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生命因何而美好作文)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生命因何而美好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4-05-01 06:06:39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生命因何而美好作文)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一】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很好的证明。没有了健康的体魄,没有了行动能力,然而,身体上的残疾并没使他的心理出现残疾和绝望。他用他的一生、他的行动与成就,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真谛。当普通人还在唉声叹气的`生活中绝望地等待神来临时,他却用日渐萎缩的身体状态与命运抗争。他的病情一天天不断恶化,但他提出的物理理论却逐渐地轰动了整个世界。命运给予他残疾的肉体,他的生命从不绝望,他用它挑起了整个宇宙,他是一位真正的宇宙之王。

当生活给你一百个理由哭泣时,你就拿出一千个理由笑给它看。如果你有笑对人生的心态,那么你就有享受人生的能力。然而,世界上不是任何人都能在困境中不绝望,不是任何人都能在痛苦中变得更坚强。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说,“我把天空还给天空,亡也是一种幸福。”亡是一种解脱,还是一种逃避?难道忍心世人因你而悲痛?一幅《向日葵》激励了很多人,可梵·高对生命的绝望却刺激了更多人。这是自身太软弱,还是现实太残酷?是选择坚强面对,像向日葵一样乐观地活着,还是选择逃避苦难,自式地结束生命?……我只想说,生命从不绝望,只要你能挺过,只要你跨过了心里的那道坎,更加美好的未来一定会来临。

如果说缺少太阳的人生是黯淡的,那么缺乏磨难挫折的人生则是苍白的。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活着就是一种义务,一种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全力以赴的义务。生命从不绝望,只要你能挺过一时的痛苦,也许你会收获一世的美好!

评点

本文结构整体上采用议论文的常见模式——“正反对照式”;在“正”的方面,又灵活运用了并列式,使得文章论证充分。从举例来看,详略得当,说服力强。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是一篇不错的考场。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二】

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子跳马比赛的赛场上,39岁的乌兹别克斯坦老将丘索维金娜以14.750的分数获得银牌。当全场为她响起掌声的时候,每个人庆祝的是她所完成的,一个来自母亲的承诺。

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16岁时便代表着独联体夺得了世锦赛女团和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项目的银牌。1992年,她同队友一起问鼎女团冠军。此后的1996年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她都身披战袍,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

实际上,丘索维金娜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曾经选择退役。三年后大儿子阿里什出生,然则不久后阿里什被诊断出白病。高昂的医疗费用逼着丘索维金娜再度出山。她说:“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

在赛场上,她从未隐藏过自己的动机就是挣钱。一个为了儿子筹钱治病的母亲,不断训练、到处比赛;曾经身为摔跤运动员的丈夫放弃了事业,专心照顾儿子。

重返赛场后的丘索维金娜迅速调整状态,2002年世界杯总决赛斯图加特站上,她夺得了跳马金牌。一年后在世锦赛上,她获得了首枚世锦赛的个人金牌。有人将这枚金牌看成梦想实现的标志、或是国家荣誉的集成。然而对于丘索维金娜来说,她不过是想延续儿子的生命,在同神的拉扯中,占得一点点优势。

赛场上的顺遂并未换来儿子的明显好转,由于国内医疗条件的限制,丘索维金娜挥别乌兹别克斯坦,举家搬迁德国。事实也证明,来到德国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008年她第五次征战奥运会,身披德国战袍的她,斩获银牌。那个晚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一群年轻女孩中显得格外沉静,特别。

她第五个出场亮相,选择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姿势——丘索维金娜跳,沉沉呼出一口气,稳稳起跳,完成空中动作之后,稳稳落地。当掌声响起的时候,这位母亲赢得了来自整个世界的尊重。她曾对孩子说:“你不痊愈,我不敢老。”现在,儿子的病已经逐渐痊愈,而她依旧如此年轻澎湃。

“在33岁,依旧能完成这个动作。我想,我还能继续比赛。”丘索维金娜这样告诉全世界。如今她剑指里约,即将进行她第七次的奥运征程,41岁的她被人称为“体操活化石”,但谁会否认她的动人呢?

现在我是为了自己而练习体操。对我来说,体操就像是一份工作,我就像是遇到水的鱼。——丘索维金娜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三】

看似无情却有情。

----题记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爸爸很忙,很少过问我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自己很悲哀,没有得到过父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发现,在我记忆的八音盒中,有一首父爱的赞歌。

父亲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于是,我曾经一度以为我的生活中缺少了属于父爱的那一抹色彩。长大后我才发现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给予给我独特的感动。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生日时跑前跑后,忙的不亦可乎,只为搏我一笑。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升学时,费尽心力把户口办好,跑遍每个学校打听教学质量,冒着酷暑给我办理归口问题,每天都会与老师交流,最后跟我说:“孩子,不用你操心,你就等着学吧!”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生病时,没日没夜地为我操劳,不论几天几夜,他都会固执地留下来,而理由就是:“我怕女儿醒了见不到我会着急。”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雨中撑起一把雨伞,用温暖的大手包住我的手,而伞总是在不经意间倒向我,为的只是不让我淋湿。

会有那么一个人,常常责备我不够努力,常常让我掉眼泪,常常给我讲道理,常常与我说笑,常常与我谈心……

那个人,无疑是父亲,那种爱,就是父爱,而我却傻到说父爱不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呵!多么可笑啊!

