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足迹作文1000字)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足迹作文1000字)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2-03-11 20:17:27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足迹作文1000字)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一】

??找红色足迹征文

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快来欣赏与借鉴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今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好天气,我们来到了徂徕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极了!忽然,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原来是徂徕山起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它是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

看着这座碑,让我心潮澎湃,想起当年的徂徕山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发动泰安、新泰、莱芜、泗水等地群众和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在此誓师,宣布抗日武装起义,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队长,赵杰任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队伍以徂徕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鲁中南地区,经过短期训练后,1月中旬,部队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进发。途中,得知敌人要从大汶口去新泰便决定伏击敌人以打击敌人、锻炼部队。部队从二、三中队中挑选了部分精干人员和武器,由赵杰、封振武率领,26日拂晓隐蔽进入设伏阵地寺岭村。下午15时,日军的一支马车运输队由大汶口方向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排子枪、手榴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打响了四支队抗日的第一枪。但是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在抽出大刀要冲上去砍鬼子机枪时不幸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胸口儿壮烈牺牲,成为四支队创建以来的第一位烈士。

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直接发动领导的一次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打响了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间,全省共爆发了十余起较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起义,而泰安地区这两场起义为今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着长埋在大山里的这些英雄,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些真的是来之不易,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换来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二】

我抬头望着瓦蓝的天空,啊呀!天空无边无际,像蓝绸子。天空中有许多轻盈的云朵,仿佛雪白的棉花,如奶汁一般。大雁排成了“人”字行,正往南边飞去过冬。

我们来到小河边,天空倒映在小河上,像一条蓝色的地毯,秋天的小河不像夏天的小河一样快速前进,而是缓慢地前进,听不见一点声音。

我们又来到山林里。你看,黄色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我们一直往前走去,走啊走啊,走到了枫林。枫树上像燃烧着一团团的火焰。

我们又来到田野里,金黄的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农民伯伯弯着腰割着稻谷,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我们来到花园,发现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非常多,紫红的、淡黄的、粉红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草地上频频点头。

我们来到果园,看,树上柿子红红的,梨香香的、我们被那香味吸引,久久不忍离开。

我们找到了!原来秋天就在我们眼前。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三】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现在那可爱的柳树姑娘已经扎好了新的小辫子,在春风轻拂而过的时候,那柳姑娘的头发就随风舞动,还有些枝条没发芽,只有几位小宝宝抱着柳姑娘的头发,真是可爱极了!

我们绕过围墙之后,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铅笔广场。一进去的`时候,那扑入眼帘的是肚子鼓鼓的,好像里面还有一个小宝宝似的木笔花。不一会儿,我又被那一片“朝霞”吸引了,原来是桃子姐姐,她捧着一张红红的脸蛋,红里透着白,就姒下凡的仙女一般青春美丽。

迎春花,这就是迎接春天的花,他们由红到黄。不知是春天换醒花,还是花带来了春天……

在春天的时候,无论是晴雨,还是冷热,都是那么的美丽啊!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四】

今天,我看了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评奖典礼——《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烤肠,烤面筋,烤肉串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年仅11岁的女孩儿——高雨欣。11岁的她,每天晚上都站在车水马龙边,帮助妈妈卖烤肠。

11岁!我想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孩子都可能在惊呼。11岁,正是女孩儿爱玩爱笑爱打扮的年纪,怎么可能去帮助妈妈站在烟熏缭绕中辛辛苦苦地卖烤肠?!

是的。即使小雨欣才11岁,但就接连遭到了生活中的不幸。八岁时,她父母离异,妈妈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伤,造成右手残疾。

小雨欣变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

当我看见雨欣的手不慎被烫伤,却坚强地对记者说不疼的时候。在替她的命运痛苦之余,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她那勉强的笑容,总归是掩盖不住她眼神里泛起的犹豫与心如刀绞的痛苦的。

但是,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懂事的小雨欣坚持下来了。他每天都微笑着,挤出笑容来掩饰自己的劳累与痛苦。

烤肠香气扑鼻,顾客少的时候,雨欣的妈妈看着女儿,让她吃一根烤肠。

“吃根肠啊宝贝。”在雨欣的妈妈再三劝说雨欣吃烤肠下,雨欣不但没有接过妈妈的烤肠,反而反问起自己的`母亲:“妈,你饿不?”雨欣宁愿自己饿着,也不想让妈妈饿着。而且,她知道,只卖一元钱的烤肠成本就要七毛钱。她还指望这些烤肠卖钱,给妹妹买零食,给自己交学费呢!

