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深海读后感50字)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深海读后感50字)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3-11 11:06:47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深海读后感50字)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一】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

2010年4月20日晚,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伤、11人亡,以当时油价81美金一桶来计算,一共烧损了3亿9770万美金,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堪称“惊世之难”。

把真实的灾难事件改编成电影,如果过分戏剧化,会引发诸如“不尊重事实”、“消费苦难”等争议。

导演彼得·博格为影片设定的写实基调显得非常严谨。

全片采用了手持式摄影,带来强烈的不安定感,身临其境。

他的意图不是要让观众去享受灾难,而是要大家去反思为什么会发生灾难,以及在发生灾难的时候人们能够做些什么。

在登上钻井平台之前,爆涨的可乐瓶、坏掉的汽车、调侃英国石油公司领导的紫色领带会带来厄运,突然撞上直升机的小鸟...这几组镜头对灾难即将发生做了足够的心理暗示。

登上钻井平台之后,影片开始突出美国的石油雇佣工人与资方英国BP石油公司之间的矛盾。

英国石油公司为了利益最大化,决定尽快撤离这口已超期43天的油井,在撤离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按专业的规范流程来操作,结果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这段内容非常具有批判性,是影片核心主题之一,强调了灾难是人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使。

石油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就像一头被困在地底的巨兽一般,在被人类利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环境污染等严重恶果。

那些利用石油来榨取金钱的利益集团充满着原罪。

《深海浩劫》以最本真的方式还原了石油业的工作现场。

特别是大量的专业术语,一时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会无形中增加了观众的距离感,但同时也将真实性做到了极致。

前半段的叙事铺陈为这部灾难片增加了较强的情节感与批判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深海浩劫》的评分会远高于《世界末日》、《2012》、《末日崩塌》等传统好莱坞灾难大片的原因。

当然,影片也绝不缺乏震撼的灾难场景,其场面布景和爆破调度堪称完美,近30分钟里高强度完成了各种超级大破坏。

高速膨胀、倾巢而出的泥浆流十分骇人,瞬间喷涌、连环爆裂的油气团非常壮观。

威力巨大的气浪,随时可以将人冲翻天。

大面积火海也是以前灾难片少有亮相的,一片片倾盆火雨燃烧不停,让观众为主角揪心。

本片的临场感不仅体现在影画上,精心调制的音效使得身临其境成为现实。

在油井爆炸时,低音震颤感环绕其中,如同置身于现场;

当爆炸引起物体到处飞转时,那种微震感和方向性,有种你想躲闪的感觉;

全方位、高密集的狂轰乱炸,令其迅速进入到这场事件中。

这也得益于剧组一比一建造了个水箱式的钻井平台:耗时近1年打造,设施设备非常齐全,还聘请了10几位专家和事件经历者做了相当科学的素材考证,这一切都让影片显得无比真实。

影片在批判反思之外的另一个主题是在逃难过程中传递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再是传统好莱坞灾难片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强调团结互助。

其中一幕,起重机工人勇敢爬上吊车用吊臂挡住即将垮塌的井架,最后不幸牺牲的场景,令人肃然起敬,人性中伟大的力量被唤醒。

片尾大高潮,男女主角“You Jump,I Jump”的场面有种穿越到《泰坦尼克号》的即视感。

这种美式主旋律来得真切又感人,确实值得国内影人好好学习下。

导演彼得·博格,拍过一批商业大片,国内影迷十分熟悉的当属《全民超人汉考克》和《超级战舰》,由于过分强调视觉冲击而饱受北美影评人的诟病。

但近年来,博格似乎从《孤独的幸存者》开始找到了自己拍电影的风格和方向,相对克制的纪实性,在商业与艺术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博格在突显出其作者化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御用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之后的《爱国者日》和2020年的《美国亡命徒》均是两人的合作,也同样取自于真实事件。

《深海浩劫》除了我们熟悉的马克外,还有一干好莱坞大牌。

出演过《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空中监狱》、《赤焰战场》的演技大神约翰·马尔科维奇,此番出演利益熏心的石油公司高管,其唯利是图的本性,事件发生后惊慌失措的状态都是奥斯卡级的表演。

好莱坞黄金硬汉库尔特·拉塞尔和昔日甜姐凯特·哈德森,看见他们都倍感亲切。

《深海浩劫》有一个小遗憾便是没有提及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所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

该事故一共导致了6104只鸟类,609只海龟,100只海豚的亡,给生态带来的恶劣影响至今都没有消散。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灾难电影,北美9月底上映,内地11月15上映,还算及时,没有网络盗版,推荐观看!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二】

戏剧源于生活,早前小妹也看过不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为奴十二载》、《逃离德兰黑》……每一个都是让人寒毛竖立的的震撼!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则更可怕,因为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侵染着鲜的事实。

比如这部《深海浩劫》。电影改编自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曾发生一起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爆炸案,导致大量石油泄漏,11名工作人员身亡。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BP石油公司迄今在为之赔偿和买单。

当时这起事故在全球引起了极大轰动,因为比天灾更让人心痛的是人祸。观影后小妹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真实的危险和真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整个剧情的搭建都基于事实,前半部分安静祥和,然后逐步升温,到最后大爆发,基本按照剧情片的套路走的。电影也埋了很多伏笔,狂喷的可乐、直升机撞上飞鸟、坏了的车……冥冥中似乎有种预兆,这些小细节也充分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我们都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但导演就是揪着你的心不让他落下去!

