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郭永怀作文素材(朗读者作文素材整理)

朗读者郭永怀作文素材(朗读者作文素材整理)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4-12 22:25:57
朗读者郭永怀作文素材(朗读者作文素材整理)

朗读者郭永怀作文素材【一】

10月16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纪念日之际,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开馆仪式在郭永怀家乡荣成举行。当天,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有关人员、郭永怀部分同事、学生、亲属等参加活动。

仪式上,中科院力学所和中科大在此设立了“党员教育基地”并为之揭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中国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分别与郭永怀陈列馆结成友好合作馆,通过长期友好合作,进一步弘扬郭永怀精神,助力红色教育建设。仪式现场,还举办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郭永怀同志夫人李佩先生的画传首发仪式。

郭永怀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多年来,荣成市不断组织社会各界向郭永怀同志学习,2010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今年5月动工建设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对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全面深化党性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据了解,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展藏资料600多件,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教育展馆。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采用照片、实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从少年求学、海外成名、报效国家、甘为人梯、为国牺牲、爱在天际等六个角度,记录了展示了郭永怀的人生历程和光辉事迹。

朗读者郭永怀作文素材【二】

10月16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纪念日之际,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开馆仪式在郭永怀家乡荣成举行。当天,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有关人员、郭永怀部分同事、学生、亲属等参加活动。

仪式上,中科院力学所和中科大在此设立了“党员教育基地”并为之揭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中国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分别与郭永怀陈列馆结成友好合作馆,通过长期友好合作,进一步弘扬郭永怀精神,助力红色教育建设。仪式现场,还举办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郭永怀同志夫人李佩先生的画传首发仪式。

郭永怀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多年来,荣成市不断组织社会各界向郭永怀同志学习,2010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今年5月动工建设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对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全面深化党性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据了解,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展藏资料600多件,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教育展馆。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采用照片、实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从少年、海外成名、报效国家、甘为人梯、为国牺牲、爱在天际等六个角度,记录了展示了郭永怀的人生历程和光辉事迹。

朗读者郭永怀作文素材【三】

??远怀念郭永怀征文

47年前的这一天,有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惨遭不测,令中央领导震惊,整个科技界震惊!至今,说起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依然仰天顿足,扼腕垂泪!

郭永怀,1909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放牛拾柴,因家境贫寒9岁才上学,先后在石岛镇明德小学、青岛大学附中就读。他成绩一直拔尖,受到校方特殊对待和奖励,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一个农民的孩子能够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在当时社会极为罕见,因此他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于1933年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被著名光学专家饶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1937年,卢沟桥炮声响起后,郭永怀与北大师生们一起南迁,历尽艰苦跋涉到达昆明,在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在上海登船前,他发现领到的护照竟是由日本政府所签发,怒不可遏,毅然放弃这次机会。八个月后,郭永怀接到加拿大的留学通知,进入多伦多大学。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接着便选择了空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因导师认为这一课题难解,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向航空大师冯·卡门请教,并与在那里学习的钱学森、钱伟长等结为好友。1945年,郭永怀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不久就担任了副教授、教授。

1956年,郭永怀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携全家回到祖国。经先期回国的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在回国后的12年间,一直追求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稿酬作为党费上交,并将从国外带回的电动计算机、排风扇交给公家使用。

1960年,中央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后,105位科学家组成了一支特殊的科研群体。郭永怀担任了九院的副院长,主管力学部分,并负责武器化的设计指导。1963年,他与科研队伍迁往青海新建的基地,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经常风餐露宿,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动力难题,被戏称为核研究领域的“三尊大菩萨”之一(另两尊是理论、试验部门的负责人。

10月和翌年5月,我国第一、第二枚原子弹先后爆炸试验成功,周总理、邓爷爷专门为郭永怀等科学家摆了庆功宴。1965年以后,郭永怀在参与氢弹研制的同时,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设计。与此同时,为了完成援外任务,他还担任研制一种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的总设计师,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奇迹般地制成了这种超低空的地空导弹。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飞机降落时发生坠毁事故,他不幸遇难,时年59岁。同年12月25日,国家内务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