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一年级下册小学生作文)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一年级下册小学生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1-15 22:29:07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一年级下册小学生作文)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一】

这已是一个很遥远的残梦了。梦中的古朴小院,已随着梦的余韵,袅袅地逝去了,只留下一些残缺的画面,时时伴着我的悠悠情思。

记忆中的小院很美。然而这么多年,常在我梦中徘徊的只有那照片上简陋的竹篱笆。竹篱笆早已褪去绿色,但那份天然的质朴却更加纯粹了。一些绿色的攀缘植物紧紧地贴在篱笆上,仿佛一道绿色的屏障。那些红的、白的、紫的……各色的花朵嵌在绿色的叶子中间,更显出一种野趣。竹篱笆的对面是一座白石桥。那石桥的年龄却已是算不清了。花白胡子的老石桥默默地陪着那道青青的竹篱笆,守着那缕带走了我的童年的汩汩溪水。童年记忆中的故事,也和他们一样和谐美好,甜得渗出了汁!

那会儿,我们这些小孩子常在院子里,竹林里疯玩。在那竹篱笆中钻来钻去,也因此没少挨了大人的呵斥。大人们则围在一起,拉起家常。尤其是在星月交辉的夏夜,在小院竹篱下放张草席,便可以舒舒坦坦地睡下了。草丛里虫子们在唱歌;天空中,星星们眨着眼。点点星光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起初,我们还能饶有兴趣地听着大人们天南地北的闲谈,渐渐地,便有了自己的鼾声。甜梦中,还有那片嵌满花儿的竹篱笆呢!

离开这甜美的梦之故乡,我一走便是十年。儿时的伙伴早已长大,而那片曾一度主宰我的梦境的竹篱笆,也在人们的遗忘中倒下了,凄凉地堆在小溪的岸边,任凭风吹雨淋。

我认为我彻底忘了它,但当我再次拿起这张照片,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萦绕在心底。原来,小院那片满是花儿的竹篱笆从未倒下过,而且在我心底根深蒂固。

我不喜欢学校白得发惨的高高的围墙,那造型优美的铁栅栏也让我觉得像一只笼中鸟。好想找一处田园,重温那万家灯火的.灿烂!但那种温馨和慰藉,全被围墙和铁栅栏挡在了外面,留下的是满心的寂寞和无可名状的愁绪……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二】

我有一个可爱的兔子洋娃娃,是我在商店的抓娃娃机抓到的。

兔子洋娃娃的名字叫“可可”,“可可”长着两只又大又圆、水汪汪的眼睛,又小又圆的鼻子,三瓣嘴,还有一张微笑着的嘴,好像随时欢迎你。长长的耳朵,胖乎乎的小手,穿着一件花花绿绿的衣服,粗粗的小腿。

我现在天天晚上抱着“可可”睡觉,以前,没“可可”陪我睡觉时,要是打雷下雨,雷声把我吓得害怕极了!只有把自己蒙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可自从有了“可可”,情况大不一样了。

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又不会炒菜,煮饭,我哭了起来。这时,“可可”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别哭,我陪着你呢!凡事都有第一次,或许,你试一试自己煮饭?”听了“可可”的话,我就鼓起勇气,自己淘米、做饭和炒菜。经过一番折腾,饭菜做好了,虽然饭放太多水了,菜里的盐放少了,但是,有“可可”陪着我,我还是开开心心地吃完了。

还有一次,我考试只得了78。5分,一进家门就被妈妈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顿,我委屈地跑回房间痛哭起来。当我泪眼婆娑地抬眼看向“可可”,这时,“可可”好像在安慰我:“主人,你要坚强,不要灰心,只要努力、加把劲,你一定能行!”听了“可可”的话,我开始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又迎来了一次考试,我以100+10分的好成绩名列班级第一。我开心极了!我笑了,“可可”也笑了。

我对“可可”说:“‘可可’,谢谢你,要不是你鼓励我,让我没有灰心,努力学习,是不会取得今天的好成绩的!”“可可”微笑着看着我,好像在说:“不用谢哦,小主人!我相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还会取得更优秀的成绩的。”

