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有关2020年发生过的大事的作文)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有关2020年发生过的大事的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1-18 10:32:28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有关2020年发生过的大事的作文)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一】

我们常常问:“我是怎样来的呢?”“是妈妈生的。”“妈妈是怎样来的呢?”“是妈妈的妈妈生的。”

是呀,没有母亲,何来生命?

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无私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某医院,一个新的生命即将诞生,多么令人兴奋激动呀,然而医生的一句话改变了这一美好的局面――“难产,救孩子还是救母亲?”家人茫然了,两者同亲呀。孩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若他没有了母亲,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时,该多么伤心母亲,年轻的生命,满载希望,可他又多么爱孩子……“快点,不然一个也活不了!”医生在督促,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手术台上的母亲发出了虚弱而有力的声音“救孩子!”……到这里,人们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寥寥三个字,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无私呀,这话恐怕只有母亲才能说出。

的确,在我们的一生中,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天气冷了,母亲给我们加衣服心情不好,妈妈过来劝导不论何时何地,母亲都在为着我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广西某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去坐缆车,由于缆车质量不过关,钢索断了,一头栽向深深的谷底。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在那生永别的瞬间,母亲拼尽全身力气将儿子托举起来。二十多名游客遇难了,唯一那个被母亲用双手托举起来的叫张子昊的小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一位母亲在生关头,将孩子推向生,自己却走向,也许,这就是母爱的真谛。现在青年歌手韩红志愿抚养张子昊已经快两年了,在韩**的关怀下,张子昊健康成长着。

不必再说什么,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试问,有谁能说母亲不是最伟大的人?有谁能否认生命不是在母爱中放歌?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二】

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一书,觉得他写书的思路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写历史的,他觉得朝代的更迭与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黄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是否要责备宋代的改革者,他们过于轻举妄动?要不是他们的失败,为何1000年后,无人再敢尝试以货币作管制的基础?是否咎在忽必烈?他一心只顾到战胜取功,而未将中国本部构成一种系统?是否我们又要谴责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否对宋朝的失败反应过甚,因此才把钟表向后倒拨,超过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是否清代的皇帝也有罪愆?他们一心只想做中国式的天子,而不敢真实地恢复中国固有文化的长处。”

这一段话的开始说宋代的改革者是指王安石,由于王安石的失败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的变迁,以至于影响1000年后整个社会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我认为王安石的失败可能能影响一个朝代,但能影响1000多年,我认为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中国如此之发展,主要是每个朝代的开国者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忽必烈武功很好,而且崇尚武功,他的元朝所占有的面积最大,但统治的时间较短。朱元璋乞丐出身,他的目的要能守住他的天下,并没想有大的发展。清朝是满族,少数民族,他们能得天下,守住他们的天下,要向汉族学习,最好照搬照抄,也没有与其他国家有太多的交往,并没想有大的变革。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三】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

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着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着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着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

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着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着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一性一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一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四】

好久没有看历史书了,收到一慕寄过来的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人物多,事件多,一概而过,读得迷迷糊糊,好吃力。在作者的大历史视野里,知道朝代更迭发展,繁荣兴衰。

从中国大环境与中央集权制度大概括知道中国大历史。

作者首先从地理大环境开始探索中国历史文化源头,中国历史受地理条件的因果关系极深。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温润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这些因素将中原地区紧紧相连,在这些因素下,诞生游牧民族侵犯边界与秦始皇大一统权威,产生农村组织与儒家思想的崇高情感关系。

中央集权体制贯穿中国历史。秦始皇不待社会多元化,先已构成中央集权体制。汉武帝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和方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识形态的立场。

唐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渐削弱,李世民的典章制度,武则天的革命,暴露了靠专制君主而弥补地方组织不足的悲剧。宋代藩镇割据,游牧民族挑战,赵匡胤使之构成一种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央集权措施施行得轻快又彻底。明清中央集权高度集中,发展达到顶峰,朝廷的主动权由君主转向百官臣僚。朝代循环与长期停滞,新旧体制不衔接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弊端显露。辛亥革命推翻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

君主时代的一贯方针,一脉相承,施政缺乏纵深,重意识形态而轻技术,缺乏应变能力。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五】

最近看完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从小就喜欢历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书一共厚厚的三册,是写给小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历史。上学时开学发的新书,历史本从都是第一时间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断然不敢说自己懂中国的历史,事实上我真正开始对中国历史开始有点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也只是翻过一两本书,看过些别人讲述的历史故事,而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好好研究一下,就当这本《中国大历史》是个开头吧。

这本书很早就听过,这次翻看,没我想象的晦涩,但是有些内容确实值得多次研读。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回顾中国2021大事件作文【六】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鉴于读得有些散漫,而中国历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