蹴而就,最后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吧。

(1.从你最熟悉的文体开始,从短篇开始写起。

工作中使用的长文字类型很多:(1)叙述过去的问题(记叙文);(2)说明当前的现状(说明文);(3)提供未来的建议(议论文)。最能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当然是议论文。

先不要急于一下子写很长的文章,从一两百字,到一两千字??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能写出有条理的三千字文章已经非常好了。

(2.培养记的习惯。

大学生不妨每天坚持写日记,把一天的心得感悟写下来,尽量模仿好文字的风格进行练习。 慢慢地,你可以在日记中写一点有深度的总结。有质量的思考一定要形成文字,长期坚持会对自己的职业成长有帮助。

可以写博客,写微博,手绘也可以。

(3.把写长文和你的某个兴趣点结合起来。

(a)假如你热心公益,就最近观察到的一个公益活动,分析它运营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理由;

(b)假如你爱玩新媒体,就最近注意到的一个微博高转发事件,分析它被推动的原因,并得出有价值的经验;

(c)假如你喜欢读书和看电影,写一篇最近读过的新书书评或电影影评,并发布到豆瓣上和其他朋友交流;

(d)假如你喜欢写日记,那么就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把这些零碎素材积累起来,顺便

加上一副手绘,没准哪天你就是中国的高木直子;

(e)假如你喜欢思考,就开一个博客,和同样爱好的人形成一个圈子。

12. 如果想做一个好的提问者,我有9条建议:

(1.如果你要别人的联系方式,提问前请花一分钟看看别人的公开信息,也许你要的联系方式都在其中。

(2.提问前请判断你问的人对此领域是否专业,假如要问一个并非他擅长的专长的问题,你得提供一个好理由。

(3.用不同的关键词在百度或谷歌搜索你的问题,或者去图书馆查查资料,无路可走再尝试提问。

(4.与人交流时,即使是非正式提问,也要先做自我介绍,别以为在网络上有过互动,别人就该记住你。

(5.问题越具体别人越好回答,尽量让别人做判断题,没有交代背景的'问题我们基本上只能用外交辞令回答。

(6.如果问题不紧急,先去一些好的提问网站,比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乎这样的社区提问。

(7.不要指望名师指路,他们可以提出看法,但决定权是你。如果后悔听了别人的建议,责任在你。

(8.有时候,你的问题需要别人做大量的调研才能回答,你得评估下你是想提问还是想偷懒。假如想偷懒,你应该先考虑为别人的劳动付费,而不是打着所谓免费分享的口号去鄙视别人拒绝提问。

(9.不能强求回复。不管别人回复不回复,你都要先给一个谢谢,至少别人要花时间阅读你的问题。

最后一句忠告:不管你觉得通过提问学到了什么,当伸手党永远是没有地位的。提问是为了让自己尽快独立思考,进而得到启发或者帮助别人,而不是爱上提问,依赖别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13. 个人教育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修炼:

1.人与群体的关系,这要靠道德、法律和制度。

2.人与社会的关系,这要靠社会科学知识。

3.人和自然的关系,这要靠自然科学知识。

4.人和自己的关系,这要靠哲学宗教知识。

14. 我们常常遇到的挑战是: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对一个行业或者岗位的了解。慢慢成长企业等不及。

对于有这样压力的人,提供一些方法:

(1.了解行业价值链。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赚钱的?有哪些模式?你的公司是属于其中哪一种?和对手相比优劣何在?

(2.了解行业的文化。这个行业的人一般是什么背景学历和专业?有没有活跃的行业论坛?

(3.了解行业的岗位。这个行业有哪些岗位,每个岗位有哪些技能要求?

(4.了解行业的人脉。这个行业有哪些精英人物?

(5.了解行业的知识。了解这个行业一些入门的背景知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