11岁的小雨欣还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做饭,洗衣,锄草,扫地。但在做好家务的同时,她还考了全县第一名。在母女俩欣喜的同时,小雨欣对妈妈说:“你的女儿太好了,你得赶紧奖励奖励你,是你教子有方啊!”

我当时略有纳闷——现在,我们如果考好了,不是应该像父母伸手要奖励吗?

雨欣上场时她妈妈的一个视频,让我不禁泪眼花花。雨欣的妈妈在视频里还不忘对雨欣说——“大姑娘,在北京怎么样了?冷了对加些衣服,多听叔叔阿姨的话,学会照顾好自己。”

我看到,雨欣听到这些话,晶莹的泪珠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但是,城市中的我们,听见妈妈的絮絮叨叨时,哪个不是一甩手走掉或者大声呵斥一声“你好烦,别吵了!”

我们是否想过,这种行为根本与“孝”搭不上边;是否想过,若几十年后,还想着有谁可以这样每天孜孜不倦地管我们,为我们唠叨,都找不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父母给我们的关心与无微不至的呵护却是永恒的。我们也要让孝心永恒!不要等到哪一天,当我们真正明白“孝”字的含义时,却晚了,而伤心悔恨啊。

是否发现,在自己越长越高,越来越壮之时,原本高大的父亲和美丽的母亲那满头的青丝,如今,却掺杂着缕缕白发。是否发现,在自己越跑越快之时,原本比赛跑步是甩出自己一大截的父亲和灵敏的母亲,如今,却在我们身后,踩着我们的影子,一步一步地走着。

父母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我们!用他们美丽的生命,教会了我们说话,教会了我们写字,教会了我们做人。他们让自己短暂的青春在我们身上永恒,我们,怎能不让孝心也永恒呢?

父母的爱是至高无上的,是任何宝贝都无法媲美的,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红蜘蛛的父母们,用自己的身体把孩子抚养大。它们让孩子们肆无忌惮地吮吸自己的,化作他们的粪便。它们把自己的生命祭奠在了孩子幼小的躯体里,它们永恒了。

帮助母亲的小雨欣,为母亲捐赠骨髓的邵帅,帮母亲送票的奔跑女孩。都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让自己的孝心在世界上与其他孝心共生共存——永恒了。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以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颗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布满了褶皱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孝”的天平上,它们的等质同量!——只要是真诚的孝心,它们,都会带着自己美好的企盼,美好的祝福,得以永恒。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身为炎黄子孙,更不能忘记“百善孝为先”。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袖手共创孝心,让孝心——永恒!

寻找中国的足迹作文1000字【五】

春姑娘的足迹留在了春雨里。春雨滋润醒了花草树木。让他们一起来诉说春姑娘的到来吧。草儿好奇地钻出了地面,害羞地打量着人间的美景;婀娜的垂柳尽情地让春雨给她梳洗着丝丝秀发;花儿们张开了鲜艳的笑脸沐浴着春雨的洗礼。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享受着春雨独有的清新。哈哈!我找到了春姑娘的'足迹了!

窗外阳光明媚,与好友相约去踏青。信步来到公园,放眼望去一片绿色尽收眼底。小草们又换上了绿色的外衣,从地里爬了出来;树木也都抽出了嫩绿的新芽;五彩缤纷的花儿也在争相斗艳地相互比美。忽然,耳边响起一阵阵“哗啦啦”的流水声。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河,此时也苏醒了过来,仿佛在向人们炫耀说:我来啦,我来啦。树枝上不知何时已站满了嬉戏的鸟儿,在欢快地哼唱着。

春姑娘的足迹留在了鸟儿的声声啼叫中,那布满活力的鸣叫,好似一串串动听的音符,演奏成春天的第一乐章。哈哈!我又找到春姑娘的足迹了!

春姑娘的足迹留在了河岸上。看河岸上那一片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新绿,是那么的生气盎然。它们在河水潺潺的节奏中欢快地成长。望着满地的嫩绿,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觉到春姑娘就在我的身边。

哦!我明白了,春姑娘把她的足迹留在了大地的各个角落,她把春的信息撒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你瞧,这春雨声,这鸟鸣声,这潺潺的流水声,无不显示出春的风采,春的神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