这就是我喜爱的洋娃娃——兔子“可可。”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三】

《一封信》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课时学习《一封信》生字词,熟读课文,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我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先对比两封信,换位思考,读懂人物内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然后共同阅读绘本故事,练习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最后连结生活,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尝试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备课时觉得文本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文中两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读代讲”的方式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变信的写法,体会到信中表达的亲情。无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师的教学设计,她采用“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阅读、理解、区别两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方式给学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方法,也给今后的阅读提供了方法,乃至影响到生活,学会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论是生活,还是阅读,我们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比如,我们会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会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种理解对方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这种“换位思考”阅读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实人人在读书中都在使用,我们常常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在课堂中常常让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是“换位思考”。我们常常在使用这种方法而不自知,什么是学习方法?就是先发现学习中的认知规律,从而理出的广泛适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一封信》这一课在我备课时觉得“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了阅读中,学生很容易学会,把重点放在了学习方法上,教后我认为重点应该是通过这种方法理解课文。对于现在特别“自我”的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首次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只需让他们知道,初步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即可,主要是让他们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人物行为转变的原因。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阅读中他们一定会把此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自如得法。

初次尝试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我感动于自己的勇气。这将激励我在教学中继续大胆尝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方法,让学生爱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就是好的教育。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四】

假若我是一条蚯蚓

如果没有了脚

我便匍匐前进

失去了手

索性用头耕耘。

——题记

这是什么?这是拼搏。这是人一生都随身携带着的利器。落后了拼搏,在前方出一条路,冲向所有人都向往的终点;超越了,仍要拼搏,挑战自我,以激发出更多的潜能,向更好发展。拼搏,要靠双手,可是,我没有,我是一条蚯蚓,一条有志向却没有条件的蚯蚓,我的心每天都在沸腾,向往着能像人类一样,用双手去拼搏,去创造,去迎接未来。可是一切都是枉然。

我不甘心。为什么我只有一个光滑的身体?我该用什么去拼搏?

如果没有了脚,我便匍匐前进,失去了手,索性用头颅耕耘。

于是,我用我的头探索着泥土里的一切,渴望实现我的梦想——长途跋涉,进行长征,走向美丽的新世界。夏天松软的泥土自然不是我的劲敌,于是,我不断积蓄着力量,直到冬天,松软的泥土变得坚硬无比,我知道,我该开始奋斗了!

咬紧牙关用柔软的头顶向坚硬的泥土,重复无数次地进行“以卵击石”的行为,渐渐地,闻到了腥味,感到了剧烈的疼痛,抬头看向眼前的泥土,一片红色,“哼”,我轻蔑地朝自己笑笑,道:“你就这么没用?”积蓄全身的力量大吼:“我可以!”继续用柔软又淋淋的头同坚硬的泥土做斗争,直到肉模糊。

和土混合在一起,粘在身上。头用力地向前顶着,可眼前的“泥土”似乎毫无惧色,抬眼一看,红色背后透着隐隐约约的灰白色,是水泥!我到达了终点!

不顾此时剧烈的疼痛,我冲破了泥土,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的新世界,这是我用泪换来的。我爬上了水泥地,深情地看着眼前的世界,明亮,蔚蓝,一场春雨为我洗涤了身上的过去。

太阳出来了,我的身体渐渐轻了,视线也模糊了,我笑了,虽然现在即将奔赴天堂,但我为我的志向拼搏过了,无憾。

语文作文一年级下【五】

从小就很喜欢洋娃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不知不觉的忘却了它们和它们陪我的日子……

——题记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很漂亮的大玻璃橱窗,除了漂亮的大人们穿的衣服外,在一个很显眼的地方还有一个大大的粉红色的兔子……头大大的歪着脑袋,眼睛大大的,穿着粉红色的背带裤,粉红色的舌头还吐出来笑,好可爱!可是……我买不起。但是每天上学时,还是会停下脚步来看它几眼。

六年级下学期时,有个叔叔送给我一个洋娃娃,那是我所有玩具里最大的一只,也是我认为最可爱的一只。

可是,我马上就是初中生了,我不再需要不会说话,也不会陪我玩的娃娃了!我有很多朋友,同学,他们会陪伴我!所以,我把娃娃都放在了衣柜的最底层。

成长是不是必须伴随着烦恼一起呢?我换下了以前爱穿的连衣裙,穿上流行的牛仔裤,T,留着长发,任风吹拂着。在烈日下和同学们有说有笑,有打有闹的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不知道现在的穿着,现在的行为,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和想要的。管它呢!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换上宽大的牛仔裤,去掉身上那些奇怪的装饰品,我换上可爱的小睡裙,红底小斑点,沿边缀着些蕾丝花边,我光着脚丫子在地板上走来走去,一转身,目光落在柜子里其中的一个洋娃娃身上,此时才发觉自己竟然和它穿的一样……

突然开始怀恋小时候抱着洋娃娃睡觉的日子了,那么简单的蓝的透明的天空!

我穿着那件曾经最爱的粉红色背带裤,顶着烈日站在那块大大的玻璃橱窗面前。

穿红色背带裤的兔子,伸出它红色的舌头,对着我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