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童年》读后感500字精选三篇)

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童年》读后感500字精选三篇)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3-08 17:09:43
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童年》读后感500字精选三篇)

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一】

今天,我读了世界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写的《童年》。

这本书写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丧父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家。阿廖沙的外祖父脾气暴躁,经常毒打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他疯狂地打阿廖沙的外祖母,以至于发卡上的发针都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头皮里;也曾经用浸过水的藤条抽打幼小的阿廖沙,竟把他打得昏过去。唯一能给他带来一丝温暖和阳光的是外祖母。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样宽大的胸怀。她像炎炎沙漠中的一股清泉;她像黑沉沉的夜幕中一颗灿烂的明星。最后,阿廖沙的父母去世了,他过上了清贫却很快乐的街头流浪生活,走向了他的人生之旅。年仅11岁的他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他还是酷爱看书,勤奋自学,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再看看我呢,记得一年夏天妈妈带我回外婆家,一路上我兴奋地上蹦下跳,幻想着外婆一定备足了清凉解渴的冰激凌,烧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等我品尝,我呆在凉快的空调房里尽情玩游戏……想到这些,我好几次笑出声。

一到那儿,我简直惊呆了,没有空调帮我吹去夏日的炎热,没有电脑让我享受游戏的`刺激,也没有我爱吃的炸鸡翅和冰激凌。树上的知了不识趣地叫个不停,蚊蝇像直升机似的嗡嗡乱飞。我一刻也不愿意待,大哭要回自己家。现在想起我有多不懂事啊!

如今我已经远离了那段童真岁月,也早已不再是昔日的那个任性的小丫头了。但以往的单纯,以往的欢笑,以往的可爱,以往的一切,细细回味,只觉得那番欢乐组成了我一个迷人多彩的童年。

以后,我都会珍藏每一份快乐,记录下每一次收获,在今后的路上把舵扬帆,发奋图强,努力耕耘,为大地创造出丰硕的果实,为蓝天涂抹上绚烂的彩霞。

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二】

上周,我应邀到光华剧院观看了天津儿艺的原创儿童剧《指尖上的童年》,该剧从母亲与孩子对网络的认知问题引出矛盾,以当代家庭教育问题为线索,用儿童的视角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在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该剧直面了三个时下的热点问题:80后的中年危急,80后集体怀旧潮,“中国式”教育。但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中年危急的不同表现形式。中年危机混杂了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压力汇聚后向下传导,就成为了过分苛责的“中国式”教育。而压力另一面的解压阀就是怀旧,通过追忆温暖的儿时来暂时脱离社会现实。

由于本剧是儿童剧,没有过多地触及社会矛盾,而是更多地着眼儿童、贴近生活,用“家长里短”的对话引领小朋友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并从孩子的视角,用游戏、衣着服饰等等的对比,一步步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为了同时照顾小朋友和“大朋友”,本剧设置了双重“解构”。如当红白机的音乐响起,剧中父母追逐打逗模仿游戏“超级玛丽”、“魂斗罗”等游戏人物的动作。小朋友看到的是剧中人物搞笑的动作,而“大朋友”则是打开了童年尘封已久的回忆。又如,剧中父母回忆自己儿时的游戏,与孩子们看到的是不同的游戏,家长们则是看到了那年的自己。

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本剧的主旋律之一,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姥爷的英雄事迹;通过对新一代战机的介绍与姥爷的老战机的对比,展现祖国的强大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潜移默化地引领台下的孩子们由喜爱“指尖上”的手机、电脑,转到“心间上”的爱国主义。

儿童剧是另一种形式的亲子阅读,通过“共同阅读”这个纽带,父母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共同阅读”为父母与孩子创造了共同话题,可以一道分享感动与乐趣。比如在这部剧的观后,父母可以与孩子讲述不同的童年故事,分享不同的童年乐趣。戏剧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间,耐心浇灌,它就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丰富想象。希望天津儿艺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让我们与孩子一道共同“阅读”。

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他们有的无忧无虑,有的则黯然失色,他们有的欢天喜地,有的则悲恸欲绝,他们有的对生活充满希望,有着美好的愿望,有的则充满对生活的厌恶,对理想不屑一顾。在每个人心目中,童年的意义各不相同,但对于当今孩子们来说,只有随心所欲,浑金如土,才算是童年。

《童年》一书深刻细致的描写了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在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苏联人民的生活环境。故事从一个小市民的家庭里展开。阿廖沙3岁就失去了父亲。他被母亲和外祖母送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在这个家庭里恃强凌弱是人们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就首当其冲。这里的人几乎每晚都要给这个老匠人准备一个侮辱性的恶作剧的玩意儿。阿廖沙的两个舅母也先后被两舅舅摧残致。他的继父也经常毒打他的母亲,就连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难逃外祖父的打骂。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这种残暴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他也变得同大人们大相径庭。

但在其间。他也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与熏陶,这使他倍感温暖。此时,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这个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映像。11岁,阿廖沙的母亲去世,外祖父破产,他只得独立谋生。他当过鞋店伙计,洗碗工人,也当过小佣人。无论在哪,他都担负着一个孩子难以胜任的劳动,受尽屈辱,饱尝辛酸。他开始模糊地认识到沙皇的专制制度,同时也发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吃苦耐劳的品质。此时,书籍打开了他眼界,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对他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黑暗,残暴,自私与贪婪,如果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高尔基根本没有实际物质上的童年。甚至可以说他根本没有童年。但事实上高尔基拥有童年,而且比任何人的童年更加有意义,更加富裕,他的童年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挥金如土,不能无忧无虑,但是正是如此,他看到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也明白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目标。

因此,高尔基成为了苏联伟大的作家。

写童年读后感作文500字【四】

今天是星期天,我自己在家复习完功课后打开电视盒子找到了一部我一直最想看而又没有时间观看的影片《美丽童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指小学的六年生活,是非常美好的,而美丽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这部电影。

《美丽童年》讲述了一个9岁的小女孩覃月,为了所谓的“自尊心”,谎称自己的做清洁工的妈妈是空嫂,在撒谎欺骗同学的同时,她的内心也备受煎熬,当谎言被揭穿之后,不仅在小伙伴之间失去了信任,还与母亲产生了隔阂,最后在帮助黄奶奶实现心愿的过程中成长,她不仅与小伙伴敞开心扉,并且与母亲冰释前嫌。覃月表面上爱慕虚荣,而实际上却很懂事善良,从她对黄奶奶的帮助上,我们就能看到她的善良,覃月家里很穷,但她和母亲都很志气,在马路上捡到那么现金,却能报警将钱归还给失主,而刘雯雯却截然不同,虽然她的父亲是房地产开发商,家庭条件优越的她在学校里处处拔尖,她已经拥有了覃月不敢想象的生活,为了展现自己的优越之感,仗势欺人已经成惯性了,对于覃月和母亲的拾金不昧,不仅不感激反而羞辱覃月母亲是个清洁工,这才是真正的虚荣。王泽明出身富有的书香门第,家庭条件要比刘雯雯更优越,作为豪车接送的富二代,看似高调的不要不要的,其实不过是一个“留守儿童”,与爷爷生活在这里,父母仍然在外面打拼,而他却是一个超级暖男,不仅和覃月互相信任,还关心老人。

三段儿童成长的感人故事,让我看到更多是的亲情、友爱,也告诉我了在现实生活中,攀比之心不可有,而这种现象在现实的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看完这部影片后我认为拍的很棒,非常值得我们中学生观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