油井喷发的场景也逼近真实,本片由变形金刚团队打造,特效肯定过硬,而精益求精的剧组还真的搭建了一个油井!欣慰的是,电影并没有借着灾难的外衣去炫特效,呈现出来的只是对现场的还原。

另一种真,来自人物的刻画!很多灾难片习惯的把男主人公打造成救世主的形象,常常让人感觉是从隔壁超级英雄片场回来的!这一点上《深海浩劫》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至少没有那么多。

在灾难面前,在亡逼近时,人会做出什么选择?电影中男主人公返回去救同伴的举动是很难的,那位爬上高处去移动吊车(原谅文科生不知道那到底是个啥的人更是shock到我了!上去自己可能是有去无回,不上去大家可能会凶多吉少,然而他没用到一秒就做出了决定。

个人认为电影最触动自己的地方是灾难过后,主人公被营救后送到附近酒店,一片麻木中,他趴在酒店地板上开始失声痛哭,不得不叹服导演的强大,这个这个情绪点实在把握得太精准,至少小妹就被深深的击中了!

所以小妹真的很不喜欢看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实在太沉重了!能活下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有些创伤是时间也无法抹平的!而后人的回顾,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警示,珍惜当下,还有安全第一。

当然,电影里无处不在的星条旗、石油里捞出来的恐龙牙齿、还有专业性太强文科生看的一脸懵逼这些小细节还是可以勉强忽略的!11月15日,《深海浩劫》电影院见。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三】

无论如何,《深海浩劫》是一部检验观众对美国主流价值观认同度的主旋律电影。

马克·沃尔伯格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演员——这个地气自然是美国地气。《深海浩劫》中的马克·沃尔伯格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美式个人英雄,兼具智慧、力量和冷静,是天生的领导者。片中与其搭档的库尔特·拉塞尔和约翰·马尔科维奇表现也在意料之中,除了凯特·哈德森显得有些鸡肋——毕竟美国甜妞不可能仅靠甜去甜一辈子。但简言之,主要演员们基本上很好地捕捉和还原了美国南方民众的那种精气神——即使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在充当人肉背景或者躲避钻井台的惊天大火。

说到火焰,《深海浩劫》的CGI视觉效果着实出众。精心制作的场景涉及到整个钻井平台日常运转的各个方面,从开采石油到泥浆流动再到板块破裂——听起来很无聊,但却提供了足够的代入感,足以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而大量的爆炸场面令人冷汗直冒,细节更是鲜淋淋。

但《深海浩劫》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过于套路的情节设计。既然是真实事件,故事的结局必然是缺少悬念的,只能在情节上下猛料。然而,过于戏剧化的剧情令人感到疲倦,不停呼唤美利坚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不值得鼓励。情节在某些时刻显得太假——用国旗灭火实在是令人无比惆怅。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在创作上的保守是在变相地掩盖事实真相,利用交响乐和特写镜头交织的老掉牙的英雄时刻来传递好莱坞的流水线情感表达,将整个事件的重心从监查和处置失当转移成了人与自然的勇敢斗争,而将漏油事故对整个墨西哥湾生态造成的巨大影响一笔带过。

作为一部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来说,这种处置方法没有什么。但终归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四】

很棒!阳光!积极向上!搞笑!探险!团队精神!其中包括三段歌舞,非常棒!喜欢小章鱼深深和皮皮虾霞妹!憨憨的`灯笼鱼灯灯是笑点。动画制作堪比好莱坞大片,整个故事完整流畅,不晦涩!适合全部年龄段,值得大家去看看,影片宣传不是太多,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大家看了就知道我说的没有妄言!