如果说母爱温柔绵长似水,那么父爱则沉默坚毅如山。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迷失时,父爱是一盏明亮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原来父亲,从不缺席……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四】

中国人通常都信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或者说在我们眼中,最可惜的不是永远拿不到冠军,而是永远差那一小步。连续三届奥运会,十二年过去,马修·埃蒙斯始终都在步枪三姿决赛的最后一枪错失机会。《费城日报》曾说:“这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噩梦。”然而对于马修·埃蒙斯来说,这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此轻描淡写。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的决赛开始,埃蒙斯一直处于领先状态,只要发挥正常,金牌就将在一枪之后飞到手上。然而命运仿佛在开玩笑,他一枪打到别人的靶子上,将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

BBC曾经说:“这也许是最倒霉的美国运动员了。”

四年之后,北京奥运会他再次遭遇滑铁卢,比赛伊始他依旧独占鳌头,仅仅需要6.7环以上的成绩就能够抓到胜利的橄榄枝。最后时刻,埃蒙斯集中精神,将手中的枪慢慢抬起……但,没有想到这次真的手滑,他仅仅打出了4.4环的成绩。

《纽约时报》评价说“这种情况下,业余水平才会低于8.0环。”然而埃蒙斯说:“这是自然的.怪诞(freakof nature。”伦敦奥运会上,他又一次“优势失金”,有的时候,命运真实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

不过,在他第一次失去金牌的时候,他结识了妻子捷克射击运动员卡特琳娜。当时,卡特琳娜作为解说员目睹了埃蒙斯丢金的全程,“我替他遗憾,我要告诉他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他们相遇的开始。

马修曾经说过:“如果早知道,在奥运会上脱靶能够认识卡特琳娜,我第一枪就会选择打偏。”北京奥运会的决赛上,当埃蒙斯再次失去金牌,卡特琳娜轻轻地抱着自己的丈夫。埃蒙斯沉默不语,身旁的姑娘安静坚定地站在他身旁。

2010年,马特·埃蒙斯被诊断出癌症,摘除了整个甲状腺。他的朋友说:“马特对于疾病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生病之后的他对于一切显得更加淡然:“其实现在的生活没什么不同,也就是每天早上要吃点药,为了一个我根本就没有的甲状腺!”

他是一个熬过了“失金”和“癌症”的奥林匹克运动员。或许这就是竞技体育应该更为闪光的地方,比赛的胜利可以有很多种,在生活中赢得自我的胜利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延伸出了多维的衡量标准,是一个立体的“胜利”概念。所以,远方捷克的小径上,马修和妻子的身影显得格外美好,今年他再度征战里约,我们可以怀抱着美好的祝福,希望他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份胜利。

我热爱我的事业,这是体育精神的核心。这一切同金牌无关,我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胜利。如果说明天就让我退休,我也可以,但如果你可以前进并且展翅高飞,用你曾梦想过的姿态胜利,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马修·埃蒙斯

生命从不缺少美好作文【五】

天灰蒙蒙的,洋洋洒洒的雪像调皮的精灵跳着舞。冷,无处不在。下午放学时,路过烧烤摊,一阵熟悉的香味钻进我快冻僵的鼻孔,顿时把我的“馋虫”给引了出来,摸着空空的口袋,我只好一步三回头地走回家去,可我心里还是盘算着让爸爸帮我买。

我回到家时,爸爸也恰好进门,他的眼皮很沉重,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可我还是忍不住地跑上去,抱着爸爸,拽着他的手说,“爸爸,我想吃烧烤!”满脸疲惫的爸爸说,“今天我实在太累了,明天再买好吗?”“不嘛!”我撒娇地说,“我就想今天吃!”见爸爸站在那没动,我闹着说,“什么太累呀?根本就是不在乎我。”

爸爸默默地拿着外套,推开门出去了。透过透明的窗户,看见那些大树随风摆动着身子,空旷的马路上行人少得可怜,大家都躲在温暖的家里不敢出来,可我却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任性地把疲惫的爸爸推入寒风之中。

过了一会儿,爸爸带着一股冷气把怀里的'烧烤喜滋滋地递给我。我接过热乎乎的烧烤,同时,也触到了爸爸冻得冰冷的手,心中一震!瞬间那包扎得严严实实的烧烤已不再那么诱人,爸爸疲惫的身影让我愧疚不已。

可爸爸却没察觉到我的转变,还一个劲儿地催促我,“快吃吧,趁热吃才好吃。”我的心被触动了,被爸爸的温暖久久包围。

父爱如水,流过我干涸的心灵;父爱如山,高高地屹立着;父爱如酒,欲酿欲香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