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语文课真有趣500字作文(这堂语文课真有趣作文600字)

这堂语文课真有趣500字作文(这堂语文课真有趣作文600字)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1-21 23:36:20
这堂语文课真有趣500字作文(这堂语文课真有趣作文600字)

这堂语文课真有趣500字作文【一】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太多了,有的像浮云轻轻飘走;有的像闪电般的划过;可有的却像刀一样刻在我的心里。有一节可让我记忆犹新。

上课铃一响,老师走进教室。老师没有直接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而是拿出一个包的好好的纸包打开。同学们疑惑不解。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我们要完成一篇作文,名叫“一粒米”。”我以经称好了,是一两。我现在请同学帮我数数,一两米是多少颗?”同学们听了都想跃跃欲试,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教室里的气氛非常活跃。最老师叫了三位同学上来数,不一会就数出来,一共2600粒。老师又说;“一两米2600粒。一斤就2600粒。全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一粒米,那么节约了多少粒米呀?”同学们一听立刻算了起来。我用13亿出以2600等于50000斤。老师把同学们算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多么惊人的数字呀。接着老师又要我们计算每人每月吃20斤米。我们全班55名同学吃多少年呀?”我又算起来,约是45个月。看着结果,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教室里议论声一阵高过一阵。看着同学们惊奇的神色老师又说;“同学如果一斤米2元,够买多少元的自行车,多少辆2000元的彩电?”我又算了起来,真让人大吃一惊。可以买200辆自行车和50台彩电。平时大脚的我惊呆了。同学们也露出了难以形容的神色。老师让我们发表感想。小红先说:“节约光荣!”明明接着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难节约。”老师说。最后老师让我们以一粒米的题目写下去。

这堂课,我记忆犹新。我懂得节约的许多道理。我永远忘不了。

这堂语文课真有趣500字作文【二】

同学们一个个敛声屏气,静候着“陶渊明”的到来。首先上场的同学踏着轻松的脚步,唱着愉快的歌曲,聊着家常,陶潜的归家片段在她们细腻的表演下呈现出一种清新、怡然的感觉。她们把陶渊明想家、热爱大自然表现得恰到好处。表演完毕,在座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第二组以诗朗诵的形式诠释了文章的意境,配着清幽的音乐,女生柔美中夹带着坚定的声线在教室里划过,仿佛我们身处陶家庭院,空气中弥漫着秋菊的香,望见远处的花红草绿,品着他们家自酿的菊花酒,作客于此。

一辞吟罢,仍意犹未尽……全场的爆点是由第三组同学的小品表演引爆的——《无厘头之爆笑陶渊明归乡》。在演员夸张的表演下,全场不禁传来阵阵笑声。“老爷……”在夫人含情脉脉的呼唤下,同学们有的掩嘴有的哈腰,叽叽地笑个不停。当访客口误“嫂子的.夫人”时,观众们压抑不住满腔的笑意,猛得喷泻开来,“哈哈——”这次可没上次那样含蓄,个个笑得四脚朝天、前俯后仰才算过瘾。

最后的抚琴片段更是爆笑连连,演员们有模有样地模仿着古人弹琴作诗,表演者忘情的吟诗带给同学们的是笑的源泉,班级的笑潮一阵接着一阵,看那个已经笑得捧腹,再瞧这个眼睛都无法睁开,而我身边的可是连欢乐的泪水都倾泻而出……此组表演的夸张、有趣不言而喻。虽然其中的搞笑成分居多,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尤为独特:陶渊明的归乡之举是乐是悲?是喜是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是乐多于忧,若不是因为不快乐,为何辞官归隐?若不是因为快乐,为何会那样地思家?当然,忧不是没有,只是它是内敛的,是隐藏在内心的,是对官场的厌恶,是对世俗的叹息。当他回到纯净明丽的大自然,他的内心是清明的,是快乐的,是怡然的!在狂笑之后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由语文老师吟唱全辞作为课堂的结尾实在是妙笔一处。耳畔传来老师投入的吟唱,我心中不禁荡起丝丝涟漪……

同学们像是约好一般,连细语都不曾听闻,他在看讲义,他在若有所思,而她则畅想在自己所感知的世界中,她又似乎在与心中的陶渊明对话,鸦雀无声。看着同学们满是收获的脸庞,我深刻到了此次表演的深刻意义。唱毕,鼓掌声连绵不断,持续到了下课铃声的响起……铃声终止了,但是这堂课带给我的思考没有终止,更或许是永恒的……回家躺在床上,我看着天花板问自己:往后你想过陶渊明的生活吗?我的答案是在我老了之后会找个世外桃源过着清闲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我仍无法舍弃世俗,无法舍弃那些美好的具有诱惑力的外物,那就是年少轻狂,那就是年轻的追逐吧……

这堂课,真有意思。

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也给我带来了沉思,带来了值得我思考一辈子的话题……

这堂语文课真有趣500字作文【三】

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给我上了许许多多的课,但是,使我最难忘的还是四年级时的一节科学课。

那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我们站好了排,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

此时的老师打扮得也格外漂亮,说话的声音也特别好听:“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说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铁锤锤蛋锤不碎”几个大字。

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有的同学说:“铁锤锤蛋,连3岁小孩也知道谁胜谁负,今天老师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笨了呢?”有的同学附和地说:“是呀,说得对极了!”还有的同学故作神秘地说:“说不定呢,老师知识那么渊博,怎么会错呢?”再看看班上那些小文学家、小科学家也正在抓耳挠腮,想不出个头绪。你别说,此时,我也正纳闷呢!

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道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鸡蛋、一个碗口大的铁锤拿出来。老师向我们摆摆手,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甚至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大家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望着那个红皮鸡蛋。只见老师拿着铁锤,使劲向鸡蛋上砸去,结果鸡蛋立刻碎了,老师的手沾满了鸡蛋青和鸡蛋黄。

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声:“老师输了!”我们班的同学议论纷纷,有的说“老师这下子可输定了!”有的说:“这下看老师怎么说。”还有的说:“这回老师可没法下台了。”

5分钟过后,议论声停止了。

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我说得没错吧!”“没错?鸡蛋都碎了,还没错?”我的心理充满了疑惑。“你们把铁锤锤蛋锤不碎,理解为蛋不碎,但我却认为是锤子不碎。”同学们这时才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课后我想:“中国文字可真是奥妙无穷啊!看来我以后还要好好学习呀!”

这件事太有趣了,至今使我难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