给炎炎夏日带来一片清凉!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五】

好莱坞大片中,灾难片是全世界通吃的一种重要电影类型,以连环的紧张刺激的求生逃生情节、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娱乐效应赢得极高的票房价值与观众群,具有极高的商业与艺术价值。但近两年极为震撼的灾难电影并不多,而由墨西哥湾漏油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深海浩劫》,特效及剧情都棒极了,倒叙揭开序幕,到恰到好处的铺垫,理论知识交代足够,贪婪侥幸带来隐患……一个又一个情感纽带上有联系的极具说服力的角色,执导过《超级战舰》的彼得·博格,《变形金刚4》、《偷天换日》男主角马克·沃尔伯格担纲主演,让《深海浩劫》透出浓浓的灾难大片味道。

《深海浩劫》可以说是一部看完以后可以大致了解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的教科书,之前原本以为这是一部美国英雄拯救世界的大片,看完才知道这是一场没有办法挽救的浩劫,著名的墨西哥湾漏油的真实事件: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租用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导致大量石油泄漏,酿成一场经济和环境惨剧。不管是污染情况、经济损失、环境破坏、政治诟病、赔偿方案等,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在创作上,《深海浩劫》走了避重就轻的路子,将现实中整个集团规模的逐利和轻视风险转为了个人滥用职权,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是艺术再现。值得赞赏的是本片中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角色,比如说开篇用了差不多半小时铺陈男主角与妻子的深厚感情,多处借喻和补充告诉观众这次勘探油井的危险,这些前戏看似冗长实则让观众与石油工人共同感受暴风雨前的平静。这是好莱坞灾难大片的惯用套路,不乏情感路线,灾难中的温情和爱更能打动观众,这种情感线索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本片由变形金刚团队打造,特效肯定过硬,但这部电影并非借着灾难的外衣去展示狂轰滥炸的特效,真实壮观、震撼人心的灾难特效与宏大场景,突如其来的泥浆喷发、冲天而起的熊熊烈焰,让人手心出汗;惊心动魄的海上求生路让人揪心。马克·沃尔伯格在灾难中利用专业知识和同事携手逃生,与家庭难以割舍的情感,让整部电影极具感染力,灾难之中这样温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化解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谐共生,正是人类希望看到的结果。

导演彼得·博格在本片中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大特写以及充满仪式感的高潮戏,让本片并不是简单的高科技特效堆砌的视听大餐,也不是哗众取宠的一味迎合观众口味,而是融入了深厚的生态意蕴,并以温情化的情感线索表达“爱”的思想。近几年,我国洪水、地震、干旱、火灾、泥石流、矿难、空难、人祸等此伏彼起,“多难兴邦”虽说是国人常说的'一句老话,但更需要从灾难中咀嚼痛苦,品尝教训灾难过后,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银幕,希望看到由中国电影工作者创作的灾难片,能给观众带来一些启示、一些深层思考,一些战胜灾难、继续生活的精神力量。就这个方面来说,《深海浩劫》是很好的模板。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六】

带女儿看的,因为是唯一2d 国语的动画片 看内容好像也很低幼,就去看了,真心差,叙事散乱/强尬过时网络语言/主角就是个自大无耻不停闯祸不知悔改莫名其妙的熊章鱼也就罢了,为毛作为一个低幼片,搞那么多恐怖镜头干啥?整体色调阴森恐怖,一开始就拿出个恐怖洋娃娃肢解;泰坦尼克恐怖的章鱼加满屏幕骷髅;还有满屏幕恶心的僵尸鱼…商场废墟里阴森的塑料模特互相射击至肢解…简直了…晚上女儿睡觉就做噩梦了,强烈不推荐带小孩看…总之很奇葩的一部电影

作文深海读后感400字【七】

《深海浩劫》是由美国狮门娱乐公司发行的惊悚剧情片,由彼得·博格执导,马克·沃尔伯格、吉娜·罗德里格兹、库尔特·拉塞尔、迪伦·奥布莱恩联袂出演。该片于2016年9月30日在美国上映,2016年11月15日在中国上映。《深海浩劫》根据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改编,讲述了石油钻井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在特大事故中的生经历的故事。

典型的灾难题材类型片,但贵在不滥情不升华不概括中心思想,石油工人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一五一十心平气和把故事说清楚已属难能可贵。特效好牛逼,特效好牛逼,特效好牛逼!#声效摄影基本无可挑剔#,遗憾的是#天朝估计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有这种电影。

英国石油以208亿美元与美国政府和解,这刷新美国司法当局有史以来最大的和解金额,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6104只鸟类,609只海龟,100只海豚在内的哺乳动物全部亡,甚至绝种...

逃生的人们在爆炸声中争先恐后的涌向救生船,人性的展现。为了保全大家自己冒险爬高改变即将塌下的桅杆方向,却失去自己性命的男n号,围着钻井平台熊熊燃烧的火焰,海面漂浮着石油火光冲天,场面无比震撼,揪住观众的心。

最后一幕逃生成功的人聚集在甲板上,负责人点名的那一幕,无形中带出一种浓浓的压抑和伤感。他重复喊道一个人的名字,但是无人应答,远处的钻井平台还在熊熊燃烧。

这是一个愚蠢的甲方为了省钱赶进度拖一整个乙方的故事XD。虽然每一面flag都插在意料之中,但是电影节奏控制得非常漂亮,人物智商也一直在线不故意作。深海钻井平台这个场景我印象中也不常见,它本身就给我一种人类的神迹在挑战地球的悲壮和敬畏,值得一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